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贵圈(古代) >

第46部分

贵圈(古代)-第46部分

小说: 贵圈(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是有什么原因导致了眼疾。”常台笙低声说着,立即又想到红包里的那张写着“商墨”名字的字条,但她没有立刻问商煜,却是先将程夫人打发走了,这才同商煜道:“或许,你可以帮着看看?”
商煜想想,回她说:“他似乎对我有些成见,只要他肯,我随时都可以。”
“那你在小厅等我一会儿,那里有茶点,我去书房问问他。”常台笙说完遂带着他往小厅去。
待他们离开后,站在不远处的苏晔从大片阴影里走了出来。在这位姓商的大夫到来之际,他恰好从前厅的廊下走过,知道程夫人在与常台笙说旧事,但他行至拐角处,却见这位大夫走到了厅门口,站在廊下一直在听墙角,过了许久才敲门。
一个外人,对别人家事如此关心,实在是令人心生疑惑。
姓商。苏晔轻轻抿起了唇角,随后轻叹了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我好想双更啊!!!!!!
小白(冷静脸):公公你中二病又发作了么


、第61章 六一
另一边;常台笙将陈俨从书房带出来;想着他可能对商煜有成见,语气尽可能的温和:“商大夫恰好来了,我想让他帮你看看。”
“好。”他没有拒绝,更没说商煜的坏话,态度十分配合;像是在特意让常台笙放心。常台笙牵着他的手往小厅走,到了门口同他道:“你先进去,我去喊宋婶过来。”
待陈俨进去后;她关上了门,先在门外站了一站。只听得陈俨进屋后;商煜道:“来了啊;坐。”
商煜的声音不高,陈俨则压根没开口。常台笙听到椅子挪动的声音,随后便无甚声响了,她这才悄悄去后院喊宋婶。
而屋内两个男人之间,则始终浮着一些微妙的气氛。商煜安安静静给他诊脉,随后收回手,道:“可以解开缎带看看么?”
“当然。”陈俨说罢就抬手解开了蒙眼的缎带,神情淡淡的,看起来没有任何波澜。商煜看看那双眼睛,表情微妙地变了变,稍后眯起眼,问他:“会头痛是么?”
“是。”陈俨据实回答。
商煜又问:“具体是哪里痛得最厉害?”
陈俨指了几个位置,这时商煜唇角忽地抿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陈俨垂眸,声音冷淡:“你在笑么?”
商煜略玩味地看着他的眼睛,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没有。”
陈俨没再说话,商煜的语气出卖了他。
陈俨抬手将缎带重新系上,听到屋门打开的声音及脚步声。常台笙带着宋婶进了小厅,说既然商煜来了就顺道看看。宋婶小声嘀咕说又浪费诊费什么的,常台笙忙示意她别说这些。
商煜给宋婶看了会儿,她今日脸色稍稍好些,脉象上看也有好转,但总体来说还是得歇着。他抬头对站在一旁的常台笙道:“主要是得心宽,若心里藏的事多且总操心,则半点好处也没有。”
“小姐现在婚事定了,我就……不必愁了。”话虽这样说,可宋婶看看另一边蒙着眼的陈俨,还是有些担心。这不是给小姐添累吗?
“婚事?”商煜看看常台笙又看看陈俨,“要……成亲了?”
“是。”常台笙给了他肯定的答复。
陈俨则起了身:“不过我并不认为你想来喝喜酒。”他同商煜说完,又转向常台笙的方向,淡声道:“我先回房。”
商煜坐在原地,脸上神情有些寡淡。
这时宋婶忽意识到自己可能说漏了什么不该说的,遂也站了起来,悄悄走了。常台笙见门被带上,问商煜道:“方才给他看下来情况如何?”
“我医术有限,恐怕是无能为力。”
商煜说着起身,常台笙却又问:“或许,商墨是你认识的人么?”
商煜闻言忽地轻皱了下眉:“怎么?”
“只是今日听人提过这个名字,这个姓不常见,但与你同姓,我遂问问。”
商煜倒一副坦然的样子:“是我师傅,但——”他顿了一下:“我许久未见过他了,且恐怕以后也见不到了。”
“难道不在了么?”
若已去世,陈懋又为何要提?
商煜脸色仍旧十分寡淡:“应当没有,他那样的身体必然长命百岁,只是我可能不会再去见他了。”他看向常台笙:“故而你向我打探他的消息我也无法帮到你,不过你若能找到他,陈公子的眼睛或许有救。”
他说了这一番“仁至义尽”的话后,点头告辞,遂出去了。
常台笙总觉得有些说不出怪异在里头。
——*——*——*——*——
这个夜晚因为积雪融化地上都结了冰,稍不小心可能就会滑倒。常遇很不幸地在去伙房的路上摔了一跤,她坐在地上扒拉出一块碎冰,小手冻得通红。可能手温太低的缘故,那块抓在手里的冰竟也不怎么化,常遇低头看着都走神了。
摔疼的地方早就不疼了,就是屁股有点冷。她试图站起来,却因为腿麻又滑了一跤,她低头揉揉自己腿,有些气馁地哈了口气。
从走廊里路过的苏晔远远瞧见她摔了,连忙过去将她抱回走廊里侧,俯身拍拍她衣服上的脏物,好在衣服没有湿掉,应当也没有受凉。
常遇立刻丢掉了手里抓着的冰块,抬头看着苏晔,苏晔很友好地对她笑了笑,道:“还不去睡觉么?”
素来伶俐的常遇一时间没有说话,目不转睛地望着苏晔,最后说了一句:“饿了……想去伙房找吃的。”
苏晔看看四周,常台笙这时不知是在料理常老太爷还是在陪着陈俨,而宋婶也不知在忙些什么,府瑞安安静静的,感觉连那些寥寥亮着的灯笼也已入睡。
苏晔遂带着小丫头去了伙房。此时厨工已回家去了,纱橱里的菜亦凉了。苏晔看看身后跟着的小丫头,轻声问:“想吃什么?”
“有的吃就好了……”常遇声音低低的。
还真是好打发的孩子。苏晔从纱橱里盛了一碗剩饭出来,生起炉子,煮了白米粥,黏黏糊糊的一碗,端上了桌。
他没有孩子,更没有带过孩子,想着小孩子应当要吃得清淡些,遂连小菜也忘了给。常遇拿过小勺子,对着那一碗单调的白粥看了一会儿,忽又抬头看看苏晔,低头吃起来。
可是这满满一大碗,又没有下粥菜,常遇吃着吃着胃口早就没了,但她没说。末了,苏晔很贴心地将帕子递过去给她擦嘴,再看看已经空了的碗,看来孩子当真是饿极了。
常遇擦完嘴悄悄将帕子收起来,因为姑姑跟她说若不得已用了别人的帕子就得帮别人洗干净,这是礼貌。
苏晔没有在意这个,倒了杯水给她漱口,说时辰不早,她应当回房睡觉了。
可常遇此时嘴里寡淡极了,她惦记着纱橱顶层搁着的一盒腌梅子,遂低声说:“这里暖和,我想……再待一会儿。”
苏晔见她如此小心地请求着,遂打算陪这孩子坐一会儿。
“您可以先回去休息的……”她想一个人去拿那盒蜜饯。
“没有关系。”苏晔有心事,正是因没有睡意才在这个点出来走走。可这座宅子越逛越让人觉得心沉。
小丫头在桌上趴了好久,时间久到她自己都对纱橱里那盒蜜饯失去了耐心,可她抬起头,看看望着桌边灯台走神的苏晔,也不知怎么就想到自己的姑姑。她想面前这个人应当与姑姑是同一类人,总是很忙,也很累,让人看着都不忍心成为他们的负累,觉得他们熬得太辛苦。
那日宋婶无意与她透露过说过一阵子老家可能会有侄女婿来接她回乡下住。常遇知道宋婶身子不大好了,回老家养着也是应该的。可宋婶一走,姑姑就会更辛苦。倒不是说不能再请别人来帮忙,但那也只是帮忙了。
她知道姑姑素来将宋婶当家里人,宋婶走了,不管谁来都无法一时半会儿填这个位置。
姑姑又将成婚,这个节骨眼上陈俨却彻底看不见了。她虽然年纪小,但很明白如果看不见,就会需要很多帮扶。也正是因为她还小,能帮忙的事少得可怜,她隐隐觉得自己也只会给姑姑添麻烦。
尽管她会尽量照顾好自己,可姑姑肯定会因为顾不上她而感到愧疚难过,她不想那样。
想着想着,小丫头眼眶竟然有些酸酸的。她迅速地抬手揉了揉眼睛,忽小声问苏晔:“苏州真的好玩吗?”
苏晔迅速回过神,看看她,声音里沾染了一丝深夜的清冽味道:“与杭州差不多,但各有各的味道。”
小丫头精巧的眉头微微蹙起,像是一本正经地思考什么。她想了好一会儿,同苏晔说:“苏府真的很热闹吗……”
苏晔看她这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竟淡淡笑了笑,他温和无比地看着她,认真回道:“人多,院子多,地方也大,热闹……也能算是热闹罢。”
“那有亭子吗?姑姑说苏州许多园子都爱建得很精巧。”
“有。”
“府里可以钓鱼么……”
“可以。”
……
如此几番问答下来,小丫头竟词穷了。她低了头,想起白日里苏老夫人与她说的话。苏老夫人说苏州如何如何好,又说苏府如何如何热闹,之后还说她姑姑如此已很辛苦,还要再带一个孩子会更辛苦。又问了她为何不去书院,是否因为有人说闲话……
林林总总,她都听得明白的。
她知道苏老夫人是极喜欢自己的,也知道苏老夫人这样说是因为想带她去苏州。
可是……姑姑。
回想起与姑姑相处的这几个月,她好舍不得她。要是谁都不来插手,就只有她和姑姑两个人一直这样相依为命就好了,但那又怎么可能……
这些都是她自私的埋在心底里的想法,不可以表达出来。
她想到这里眼泪都快要滚下来了,苏晔却忽然起身揉了揉她的脑袋,淡声道:“时辰不早了,该回去睡觉了。”
小丫头迅速吹灭伙房里的灯,跟着苏晔出了门。可她步子太不稳当,竟又滑了一跤,于是顺理成章地哭了出来。
苏晔忙将她抱起来,淡笑着抬手擦她的眼泪:“过完年就是七岁的大孩子了,跌倒了不算什么的,眼睛哭肿了就不好看了。”
这温柔又冷的夜里,常遇点了点头。
苏晔将她送回了房,站在门口与她作别。小丫头吸了吸鼻子道:“我可以喊你叔叔吗……”
“怎么了?”
“之前说要喊你伯伯,但伯伯应当是比我父亲年纪大的人,我父亲应当比你年长一些……”虽然说话很小心,但这姿态,实在认真极了。


、第62章 六二
这夜谁都难眠,各自辗转反侧;整座宅子安静得出奇。
杭州天晴了;积雪化得很快;天气也不如之前那样冷。苏老夫人仍是住在府里;苏晔则因为生意上的一些事总是很晚才回来;而宋婶的那位侄女婿;也挑了个清朗无风的日子上门了。他要接走宋婶,带她回乡下老家过几年舒心日子。
那日常台笙恰好不在府里;常遇老早就听宋婶嘀咕过这件事,遂悄悄跟宋婶说:“不能等姑姑的婚事结束之后再走吗……”
宋婶心里自然是希望看到自家小姐穿上喜服的模样,可小姐的婚事还要等上一阵子。且侄女婿既然来了,也不好让他在杭州等太久。
常遇抬头看看老实巴交的这位侄女婿,又看看宋婶;大约猜到了她的心思。可惜,姑姑的婚事到现在还未定日子。
那侄女婿见自己姑姑迟迟没个回应,遂说先去找个客栈住下,过几日再来。
晚上常台笙匆匆忙忙赶回了府,吃完饭,常遇悄悄同她说了这件事。常台笙知道宋婶还有亲戚,可全然没料到她这个时候会想回老家。
常遇低了头没精打采地小声道:“人老了都会这样吗?”常台笙没回话。
她知道宋婶也是倔脾气,若这时劝她别回去恐怕她更是不愿意。宋婶可能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总会成拖累,也可能是当真想要回老家过过悠闲日子了。
恰好这时候苏老夫人也表达了希望她能早些将婚期定下来的意思,于是她与陈俨商量后,索性决定将婚期提前。
她这日起了个大早,去陈俨房里将酣睡的某只蠢货喊起来。陈俨坐起来懒懒散散蒙眼睛,常台笙站在床边很冷静地同他道:“我知道你前阵子自作主张去定了喜服,今日需要去取了。”
陈俨起身穿衣服,道:“常遇告诉你的么?”
“不是。”常台笙见他手脚太慢,遂上前帮忙穿衣服。陈俨轻低头嗅了嗅:“你换了头油,这次的桂花香气更重。”
眼睛看不到之后就对气味格外敏感,也算是一种补足。常台笙帮他系腰带时随口问了一句:“如果有人用与我一样的头油你会认错么?”
“当然不会。”陈俨忽抬手按在她头顶:“这个高度,还有……”他的手滑到她耳边:“耳垂。”
常台笙耳垂凉凉的,被他这么轻轻一揉起了一身疙瘩,忙拍掉他的手:“去洗个脸吃完早饭就出门。”
此时外边天刚亮没多久,还有雾气。走廊里没人,大家都还睡着,伙房里也才刚忙开。
常台笙见要等很久,遂带着陈俨出了门。今日天气好,她特意去牵了马。陈俨听到马嘶声,站在门口道:“可怜你了小棕,又要驮两个人。”
常台笙骑在马上,顺了顺小棕的毛,俯身将手伸给陈俨,陈俨很顺利地上了马,随后十分自然地抱住了常台笙的腰。
常台笙手握缰绳,略略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