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秀色 >

第23部分

秀色-第23部分

小说: 秀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卷 吾家有女初长成
第三十四章 我有黛妹妹一个就好
更新时间2012226 19:02:22  字数:3142

 今天效率好低啊,才写了3000多字,后面还不知几时能憋出来。先发,回头连前面的一起修~~求点推荐票,然后我继续战斗去~~%>;_<;%
——*——*——*——*——*——*——*——*——*——*——*——
大齐武德十年春末。
青黛再次踏上了去往江宁的客船,除了看望外祖一家,另外还要参加金枝的婚礼。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依旧是碧水依依,绿树茵茵,但自己却不知几时能再次看到这样的景致。朝中三年大考,上官鸿考绩评了个优等。因在河工水利上政绩突出,皇上点其入京任职,他们一家都要搬到京城去了。秋天,青蔷也要完婚了。前些日子,上官鸿带信来,让祖母带着青黛尽快启程上京团聚。下月,青黛便要随祖母离开梧州往京城去了。
到了码头,王陶早早就在那里等着了。一见青黛一行人下来,急着挥手喊道:“妹妹,这里!”
王陶今年虚岁十四了,早已褪去了三年前可爱少年的青涩形象。两年前他进入白鹿书院读书,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变化。承袭了王家的优良基因,如今的他身量要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头来,站在人群中十分显眼,长衫玉立,唇角永远带着温润的笑意,俨然一副儒雅隽秀的少年文士的模样。
青黛笑着朝王陶招招手,“小表哥,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要来,就从书院赶回来了。”王陶迎了上来。
青黛站在原地仰头望了望,又上下比划了一下,撇嘴不忿道:“一年不见,你又见长了。”
王陶轻笑,“你不也长了吗?虽然长横了点……”某人眼睛立时水汪汪起来,无声控诉王陶戳到了她的痛处。没理会青黛鼓着包子脸,王陶拍了拍青黛的肩,“快走了,祖母和娘都等急了。”
青黛上了车,王陶骑马跟在车旁边。两人隔着车帘说话。
“定了几时走吗?”王陶眼睛静静地看着前方的路,有一下没一下地打着马鞭。
“下个月末启程。”青黛叹了口气,“也不知几时才能再回江宁。”
“明年我要参加秋试。”王陶状如无意地一侧头,目光淡淡地掠过车帘并不停留,又望向前路,“若是中举,后年我会入京参加春闱。”
王陶去年考中了秀才,甚至比当年王阳还要早,这么快就要参加秋试,可见他的才学不会比王阳差,家中定是对他寄予厚望。王阳去年春闱中了二甲第十五名,进了翰林院做了庶吉士,大齐庶吉士选拔未曾定例,皇上登基后第一年科举曾选过十五人,近两科内未曾入选一人。去年一科选了十人,只有王阳是圣上御笔钦点的。王阳入了翰林院后,便与永宁伯曾家嫡次女完婚了,一时成了京中风头无两的后起之秀。
若王陶能在两年后春闱再次脱引而出,就算王家如今不在京中,但以后王家在京中的地位也会节节攀升,王陶因为早先科考时便已经订了亲,但王陶却没有。到时候王陶怕会成为京中权贵们联姻的最佳人选。
隔着车帘看着马上少年挺立的背影,青黛忽然有些恍惚,大表哥成亲了,金枝嫁人了,大姐也要完婚了……三年前动不动就脸红的小正太都长大了,没两年怕也要定亲了。自己现在年纪尚小,可过个三五年也要考虑终身大事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是这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老夫人如今身子还好,有她在自己倒不必太担心便宜爹把自己随便卖了,可万一有一日老夫人不在了,那自己呢?
青黛坐在车里杞人忧天,神思不知跑题跑到哪里去了。马上王陶见青黛半晌不吭声,敲了敲车窗,蹙眉问道:“怎的不欢迎我去京城?”
青黛回神,“呵呵,哪能呢?只是在想,到时候京中又要出个少年英才,各家权贵怕会细细在自家后院转一圈,看有没有适龄的女儿家配给你这个少年进士!”
“贫嘴!”王陶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又释然了,望了望掀开一角的竹帘里露出的那双揶揄笑眼,没好气地笑骂道,“你个丫头不大点人,成日里不学好胡思乱想什么,看来回头得去信给上官老夫人,让她好好管教你!”
两人笑闹了一阵,转眼便到了王家。进了屋子,王老夫人歪在三联雕花鸟图梨花木榻上,玉叶坐在身旁拿着美人锤一下下给老人家捶腿,嘴里还不知说着什么逗得王老夫人眉开眼笑。
青黛和王陶两人对望了一眼,默契地撇撇嘴,一同往王老夫人的方向走去。
“祖母,孙儿将表妹接来了!”王陶故意喊了一嗓子,把正在说笑的两人打断了。玉叶回头看见青黛和王陶,脸色微微僵了僵,然后朝两人笑了笑,结果两人谁也没搭理她,她只得僵着笑容起身退到了一旁。
“黛丫头,来来,过来让外祖母瞧瞧。”青黛上前,伸手拉住王老夫人,“外祖母,瞧您气色不错,这段时日身子可是大好了?”
“好好——被你舅母耳提面命,日日养着,不好也不成啊!”王老夫人抚着青黛脸,目光中带着无限的感慨,“一年没见,黛丫头长大了不少,这眉眼越来越像你娘了。”
青黛的五官是比小时候张开了一些,眼型略微拉长了些,像两尾俏丽凤翎,点漆双眸如凤翎上点睛之笔,玉色的肌肤清透若冰,双颊泛着少女特有的浅粉,唇瓣就似三月带着晨露的初樱,润色饱满,从漂亮精致的五官可以想象再长个几年定会是个风情靓丽的少女。
知道老人家最疼小女儿,自己的面容触及老人家的伤心事,青黛忙笑着打岔说:“外祖母,下月我就要随祖母上京了。祖母说她十几年没有回去了,早就不知道京城变成什么养了。趁着我在江宁这几日,您可得给我说说京城的事。”
王老夫人拉着青黛的手,“好!我定给你仔细说道说道,免得到时候闹出笑话,丢了你祖母的脸。不过,你这一去,也不知几时才能再见。”
青黛伏在老夫人怀里,“青黛知道您最疼我!您老放心,赶明到了京城,我一定找机会回来看您。”
玉叶站在一旁看着人家正牌的外孙女邀宠,自己被晾到一边,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金枝仗着这两年在王老夫人面前卖乖,请动老夫人说媒,将她许给了江宁李推官的三子做正房奶奶,虽说三子是庶出,可他李夫人的两个儿子早夭,膝下如今只有一女,这三儿子在李家的待遇与嫡子差不多,加上在江宁城小有才名,想来将来前途不错,那金枝嫁过去,说不定就是以后李家的当家少奶奶。
玉叶又羡又妒,觉得金枝好命,后来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青黛在背后帮她。自家母亲为这事没少数落她,说她不识眼头见识,得罪了青黛,不然这等好事哪能落在金枝身上。金枝马上出嫁,青黛就要去京城了,王老夫人身边正缺人陪,玉叶这才听了自家母亲的劝,到王老夫人跟前尽孝,顺便讨好讨好青黛,让她给自己说两句好话。
今日看老夫人和青黛祖孙两人说话,自己差不进去嘴,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失落和怨愤,不是亲的,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变成亲生的。凭什么我就要低声下气做小伏低讨好她一个有娘生没爹疼的孤女。
“金枝妹妹待嫁,玉叶妹妹不用回府帮忙?”王陶悄无声息地走了在一旁发愣的玉叶身边,轻声问道。
王陶声音很清淡,隐隐能听出其中冷意。玉叶醒过神,回头看了眼王陶略带讽刺的笑容,顿时脸上挂不住了,“我这就回去,不打扰老夫人和黛妹妹团聚了。”
玉叶匆匆给老夫人和青黛告别,灰溜溜地走了。
王老夫人瞪了王陶一眼,王陶面无表情道:“原来怎么不见她来您老跟前孝顺,这几日她府上忙活金枝出嫁的事情,她倒跑得越发勤了。都怪婶娘平日里太宠着她,这会儿来抱您的佛脚,不觉得迟了些。”
王老夫人无奈地摇摇头,“你个促狭鬼,还歹也是你妹子,给人家小姑娘留点面子。”
青黛惊讶地看着王陶,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原先还以为小表哥是个通情达理的君子,今日看也是披着温柔外衣的小狼啊,不说则已一说惊人,忒不怜香惜玉了。
感受到青黛异样的目光,王陶眉眼带笑,“我有黛妹妹一个就好了,要那么多别家的妹子麻烦!”说着,还不忘头瞄了青黛一眼。
“这话是你说的,我可记下了。”青黛笑得牙不见眼,这孩子真上道,知道玉叶和自己不对付,还特地给她出气。这三年她每年都会来江宁,玉叶也不知怎么了,总是看她不顺眼,动不动就比这个比那个,估摸是天生气场不和,所以她跟金枝走得要近些。王陶有次撞见玉叶和自己争执,立时对玉叶的印象急转直下,这见着玉叶来卖乖,自然看不顺眼了。
王陶揉揉她的脑袋,“好,你记下最好!”
王老夫人看着自己的两个宝贝,眼中闪过一丝暧昧不明的笑意,只是青黛和王陶这两个小的都没有看见。


第三十五章 京城居,大不易
更新时间2012227 21:22:25  字数:4378

 这几天赶稿子赶的我头都大了,呜呜,不是人过的日子~老规矩,先发,回头有空了修~~
——*——*——*——*——*——*——*——*——*——*——*——*——
四月十三,金枝出嫁前两天,青黛去王三老爷家看望金枝。金枝瞧见她来,倒是十分热情。青黛见她眉眼含春,俨然就是一副幸福新嫁娘的模样,言语间似乎对新郎官很满意,拐弯抹角八卦了一阵才知道金枝定亲前便见过新郎官,而且这新郎官还是大表哥的同窗,小表哥的学长。不过金枝言语间还提起了不辞而别的余子都,似乎当初寺中那个医术高超的少年郎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就是初恋吧,结出果实未必能成熟,但苦涩的味道最让人难忘。自己不是也曾经历过……青黛拍了拍金枝,却没向她提及三年前自己曾经收到过余子都的信,只笑着说了两句吉祥话,另外送了一对玉镯添妆。
青黛在江宁陪外祖、外祖母住了半月,然后启程回了梧州。王陶一直将青黛送上了船,船启动时,青黛透过隔窗看见站在码头上王陶在朝自己拼命的挥手,嘴里大声喊着:“后天京城见!”
青黛想起临别时大门口外祖、外祖母老迈的身影,想起疼爱自己的舅父、舅母,眼泪便涌了上来。看着王陶的身形越来越小,她奋力地抹了抹眼角的泪,探出窗口朝岸上大声喊道:“好!”
五月初三,上官老夫人安排好梧州老宅的事宜,就带着青黛踏上了去京城的旅程。一路走运河转陆路,六月初十,青黛在经历了一个多月舟船马车的颠簸后,终于热泪盈眶地看到了大齐都城上京的城门。
高大雄壮的城墙拱卫着大齐帝国的都城,屹立千年的都城向四方敞开了她的怀抱,大道穿梭着南来北往的旅人、马队,他们带着大齐的瓷器、茶叶、丝帛或一路向西跨越荒漠换回五彩的珠宝和十色香料,或一路向东穿越大洋载回千奇的器具和百怪的种子,向八方昭示大齐帝国强盛富饶。
停车例行检查,青黛掀开车帘,仰望着高壮厚重的城墙,震撼之余心中生起了无限感慨,如今的自己就好像是这座古城视下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微尘。而这道城墙后是她即将生活的新城市。低下头,望向通往内城长长的门道,那里面的喧闹繁华已经随风飘得了她的耳中,不知以后又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
青黛压下忐忑的心绪,放下车帘,靠坐回原位。
不多时,马车再次启动,青黛正式开始了她的京城生活。
……
车子刚进城门,早在城门口守着的陈大生便迎了上来,“给老夫人请安。”
朱嬷嬷掀开车帘一角,让老夫人与陈大生问话。“大生啊,你几时到的?”
陈大生躬身回话说:“老爷吩咐小的这三五日在城门后候着,每天大早小的都在这里。刚瞧见福伯知道老夫人您到了,这才迎上来。”
“辛苦你了,咱们赶紧走吧。”老夫人瞥见往来车多,摆手示意朱嬷嬷放下帘子,“别挡了人家的道儿。”
“是!”陈大生跳上车辕给车夫领路。
老夫人的马车到了门口,小冯氏领着上官鸿的子女和柳姨娘站在门口迎接。
“母亲,一路辛苦了!”小冯氏上前扶住老夫人的胳膊,搀着老夫人下了马车。柳姨娘施施然给老夫人行礼问安,老夫人颔首,转头见一众小辈在上官熙的带领下行礼问安,老夫人忙摆摆手,“都起吧。”
老夫人看见奶娘手里抱着的上官煦,正要问话,青蔷却从上官熙身后走到她身边,抱着老夫人的胳膊哭了起来,“祖母,蔷儿又见着您了,呜呜——”
“这都要嫁人了,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传出去让人笑话。”虽是训斥青蔷,可老夫人的语气一点都不严厉,摸了摸青蔷的头,眼中满是爱怜之色。
“这一家团聚大喜的日子,快别哭了。”小冯氏蹙眉看着青蔷,“有话咱们进去说!”
青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