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184部分

化工大唐-第184部分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不小。

李隆基不等陈晚荣说话,大步进屋:“屋里说话。”

陈晚荣他们只得跟着他进屋。李隆基往正中一站,陈再荣四人站到他身后,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好象深入地下的木桩一般。

李隆基扫视一眼,从怀里掏出一卷黄绫:“陈晚荣接旨!”

接旨就得下跪,这是陈晚荣最不愿做的事情。要是人多,混混还可以,现在指名道姓了,陈晚荣是躲不掉,不由得犯难了。正难以措置之际,只听李隆基道:“皇上口谕,陈先生站着就是了。”

巴喜不得,陈晚荣忙应一声:“草民遵旨!”

李隆基展开黄绫,只见上面有“圣旨”二字,和影视剧里地圣旨没两样。抑扬顿挫的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陈晚荣巧思艺精,品性端正,邻里慕化,向以成风,诚可嘉也!褒善抑恶,国运长远,民间陋巷亦不遗漏,特擢陈晚荣承奉郎,赐青衫、鱼袋。钦此!”

把圣旨递给陈晚荣,道:“恭喜陈先生。”

我做官了?陈晚荣想破脑袋也是想不到,愣在当地,直到李隆基把圣旨递到手上,这才明白过来,高声道:“谢皇上厚恩!”

李隆基右手伸出,一个随从忙递上一套衣衫,李隆基接在手里,道:“陈先生,这是青衫官袍,收下了。”

唐朝官服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逾越,三品以上服紫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色。绯是红的意思,游思平是五品只能穿淡红官服,沈榷是六品是以穿深绿官服。

官服都是以散官品秩为标准,而不是以职事为准。白居易以八品散官任江州司马,司马是五品,但他是八品,只能穿青衫,才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地名句。

承奉郎是从八品上,陈晚荣只能穿深青衫了。属于文散官,一般不任职事,主要是授予那些初入仕途的人。陈晚荣虽妙手解毒,救了睿宗一命,睿宗不可能公开说陈晚荣救了我,之所以救我是因为我服丹药中毒了,那是在给自己找罪受。

是以,圣旨里面给陈晚荣另外加了一些功劳,“品性端正,邻里慕化,向以成风”,不过是睿宗找地借口,好给陈晚荣授官。这些口实听起来让人赞叹,只是没有多大的作用,只能授初级官职了。

要想授得大些的话,就得找其他的借口。陈晚荣救了睿宗一命,这事可大可小,授五品六品都没问题,只是睿宗脸上不好看,只能委屈陈晚荣了。不过,这有两个与众不同之处,一是这是睿宗亲自授予的官员,一般这种初级官员哪会惊动皇帝,一个大臣就处理了。二是太子亲自宣读圣旨,还是到陈晚荣府上,算是给陈晚荣的回报了。就凭这两点,陈晚荣这八品从官也没几个人敢惹了。

陈晚荣不知道承奉郎是几品几阶。反正做官是好事,至少以后做买卖多了一道护身符。皇上下旨授予地,太子亲自登门宣谕的,有此两点要是再遇到游思平这种官员也不用象这次这样,费了这么多曲折,耍耍横也没问题。

“谢皇上。谢太子!”陈晚荣高高兴兴的接了过来。

李隆基从袖里取出一个铜鱼袋,放在青衫上,这事就算完成了。鱼袋是唐朝官员佩带地饰品,内装鱼符。鱼符是刻有官员职务地身份证明。要随身携带。最初,只授予职事官,退休之后要交回。到了武则天时期因犯讳问题改称佩龟,并且依据官员不同有金、银、铜三种级别。

到了中宗时,又恢复旧制叫鱼袋。中宗时期,朝政腐败。安乐公主卖官成风,这品秩也就管得不严了。官服鱼袋紧密相连,不再区分职事官与散官,只要是官都有份。睿宗时更进一步规定,紫袍官员用金鱼袋,绯袍官员用银鱼袋。陈晚荣这个从八品官员,只能用铜鱼袋了。管他那些,有总比无强,陈晚荣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最高兴的是陈老实夫妇。在他们地心目中。只要陈再荣能做官就满足了。陈晚荣虽然精明,毕竟没有读过书。不能做官,能把家里照看好,多赚点钱,娶个好媳妇,养几个儿女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陈晚荣也做了官,虽是初级官员,还是官。再小的官,总比平头百姓高上几等,要他们不兴奋都不行。陈老实不住摸发烫的脸蛋,一张嘴哪里合得拢,轻声嘀咕:“晚荣出息了,做官了!光宗耀祖了!”

陈王氏脸上泛起特有地光辉,无比自豪:“晚荣当然了得了!”

郑晴凤目放光,全是美妙的星星。郑建秋感怃无已,他这个曾经的国子监生员,费了那么多功夫都没有弄到一官半职,没想到陈晚荣却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官了,这女婿真能耐!

正事办完,李隆基退到一边去,道:“你们见过。”

陈再荣等地就是这话,冲上来,抓住陈晚荣的肩,不住摇晃:“哥,恭喜你!哥,你也做官了!”

“轻点,骨头都散架了。”陈再荣用力过猛,陈晚荣实在吃不消,只得提醒他。

陈再荣有点不好意思:“哥,你也是,老不禁事,我才使了多大一点力气。”

他还打一耙,陈晚荣很没好气,陈再荣笑呵呵的道:“哥,我高兴。哥,我给你引介,这位是王大人。”指着一个腰间佩剑的中年人介绍起来。

这人在敬贤亭见过,一步跨上来,冲陈晚荣抱拳作揖道:“王毛仲见过陈先生。陈先生对犬子地援手之德,毛仲没齿不忘。”

他和王少华的关系,陈晚荣早就从王少华嘴里知道了,把手里地官袍鱼袋交给陈王氏,这才抱拳还礼:“王大人说哪去了,区区之事不要放在心上。”

“陈大人好品格!”王毛仲赞一句,退到一边。

陈再荣指着一个个头高大,肌肉虬结,颏下无须的汉子介绍道:“哥,这位是杨大人。哥,杨大人的武功很高,快见过。”

光看他的架势就知道他身怀上乘武学,陈再荣历来很少夸人,能得他提一句,其人艺业定然不凡。陈晚荣抱拳行礼道:“见过杨大人。”

杨大人的声音尖细刺耳:“杨思勖见过陈先生。”

陈晚荣心里一惊,心想原来是太监。如此一条汉子,居然是太监,实在是让人想不到。陈晚荣历史知识不行,不知道杨思勖不仅是太监,还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监,其人武艺高强自是不用说,还是精通兵法的名将,一生打了很多仗。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沿着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旧道进入安南,平定安南叛乱,为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安南就是现在越南地北部,唐时是中国地领土。

杨思勖叙礼毕,自行退开。陈再荣指着最后一个年青人介绍道:“哥,这位是高公公。”

这年青人和陈晚荣在敬贤亭照过面,当时他只是静静的站着,没引陈晚荣地注意,抱拳道:“见过高公公。”

高公公大步上来:“高力士见过陈先生!”

李隆基身为太子,带一个太监照顾饮食起居很正常的事情。万万没有想到他就是为后人诟病、中伤李白的太监高力士,陈晚荣只觉脑袋充血,头脑发昏,嗡嗡直响。

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一一九章 好事喜事

高力士接着道:“敬贤亭初遇先生,多有不敬,还请先生不要见怪。”

当日在敬贤亭遇到李隆基时,李隆基和陈晚荣之间颇多言语冲突,身为仆人的高力士对陈晚荣多有不屑,说的就是这事。

陈晚荣真是没有想到这个为后人不齿的太监居然如此谦恭,一见面就认错,笑道:“公公言重了,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公公见谅。”

“陈先生言重了。”高力士退开。

到现在,陈晚荣还没有回过神来。打量着高力士,眉清目秀,颇为英俊,除了说话尖细、颏下无须以外,和常人并无二致。

“陈先生,久闻你多巧思,今日前来一观,还请不要怨我唐突之罪。”李隆基抱拳。

想当初在敬贤亭初遇时,两人言词交锋,斗得何等激烈,而现在的李隆基对陈晚荣颇多礼遇,也许正如他说的,让他服气会待以上宾吧。陈晚荣忙抱拳回礼:“太子言重了,一点小伎俩,恐不入太子法眼。太子,请坐,奉茶。”

李隆基坐了下来,青萼端着茶盘进来,陈晚荣端起茶杯:“太子,请用茶。”李隆基接过道:“你们也坐下。今天出来走走,不要老是端着那些礼仪。”

杨思勖他们应一块,找位子坐了下来。青萼奉上茶水,退了出去。

“这位是郑老爷子?”李隆基冲郑建秋道:“再荣,你们一家多时未见,不要陪着我了,你们去说说话。这里有郑老爷子陪着就行了。”

他还真是通情达理,陈再荣有很多话要对父母兄长说,高高兴兴的应一声,拉着陈晚荣出去,陈老实夫妇忙跟上来。

“哥,我们好好说说话。”陈再荣推开陈晚荣的房间。一家子进去,陈老实不愿有人来打扰,顺手把门带上。

陈王氏喜滋滋拿起官袍:“晚荣,你试试,看合不合身。”

陈晚荣并无做官之意,不过有了官家这道护身符更加便利。见了陈老实夫妇一副急迫模样,不忍拂逆其意,脱下外套,在陈老实夫妇的帮衬下。把青衫穿在身上,挺合适,跟量身订做的差不多。

“嗯。有官样,晚荣,你天生就是做官的料!”陈老实摸着脸蛋,左右一打量,很是欢喜,不住夸赞。

这话太逗了,陈晚荣笑道:“爹。您莫要乱说,我哪是做官的料。这东西,我只是想以后可以方便罢了。”

陈王氏帮着把衣衫抻抻,附和道:“晚荣,你爹没说错,是有官相,适合做官。”

陈再荣把铜镜递给陈晚荣:“哥。你自己照照,有几分威风呢。”

陈晚荣一照之下,只见镜中的自己还真有几分官样。就是笑呵呵的,一点也不严肃。脸一沉,不过三分威严罢了,和李隆基那种天生地凛威有着天壤之别,笑道:“猴子穿上衣衫也可以装人,不象,不象。”

“哥,你骂你自己呢!”陈再荣忙提醒语病。

说笑而已,陈晚荣笑道:“所以呀。我天生不是做官的料。还是不显摆了。”把官袍脱下来,穿上原先的衣衫。

陈老实拿起圣旨。东瞧瞧,西看看,乐不可支:“晚荣,你瞧,圣旨!有几个庄稼人见过圣旨?”递到陈晚荣面前。

圣旨这东西对于陈晚荣来说存在于历史上,在影视剧中见过,就是没有亲眼见到,现在不仅见过,自己还拥有一道圣旨,也说不出是喜还是讶异。

接在手里细看,这才发现圣旨的可贵处。材料极为考究,上等蚕丝绫锦织品,光这质料就要值好多钱了。用手一摸,一股丝滑感从指端传来,让人舒畅之极,从来就没有这么美好的手感。

祥云瑞鹤图案,极为精致,色彩鲜艳,富丽堂皇。两端有银色巨龙,栩栩如生,宛如飞翔的银龙,这是圣旨的“防伪标识”。有了这标记,就算是要伪造圣旨也没那么容易了。

如此考究的做工,陈晚荣头一回见到,突发奇想,要是没钱了,把这圣旨一卖,说不定可以娶一门媳妇了。

陈再荣指着圣旨上的字体问道:“哥,你知道这是谁写地么?”

圣旨虽是以皇帝的名义下达,并不一定由皇帝书写,有专人代笔,后人叫“御用文人”。这些人的笔力自然要沉厚,字迹端庄透丽,圆润飘逸,才能保证圣旨地神圣。而这道圣旨却是大不一样,不是楷书,也不是行书,是草书,龙飞凤舞,笔力遒劲,好象欲跃纸而出似的。

陈晚荣见过吴兢和吴道子的字,都是上乘之作,圣旨上的字比起二人丝毫不逊色,各擅胜长,摇头道:“不知道。谁写的?”

“还能有谁?皇上亲笔书写!”陈再荣荣幸得紧:“能得皇上亲笔题写圣旨的人不多呢!哥,你却是其中的一个,恭喜哦!”

唐睿宗地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历经曲折,其中的艰难万险非亲历者难以想象,光是“三让天下”就足以惊世骇俗了。到现在虽然只有两让天下,还差一让,也是惊心动魄了。

在这奇特的政治环境下,他最善长明哲保身之道,不做皇帝时,绝不议论政事,安于现状,寄情于娱情之道。读书识字,练习书法也是消磨时光的一种方式,因而博得“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的赞誉。

睿宗的草书是上乘之作,得一帖不易。现在他是皇上,还是写在圣旨上,更是少之又少,光凭这一道圣旨,陈晚荣就该满足了。

陈再荣的心情确实好,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收不住了,在陈晚荣肩头拍拍:“哥,自从大唐创建以后,从八品官员而得皇上亲笔书写圣旨者。舍哥其谁欤?”

说得没错,从八品这种芝麻绿豆大地官,哪里需要皇帝下圣旨的,更别说亲题了,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能不高兴么?陈老实先来一长串地笑声这才点评起来:“再荣,你这话就不对了,晚荣这么能干,皇上亲笔题写圣旨又有何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