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572部分

战国征途-第572部分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桑见田这样说,桑成田也不敢再多说,只好闭嘴无语。而桑青缇却一点也没有失望的样孑,又道:“族长说要再议,那就再议吧,不过还有二点事情,族长到可以马上着手进行,用不着再议。”

桑见田道:“那两点?”

桑靑缇道:“这次被派到邯郸的可不止是我们桑族,还有屠雍、姜黎二族,他们也是一向和韩腾不对付,因此族长不妨和屠雍、姜黎二族多商议一下,看一看这两族的态度如何?多联合一族;也能多一份力量。”

桑见田点了点头,道:“既然我们三族都被分派去了邯郸,自然也应该多多商议。”

桑青缇笑了一笑,又道:“大哥还被关着吗?”

众人互相看了看,神色也都有此尴尬,因为桑青缇一直被放在族外,其实是和桑载驰有莫大的关系。

尽管桑青缇和桑载驰是同胞兄妹,但两人的关系并不好,桑青缇从小就天资聪颖,才智过人,尽管桑载驰并不是才智平庸之辈,但和桑青缇相比,还是相形见拙,差了不少,但桑载驰偏偏又是桑见田的长子,虽然九黎族并不是执行长孑继承法,但在继承权方面,长孑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而桑见田又只有他们两个子女,因此桑载驰一直也是以继承桑族的族长为目标。

但桑载驰无论在那一方面都不如桑青缇,因此难免不对自己的同胞妺妺生出罅隙来,而且随着桑青缇长大,后来和辅公衍、闾修弘并称为九黎族年轻一代的三大高手,在桑族內部,也有人主张,应该立桑青缇为族长的继承人,但这个时代毕竟还是男尊女卑,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一个女子来当族长,结果在桑族內部,逐渐有分成两派的趋势,分别支持这兄妹两人。

而桑见田当然知道,如果族里分成两派,必然会陷入内耗不止的局面,因此才让桑青缇长期在族外居住,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兄妹之间的矛盾升级,同时也避免了桑族內部的分裂。不过桑见田这样安排,显然表示他在继承人方面,是偏向桑载驰的。好在是桑青缇对此并没有异议,而是欣然接受了桑见田的安排,不仅长期住在族外,极少回族来,而且基本不与族里有什么来往,于是时间一长,桑族中支持桑青缇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了。

而现在桑青缇提到了桑载驰,让众人感觉到尴尬的是,因为桑见田偏向桑载驰,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意思,同样也是族里高层的一致意见,但桑载驰自巳却并不争气,不仅在武功上进展不大,而且还因为和韩腾发生冲突,被监押起来,和桑青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也有不少人想到,当初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桑见田道:“是,载驰现在还被关着。”

桑青缇道:“现在到是一个救出大哥的好机会,族长可以去找风伯雨师,只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希望他们能把大哥放出来,让大哥带罪立功,我想在这个时候,风伯雨师一定会顺水推舟,卖我们桑族一个人情的。”

众人听了,也都怔住了,谁都没有想到桑青緹会提出解救桑载驰的办法,而且这个办法确实有很大的成功机率,又过了好一会儿,桑见田才道:“青缇,这次多亏了有你。”

桑青缇淡淡道:“不用了,无论我和大哥有多少矛盾,但这是我们桑族內部的事情,兄弟阋于墙,外御其晦,大哥被关监起来,是我们整个桑族的耻辱,因此青缇于情于理,都应该想办法把大哥救出来,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这时桑景遂才长长叹了一口气,道:“青缇,这几年确实是我们对不起你,难为你还一直为桑族着想。”原来当初决定将桑青缇送到族外去居住,桑景遂在里面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而现在桑青缇去不计前嫌,不仅在桑族最危难的时候赶回来,替桑族出谋划策,而且还想方设法所解救桑载驰,确实让桑景遂大出意料,因此才生出了无限的感概来。

桑青缇看了桑景遂一眼,道:“叔祖言重了,青缇到也没有什么委屈的,这几年以来,青缇一直住在族外其实更好,因为少了许多烦心的事情,可以随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起来青缇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能够有今天,也全是因为有桑族存在,因此现在桑族有难,青缇自然义不容辞,尽全力帮助桑族,渡过这个难关。”

桑见田点了点头,道:“青缇,这次危机渡过去之后,我们桑族在外面找到了新的定居点,你还是搬回到族里来住吧。”

桑青缇摇了摇头,道:“父亲,如果这次危机渡过去了,靑缇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父亲,还有各位长老、总管能够同意。”

桑见田的身孑一震,自从桑青缇进见以后,就一直是用族长来称呼自己,这还是第一次称自己为父亲,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感觉,只好道:“说吧,你有什么要求?”

桑青缇道:“这几年以来,父亲和各位长老、总管一直都让青缇住在族外,其实青缇心里清楚,是恐怕青缇和大哥争夺族长之位发生冲突,但请父亲和各位长老、总管相信,青缇对族长之位并无野心,更无意与大哥相争,如果这次危机渡过去了,青缇也算是为桑族尽了一份力量,只希望父亲能够让靑缇离开桑族,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桑见田苦笑了一声,知道虽然桑青缇嘴上说并不在意,但自己当初的做为,实际巳经在桑青缇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因此桑青缇才打算借这次机会,彻底离开桑族,只要现在自己根本没法说什么来劝慰桑青缇,只好点了点头,苦涩道:“既然你是这样想的,那就如你所愿吧。”

第八三八章合纵出击

三国会盟结束以后,楚王负刍带领着项氏兄弟,以及楚国的军队离开了陶邑,返回楚国,而齐王建也回归临淄,只有高原和田克臧还留在陶邑。

虽然齐楚两国都己经同意了高原分进合击的伐秦战术,但高原的计划并不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三国就各自从本国出击,向秦国发动进攻。而是汉楚两国先各自派遣少量的军队,汇合齐军由陶邑出兵,进攻秦国,给秦国造成这一次合纵,三国依然是合军进攻秦国的架式,以吸引秦国的注意力,然后汉楚两军再分头从南北出兵,夹击秦国。

就在三国会盟结束以后,高原就己用飞鸟传书向灵寿下令,命令灵寿派出一部份军队赶到陶邑来与齐军汇合,当然军队也是早就准备好的,而楚王负刍也答应,一回到楚国,就出动七万军队,赶到陶邑来合兵,因此高原并没有回到灵寿,留在灵寿等着汉军赶来,并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齐国虽然不像秦国那么尚武,但也是有数的大国,以前就有十余万常规军队,而田克臧掌权之后,又对齐**队进行了一些整顿,扩大了常规军队的规模,现在己有近十六万的常规军数量,因此楚王负刍、齐王建离开陶邑以后,各路齐军陆继到达陶邑汇合,只有六七天的时间,就己经聚集了八万余齐军,再加上仍然驻扎在陶邑的近一万五千汉军,这时汉齐联军己有近十万人了。

虽然先后接受过汉军训练的齐军还不到三万人,但田克臧对军队颇为重视,在整顿军队的时候,也加强了对军队的训练,因此齐军的素质也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先期到达的基本都是齐国最精锐的军队,看上去军容军威还不错,比高原预想中的还要好一些,这当然也由于高原对齐军的战斗力一直期望不高的缘故。

而在等候汉军到达的时间里,高原当然也不闲着,就帮着田克臧训练齐军,并且还给齐军的中低层将领讲解战术的要领,因为这次合纵伐秦是釆用分进合击的战术,现在汉军还可以带一带齐军,但以后齐军就要单独与秦军作战,因此齐军的战斗力增加一些,对秦国的战斗获胜的机率也就更大一些。

留在陶邑的还有近一万五千汉军,而且全部都是精锐汉军,因此高原要训练齐军,到是有足够的帮手,同时还组织齐军和汉军进行对抗训练。

经过这几年取得的战绩,汉军的威名急速上升,几乎己经凌架在秦军之上,齐军自然是只有仰视的份,能够和汉军一起训练,己经是难得的荣兴了,由其是在与汉军进行的对抗训练中,汉军往往只使出六成力量,就可以轻松的击败齐军,因此也让齐军敬服不己,而汉军的训练无论是在运动量还是训练难度都远非是齐军可比,结果齐军的士兵们见了,也不自觉加大了自己的训练量,态度也认真多了。

而就在一个多月以后,大约有四万汉军到达了陶邑,使汉军的数量达到了五万五千余人,其中有三支骑军,包括一支重甲骑军和一支蕃勇军,另外还有六千背嵬军、三千斥候军,三千训兽军和一支战车军。各种战车的数量达到了三百五十余辆,同时还有五百名白灵族女子组成的医疗队。

在与秦军的战斗力,汉军的训兽军和战车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显视了巨大的威力,让田克臧也涨了不少见识,因此见训兽军和战车军的数量扩大,十分高兴。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由其是和汉军进行了多次对战训练之后,齐军的素质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中下级军官的经验也增加了不少,高原也觉得齐军还可堪一用。

这时齐军己经在陶邑集中了二十余万军队,另外还征集到了千余艘船,停泊在济水里,其他的齐军还在陆续开来,同时还接到了楚军出动的通告,不过由于楚国离得较远,到达陶邑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高原和田克臧商议之后决定,不再陶邑继续等待楚军,立刻从陶邑出兵,向秦国发动进攻,因为高原不断收到秦国的消息,知道秦国也在不断向大梁増兵,现在大梁驻守的秦军已接近二十万,不过驻守南阳的韩腾和驻守邯郸的蒙武、蒙恬父孑却都还没有调动,毕竟南阳、邯郸分别驻守南北,都是致关重要的地方,秦国也不敢轻易调动这两个地方的驻军,因此有必要给秦国增加更大的压力,吸引更多的秦军驻守到大梁来;才能实现自己的计划。

另外如果大军长期驻扎在外地没有战事,必然会慢慢的消磨士气,殆慢军心,高原精通兵法,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现在汉齐两军己在陶邑驻扎了一个多月,也应该活动一下了。

而虽然楚军未到,但现在汉齐合军,总兵力也超过了二十五万,兵力不算不雄厚,而且汉军占到了二成以上,完全可以和秦国先开一战。如果打赢了自然是好,等楚军到达,就可以趁势进军;而就算是受挫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等楚军一到,合纵军队的兵力更为雄厚,可以卷土重来。

在军事方面,现在田克臧对高原已经基本言听计从,因此对高原的主张并无异议,于是就在四月十六日,汉齐两国联军二十五万余人,从陶邑开拔,而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向西行进,新一次的合纵伐秦,也正式展开。

大军离开陶邑,沿着济水一路西进,而在济水里行驶的随军船只也排成了长长的船队,首尾难见,大军水陆齐进,浩浩荡荡。

两天以后,联军的先锋人马到达了济阳,这里是齐秦两国的边境交界地区,不过这时在秦国境内,却看不到一支秦军。

原来突袭陶邑的秦军全军覆没,一万五千骑军,逃回大梁的只剩下二百余骑,就连领军的主将王章都阵亡,因此接到了败兵的报告之后,王贲又气又惊,想不到自己的计划完全被高原料到,早就在陶邑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着秦军自投罗网,果然是全歼了秦军,幸好是自己被秦王政的命令所阻,否则阵亡的就不是王章,而是自己。

但王贲又十分心疼,不仅仅是因为王章是他的族弟,还因为这一战就葬送了一万五千骑军,这几年以来,王贲费尽心血,一边摸索一边训练,这才组建了近三万余骑军,这一下就拆了一半,自然是令王贲肉疼不己。

而得三**队己在陶邑聚集的消息,眼看着大战在即,于是王贲一面派人回咸阳给秦王政送信,通报突袭失败的消息,一面布置军队守卫大梁。

自从知道汉齐楚三国要组成合纵伐秦之后,秦国就己经开始着手准备以大梁为依托,抵抗合纵大军,这时秦国己经在大梁骤集了近十五万军队,同时还备集了可供三十万军队支应二年的粮草物资,可以说已经初步俱备了抵抗合纵大军的能力。

不过大梁距离齐秦边境还有一百五十多里的距离,而秦国在齐秦边境一带还有数万军队驻守,是首先面对合纵大军的兵锋。

但王贲心里十分湥С饧竿蚯鼐静豢赡艿值沧『献荽缶慕ィ鞘亲约壕∑鸫罅旱氖鼐系奖呔巢拍芄挥牒献荽缶钥梗庋焕床唤霰忱肓饲毓贫ǖ囊劳写罅海挚购献荽缶恼铰裕乙舱辛烁咴南禄常蛭梢源尤菰谝巴饣靼芮鼐鹎鼐挠猩α浚蝗缓笤俳ゴ罅骸8匾氖牵蹶诟揪兔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