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112部分

数据三国-第112部分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六回 赵慈起兵杀秦颉 南烨定计谋交州(11)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是虎就该山中走,是龙就该闯海江!谁没有爹?谁没有娘?谁和谁的亲人不牵肠?只要军鼓一声响,一切咱都放一旁!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好钢就该铸利剑,好兵就该打硬仗!谁没有爱?谁没有情?情系家国好儿郎。只要百姓一声唤,唱起战歌奔前方!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有多少道理都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这一曲《战士就该上战场》将军演的热烈气氛推向了巅峰,很多人都是眼含热泪在鼓掌。刚才还担心儿子的那位母亲更是泪如泉涌,丈夫讲了那么多大道理她心中还是有别扭,可是听了这战歌之后她顿时觉得丈夫说的没错,儿子的选择没错。那校场上的士卒哪个没有爹娘亲人?他们这么拼命为了啥?还不是为了百姓安生,为了亲人不会死于战乱饥饿。
众人都觉得这两首战歌既动听又感人,尤其是最后那首歌,并非一味鼓舞士卒舍身为国,而是强调保家卫国。歌中不但提到了国,还提到了家,提到了爹娘,提到了爱情,众人还从没听过这种直白而大胆的歌谣,可是他们并不觉得这歌有什么不妥,因为那歌中唱的爹娘、爱人就是他们这些家眷。
听这歌词就知道作歌之人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儿,是个为了家国百姓告别亲人走上战场的真汉子。众人无不猜测这歌是何人所做,最终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点将台上的南烨法师,认定只有法师才能做出如此动人的歌谣。
此时的南烨在众人眼中不再是那个**的文弱法师,而是一个真正的战士。所有士卒家眷都觉得将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交给南烨法师没有错。因为南烨法师自己就是个有情义的战士,所以法师率领的仁义之师是绝对不会让士卒白白送死的。
张白骑唱完三首军歌之后也是热血沸腾,对军演士卒下令道:“向西方大道圣人光华法师行军礼!”此时南烨的字号已然传遍洛阳,没有人再直呼其名。
随着张白骑一声令下,五百士卒同时举起右手放在胸前向南烨行礼。南烨则起身用同样的动作还礼,表示对士卒的敬意。
张白骑又向点将台喊道:“光华法师!”
五百军演士卒一同高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百战百胜!法师万岁!”
听着震天的口号南烨同样忍不住心中的激动,对着士卒高呼道:“胜利属于你等英勇无畏的战士!愿全天下的百姓太平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在场众人一同山呼万岁。南烨心中庆幸在这个时代万岁还不是皇帝专用,否则自己恐怕明天就被拉进宫里砍脑袋了。
其实很久以前“万岁”只是表示人们内心喜悦和庆贺的欢呼语。到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时常呼“万岁”,但这个词仍不是皇帝唯一专擅的称呼,称呼他人为“万岁”,皇帝也不管。到了汉武帝时,他想把“万岁”据为己有,但民间遇到庆贺之事时,还是有人呼“万岁”。直到了宋朝,皇帝才真正的不许称他人为“万岁”。
阅兵完毕之后校场上的气氛依然热烈,久久不能平息,即便后面的节目已经开始,人们还在议论着那两首军歌,议论着南烨法师和他麾下的士卒。

南烨的这个新年过的喜庆而又忙碌,灵帝的这个年同样过的很忙。新年一过灵帝就开始忙着敛财挥霍。他的万金堂已然已然修建好了,国库中的金钱缯帛全都入了灵帝的小金库。
有了钱的灵帝一高兴宣布大赦天下并开始下令修复去年毁于火灾的南宫,又使宦官毕岚重铸四铜人、四黄钟,铜人列于南宫仓龙、玄武阙外,黄钟悬于云台及玉华殿前。另铸可以吞吐水的天禄、虾蟆,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鸟,用以洒扫道路,极尽jīng巧。
要说这毕岚在宦官之中还算有些本事,他改进的翻车其实便是龙骨水车,这种翻车除了能够提水洒路之外,也可用于农田灌溉。南烨再一次感慨,这太监里面也有能人。
见识了jīng巧的翻车之后,南烨特意入宫与毕岚交流了一番。毕岚虽说与南烨不熟,但是也不好驳了法师的面子,自己鼓捣出来的小玩意能入西方大道圣人的法眼,毕岚还觉得很自豪,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个年代又没有技术专利一说,毕岚也没什么保留,还画下了翻车、渴鸟的图纸给南烨回去研究。如此一来南烨自然是万分高兴,同时也觉得毕岚确实有些才华,算是个技术型人才,有心救他一命。
得到图纸之后南烨对毕岚道:“毕公公高才,烨深感佩服,只是有一事或让公公不快,不知是否当讲。”
毕岚道:“法师有事直言,咱家又怎会不快?”
南烨点头道:“烨jīng于识人,公公所造之物皆与水有关,再看公公面相将来或有一水劫。若有朝一rì公公在河水前遇到危难切不可轻易放弃,只要留得xìng命,烨当设法相救,以报今rì赠图之情。”
毕岚闻言微微一笑并不往心里去,南烨法师的那些“法术”都在灵帝面前演示过,毕岚自然清楚那些法术背后的道理。他自己就爱搞些技术研究,对于法术、相面这一套并不太相信。再说他一直居于深宫,恨不得一辈子都没机会见到河水,又怎么会在河水前遇到危难呢?
毕岚心中觉得南烨危言耸听,只用几句空话就换了自己的图纸有些不快,可面上却不表现出来,只是点首道:“多谢法师提醒!咱家记下了。”
南烨也不管毕岚是真记下了还是假记下了,反正他的将星录上写着他将来要与十常侍一同投河而死。南烨不能说的太细,做到这步就算不易了。
再说灵帝大兴土木重修宫殿,那些从全国各地强行搜刮而来钱可就不太够用了。不过灵帝的商业头脑可不一般,钱不够用不要紧,自己造呗!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南烨一直不爱用汉末的铜钱,也很少带钱出门。一方面是因为他用惯了纸币和银行卡,再用铜钱觉得累赘,简直就像把钱包里的百元钞票换成了一块、五毛的硬币出门,又沉又不方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汉末的铜钱质量太差,差到了让人不爱用的程度。
政治课上南烨也学过格雷欣法则,知道劣币驱逐良币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趋势,可是充斥汉末市场的钱币质量简直差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此时流通的五铢钱主要有三种,桓帝五铢、剪轮五铢和挺环五铢。桓帝五铢顾名思义便是桓帝时期发行的五铢钱。这批五铢钱质量就不太好,字迹浅而不显,笔划粗,肉面多瑕疵。不过与剪轮五铢和挺环五铢相比,桓帝五铢还算质量好的。
所谓剪轮五铢便是将钱的外廓剪去,只剩下内圈,有些钱文各剩半个字。挺环五铢与之相反,乃是剪去内圈只剩下外圈,如此一裁变两钱。
这两种五铢钱都不是法定货币,它们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东汉末年经济混乱,币值不稳,物价昂贵。惟利是图者剪凿五铢钱,一个钱当两个钱用,谋取私利。由此可见当时政局动荡、经济萧条、钱法混乱。
灵帝造钱除了自己需要之外,也是想进行一次货币改革,防止两种劣币充斥市场。所以他制造了一种四出五铢又称四出文钱,所谓“四出”,是指钱币从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阳文直线到达外廓,这是一种为了防止锉磨、修剪钱币盗铜用的防范技术。

第十六回 赵慈起兵杀秦颉 南烨定计谋交州(12)
南烨觉得灵帝发行的这种带有防伪技术的四出五铢应该算是钱币史上的一个进步,现代硬币上的繁复花纹其实也不光是为了好看,还有防伪和防止人为磨损的作用。
若单看灵帝铸造四出文钱代替劣币这件事,客观说是件利民的好事。不过灵帝的横征暴敛已经让穷苦百姓怨声载道,而且就算造出再多新钱也不能解决百姓缺衣少食的根本问题,只能满足灵帝自己的私yù。所以这质量比较好的四出文钱一上市不但没有人说好,反而都说此钱预兆天下四方大乱。百姓纷纷咒骂说“京师将破,天子下堂,四散而去。”
南烨听到这些市井传言后不由有些发愣,因为他知道这些流言再过几年都会成真。这些传言的出现并不能说明百姓人人见识超群可以预知未来,只能说明东汉的政权已然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四方已然大乱,百姓们也都盼望着昏庸的灵帝能够下台。
正月刚过,四出文钱的风波还没有平息,南方就传来消息,江夏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
南烨对此事虽早有准备,可是却没想到会这么快。戏志才等人更没想到南烨法师之前的预言竟然准确如斯,对于南烨的敬畏更多了一分。
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南烨得到消息便主动向灵帝请缨,要引领新募之兵南下平乱。
灵帝正为此事发愁,如今西有北宫伯玉和零羌作乱,北有鲜卑寇幽、并二州,可谓是处处烽火。无兵可用的灵帝见南烨主动请缨哪有不从之理?命南烨速速南下平定叛乱,又命荆州刺史王敏辅之。
令南烨感到奇怪的是,灵帝特意说明,若有军情不必报到大将军何进处,只要直接报与赵忠便可。后来南烨一打听才知道,赵忠竟然在今年荣升车骑将军了,这可真让南烨哭笑不得,心想这灵帝果然是个为所yù为的昏君,竟然用个不会领兵打仗的太监当将军。
得了灵帝圣谕,南烨即刻赶往兵工厂中聚将议事。徐晃、张白骑没什么好说的,都是摩拳擦掌等着大干一场。唯有戏志才沉默不语。
南烨问道:“志才可是觉得此次南下平乱有何不妥?”
戏志才摇头道:“法师早就预见今rì之事,我等只需依前计而行便是。只是刚才听法师言讲,说那赵忠做了车骑将军,法师还归其麾下,是否真有此事?”
南烨点了点头,这事儿他并没往心里去,就算那赵忠名义上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可是他又不能出宫领兵,对自己也没什么威胁。所以南烨并不怕他来夺兵权,摘桃子。
戏志才见南烨点头说道:“此事似乎有些蹊跷……”
张白骑在一旁撇嘴道:“这又有什么蹊跷?分明是那昏君不辨贤愚任人唯亲,莫说是一个车骑将军,便是有一天十常侍做了大将军也不稀奇。”
戏志才笑道:“若真是陛下一时心血来cháo倒还好,我只担心这又是十常侍一计,用意在于阻止法师与大将军产生交集,或是借此掌控法师人马。好在法师已然决定远离朝廷,否则他们这计策还真能得逞。”
南烨闻言惊出一身冷汗,这种勾心斗角之事并非他所长,有时真是被人算计了还不知道。想想rì后要在赵忠那太监手下为将听其号令,南烨就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于是急忙道:“我等还是早rì出兵,早rì得胜,早rì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好。”
戏志才见南烨心急抚着唇上的两片小胡子道:“此次出兵我等共有三千人马……”
南烨只听戏志才说了半句就急道:“志才说错了?是不是一万三千人马?”
戏志才摇头道:“只有三千人马,忠并未言错。”
南烨纳闷道:“我等去年北上与黑山交兵之时还有五千人马,怎么俘虏了几万人,如今兵反而少了?”
戏志才解释道:“当时法师经营商路只有洛阳、长安一线,如今镖局可是遍及四方,处处要有镖师坐镇。尤其是北方鲜卑入寇,那些蛮夷可不认识法师旗号,故而我将五千jīng兵调给了负责北路镖的史镖头,法师也是知道的。”
戏志才调兵北上以防鲜卑的事与南烨商议过,不过南烨还是觉得不该只剩下三千人马便道:“就算调了五千jīng兵北上,也该还有一万五千人马给我呢?”
戏志才干脆道:“还有五千分散各地。”
南烨大声道:“一万人马!”
戏志才笑道:“五千筑城挖掘地道。”
南烨站了起来道:“还剩五千人马!”
戏志才道:“一千驻扎兵工厂。”
南烨听到这里依然抱有一丝希望挣扎道:“那也还有四千人呢?”
戏志才大笑道:“管亥不是早领了一千人马南下去做先锋官?法师的中军便只有三千人。”
南烨听到这里一下子坐回到了椅子上,他怎么也没想到镖局规模越来越大,自己手里的兵将却越来越少了。
看着南烨有些颓废的样子,戏志才劝道:“法师放心!我等的三千人马皆是jīng锐,还有法师的亲卫,白骑的天兵没有算在其中,加上管亥统辖兵马足以平乱。再说法师已经有了募兵之权,rì后法师只要养得起,要多少兵就有多少兵。”
南烨想想也对,自己将来要是有了交州这块地盘,那还不是要多少兵有多少兵?而且兵贵jīng不贵多,百万黄巾怎么样?百万黑山又怎么样?还不是都让自己收拾了。三千人就三千人,反正赵慈也只是个无名小辈,就算没有自己只凭荆州刺史王敏也能收拾。
第二rì一早,南烨辞别了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