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394部分

好莱坞制作-第394部分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伯特?唐尼的儿子也因为吸毒被媒体曝光……

这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家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小罗伯特?唐尼曾经混蛋过,但总算有醒悟的那一天。而且时间也不算晚。

不管怎么说,通过吉米?卡特的观察,小罗伯特?唐尼表现出了足够的努力和职业素质,杜克也对自己的选择放了心。

毕竟这是他大力坚持使用的演员人选,如果真的闹出什么丑闻,脸上也不会好看。

目光从训练场地那边收回,又讨论了些工作进度方面的事情,杜克忽然转了话题。

“吉米。考虑过开馆授徒吗?”他用玩笑的语气说道。

吉米?卡特问道,“像布鲁斯?李那样吗?”

杜克轻轻点了下头。“差不多吧。”

“我的兴趣还是在电影方面。”吉米?卡特想了想说道,“你了解我的,我对这些兴趣不大,而且电影中的搏击,跟实际运用完全是两码事。”

见对方没这方面的意思,杜克也就不再去提。两人转而讨论起影片中需要设计的搏击场景。

这不止是真人打斗,还有穿上钢铁战衣后的动作。

吉米?卡特忽然问道,“杜克,不知道你看过日本的机甲漫画吗?”

“没有……”杜克缓缓摇了摇头,“这方面我涉猎的极少。”

“我觉得钢铁侠的近身攻击方面”。吉米?卡特显然做过足够多的了解,“可以借鉴下机甲的近战攻击方式。”

杜克想了想,说道,“你拿出一套完整的方案给我。”

在动作场景设计方面,吉米?卡特才是专家,杜克虽然也有所设计,但他长于拍摄和动作剪辑,打斗设计肯定不如吉米?卡特。

专业的事情自然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嗨,杜克。”

暂时结束训练的斯嘉丽?约翰逊这时走了过来,她穿着白色的训练服,边拿毛巾擦着额头上的汗,边跟杜克打着招呼,“专门过来看我的吗?”

吉米?卡特能猜到些什么,话都没有说,就直接离开了这片休息区。

“这是我的工作,”

看到斯嘉丽将毛巾交给跟过来的助理,杜克取过一瓶专门的功能饮料,递给了她,问道,“感觉怎么样,很辛苦吧?”

“是啊,比演文艺片累多了。”

在杜克面前,斯嘉丽也用不着掩饰,微微抱怨道,“我以为演个花瓶很容易,没想到花瓶的付出也不见得少。”

在固有的观念里,相比那些文艺片里以演技见长的女演员,似乎商业片里面的花瓶,总是轻轻松松搞定角色,用不着付出太多就能成名,但很多情况下,事实根本不是如此。

查理斯?塞隆为了《黑客帝国》的花瓶角色训练了多久?

奥兰多?布鲁姆为了莱戈拉斯进行了数个月的弓箭和健身训练,甚至一度拉伤手筋。

不说杜克的影片,就说曾经的花瓶,比如梅根?福克斯,拍摄变形金刚付出过多少?那种穿着恨天高狂奔数千英尺的滋味,也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在这个圈子里,能成名的人无不是运气极好的人,但运气的背后都有别人看不到的努力。

同样的道理,即便有两个特技替身,斯嘉丽想演好娜塔莎?诺曼诺夫特工,付出的也不会比她出演文艺片少,甚至还要多的多。

“你看起来瘦了一些,”杜克伸手接过斯嘉丽还回来的饮料瓶,“看来真的很努力。”

“我在你的印象里难道还是那个只会唠叨和调皮的小屁孩吗?我长大了哎。”斯嘉丽的眼睛忽然落向自己的脖子下,“她们有些太大了,训练的时候简直就是累赘。”

杜克没有接她的话,看了看腕表,说道,“你继续,我还有事要忙。”

“好吧。”斯嘉丽凑到他近前,“明天我去马里布看你。”

还没走出训练馆,杜克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回头去看,只见小罗伯特?唐尼急匆匆的追了上来,似乎有什么事要找他。

“罗森博格导演……”

迎着杜克的目光,小罗伯特?唐尼快步走了过来,“能打搅你几分钟吗?”

“没问题。”杜克对他点了点头,“用不着这么客气。”

小罗伯特?唐尼走到四英尺外就停下了脚步,脸上换了一副极其诚恳和感激的面孔,“我……我,罗森博格导演,我只是想跟你说一声谢谢。”

杜克看着他,清楚小罗伯特?唐尼的话还没有说完,并不做出回应。

“我从监狱出来后,别人都把我当成毒药,没有人愿意跟我交往,我参与的很多试镜,刚刚开始就被淘汰。”

似乎这段经历让他特别感慨,小罗伯特?唐尼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没有沉沦过的人,根本感受不到成功有多重要,我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却发现没有成功的机会……”

“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小罗伯特?唐尼郑重的说道,“如果以后有用到我的地方……”

杜克微微笑了起来,说道,“我到时一定会给你打电话。”

小罗伯特?唐尼也笑了起来,或许是曾经的经历,让他明显变得聪明了许多,故意留给杜克要人情的机会,也未尝不是留给自己机会。

轻轻拍了下小罗伯特?唐尼的胳膊,杜克走出了训练馆,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他能隐约察觉到,小罗伯特?唐尼是个性情中人,不过想想自己进入好莱坞后发生的变化,有些事终于又回到了正轨上。

曾经小罗伯特?唐尼出狱后重新崛起,梅尔?吉布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唐尼后来跟漫威影业的谈判中,直接提出只要梅尔?吉布森成为导演,他就继续出演《钢铁侠4》,以此来拉被整个好莱坞主流唾弃的梅尔?吉布森一把。

但现在呢,梅尔?吉布森早就被杜克和汤姆?克鲁斯联手坑回了澳大利亚,导致的结果就是小罗伯特?唐尼出狱后面临比曾经更困难的局面。

不过《钢铁侠》提前出现,加上杜克的名望和号召力,对小罗伯特?唐尼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世事有时候总是这么奇妙,不是吗?

《钢铁侠》的筹备同样是项复杂的工程,漫威影业这种新公司,实际操作经验严重不足,如果不是杜克有成熟的团队,发行商华纳兄弟给予了大力支持,《钢铁侠》仅仅筹备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像计划的那样在明年暑期档上映。

就算是这样,各种工作依然是接踵而来,杜克经过《蝙蝠侠:开战时刻》的短暂放松,再次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当中。

ps:三更,三更,继续三更,没有存稿的日子真的很难过!

第五百五十九章梦工厂崩溃

整个六月份,杜克都在忙碌《钢铁侠》的筹备事宜,在工作的同时,不时也会关注《蝙蝠侠:开战时刻》的票房表现,毕竟这部影片打下的基础越好,第二部上映时的爆发也就会愈发的猛烈。

在乔治?卢卡斯的《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之后,六月份的北美电影市场,又先后迎来了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史密斯夫妇》、梦工厂动画工作室的力作《马达加斯加》以及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世界大战》,加上五月份两部热片的余威,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蝙蝠侠:开战时刻》的票房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下滑的走势,不过总的来说跌幅还算平稳,在整个六月份里总计拿到了3628万美元,到七月份来临的时候,这部影片的北美票房已经达到了2亿3907万美元之多,突破2亿5000万美元大关基本成为定局。

海外市场方面,《蝙蝠侠:开战时刻》先后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海外票房收获2亿3566万美元,全球票房相加高达4亿7473万美元,超过五亿美元也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不过,相比杜克其他影片,《蝙蝠侠:开战时刻》的海外票房表现略显平淡,一般情况下,如今北美大卖的动作、科幻、魔幻以及战争等大众题材的电影,海外票房往往是北美票房的一点二到一点五倍乃至更多。

《蝙蝠侠:开战时刻》偏向黑暗写实的风格,离开北美市场之后,多少还是影响到了观众的感官。

换句话来说,这部电影相对还是稍微复杂了一点,也不够欢乐。

但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华纳兄弟和杜克满意了。毕竟这是遭遇过惨痛失败的重启之作,如此的票房数字,已经证明蝙蝠侠获得了新生。

甚至,华纳兄弟高层已经决定,在杜克制作第二部蝙蝠侠电影时,制作成本不设置上限。

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因为杜克不是詹姆斯?卡梅隆,虽然执导的影片向来以大制作为主,却不是那种无底洞类型的导演。

这都是以后的事情,蝙蝠侠的第二部怎么也要等到《钢铁侠》上映之后了。

一年一部电影,也是杜克的极限了,如果加快速度,一来他无法保证质量,二来团队的其他成员也无法承受。

除去票房大卖外。《蝙蝠侠:开战时刻》的周边销售同样喜人,经过近两个月的放映后,各种相关产品在北美的销售额超过1亿3000万美元,海外方面也卖出了近8000万美元,特别是漫画,在蝙蝠侠从大银幕上复活后,各种版本的蝙蝠侠漫画瞬间成为畅销产品,dc漫画在六月份的业绩环比提高了近百分之三十。

再就是蝙蝠车了。这辆造型足够狂野炫酷的车子,从五月份初开始到现在。各种配置不同的版本加在一起卖出了近400辆,为兰博基尼和华纳兄弟带来了巨额的收入。

根据双方签订的合约,杜克除去拥有百分之二十的票房分成外,还能从蝙蝠侠各种周边收入中获得百分之八的分成。

一部大卖的电影,带来的收入是惊人的。

在好莱坞,电影公司同时投资三到五部大制作。往往只要有一部大卖,就能收回投资乃至实现盈利,即使短期内亏损的那些电影,如果不是太烂,通过长线的线下运作。也有可能盈利。

当然,杜克的电影不在这一行列,他拍摄的电影,哪怕是票房最差的几部,都能通过票房收回成本,基本实现盈利。

七月份的好莱坞,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独立日假期上映的《逃出克隆岛》就像五月份公映的《天国王朝》和《空战英豪》一样,遭遇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失利,这部制作成本高达1亿2600万美元的科幻大作,首周只拿到1200多万美元,次周末更是直接跳水到500万美元,北美票房势必难以超过5000万美元,巨额亏损成为定局。

仿佛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逃出克隆岛》把处于困境中的梦工厂的各种危机都暴露了出来,就连大卫?格芬、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杰弗里?卡森伯格之间的私人关系,也走到了分裂的边缘。

外部群狼环视,内部危机重重,曾经想要成为好莱坞新巨头的梦工厂,来到了命运转折的时刻。

到了七月中旬,比杜克印象中的更早,梦工厂正式宣布破产重组,关闭包括唱片和电视剧等亏损严重的部门,并且不再单独发行自己制作的电影。

放弃发行权,也就意味着梦工厂彻底在六大公司面前低头,好莱坞谁都清楚,拥有广阔发行渠道的厂牌才能站在整个行业的最前端,梦工厂虽然可以重组,但重组后的梦工厂,再也不是三巨头最初构想中的梦工厂了。

回头去想,杜克还依稀记得1994年梦工厂成立时的辉煌场景。

大卫?格芬、杰瑞佛?卡森伯格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三个犹太天才,当时在罗伯特?泽米基斯的建议下,终于决定成立独立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的时候,他们也许没有想过失败。

这三个人有很多相同点,都是犹太裔,都没有过完整的大学教育经历,都充满了创造力,都拥有庞大的个人资源。

而彼时,很多不满大公司统治好莱坞局面的人,也对梦工厂这个新生儿寄予了很高的商业期望,希望这三个天纵奇才又握有海量资源的人物,能创造好莱坞的新格局。

当梦工厂成立时,斯皮尔伯格在家中举行过一次商业晚宴,杜克还记得,因为慕名的客人不断增加,斯皮尔伯格的妻子甚至要跑到外面的商店去买亚麻桌布以做增补。

那时的辉煌,与现在的情况,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

梦工厂为什么会失败?好莱坞六大公司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因素,他们以及与之联系密切的例如杜克这样的人,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梦工厂的围剿。

当然,抛去外部环境和经营管理上的因素,梦工厂的失败,也与三位创始人迥异的性情和关注方向脱离不了关系。

简单点来说,让这三个不同性情的人在一起开早餐例会是什么情景?

杜克就曾经不止一次听汤姆?汉克斯提过——大卫?格芬的话通常都很短,语气很温和。卡森伯格则是一个‘实质问题’先生,而且他会把会议时间严格控制在22分钟以内。而斯皮尔伯格有种漫画家的思维,他能把任何东西都画在纸上,再变成现实。

比如说,在和某人商议某件事情时,大卫?格芬会说,‘我们觉得您非常棒,如果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