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有追求的清穿 >

第118部分

有追求的清穿-第118部分

小说: 有追求的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屁不通!”康熙怒气冲天,正准备骂下去,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德儿,这文章,不会是你写的吧?”

德儿用文字般的声音嗯了声。

“给朕捡起来。”康熙急忙指挥弘暄。

弘暄将扔在地上的期刊拾起,递给了康熙,康熙粗略扫了一遍,的确,像德儿的文笔,康熙马上看向德儿,目光如刀,“你竟然还敢站着!”

德儿一边下跪,一边飞快的嘟囔道:“汉人,尤其是读书人为什么说咱们满人是蛮夷?说来说去,说得最多的,还不就是咱们的婚俗,可是,他们推崇的孔子和咱们差不多啊,凭什么咱们就得受这窝囊气?明明咱们才是孔儒的真正传承者,怎么弄得咱们反而比他们这些篡改了祖宗之道的家伙低人一等了呢?简直没天理嘛…”

“你还有理了是不是,你还有理了是不是?”康熙咆哮了,这帮孙子都是些什么逻辑啊…

“本来就是嘛,”德儿脖子一拧,“明明是程朱半道杀出来乱改,为什么我们要听程朱的?不听正统的?孔子真是死不瞑目啊。”

“哈,你们乱闹,还闹出理了是吧?”康熙怒极反笑,和他们扯歪理太累了,需要暂时歇一下,“弘暄,你说!”

“皇玛法,这事是弟弟们想的不够周全,”弘暄斟酌道,“但是…”

“但是?哼!”康熙冷笑两声,“朕洗耳恭听你的但是!”

“皇玛法,提倡女子守节不利大清国运。”弘暄缓缓道,“如今穷困人家,守不起节,可读书人、有钱人,通通都非常看重守节,长此以往,守节之风必然会蔓延到穷困人家去,如今八旗贵女守望门寡的竟然都有好几个了。皇玛法,此风不可开。”

弘暄将康熙搀扶坐好,继续道:“自咱们入关以来,事事都学汉人,汉人裹脚。咱们也跟着学,皇玛法下过旨意严禁,皇阿玛也下过旨意严禁。但还是没能完全杜绝了,为什么?因为咱们从骨子里就觉得汉人的东西好,这说来有些没自尊。可事实就是如此。再丢人也得说啊,其实吧,如果没南洋和北边、西边的事,汉人守不守节,朝廷大可不必太在意,反正下旨让在旗妇人改嫁就是,可如今爪哇一带需要人移过去,北边和西边说不定也需要人。汉人女子全守节去了,哪来那么多人口?”

“弘暄,你知不知道如今已经有多少人了?”康熙问弘暄道。“人多了不是好事,吃的。住的,穿的,一样没弄好,那都是祸事!你说的那三个地方,移不了多少人去的,而且,北边是坚决不准汉人踏入,那可是咱们的龙脉所在地,得守好了。”

“皇玛法,北边不是指关外盛京,而是更远的地方,土尔扈特部如今可是在沙俄和大清间混得风生水起,他们部落的小王子竟然去莫斯科读书了…”弘暄道。

康熙无意识的敲了敲桌子,“真的?”开始认真思考了。

“皇阿玛已经得到信了,驻土尔扈特部的台嘎将军前些日子给皇阿玛上了密旨。”弘暄道,“皇阿玛很生气,要知道,从大清到土尔扈特部的通道还是咱们从沙俄手里买来的呢。”

“所以,你是说让汉人过去?”康熙琢磨着。

“嗯,迁些汉人过去,以牵制土尔扈特部。”弘暄说完,又摇头,“皇玛法,这两年关于沙俄的信息打探得多了,很多事都让人觉得唏嘘,沙俄将边境线推进到我大清边境的时候,他国内正在内斗呢,他们和咱们打仗的时候,朝堂也在更迭呢…而且他们派到这一线的人都不多。”

“你想说什么?”康熙有些不爽,打沙俄的时候,自己还亲自去了一趟关外的好不好,弘暄什么意思,自己重视的敌人压根就没将自己瞧上眼?

“德儿,将地图拿来。”弘暄没马上回答康熙,而是吩咐德儿拿地图。

德儿只好爬起来,到隔壁房间翻出一副地图,给抱了过来,递给弘暄又,又继续跪下。

弘暄在案桌上打开地图,在土尔扈特部和沙俄大清边境这一块广阔的土地上指指画画的给康熙说了半天,总之就一句话,不光在土尔扈特部,在北边其他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也得安插上汉人,“不能让蒙古人去,否则他们连成一气,反而尾大不掉。”

“那里冰天雪地的,汉人去了,能活嘛?他们可不会放牧。”康熙貌似还很关心子民的。

“朝廷可以教,”弘暄道,“可以全国招募,只要有人愿意去那里,朝廷可以出钱教他们放牧,但凡谁报名去,家里免田赋五年,并发放安家银十两,等他们到了那,每家还发一定量的牲口,他们的产出由内务府统一高价收购,这几块地方都适合放牧,汉人去了,完全能生活。”

“那可是沙俄的地盘。”康熙冷冷的给弘暄泼冷水。

“所以,光汉人还不行,得从旗人中挑一些人去做皮毛生意,皇玛法,那边的皮毛很不错的,沙俄当时就是靠一队皮毛商人将边境线推进到咱们大清地界上的,咱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商队去闹腾去。”弘暄道。

“沙俄会坐视不管?”康熙摇摇头,表示弘暄的想法很不成熟。

“根据情报显示,沙俄对这一线不怎么关注,就算关注了,他们也不会派重兵过来,他们的重心一直在洋人那边。”弘暄道:“只要咱们的商队能打得过沙俄守军,后患是完全不用担心的,沙俄若要派兵,那土尔扈特部也该派上用场了,想两头讨好的事哪有那么容易的。”

康熙沉吟良久,“你皇阿玛怎么说?”

“皇阿玛还没拿定主意。”弘暄道,“不过八九不离十,大伯不是在西边还打出了一块地嘛,那边和土耳其接壤,听说,洋人和土耳其人也在斗,皇阿玛觉得洋人手伸得太长了,如果洋人胜了土耳其人,大清在西面和北面可都得和洋人打交道了,所以皇阿玛自然是不想和沙俄接壤的,皇阿玛琢磨着是不是帮着复辟西伯利亚汗国…”

“告诉你皇阿玛,八旗子弟游手好闲的太多,想法子先哄了他们去,八旗的血性必须得在厮杀声中才能找得回来,至于汉人嘛,需得从长计议…”康熙拍板了,“西伯利亚汗国嘛,先从蒙古人中找个合适的亲戚,再说复辟的话…”

“是。”弘暄道。

“我们算不算蒙古人?”德儿又出声了。

于是,康熙想起来了,他不是来过问大清长远国策的,他是在教训不孝子孙的!

康熙冷笑三声,踱步到德儿跟前,“怎么,你想当汗王?”康熙很怄,德儿要是蒙古人,那弘暄呢?那大清到底是满人的还是蒙古人的?

德儿摇头,“我想和四哥去新大陆看看,从那边弄东西回来卖。”

“你说什么?”康熙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德儿道:“我想和四哥去新大陆看看。”

“不是,后面那句。”康熙问道。

“弄点东西回来卖…”德儿嘟囔着。

“跟谁学的?”康熙火了,如今南洋需要人,北边需要人,西边也需要人,德儿这个潜在的王爷不去这些地方帮大清谋利,竟然想着做生意,这怎么行?!

康熙全然忘了,他当初可是想将德儿当废人来养的。

“卖东西赚钱了,有利了,大家都会去啊,新大陆那么远,朝廷再怎么鼓励,怕也没什么人愿意去,可没人去,咱大清的先遣队去了新大陆也是白搭啊,前脚走,后脚洋人就将地盘给占了,所以啊,就像大哥说的,得用利字来引诱大清子民去,如果能赚大钱,肯定大家都会打破脑袋挤着去的…”德儿道:“我以身作则难道不好?”

“你皇阿玛对新大陆怎么看的?”康熙又跑题了,扭头看弘暄,“他不会被弘历说得心痒痒吧?”

“这事皇阿玛不想花朝廷的银子,打算让内务府给九伯出点钱,让九伯去联络商户,当然,朝廷届时会派兵的,不过,商户得给朝廷缴纳保证金,如果商队如期回来了,保证金就退还,没回来,保证金就用来抚恤随行将士,不过,皇阿玛只是有这么个想法,还没成形,我琢磨着一时半会儿怕是去不了。”弘暄道。

“嗯,这是对的,饭要一口一口吃,盯紧洋人就是。”康熙道。

然后,康熙又回到正题了,“你们哪来的胆子,竟然敢写这些混账文章!”康熙可以想见,这期刊会在士人中引起何等轩然大波,幸好,这三个家伙还知道用匿名,否则,那可就好看了…“这期是谁主审稿子!”康熙开始抓替罪羊了,总不能真将三个孙子推出午门斩首吧。

“孙儿在印刷前一刻去换的稿子。”弘参低头道。

“这种地方怎么能如此疏忽大意?你皇阿玛是干什么吃的!稿子能随便换嘛?”康熙冲弘暄吼道:“告诉你皇阿玛,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多注意些小细节!”

“是。”弘暄只能低头说是。

然后,康熙才又复盯向弘参,“说说吧,为什么要娶方氏?有什么图谋?”…

昨天的一章和今天的合而为一,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一百四十五章草原

十天不洗澡,唐烨体验过,老实说,能忍。

如果就此类推,十天不洗脸、十天不洗脚,自然也能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三天没洗脸,唐烨的额头就开始脱皮,按照美容理论,是缺水。

四天没洗脸,唐烨脸部T区一摸一把油,鼻翼两侧开始脱皮。

这里说的脱皮并不是那种特别可怕的掉一大块皮下来,就是单纯的皮肤表面脱了一点点薄薄的皮,越摸越皱,轻轻撕下倒是最好的办法,反正又不疼。

第五天,唐烨脸上一摸一堆疙疙瘩瘩,拿出小镜子一照,得,隐隐约约出现了小红块,挺像螨虫光顾似的,额头、眉毛一带开始发痒。

嘴唇就不用说了,没干裂,但脱皮程度也不轻。

第六天,安营扎寨后,进入帐篷歇下时,一股股脚臭味便铺面而来。

唐烨本来还在想,到底谁是汗脚啊,坐马车里,又没走路,怎么脚还这么臭!后来才发现,自己也在脚臭之列,自己可不是汗脚啊,怎么会这样?

相对而言,嘴巴还是最好的,因为可以在喝水的时候简单的咕噜咕噜漱漱口,虽然消灭不了细菌,但口臭倒也没盛行。

头皮的瘙痒也尚且在可勉强忍受的范围内,这可是唐烨万万没想到的,还以为最先受不了的是头发呢,谁能想到竟然是脸蛋。

唐烨环顾四周,所有女眷都一样,水灵灵的方氏皮肤也油光油光的、外加如丝般薄的一片一片的白皮,手感想必也不咋的。

到了第十天。额头的瘙痒症状加剧,坐在马车里也能闻到脚臭味。

唐烨这才知道,原来乞丐这个职业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入门门槛不低。

因此,当第十天晚上安完营扎完寨。吃完烧烤、大家都进账歇息后,唐烨便因受不了脚臭味老半天睡不着,索性多披了件衣裳。出了帐篷,看看草原的夜空吧,心中还在庆幸着。幸好没人有狐臭啊。

进入蒙古后没多久。傅清所遣50人小分队携带的信鸽在某天夜里莫名其妙的去世了,没人去争辩信鸽的死亡是自然死亡、自杀或他杀。

因为第二日清晨,小分队队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就拔出刀,呼啦一下招呼人将弘历给层层围了起来,真的是层层,就目测来看,起码给围了四五圈:“总督大人有令。一旦信鸽出了意外,我等立即护送四阿哥回京!”

傅清还是留了一手后备的。

弘历这边的人虽然失了先机,但还是在下一秒就拔出了刀。在外围等着弘历下令,奈何人手太少了。就弘历和雅朗一人一侍卫,三车夫,外加弘参留在山东的两个侍卫,………弘参一共留了三人,但有一人回京送信去了,总共7个人………虽然拔出了刀,但在50个人……虽然刀未出鞘………面前依旧是太,太没威慑力了。

唐烨见状,脑子里已经在飞快的琢磨是带着女眷试着逃跑还是束手就擒以便回京…

却听弘历哈哈笑道:“说来听听,怎么个护送法?”

小分队队长道:“还请四阿哥配合。”

“爷不配合呢,你们怎么护送啊?”弘历咧嘴笑道。

“那属下就得罪了。”小分队队长还是很牛哄的。

“想得罪爷,还是得有些本事才行呢。“弘历不过是说大话而已,被50人给重重包围,除了耍嘴皮子功夫,啥本事都施展不开来,打通任督二脉、一掌就震飞数十人的武功高手在大清也只存在于传说中。

唐烨此时已拿定主意,不跑路,跟着回京好了。

谁知雅朗这时说话了,“不关爷的事吧,得,你们慢慢闹,爷先走了。”然后便招呼拔刀的7个人:“出发了,别磨磨蹭蹭的。”

小分队队长有点懵,“王爷…”庄亲王和四阿哥要分道扬镳?这该怎么应变?

“怎么着啊,难道总督大人还叫你将爷也护送回京不成?”雅朗开始斜眼了。

这,傅清还真没交代,傅清强调的是,“如果让四阿哥跑了,军法伺候!”

小分队队长认真回想了一下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