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26部分

好莱坞制作-第26部分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家有些关系,是尼古拉的表哥,爸爸认为他很符合你……”

索菲亚撇了撇嘴,“符合你擅长拍摄富有冲击力镜头的要求。”

“那改天有时间约他见一面可以吗?”既然是弗朗西斯·科波拉推荐的人,想来肯定有些能力。

“他正在纽约为一家内衣公司拍摄广告。”索菲亚随手记在了本子上,“等他回洛杉矶后,我会约他出来。”

“还有……”杜克走到书架边,从上面拿出一盒录像带,取出里面的名片,回来后交给了索菲亚,“帮我给扎克·施耐德回封信,他的录像带我收到了,有时间的话让他来洛杉矶面谈。”

如果能拿到第二部电影一定的话语权,这些人又符合他的要求,那么肯定会优先考虑使用他们,这也是将来制作团队的骨干。

还有制片人罗宾·格兰德和剪辑师麦克·道森,他们都与他经历过第一部电影的磨合,能力也非常不错,只要有发言权,杜克也想将他们拉进第二部电影的剧组。

这就要看南希·约瑟夫森与二十世纪福克斯以及其他电影公司谈判的结果了,杜克也清楚,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想从电影公司手中拿到足够的权力,他现在的资本还不够,难度相当的大。

下午的时候,杜克在一家咖啡馆里分别见了索菲亚初步面试过的几位编剧,经过慎重考虑,最后选择了一个擅长写战争戏的男编剧和一个擅长写狗血爱情的女编剧。

而三天后,南希·约瑟夫森传来了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第二轮谈判的结果,结果非常不理想。

第三十六章踢我出局?

求推荐!求收藏!

伯班克素有世界媒体之都的称谓,华纳集团的连体大楼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好莱坞的传统巨头之一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就位于其间。

如同好莱坞其他公司一样,华纳兄弟每年都会出产为数众多的电影,也拥有着同样严苛的审查制度,每一个要立项制作的项目,都会有专业的团体分析审核剧本、确定潜在风险和市场商业价值,这些考量包括电影类别、目标观众、之前类似影片的表现、影片中可能出现的演员、可能执导电影的导演等事实要素。

这些要素都可能影响电影最后在商业营收上的表现。

或许这无法保证电影一定成功,却可以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而经过这一系列的程序后,杜克的《勇闯夺命岛》终于摆在了华纳兄弟的高层会议上。

会议室里很安静,杰夫?罗宾诺夫正让自己的秘书将一份份文件分发到包括ceo凯文?特拉苏哈等众多高管的手里,这是前期调研团队精心准备的资料。

哪怕是到现在,只要想起自己曾经与一个北美票房过亿的电影项目擦肩而过,他内心就会生出淡淡的悔意,如果当初能多给那个年轻人十分钟的时间,说不准《生死时速》这个项目就属于华纳了。

所以,当南希?约瑟夫森将《勇闯夺命岛》送到华纳兄弟手中后,杰夫?罗宾诺夫也在推动审核程序,同时让属下调查了杜克?罗森伯格最为详实的资料。

资料迅速发了下去,已经有人翻开,第一页就是导演考评。

在好莱坞,对导演以及演员有一套程序化甚至可以说是僵化的考核制度。

评估导演的标准是过去五年内作品的的3个数据——总票房和单块银幕、单周票房——电影公司一般用颜色来区分导演档次,蓝色表示一线导演,红色表示不太行的导演。

因此一名导演前10年有过多少票房都不重要,只看最近3部,只要单周单块银幕过万,那他就是一线导演。

很显然,只有一部作品的杜克不在这一行列,华纳兄弟用代表极有潜力的绿色标注了他的名字。

总体上来说,好莱坞与北美的其他商业公司也没有什么区别,一切都用数据和商业成绩来说话。

“还有一个信息没有放在资料上。”杰夫?罗宾诺夫缓缓开口,“我的人查到,南希?约瑟夫森将《勇闯夺命岛》投递到各大制片公司后不久,杜克?罗森伯格在编剧协会备案了一个代号《day》的科幻片和一个代号《d日》的战争片两个剧本简要,虽然这些不能说明什么,但我想我们或许应该将他划入昆汀?塔斯蒂诺或者史蒂芬?索德伯格这一最有潜力的导演行列中。”

“我提醒一句。”执行副总裁罗伯特?所罗门忽然说道,“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与杜克?罗森伯格开启了谈判。”

“我有确切消息。”杰夫?罗宾诺夫根本不去看罗伯特?所罗门,平静的说道,“杜克?罗森伯格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这是我们插手的好机会。”

“别忘了,他只有一部作品!”罗伯特?所罗门旁边的人说道,

“这唯一的作品北美票房1亿3000万美元!”另一人忽然说道,“全球票房超过了2亿美元!如今的好莱坞,你能找出几个这样的导演?”

任何东西都没有数据以及刚刚缔造的商业成绩更有说服力。

“我们的《蝙蝠侠归来》才刚刚上映,回笼资金需要时间。”罗伯特?所罗门不去讲导演本身,《生死时速》的成绩与《勇闯夺命岛》的剧本确实不错,这些不能成为反对的充分理由,“投资巨大的《亡命天涯》和《越空狂龙》还没有制作完成,我们手中缺乏足够的现金流。”

“我听说了一个情况。”杰夫?罗曼诺夫微微勾起嘴角,“杜克?罗森伯格想要带资参与他的电影,这可以解决我们的部分资金问题。此外,马里布的aug电影基金据说对这个项目也有兴趣,我们可以向他们融资。”

“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他又说道,“华纳兄弟缺乏合作密切的导演,如果这部电影像《生死时速》般成功,那杜克?罗森伯格在商业方面的潜力无可估量,他后面的两部作品必然会成为抢手货,我们可以与他签订一个1+2合约,《勇闯夺命岛》成功了,我们拥有他后两部作品的优先投资权,如果市场不理想,那我们放弃他。”

就在华纳兄弟召开会议的同时,南希?约瑟夫森走进了杜克的公寓,与二十世纪福克斯谈判陷入僵局的消息,其实是她此前故意放出去的,杜克毕竟不是没有资历的导演,也能吸引到一些投资商的眼光。

“我这里有刚冲的咖啡。”

将南希让到客厅的沙发上,杜克走到一边拿过咖啡壶,“要尝尝吗?”

“谢谢。”南希点了点头。

帮客人倒满咖啡,杜克转头看向翻阅文件的索菲亚?科波拉,“你呢?”

“不加奶,不加糖。”索菲亚也不客气,“谢谢。”

三个人喝完半杯咖啡,杜克坐在南希的对面,直接问道,“说说谈判的事情吧。”

“二十世纪福克斯比我们预想中的更看重这个项目。”南希放下咖啡杯,拿出了谈工作的态度,“他们同意你兼任制片人之一,而且为你的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三个职位开出了总计500万美元的酬劳,也同意你参与投资。”

“这不是好事吗?”杜克奇怪的问道。

“但他们有附加条件。”南希的脸色不太好看,显然福克斯开出的条件有些让她恼火,“福克斯打算在这个项目上使用他们的退税名额,退税不计入电影收益,也就是我们无法分享到这几百万美元。”

微微皱了皱眉头,杜克做了个继续的手势,这种条件在好莱坞内部并不罕见,肯定不是南希恼火的理由。

“福克斯方面要将宣传发行费用折入影片成本……”

宣发费用一般不会计入影片成本中,如果福克斯将这部分发行商垫付的费用算入成本,肯定会增加他们的投资比例,从而摊薄杜克这边的收益。

但这还没有完,“福克斯不同意我们的会计师团队参与到影片未来的海外发行中……”

“他们想做什么?”

听到这里,杜克下意识的问道,“踢我们出局?”

海外宣发费用,是非常难以掌握具体数字的资金,如果没有专门的会计师团队全程参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多报一倍都是少的,有过前世信息大爆炸的洗礼,杜克非常清楚,宣发折入成本是好莱坞公司专门对付外来投资者的手段。

即使到未来的网络信息时代,好莱坞也是出了名的审计不透明,通过隐瞒收入、拖延付款、夸大成本、妨碍审计等众多手段,坑骗外来投资商的利益。

是的,二十世纪福克斯不一定会在这个项目上如此做,说不准是他们想多了,但谁也无法将这种事寄托在资本的良心上面。

要知道,好莱坞连华尔街的资金都敢骗!

南希的话,也令杜克想起了曾经的另一个他看过的一些好莱坞的相关新闻,最著名的就是派拉蒙的‘梅尔罗斯拼盘计划’,其中包括美林、安联、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巨头们的投资,被派拉蒙通过众多手段愚弄,双方为此还闹上了法庭,却因为电影业的收入复杂、海外宣发收入无从精确计算等众多原因,诉讼持续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华尔街都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

这群连吸血鬼都敢骗的人,能指望他们有良心?

如果自己的会计师团队不全程监管,杜克绝对相信,这个项目结束后,二十世纪福克斯统计的账目必然会亏损!

但杜克同时也感到奇怪,好莱坞经常用这招对付外来的投资者,却极少针对业内,尤其福克斯的谈判对象还是南希这种资深业内人士。

“福克斯不是想把你踢出局,别忘了,你没有跟他们签署任何协议。”南希很快就为他解开了疑惑,“福克斯看好这个项目的盈利前景,他们不想让你加入分蛋糕的行列中。”

“所以,他们增加了我的个人酬劳。”杜克立即明白了,“然后用这种方式让我知难而退?”

“应该就是这样。”

见南希点头,杜克想了想问道,“汤森?罗斯曼呢?他怎么说?”

“这是汤森?罗斯曼亲口对我说出的条件。”

南希的话,也粉碎了杜克对二十世纪福克斯仅存的幻想,换个角度思考后,立即也想清楚了,先前汤森?罗斯曼欣赏他以及支持《生死时速》,因为这符合他和福克斯的利益需求,而当他想触及他们的利益时,汤森?罗斯曼立即站在了对立面。

“他们不担心我放弃合作?”杜克又问道。

“为什么要担心?其他公司没有一家传出想要立项的消息,他们暂时没有竞争对手。”南希看着杜克,淡淡的说道,“别忘了,你不是一线导演,而他们是二十世纪福克斯!”

第三十七章简单直接

求推荐!求收藏!

谈判彻底陷入了僵局,二十世纪福克斯的态度异常明确,杜克暂时也不想做出让步,与福克斯方面继续交涉的同时,南希也在与其他电影公司联络,可惜一时间没有任何好消息传回来。

杜克也没有闲着,代理公司已经为他完成了在特拉华州注册工作室的业务,他干脆在北好莱坞租用了两间办公室,并且将工作室财务外包给自己的会计师团队,然后聘请了唯一一位正式员工——四十多岁的拉丁裔妇女——专门负责清理卫生和接打电话。

至于工作室的注册名,杜克直接用了自己的名字,就叫‘公爵’。

此外,杜克还与索菲亚·科波拉推荐的摄影师约翰·施瓦兹曼和来到洛杉矶的扎克·施耐德做过多次交流,也去金门大桥拍摄了一些实景,在镜头语言、色彩运用等方面,三人都能找到共同语言,特别是后两者一直想进军电影界,也承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会加入到杜克的制作团队中。

公爵工作室拥有办公地点,也方便了杜克与聘用的两名编剧交流,每隔一段时间,三人就会在北好莱坞碰面,杜克审阅他们编写的情节,而后交流彼此的想法,杜克也向他们承诺过,如果有电影公司启用剧本,上面可以署他们的名字。

不只是署名这么简单,名字只要写在编剧一栏里,他们就能分享影片的编剧薪酬。

这也是激发他们热情和动力的手段。

“这么说吧,杜克。”

办公室里,坐在小型简易办公桌对面的索菲亚放下了手中才完成小半的剧本,“这个新剧本,只能看到你无穷的毁灭**,简直就是所有暑期档恶俗元素的集合体。”

“你说的没错啊。”杜克头也没有抬,“但是观众喜欢啊。”

“除了商业和票房……”索菲亚没有忍住,说出了最近一直想说的话,“你难道不想在艺术方面有所追求?”

“当然想。”

放下笔,杜克抬起头,看着索菲亚的黑眼睛,“我也想成为全世界顶礼膜拜的艺术大师,但我现在做不到,我的拍摄制作手法还很稚嫩,你也可以从《生死时速》中看出来,叙事能力和情感冲突是我的弱项,如果这时候我放弃最擅长的商业制作,转而投向文艺片领域,只有失败一条路。”

那双黑色的眸子同样在看着杜克,索菲亚自然明白杜克说的是实情,《生死时速》的故事和结构都相对比较简单,最吸引人的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