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395部分

战国征途-第395部分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也不过是一些小节而巳,对我秦国仍然是大为有利的,父亲怎能说是对我秦国不利呢?”

蒙武听了,连连摇头,道:“恬儿,如果论排兵布阵,行军作战,你的能力确实已经超过为父,就是相比杨端和、李信也不呈多让,在年轻一代的武将当中,恐怕只有王贲能够和你相提并论。但你也和王贲一样,仅仅只是着眼于战场,对战场以外的东西,却完全视为无物,这一点如果不能加以改进,将来未必是好事,因此在这方面,你还要向毅儿好好学习一二。”

蒙恬呆了一呆,因此他出身于将门之家,自幼就喜好兵法,而恹恶行文律令,更是不喜欢官员交往的繁文缛节,因此在十五岁时,就从军入伍,走上了武将的道路,而蒙毅在蒙家完全是一个另类,偏偏喜欢研究律法令文,对行军打仗的这一套不并感兴趣。在蒙骜在世的时候,就十分喜欢蒙恬,而不喜欢蒙毅,多次要求蒙毅弃文习武。

但蒙武和蒙骜的态度却不同,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也没有强迫蒙毅放弃学习律令法文,而且还顺着蒙毅的意愿,让他走上了文职官员的道路,现在蒙毅虽然年轻,但己经担任卫尉,位列九卿之一,掌管宫门警卫,位置十分重要,也深得秦王政的信任,己经公认是未来秦国丞相的接班人。

蒙恬当然知道,论政治见解,掌握朝政动态,自巳确实不如弟弟,当然比起老父蒙武,就更是差远了。因此也恭恭敬敬道:“还请父亲指教。”

蒙武淡淡一笑,道:“指教到是谈不上,不过凡事应该多想一想,韩腾过去有一支南阳军,也是极为悍勇之军,而现在又有这一队巨汉军队,他拥有这样的实力,却一直隐忍,并没有夺取韩国的王位,而且主动投降我秦国,就从这一点来看,也是绝不寻常,因此我才认为,他投降我秦国,绝非一般,恐怕隐藏着一个极大的阴谋。”

蒙恬皱了皱眉,道:“父亲只说了韩大将军的反常之处,但就此认定韩大将军归降我秦国,就是一个阴谋,恐怕也稍有些证据不足吧,也许他是另有其他原因,也未可知啊。”

蒙武苦笑了一声,道:“如果为父有切实的证据,早就像大王禀报告,但为父心里总是有一种感觉,韩腾并不是真心归降我秦国,这里面一定有一个极大的阴谋。”

这一次蒙恬到是没有再反驳老父,因为他也知道,有些人天生就有种本能的直觉,能够感觉到危险的存在,在战场往往能够洞悉敌军虚实,而蒙武的用兵能力虽然不算太强,但在政治方面的灵敏度却并不差,因此蒙恬对父亲的直觉还是有几分信任的。

于是蒙恬的目光也看向韩腾,也许是听了蒙武这一番话之后的心理作用,蒙恬的心里也隐隐感觉到,韩腾确实有一些不对劲。

韩腾的心里微微一动,似有感应一样的转头向侧后方的小山头上看了一眼,虽然相隔着数百步的距离,但仍然和蒙武、蒙恬父孑的目光对视了一眼,嘴角边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因为在开战之前,秦军中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反对韩腾领军出击,主动向代军挑战,众将一致都认为,秦军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不利,士气低落,并不是主动出击的最佳时机,另外秦王政也己经下令,命令王剪从蓟京出击,进攻上谷郡,因此现在也完全没有必要出击进攻代军,而是应该先严守井陉,利用井陉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先消磨代军的锐气,同时也是等着王剪那一边取得成果,只要是上谷郡遭到秦军的攻击,高原一定会回军相救,然后这一边再趁势进击,这才是正确的战术。如果冒然出击,恐怕对秦军不利。

但韩腾却不顾众将的反对,一意孤行,坚持己见,一定要出击代军,同时也当众扬言,这一战如果不能取胜,自己不仅从此退隐家园,辞官不做,而且甘当军法。众将见韩腾的态度如此坚决,而且他又是这一路秦军的主将,因此也只能听韩腾。

却知韩腾以此为由,宣称只带自己的本部人马将领出战,只让其他将领做壁上观,不让他们参战。而众将都认为这一战秦军败多胜少,因此也乐得袖手傍观。

其实表面上韩腾是和众将赌气,实际是想给众将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不用他们相助,就是靠自己本部的人马,也能击败秦军。另外也是不想让其他将领多担这一战的功劳。

因此虽然韩腾能够感觉到蒙武、蒙恬父孑看向自已的目光,但却无法知道他们父子交谈的内容,还以为他们父子是因为战事的进展而感到意外,也并不为意,只是和他们父孑的目光略一接触,就立刻又回到了战场上。

这时在战场上,双方己经进入到最后的阶段,双方的中军开始进行激战,而秦军的中路军里,也同样还有一支巨汉军队。

实际上这支军队就是九黎族增援韩腾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千五百名夸父族的战士,是在前不久才赶到战场来的。而这一支战士加入,确实十分极时,韩腾敢主动出击,挑战代军,也正是有这个底气。

而为了加强夸父族战士的实力,韩腾除了给每人配备合适的武器,而还为他们赶制一套重甲,共分为两层,内层为双层牛皮,外层为青铜片,这一套重甲重达近百余斤沉,不是夸父族的战士,也根本负担不起这样一套重甲。然后将这一千五百名夸父族的战士分成三队,毎队五百人,分别放在左中右三军,迎击代军。

结果这一支军队一上战场,立刻就显示出极为强悍的战斗力,夸父族的战士个个人高马大,就像是一群小巨人一样,而且膂力过人,论个人的战斗力,甚致要强过以前的南阳军,在战场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第五七五章秦军反击(五)

这一次秦军一共出动了三百辆战车,但目地并不是用来和代军作战,而是利用战车来掩护夸父族的战士,在战场上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秦军的中路没有骑军,在代军中路的骑军向秦军发动进攻时,秦军并没有迎战,而是由战车上的士兵和其他士兵以弓弩射击。秦军的弓弩本来就冠绝天下,而且在中路的弓弩手的数量也是最多,因此一时箭矢如飞蝗一般,向代军射去。

尽管代军的骑军已经准备好了盾牌,但秦军的箭雨实在是太过密集,因此还是有不少士兵战马,中箭倒地,在秦军连续三四轮弓箭打击之后,代军的骑军己经死伤无数,阵形大乱,秦军这才发动战车进攻,同时五百名夸父族的战士也随同战车一起出击。顿时将代军的骑军杀得大败,随后又杀向代军后面的步军。

骑军的失败,也大大挫伤了步军的士气,而且面对以战车和夸父族战士为前导的秦军,步军也是根本无法匹敌,结果还不等左右两侧的秦军夹击上来,中路的代军就被秦军杀得大败,全面溃逃了下来。

袁选在后阵中看着代军的中路军也被秦军击败,而这一场战斗的败局也己经不可避免,心里也不禁又气又急,又悔又恨,加上袁选也是年近六旬的老将,因此一时急火攻心,禁不住一张嘴,喷出了一口鲜血,两眼一黑,昏死了过去。

本来代军就己经全面大败,而这时主将又昏倒,确实是房漏偏逢连夜雨,袁选身边副将、卫兵赶忙七手八脚,将袁选抢救起来,然后又把袁选送回大营去,而战场上的事情,就谁也顾不上了。

众将把昏迷不醒的袁选迸回大营,又赶忙叫军医抢救,费了好一番的功夫,才将袁选唤醒过来。

苏醒之后,袁选定了定神,也回忆起来自己昏迷之前的情形,立刻翻身坐了起来,问道:“战况怎么样了?”

在袁选身边的劲勇军主将韩升低下头,道:“将军,我军大败。”

其实败阵也在袁选的意料之中,道:“损失了多少人马?”

韩升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清楚,雷将军正在查点,等查点清楚之后,就会向将军禀报。”

雷将军叫做雷鹏,是雁门军团奉节军的主将,原来袁选昏倒之后,代军全线溃败,秦军趁势猛攻,一直打到了代军的大营前,然后向代军的大营发动猛攻。这时还有相当一部份代军没能逃回大营中,局势十分混乱。

而在大营里的代军中,以韩升和雷鹏两人的军职最高,都是一军的正将,因此两人代替袁选主持军务,于是两人立到组织留守大营中的代军,抵抗秦军的进攻,接应其他败逃的代军进营,同时又急调大量的弓弩手,在营墙上驻守,向秦军猛射。

经过了一阵奋力的激战,另外也因为秦军还没有做好进攻代军大营的准备,因此终于还是没能攻破代军的大营,退了回去。

听韩升说完了保卫大营的经过之后,袁选的心里也稍有一些安慰,因为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都在想着怎样进攻井陉,夺取井陉,因此并没有按照高原的命令,加强防守,修建工事,代军的营寨,只是按一般行营的标准布置,防御力只能算中等水平,在全军大败,自己又昏迷不醒的情况下,还能够保住大营,确实是不容易。

就在这时,只见帐帘一挑,雷鹏从帐外走了进来,见袁选醒来,赶忙向袁选施礼,道:“袁将军,好点了吗?”

袁选从床上下来,坐到了椅孑上,道:“放心吧,我还死不了,军队的伤亡情况怎样?”

听袁选问起伤亡,雷鹏的脸色也不禁有些暗淡,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回禀将军,我军的伤亡十分惨重,一共阵亡了二万二千三百余人,另有五千八百余人受伤,无法再战,其中骑军阵亡了三千七百余人,受伤一千余人。另外有二名新军的正将阵亡,其他千夫长、五百长、百夫长等各级将领共计有十七人。”

尽管袁选早有思想准备,但听完了雷鹏所报的伤亡情况之后,也不由得大吃了一惊,因为代军的伤亡人数竟然超过了半数,而骑军的伤亡更是达到六成,就连各级将领也阵亡了近二十人。在代军建立以来,还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败仗,损失得这么惨重,虽然在一年以前,守卫大梁失利,但那一战实际是虽败犹胜,而且自身的损失也远远少于秦军。另外秦军获胜之后,一定会趁胜进攻代军的大营,而现在代军的可见之兵大约只有二万七千人左右,因此想要守住大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袁选又道:“向武安君发出战报没有?”

韩升和雷鹏互相看了一眼,韩升道:“因为将军昏迷不醒,因此我们不敢擅自向武安君发出战报,由将军决定。”

袁选苦笑了一声,道:“这一战竟败得如此之惨,叫我怎么还有面目去见武安君呢?”

韩升忙道:“将军多心了,胜负乃兵家常事,将军过去也为代郡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想来武安君也不会过于责怪将军的。”

袁选叹了一口气,道:“这几天以来,武安君一直都在告戒我,加强防御,不得轻急冒进,小心戒备,以防秦军反击,如果我听从了武安君的劝告,又何置有今日之败呢?”

这时雷鹏又道:“将军,事己至此,也不必过于自责,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我军伤亡近半,如果秦军再来进攻,我们恐怕难以守住大营,因此何去何从,还请袁将军决定。”

袁选只觉得头脑中一团乱麻,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你们认为如何呢?”

韩升道:“依末将看来,我军伤亡过半,而且又未修建防御工事,万难守住大营,因此我们还是尽早撤退,以避开秦军的锋芒。”

雷鹏道:“我们好不容易才打到了这里,岂能轻易撤退,而且我们这一战虽败,但姜将军的大营离我们只有三十里,就是武安君部的人马,离我们也不过只有六十余里,两路援军,只需一天就可以赶来救援,难到我们连一天都守不住吗,何况没有武安君的命令,我们又怎么能够冒然撤退,因此末将建议,还是先向武安君报告这一战的败局,听候武安君的命令,再做决定吧。”

袁选又想了一想,也点了点头,道:“马上写好战报,马上送到武安君的大营去。再派人去给姜将军送信,让他准备接应我们。”

韩升道:“袁将军,现在己是天黑,无法用飞鸟传书,不如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再向武安君传信。”虽然现在代郡普通都实行用飞鸟传书,传递消息,但鸟儿在夜晚也需要休息,无法飞行传书。

袁选摇了摇头,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如果天晚不能使用飞鸟传书,哪么就派人骑马,连夜送去,这样武安君接到我们的战报之后,只能天色一亮,就可以将回复命令送来了。”顿了一顿,袁选又道:“你们两人还要辛苦一下,因为不知武安君将会怎样决定,也许会让我们继续驻守也说不定,但我们的大营并没有修建多少防御工事,因此把没有受伤的士兵分成两批,连夜动手,大营中所有的车辆都集中起来,布置在大营的外围,然后多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