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165部分

好莱坞制作-第165部分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不是付过钱了吗?”

带着杜克向吧台方向走去,德普吊儿郎当的样子怎么看都像是街头的嬉皮士,“要不要我感谢你为酒吧带来高营业额?”

说完,他和杜克都笑了起来。

坐在吧台边聊了没几句,索菲亚?科波拉走了过来,德普向杜克耸耸肩。站起来去了别的地方。

“一杯黑啤,谢谢。”

要了一杯啤酒,索菲亚坐在旁边的高脚椅上,好奇的问道,“你那位女朋友呢?”

“是临时!”杜克提醒她一句,端起酒杯与索菲亚碰了下杯子。“我是自己过来的,估计凯特今晚不会过来,谁知道呢。”

喝了一大口黑啤,索菲亚?科波拉转头看了看杜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剧组这几个月最累的其实是你。”

“还是你了解我。”杜克只是笑了笑。

索菲亚继续说道,“以你现在的身家,赔得起这笔投资。”

“这可是2500万美元!”杜克强调道。

“好莱坞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导演永远不会拿自己的钱拍电影。”索菲亚向杜克示意了下。端起杯子,喝之前说道,“你毫不犹豫的打破了这一规则,如果真的赔了的话,也只能怪你自己。”

如今除了索菲亚,没几个人会对他说这种话,杜克点了点头,“谢谢你的提醒。索菲亚。”

“你在《独立日》上面拿到了1亿8000多万美元的分成,《拯救大兵瑞恩》也能拿到超过1亿2000万美元。”索菲亚还是叮嘱了一句。“这些钱对于电影制作来说,算不了什么,两三部大制作失手,就会全部赔进去。”

伸手过去拍了索菲亚一下,杜克笑着说道,“有你在旁边提醒。我相信不会这么糟糕。”

索菲亚?科波拉忽然陷入了沉默,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许久没有出现的单调鼻音再次响起,“恐怕我以后没法提醒你了。”

转过头,杜克看着索菲亚。她认真的表情显然不是在开玩笑,只能低叹一口气。

索菲亚?科波拉有属于自己的导演梦想,他的制作团队里很多人都有,这是谁都无法阻挡的寻梦之路,何况索菲亚背后还有科波拉家族的鼎力支持。

而且两人的电影理念截然不同,她先与扎克?施耐德选择独立,其实也在他的预料中。

“找到合适的项目了?”杜克问道。

索菲亚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一本小说,还在谈,未必能谈成,不过我准备先拍几部实验片,这两年从你这里赚到的钱,足够我拍摄好几部了。”

端起酒杯,杜克向索菲亚示意了下,“祝你成功!成为好莱坞最出色的女导演。”

喝完酒,杜克又说道,“前两部作品非常关键,索菲亚,不要着急,还要注意你选择的题材类型,我的建议,你不要轻易尝试商业片,文艺向的电影最适合你的思路。”

“谢谢!”索菲亚一点都不客气,“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会过来找你的,你也别想置身事外!”

话还没有说完,她就笑了起来,“杜克,跟你一起工作的这几年,是我收获最多,过得最充实的一段时间,有时候想想,觉得时间总是那么短……”

“嘿,亲爱的。”杜克轻轻弹下酒杯,打断了索菲亚的话,“你只是单独工作而已,这个圈子就这么大,我们以后又不是见不到,别弄的像生离死别好吗?”

索菲亚笑了起来,喝掉杯子中的黑啤,“我们以后还会有很多见面的机会,我去吸几口了,不一起吗?”

杜克耸了耸肩,没有想动的意思,索菲亚转身向着吞云吐雾的人群走去。

坐在这里,杜克的眼睛从酒吧中扫过,如同索菲亚一样,他团队的这些主要成员们,也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未来肯定还会有人离开,这个圈子本就是如此,每个大导演的制作团队,人都不会一成不变,总在进进出出。

再说了,以索菲亚?科波拉的想法和家世,又怎么可能长时间给他担任助手?

“嗨,杜克。”

听到打招呼的声音,杜克对旁边点点头,“好久不见了,基努。”

接着,他看向了基努?里维斯的旁边,那是一张很熟悉的面孔,不禁问道,“你的女朋友,不介绍下吗?”

“只是普通朋友。”基努?里维斯赶紧介绍道,“这是我的新片《生死时速2》里面的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小姐。”

“你好,罗森伯格导演。”

不等里维斯继续介绍下去,她就主动伸过手来,“认识你非常高兴。”

“认识你也很高兴。”杜克在她手上轻轻握了下。

这是个典型的美式大妞,性格爽朗,也在主动讨好杜克,双方坐在一起说了没几句,话题就转到了他们的新电影上,杜克不得不感慨,有些事的发展就是这么奇妙。

基努?里维斯更早成名,也更早开始沉沦,这几年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杜克当初卖掉了《生死时速》的所有版权,于是当续集提上日程时,里维斯没有拒绝男主角的邀请,由于乌玛?瑟曼不再出演女主角,重新举行的试镜中,桑德拉?布洛克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同时,杜克也了解到为什么二十世纪福克斯如此窘迫。

拿下《生死时速》的所有版权的正是二十世纪福克斯,他们当然是影片的投资方,而且为续集开出了高达一亿美元的制作成本!

再加上《泰坦尼克号》的投资以及其他进行中的项目,在詹姆斯?卡梅隆强烈要求追加投资的时候,二十世纪福克斯陷入资金困境,一点也不奇怪。

随便问了几句,杜克又了解到,基努?里维斯的续集片酬高达1200万美元!

续集演员的片酬,是制片公司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

渐渐的,杜克心中有了盘算,如果《生死时速》续集如同曾经一般扑街,基努?里维斯的片酬肯定会直线下降,或许到时就可以启用他了?

聊了没多久,基努?里维斯就去找约翰尼?德普了,留在这里的桑德拉?布洛克似乎有些想法,言语间给出了一些暗示,杜克佯装没有听懂,只是含糊以对,这位不但是出名的喜欢老牛吃嫩草,而且长相严重不符合他的审美。

何况,另一个看起来比桑德拉?布洛克漂亮太多的女演员,已经走了过来。

查理兹?塞隆似乎是吸了点大。麻,眼神迷离的好像能滴出水来,坐在杜克身边的时候,半个身体都倚在了他的身上。

“这里很无聊。”她眼睛看着桑德拉?布洛克,嘴巴凑在杜克耳边,“不如我们换个地方好吗?”

“去哪里?”

查理兹?塞隆的这种邀请,有几个人能拒绝?两人也不是第一次,杜克没有拒绝的意思。

“去我家好了。”她轻轻向杜克的耳孔吹了口气,“离这里不远。”

查理兹?塞隆的新家确实离这里不远,十几分钟后,杜克特意跟本?沃茨换了车,驶进了查理兹租住的小别墅的庭院中,两人下车走进房门,因为沾染了不少酒气的关系,直接进入浴室,一场激烈的大战就此在浴室中爆发,哗哗的水声中,查理兹?塞隆娇喘、喊叫和啪啪的撞击声,构成了一曲奇特的乐章。

花洒的喷出的水不断洒落,一直扶着墙背对杜克的查理兹转过身来,缓缓跪坐在他面前,艳丽的面孔越靠越近,明亮的眸子向上看来,“亲爱的,你觉得我那段表演怎么样?”

“很出色。”杜克明白她说的是什么。

“可以多保留些我的镜头吗?”

杜克能感觉到她喷出的湿热气息,轻轻点了下头,查理兹贴了过来。

她的那段表演,本就以外貌取胜,杜克在后期制作中,也没有打算剪掉太多。

ps:求票票~~求支持~~

第二百三十三章繁杂的剪辑手法运用

漫长的拍摄过程相当折磨人,后期制作也不会轻松,虽然《芝加哥》能用到特效的画面极少,但花费整整两周剪辑出长达近五个小时的初剪样片后,杜克和麦克?道森带领的整个后期制作团队,彻底进入了龟速阶段。

《芝加哥》所处的,是被称为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这个时代又叫做“爵士时代”,而爵士时代的芝加哥,作为娱乐之都充斥着声色犬马和新闻炒作,娱乐业发达,新老交替迅速,人性冷漠和卑劣,记者唯恐天下不乱。

最终的成片,就是要在华丽的歌舞和斑斓变幻的光线色彩汇总中,展示那个社会善恶颠倒、黑白不分和金钱至上的一面。

相要将影片制作的出彩,精细的剪辑必不可少,作为一部歌舞片,《芝加哥》中存在大量的歌舞场面,探戈、jazz、蓝调、踢踏……想要在多种场面的调度中穿插平日叙事和歌舞演出,达到浑然一体的流畅,杜克和麦克?道森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歌舞场面都是演员的内心情绪的表达。”

站在剪辑室的工作台前,杜克对麦克?道森和几名剪辑助理说道,“所以歌舞场景多为女主角所拟想,我要求剪辑点大多要踩着声音的节拍,随着演员的情绪点出发,像现场录音的音乐一样,具备一定的节奏感!”

作为一部歌舞片,大量的舞蹈动作,肢体语言以及面部的细微表情都必须通过合理的镜头画面组接,达到一种视觉冲击。这部影片的剪辑就是要突出活动的表现力,而阐明整部影片以至每一场戏和每一个镜头的性质。

节奏明显的动作剪辑点的选取,能让全片都赋予一种爵士乐的跳跃感。

除去剪辑,杜克还要带人对相应镜头的影调进行处理,以便让拍摄时布光布景的色彩和光线,更加契合场景的需求。

“麦克。把前面的镜头全部去掉,我要求影片开头就是女主角眼睛的特写!”

别说这是杜克独立投资的影片了,从《独立日》之后,他能拿到任何执导项目的最终剪辑权,此刻边看着麦克?道森带着助理工作,边说着自己的要求,“之后直接转入到四十七号镜头上,打暗背景色,加重片名‘芝加哥’的色彩度!我要鲜明的红色霓虹灯影像一盏高悬的信号灯般耀眼!”

虽然拿到了最佳剪辑小金人。但麦克?道森并没有异议,而是按照杜克的要求,熟练的置换和剪切镜头。

看着忙碌的麦克?道森等人,杜克认为自己的团队也该在技术方面进行一些革新了,比如说这几年数字剪辑逐渐风行,远比传统的剪辑方式更加省时省力。

用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影片的开场段落才算完成,放出的效果也达到了杜克的要求。影片以一场歌舞为开端,从报幕员嘴的特写。瞬间剪切到令人晕眩的舞台,舞台背景是冷调和酒池里的暖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然后,又一次的冷暖色转换之后,出现了一个幻想者——洛克希,洛克希和偷情者的动作与舞台上的舞蹈、音乐以及歌词都融为一体,形成极具听觉和视觉的冲击。

在剪完的影片开头中。镜头一直快速切换,伴随着乐队的演奏,在舞池中不停的运动。从数“5,6,7。8”的人嘴特写,再从天花板上摇到人群中,每一次镜头组接都吻合于背景音乐的节奏。

杜克的用意非常明显,这样的快节奏镜头处理,放在影片的开头,不仅仅能介绍环境,更主要的是给全片定下一个明快、浓烈的节奏,为后续事件的发展,人物的塑造在观众心中打下了一个心理基础,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可以安心的看下去。

如果影片上来就是充满文艺腔的慢节奏和各种装,《芝加哥》的市场前景基本就完蛋了。

虽然歌舞的专业素养有限,但在掌控影片的全局制作方面,杜克不输于任何导演,拍摄的时候,就充分考虑过后期剪辑,镜头中夸张、荒诞的人物情绪变化,配合运动转场的使用,给后期制作提供了完美的情绪剪辑点。

完美的剪辑,才能逼真的呈现导演所预期的人物情绪变化,根据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和情绪表达过程选择剪辑点,注重对人物情绪的夸张、渲染和深层次的刻画。

已经完成的片段中洛克希和家具推销员偷情的那段情节便是采用这种剪辑手法。

维尔玛杀掉自己的妹妹后在舞台上尽情歌舞,与此同时舞台下的洛克希因嫉妒、羡慕,便想通过诱惑骗子家具推销员以达到走上舞台的目的。

本段就是由两段事件交错剪辑而成,当维尔玛在舞台上歌舞,并抬起双手,镜头马上切换到偷。情中的男女,作出了相似的动作。

这样的镜头组接,也可以说是运动转场,在后续的工作中,按照杜克的要求,像这样的剪辑手法还有很多。

杜克就是要利用歌舞动作发生的连贯性和动作的强烈视觉冲击性,吻合全片充满激情,充满运动的画面特点。

随着后期工作的深入,杜克发现,影片想要更加出彩,还需要突破节奏的声音局限性,更好的赋予画面以节奏感。

节奏剪辑点使用的镜头一般是没有人物语言的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