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25部分

现代史下卷-第25部分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德礼出任首相。 

     工党之所以能在丘吉尔内阁威望正高时击败保守党,其中有着深刻的社 

会历史根源。战前保守党内阁推行绥靖政策不得人心,英国公众对保守党失 

去信心。战争结束前夕,英国元气大伤,沦为二流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矛盾 

重重,但保守党内阁依然推行传统政策,人民群众深为不满。在这种历史背 

景中,工党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了顺乎民心的社会改革措 

施,因此吸引了期待社会改革的大批选民。 

     工党的政治纲领包括四项主要内容,即以最低工资限额和最长工作时限 

等保障国民最低生活标准;实行工业民主监督,实行工业国有化;向高收入 

者和资本家征重税,用此办法维持公共服务业;利用国家财政发展文化教育 

事业等。艾德礼解释民主社会主义时说,这是一种把个人自由同计划经济、 

民主同社会公正结合起来的制度,社会主义将在民主和自由的道路上建立起 

来。 

     国有化的措施 由于工党在议会中占据绝对多数,所以艾德礼政府在实 

行国有化改革方面比较顺利,有关国有化的立法在议会顺利通过。1945年 

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并将 

银行股票换成了国家股票。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政府用1。6亿 

英镑的补偿费,将全国800家公司收归国有,并建立煤炭工业管理局统筹经 

营。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 

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在这些部门推行国有化政 

策时,工党政府并没有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丘吉尔说:“依我看,它不牵 

涉到原则性问题”。 

    但是,当在冶金工业推行国有化时,政府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当时冶金 

工业的产权同机械工业及其他工业交叉重叠,经济状况较好,绝大多数企业 

主不希望实现冶金工业国有化。1948年10月,政府在下院通过了冶金工业 

国有化法案,但却被上院行使的缓置权搁浅了。上院缓置权有效期限为两年, 

工党利用议会通过了一项新法案,将其年限改为一年,上院就必须在 1949 

年10月答复下院议案。上院在被迫同意冶金工业国有化法案时,附加了许多 

条件,到1951年2月15日,这项法案才正式生效。这样,1945年大选时工 

党的国有化纲领全部落实兑现了,这使工党政府威信增加,其民主社会主义 

的政治纲领能继续顺利实施。艾德礼说,在英国,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优 


… Page 88…

点已经综合在一起,而它们的缺点正在得到改正。 

     战后英国的国有化改革没有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抵制,得以较为顺利进 

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分析,民主社会主义纲领和凯恩斯经济学观 

点有许多相通之处。凯恩斯通过国家财政和货币手段调节经济、解决社会充 

分就业的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国有化政策主张,但并不反对英国民主社 

会主义政治纲领,不反对用国有化的措施挽救社会经济危机。从英国经济发 

展历史看,进入20世纪,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即“英国病”。资产阶 

级也深感有必要对社会经济结构实行某种改革,改变单一资本主义私人经济 

形式。在改革探索中,已经提出“混合经济”形式,提出运用国家财政预算 

来调节经济和实行国有化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政府就已经建立 

了个别国营性质的企业。从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看,衰退中的英国, 

如果单靠私人资本进行经济与技术改革,显然力不从心。资产阶级普遍认为 

应当由国家提供资本和技术。国家直接参预并进而实施国有化政策,资产阶 

级是欢迎的。从政策实施过程看,工党政府采用补偿办法,以高于市场价格 

的政府债券换取企业股票,企业主从中得到不少好处,尤其是那些长期亏损 

的铁路、煤矿等企业的企业主更是如释重负,当然也就没有抵制的理由了。 

此外,政府让大批企业董事、经理留在原企业内继续供职,并保持原企业内 

部工人就业的稳定,使长期亏损企业内的工人也能得到保障,因此,从人的 

角度来看,积极支持工党政府实施国有化的社会基础是比较广泛的。 

     实施国有化以后,英国经济逐渐摆脱了困境,出现了较长时期的低速稳 

定增长。同时,它促进了战后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和进步,降低了企业成本, 

增强了英国商品出口竞争力。但同时,国有化也使英国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 

政负担,随着经济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使英国民主社会主义政策 

遇到严重挑战。 

     社会改革与“福利国家” 工党政府实施的社会改革首先从恢复和保 

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入手,废除了1927年保守党政府制定的“工会法”。1946 

—1948年,政府改革了保健制度。规定给居民实行免费医疗,并建立统一的 

国家保健制度,使居民医疗服务条件得到显著改善。1945—1948年,政府实 

施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规定发给新生婴儿补助金和儿童教育补助金,对工 

伤事故和职业病者、孕妇、失业者发给补助金,对寡妇和老年人予以养老金 

和丧葬补助金。当时,按规定领取上述补助金的投保人数达2 300多万人。 

在社会服务方面,政府提高了中学毕业年龄,对满11岁的儿童实施免费中等 

教育,并享受补助或免费午餐;增加了大学奖学金;并营造公寓住宅,以期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工党政府的社会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进步,主要受 

益者是广大劳动群众,也是英国长期的劳工运动的必然结果。 

     在英国,虽然“福利国家”出现于战后,但其思想始发于19世纪后期。 

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工会领袖等,在研究英国社会矛盾时,提出了采用 

温和、渐进方式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设想。本世纪初,英国有关实行社会保障 

制度的思想广泛传播,甚至象威尔斯亲王、张伯伦一类人物也予以认同,呼 

吁通过国家主持收入再分配,满足低层社会需求,抑制国内阶级矛盾对立与 

激化。但当时,“英国病”尚未充分暴露出来,实施“福利国家”的客观条 

件不成熟。战后,英国经济与社会矛盾都演变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为了摆脱 

困境,寻求发展,工党政府采用“福利国家”政策,实施社会改革,可谓顺 

乎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 


… Page 89…

      “福利国家”在消除社会不公、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 

与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与作用。同时,它也产生了缓和社会矛盾、 

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随着 

社会发展,“福利国家”越来越成为英国政府的沉重负担,它与经济发展的 

效率发生了矛盾,日子一久,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人才外流、人口老 

龄化、中产阶级日渐削弱等。这个问题已发展成为“英国病”的新病因。 

     保守党重新执政及其政策 保守党在1945年大选中惨败之后,从两个 

方面进行了改组和调整。一是改善党的形象,吸收了一批新人进入核心圈子, 

这批新人包括有专家、经济学家等,以期给选民一个崭新的面孔。二是修改 

调整了党的纲领,采用了许多新口号,如“把财产分散给尽可能多的人”、 

 “职员参加利润分配。”这些口号更多的是说给广大选民听的,目的在于适 

应战后形势发展。 

     与此同时,工党政府却因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狼狈不堪,企图削减福利开 

支却得罪了广大选民,企图插手国际事务、维护大英帝国殖民体系,却背上 

了沉重的军备包袱,到1951年,工党政府财政赤字高达4。6亿英镑,受到保 

守党猛烈抨击和非难。工党决定于10月提前举行大选,结果在选举中败北。 

保守党以丘吉尔为首重组内阁,对工党政府的许多政策实施反攻倒算。 

     丘吉尔内阁针对财政经济状况恶化、福利支出负担过重等情况,提出“金 

融复兴特别纲领”,决定削减粮食和原料等项的进口额,削减保健、社会保 

险、社会服务事业等开支。1954年,政府还降低了超额利润所得税,进一步 

扩大了收入不平衡的差距。但是,在国有化问题上,保守党仅仅取消了冶金 

工业国有化法案,对其他行业的国有化未作改变。在福利政策方面,也没有 

采取大倒退政策,基本继承和沿用了工党政府建立的福利制度框架。在这两 

个问题上,保守党与工党的基本一致,反映了英国战后社会改革和国有化政 

策的深刻社会背景,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改革的支持是难以逆转的。 



                     二、法国的政权更替和经济发展 



     战后法国的政治经济局势 1944年6月法国解放,8月成立了以戴高 

乐为首的临时政府,国内外抵抗运动各派力量包括共产党,均被聚集在这个 

政府中。从各派力量对比看,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曾是民族复兴的象 

征,战后当然领导法国和政府,共产党也予以积极支持。但是,在建立什么 

样的新国家问题上,戴高乐派与法国左派之间分歧甚深。戴高乐期待继续发 

挥他在战时确立的政治领导地位的影响,将法兰西建成一个总统制而不是议 

会制的国家。在总统制体制下,戴高乐将拥有更大的权力,用以推行他的政 

治纲领和各项政策。政府对总统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但是,以共产党、社会党、人民共和党组成的左派联盟,主张建立一院 

制议会体制,实行村社和地方自治。在多党制议会中,左派可以更好的发挥 

自己的政治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党派主张恢复战前第三共和国时代的体制。 

这个问题提交给全民投票公决。1945年10月21日,全民投票结果,否定了 

第三条道路,同意组织立宪会议起草新宪法,决定国家新体制。在立宪会议 

选举中,法共获152席,社会党获142席,人民共和党获141席,余下81 

席为各类激进派、右派组织所得。这个局面,加强了左派对战后体制选择的 

力量,也加深了左派与戴高乐派之间的分歧。 


… Page 90…

     1945年11月,戴高乐组织新政府,3个左派组织各有5名成员进入,法 

共获得4个部长和1个副总理职务。新政府中,戴高乐派只有6名成员。其 

后,戴高乐与新政府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12月间在讨论预算及军事贷款问 

题时,左派组织联合反对戴高乐,1946年1月20日,戴高乐宣布辞职。社 

会党人弗里克斯·古安接任政府总理,形成左派三党执政的联合内阁局面。 

     战争给法国经济造成1。4万亿法郎的惨重损失。由于国土沦陷,横遭战 

火烧夷和掠夺,法国国民经济基础工业破坏严重,战争结束时,运输业已处 

于崩溃状态,工业产值仅为战前水平的 20%。 

     农业经济被破坏程度亦很严重,产量降至战前水平的50%。戴高乐政府 

采取一系列政策来稳定经济,并没收了战时与法西斯合作的北部资本家的一 

些厂矿企业。 1944年 12月至 1945年 12月,政府宣布将北部煤矿、雷诺 

企业、诺姆洛讷飞机制造公司、民用航空、银行业和信用贷款收归国有。这 

些国有化政策,为战后政府稳定经济,加强国家调控经济能力起到了积极作 

用。古安政府时,进一步加强了国有化趋势,将煤矿、煤气、电力生产部门 

完全国有化了。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左翼三党联合政府组成后,即着手制定民主新宪 

法。在立宪会议的宪法委员会中,社会党与共产党的代表居多数,他们较顺 

利地起草了一部单一议院体制、强调保障劳动者经济和社会权利的宪法草 

案,并获得立宪会议通过。但这部宪法遭到反对党及戴高乐的强烈抨击反对, 

并于1946年5月5日全民公决时被否定。在6月2日举行的第二届立宪会议 

选举中,左派三党仍居前列,获胜的人民共和党组阁,乔治·皮杜尔取代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