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贵圈(古代) >

第84部分

贵圈(古代)-第84部分

小说: 贵圈(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杭州官府如此积极参与,似乎轻而易举地就认定了那具死尸身份,显得略是别有用心,便为之更添了一重迷雾。
常台笙闷声不吭地与姑母在茶馆又坐了半个时辰,这才起身一道出去吃饭。
——————————
京城吃食虽比不得苏杭一带精致考究,却毕竟是天子脚下,想吃什么大多也都能吃到。方才听墙角的不愉快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姑母胃口,她埋头兀自吃了许久才回过神来,抬首看看寥寥动筷的常台笙:“不饿么?”
常台笙食量本就小,先前在茶馆喝过茶吃了点心,这时并没有什么胃口。
姑母见她心事重重,遂提议吃完饭再一道逛回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可以买了带回府去,也顺便散散心。
天气晴朗干燥,又不会让人觉得热,正是怡人时节。街旁店铺林立,路上行人络绎不绝,穿行在这热闹之中,常台笙走着走着,忽觉袍角被人扯住了。她蓦地停住步子,低头只见一孩子可怜巴巴地拉住她衣角,小心翼翼道:“夫人买盆花罢……”
常台笙看过去,只见地上摆的大多是卖相并不好的茶花盆景,恐都是被人挑剩下的。唯独有一盆君子兰长势极好,虽已过花期但叶片挺拔肥厚,看着很是茁壮。与这植株相比,花盆则显得十分粗糙磕碜,且看着略是拥挤,应是该换盆了。
她回过神来那孩子仍抓着她袍角不放,声音低低小小,甚是可怜:“夫人买一盆罢……”
常台笙这时瞥见装花的小车旁似还蜷着一位病患,也不知怎么的,忽就生了恻隐之心,故而将那盆君子兰给买下了。那孩子接了钱,还很是仔细地拿布给她包了花盆,免得她拿着会弄脏衣裳。
旁边姑母见她将花盆接过来,甚至还多给了一些钱,便小声嘀咕道:“你婆家府里花房要什么没有,何必在路上买这样入不了眼的花花草草?”她瞥了一眼那角落里蜷着的病者,稍顿了顿,接着道:“这世上可怜人多得很,帮不过来的。”
常台笙抱起那盆君子兰,也只是淡淡缓缓地回了姑母一句:“我知道。”
至此,姑母大概是觉得常台笙看着寡淡冷情的性子里有些容易被人利用的悲悯心,但好在内心通透,诸事都看得明白,还算让人省心。
离了杭州城,常台笙便不再是闻名江南的书商。不必与人交涉也再难见熟人,京城人眼中,她不过是个寻常妇人,实在是不起眼。因这不起眼,却也让人放松,于是骨子里那慵懒无争的淡雅姿态便渐渐表露出来了。
抱着君子兰一路往回走,街衢似乎长得没有头,影子却越发长,才惊觉日头西下,周围隐约环绕着饭菜烟火气。
都这样晚了。
————————————
抵府时,谢氏正在花房忙活,遂未出来迎。常台笙因觉着小腹隐痛,作别姑母便抱着君子兰回了房,这才发现是月事来了。热水洗漱一番,换了衣裳她便早早躺进了薄被里。
这时节不冷,痛起来虽没有以前那般要命,却还是难忍,就连腰骶都隐隐作疼。常台笙蜷作一团,迟迟睡不着,看着外面天色由明转黯,最后连日暮余光都消失,屋子里便悄然黑了下去。迷迷糊糊中只听得外边有多嘴的侍女路过,议论着今日之事。
“公子与老爷平日里这时也该回来了,今日是怎么了?”
“听车夫讲今日未去衙门,那便是进了宫,到这时辰还不回来,许是宫里出了什么事?”
“呸呸,能有什么事?你这般乱说话可是会惹麻烦的。”
说话声随着脚步声一道远去,走廊里重归安静,常台笙痛得皱眉,忍不住闷哼了一声,身子蜷得更紧,额发都已汗湿,脊背上更是凉凉一层冷汗。
人之血肉之躯,被疼痛占据时,时间漫长拖沓得简直要命。也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忽传来敲门声,伴着女声:“少夫人,到时辰了,您不起来吃饭么?”
“不了……”常台笙松了牙关,声音低哑地回了外边的侍女。
那侍女大约是沉默了会儿,屋外随后便传来离开的脚步声。那脚步声极轻极小心,很快就没了。但没过一会儿,门外忽传来杂沓的脚步声,走廊里也亮起来。
府里的灯笼都已点上,常台笙忍痛支起身,谢氏在外敲敲门,问说怎么了。旁边侍女小声道:“少夫人回来洗漱一番就躺下了,大约是……月事来了,身子不大舒服。”
谢氏知道她气血不好,忙让侍女去煮些红糖姜水,自己则推门进了屋。屋中未点灯,谢氏借走廊里的黯光点了桌上烛台,又走到床前,将帐子用钩子挂起,这才坐下来,看看面色惨白倚床板坐着的常台笙,偏头又看一眼外头,抱怨道:“也真是的,这个点还不回来。”
谢氏这话虽像是抱怨,却又有些隐忧在其中。已这么晚,夫君与儿子都还未归,那一定是被什么要紧事绊住了。想想早上两人走时那样子,同时沉默得有些不同寻常。会是什么事呢?要不要紧?这些都是她作为朝堂之外的一介妇人都不能再探究的范畴了。
能做的,似乎也只能是等罢了。
谢氏说完没让常台笙躺下,倒是伸手过去握了握她的,还与她讲些七七八八的零碎事情试图分散她的注意力。过了好一会儿,那边侍女才匆匆忙忙将红糖姜水送了来,谢氏敦促她喝下,这才让她重新躺下。
谢氏放下床帐,在外头坐着,声音不急不缓地说道:“好好睡罢。”
这 声音柔暖安稳得仿佛熨进人心里,常台笙看着帐外剪影,不自觉地想起年少许多事,视线竟有些模糊。来初潮那年,她也是疼得死去活来,深更半夜母亲则一直陪着 她,安安静静坐在床边等她入睡。她记得那时,隔着床帐,总有个令人安心的剪影,正低头翻阅书稿,偶尔抬头,声音温温柔柔,问她觉得怎么样了睡着了没有。
那时候父亲已不在,母亲努力支撑着家中所有事务,即便再劳累,对他们兄妹,却也一直是如往昔般温柔照料,也不会轻易表露悲伤脆弱。那时常台笙甚至总有错觉,也许父亲只是去了个远一些的地方,还与他们一起呼吸生活在这个世上,并没有离开。
在常台笙眼里,她母亲并不是个懦弱无用的女人。即便后来一再被击垮,乃至最终放弃,但她曾经的努力与坚持却一直留在常台笙记忆深处。也正因相信这一点,常台笙才总有气力可以爬起来继续前行,仿佛母亲就站在她身旁,以一贯的温柔姿态鼓励着自己。
纵使生死离别时那般惨烈,但她印象中最深刻的却还是有温柔笑意的美丽母亲。
常 台笙回过神,见谢氏还坐在原处。昏黄光线中,谢氏那姿态像极了当年的母亲,令常台笙心头不自觉一暖,竟生出一些感激情绪来。比起陈俨热烈直白的感情,谢氏 这般无微不至的长辈关怀又是另一种珍贵难得的体验。活到现在,看多了人世间各种虚情假意,都快觉得人与人相处无甚意思了,却不期遇见了让她动摇这想法的一 些人,也实在是值得感激的事。
就好像命运刻薄之处总有回寰,天冷到尽头了,总会迎来春暖花开。
——————————
常台笙迟迟睡不着,谢氏便坐了许久,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远远听得外边似乎有动静。常台笙倏地睁开眼,谢氏却仍从定坐着,纹丝不动。
杂沓的声音过去,渐渐的,一阵清晰的脚步声传入耳,常台笙陡然支起身,但那脚步声还未到门口,常台笙便听出来者并不是陈俨。
这时脚步声忽停住,侍女在外道:“夫人,有人来了。”
谢氏偏头看一眼已坐起来的常台笙,不急不忙地起了身,正了正衣裳,这才同常台笙道:“你接着睡,没事的。”她声音柔缓,听不出担忧,很是令人放心。
谢氏言罢就出去了,来者说皇上已不大好,故而今晚宫中注定要无眠了,特意前来知会一声。
谢氏平静听完,打发人送走来者后,在夜风里站了会儿。春末的风温暖宜人,惬意轻盈,但今年这春日结尾处,恐怕要有些沉重了。
谢氏兀自想了一会儿,自觉并无太多头绪,便索性不想。许多事就算琢磨到透,到头来却发现只是空想,还不一定是对的。
谢氏重新折回卧房,常台笙自然开口问了是何事。谢氏觉得也无甚好隐瞒,便向她道出了实情——也许新旧交替在即,会很忙。
常台笙心中大概有个数,浅应了一声,末了重新躺好,蜷着继续睡。
她不知自己是何时睡着的,更不知谢氏是何时离开的卧房,一晚上做了许多梦,觉得屋外更是安静到出奇,像是远行至无人烟的地方,天地界限分明,心旷神怡。
但后半夜分明是下起了雨,月亮还在云层里忽隐忽现,淅淅沥沥的雨水却缠绵不息,天好像也不容易亮起来了。
朦朦胧胧天欲曙,常台笙却以为自己还在梦中,她翻个身,闻到潮湿清冽的雨水味道,手刚要探过去,却被人抓住,按进怀里接着睡。
常台笙仍闭着眼,过了好久才陡然反应过来,霍地睁开眼,手上下意识地用力抓了一下,是陈俨还未来得及换下的官袍衣料,凉凉的,又有些潮意。陈俨眼也未睁,抓住她的手,只说:“让我睡一会儿。”
他 声音听起来似乎很是疲惫,常台笙故没有问什么,重新躺好了接着睡。屋外雨声依旧,无人前来叨扰,两个人相拥而眠,彼此呼吸心跳都相知,一闭眼便沉沉睡了一 个时辰,外边天色也渐渐亮起来。雨势小得几乎算是停了,只有檐上水滴偶尔往下落,风吹过时,庭院里湿漉漉的枝叶上有水滴往下落。
太阳露了半边脸,其余仍隐在云层后面,接下来的一天,也会是晴朗天气。
常台笙醒来后悄悄起身梳洗了一番,换了身衣裳,走到门口碰见小侍,便让他送了早饭过来。
她在床边绣墩上坐下,小案上放着的是热气氤氲的早饭,陈俨则还在安稳睡着,呼吸声轻得几乎听不见。眼看着热粥渐凉,常台笙遂小心翼翼挑开床帐,朝里看了看,小声道:“起来吃了早饭再睡罢。”
陈俨却不吱声,常台笙瞧着觉得有些不对,故伸手过去试了试他额头温度,果真是滚烫。这个笨蛋,居然会在天气如此怡人的时节里发热病倒。
常台笙在一旁给他换了不知多少遍冷手巾,随后大夫、谢氏均来瞧过,喂了药下去,又出了一身汗,至傍晚时才退烧。待他睡着时,谢氏拉着常台笙到小厅吃晚饭。常台笙也从谢氏口中得知,陈懋这会儿还未归,陈俨则是称病索性不露面了。
至于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未透露。但昨日几位重臣一道进宫留至很晚,这事朝中都已悄悄传开。是个人都知道当今帝王身体已如风中残烛,随时都会熄灭,眼下这明摆着是已经出事或将出事,压着不说很可能是为了大局稳定考虑。
一旦皇帝驾崩,幼帝登基,朝堂之内必将重新洗牌,定有动荡。而西南藩府虎视眈眈良久,新旧交替之际,正是出手良机。
雨云已渐渐被春末大风吹散,太阳露了全脸,已全无阴沉之意,但天下政局,却有些山雨欲来的架势。
政权交替更迭,谋略争斗,对于不谙此道不牵涉其中的人而言,这些都不过是将来史书上寥寥几笔,并没有多少意义。常台笙所期望的一切,不过是诸事顺利平安,尽量避开这其中不必要的伤害与牺牲。
陈俨再次醒来时神情轻松,眉目之间并无愁绪。他吃了热粥也喝了药,末了看看常台笙,声音仍略是低哑:“我老听到你的脚步声。”
常台笙的确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不少时候,没想到他竟都听得到。
“没睡着么?”
陈俨看起来略疲惫的眼眸里闪过一抹亮色,唇角笑意又有些调皮,却没立即回话。
常台笙看他这模样,竟觉得有些心疼,又问说:“怎会突然病了呢,昨日早上走的时候还好好的。”
“前晚睡觉你卷走了大半幅被子,我当然会受凉。”语声无辜地说完,陈俨随即就起了身,仿佛是休息够了,起来走动一番。常台笙连忙拿过床上薄毯,追上去拉住他,严严实实裹好这才放他出门。
黄昏左近,夜幕即将拉开,月亮已悄悄爬了上来,虽眼下看着还很淡,但很快就会明亮起来。陈俨裹着毯子站着,虽看着清瘦,但身姿挺拔,全无病弱颓靡之态。自认识以来,他便一直是这个样子,即便觉得世事简单到无聊也元气满满,这一点惹人艳羡也实在讨人喜欢。
廊下地板湿漉漉的没法坐,故只能站着。庭院里渐渐蓊郁的树木迎送南来北往的风,空气清冽,陈俨同常台笙一道站了一会儿,随后转过身往后边花房走。
早前常台笙便听谢氏提过这花房无数次,但从未来过。此时已到春末,繁花虽将败,但盛景余味尤存,身处这一派蓬勃生机中,仿佛能听到植株拼力生长的热闹声音,但周围却分明是安静的。
陈 俨未戴遮眼布,伫足望着这满屋植株,走到一株刺玫花前,低头轻嗅。常台笙也走过去,她并不全认得这些看起来各有特色的植物,只见陈俨手指穿过带刺青枝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