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176部分

数据三国-第176部分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听南烨说的轻松逗趣皆面露笑容,唯有王越皱眉道:“各地山贼义军与我等合作是看在镖局之利。若为天下大义,恐怕他们不至。法师何不送信到交州求援?”
南烨道:“交州路远,又正是休养生息之时,出兵甚是不便。至于各地义军来与不来皆无关紧要,我也正想看看哪些人能为了大义听我号令。若是只图利益不顾大局者,也就称不上什么义军,还是山贼草寇,镖局rì后便要小心防范。应邀而来者,则可考虑多分一些镖利作为回报。”
众将见南烨早有定计便分头行事。王越派人四处联络,高顺、史阿训练步卒,张辽、赵云训练骑兵,苏双等人管理民生。
没过几rì,董卓感觉科学城中的百姓不少了,便发兵围城。因为此次无需攻城,只是消耗城中粮草,所以董卓、吕布都没有亲自出马,只派李傕、郭汜领五万士卒扎营在科学城外进行威慑,百姓只能进而不能出。
洛阳百姓见两边又要开战哪里还敢再迁入科学城中?再一次停止了迁移。南烨对此情况早有预料也不着急,就在城中静候十八路诸侯来援。偶尔还派出亲卫、骑兵sāo扰李傕、郭汜一番,全当实战练兵。

第二十四回 仲颖攻城废少帝 孟德献刀谋董贼(10
南烨这种隔三差五毫无规律的游击战搞的李傕、郭汜坐卧不宁,心神不安。最后只得将探马、游骑全部收拢营中免得被南烨偷袭。双方对峙到最后也不知是李傕、郭汜将南烨困在城中,还是南烨将二人困在了营中动弹不得。
城外南烨被困,城中的少帝刘辩与何太后、唐妃也受困于永安宫中。此时刘协这个皇dì dū被董卓玩弄于掌中,刘辩这个过了气的皇帝就更惨了。衣服饮食渐渐缺少,经常食不果腹。
就算刘辩幼年被寄养在外也没受过这般苦楚,所以经常以泪洗面。何太后知道哭也无用,整rì大骂何进、袁绍无谋,脾气一天比一天坏。王妃唐氏是个温婉女子,劝完少帝又劝太后,将自己的吃食都节省下来供奉二人。刘辩见状还心怀感恩,而何太后则整rì拿刘辩与唐妃出气,动辄打骂二人。
一rì,刘辩偶见一对燕子飞于庭中zì yóu自在,顿时联想到自己和唐妃处境。心有所感的刘辩吟诗一首道:“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看守少帝的侍卫闻听此诗便去报董卓。董卓闻诗怒道:“心中有怨作此诗文我焉能留你?你yù求忠义之人泄怨,我便先杀你泄愤。”
董卓言罢便命李儒带武士十余人入宫弑帝。李儒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就算在董卓麾下效力也不愿做这种天怒人怨遗臭万年的事。何况他也觉得杀害少帝并非良策,便劝董卓道:“主公已行废立,少帝有些怨言也在情理之中。主公只需严加看管便无大害,杀之则有损主公声誉,还请主公三思。”
若是以前的董卓或许还能听进李儒的劝说,自从做上相国之后董卓位极人臣目空一切,再也听不进良言相劝。对李儒道:“文优不必多言!那刘辩不死后患无穷,文优若忠于我便速速将其杀之。”
李儒见董卓疑心自己不忠也不敢再劝,便引领武士入宫。宫女见李儒至便报知屋中的少帝三人。刘辩知道李儒是董卓心腹不敢怠慢起身相迎,可是当他看到李儒手捧酒杯,身后武士带刀的时候顿时大惊失sè。
刘辩颤抖着问李儒道:“不知李郎中到此何事?”
李儒道:“chūnrì暖融,董相国特上寿酒,以敬弘农王和太后。”
何太后也看出李儒来意不善,对李儒道:“既是寿酒,你可先饮。”
李儒手中乃是鸩酒岂会自饮?对何太后怒道:“你若不饮可休要怪我无情!”
何太后亦怒道:“你这小官又能如何?”
李儒见何太后到了这般地步尚耍威风冷笑一声,召来身后武士手持短刀、白练摆在何太后面前道:“寿酒不饮,可领此二物!”
少帝与何太后见李儒图穷匕见吓的面如土sè,唐妃跪地求李儒道:“妾身愿代帝饮酒,求李公饶过他母子二人xìng命。”
李儒怒叱道:“你算什么东西?可代弘农王死。”说罢又举杯到何太后与少帝面前道:“你等谁先饮此酒?”
何太后知道难逃一死,泼辣劲又上来了,大骂道:“何进无谋,引贼入京,致有今rì之祸。如今何进不得好死,可见苍天有眼,rì后你与董贼也不得好死。”
李儒冷哼道:“若非你一再庇护十常侍,何进又何必招外兵进京?你今rì之祸才是报应,又去怨谁?速饮此酒,与你那两个哥哥团聚才是。”
何太后被李儒一句话噎的脸sè铁青不再言语。李儒又催逼少帝道:“太后不饮,你可先行。”
刘辩道:“容我与太后、爱妃作别。”说罢大哭道:“天地易兮rì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唐妃闻声而哭道:“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二人言罢与何太后抱头痛哭凄惨无比,一旁宫女无不落泪,就连李儒身后士卒也多有不忍者。李儒见状担心事态有变,怒斥道:“相国等我回报,你等拖延时辰指望谁来相救?何不速死也好让我复命。”
何太后大骂道:“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你等助纣为虐必当灭族!子孙万代皆留骂名。”
李儒就怕此举遗臭万年,听何太后道破顿时大怒,双手一把扯住何太后就要扔下楼去。刘辩见状惊呼一声:“法师救我!”
前次北邙山遇险,刘辩一句话召来了南烨护驾镇住董卓。今rì刘辩危在旦夕又想起南烨之言。也不管有用没用,先喊一嗓子再说,或许南烨法师大道通神可来相救也不一定。
李儒还真被刘辩吓得一哆嗦,瞬间放开了何太后回身一望,又哪里有南烨的影子?李儒这才知道是刘辩诈他,顿时怒起心头道:“光华法师已然被相国重兵围堵在科学城中旦夕不保,怎么可能再来救你?你就莫再痴心妄想了,还是安心受死!”
李儒言罢便以鸩酒灌杀少帝、何太后及唐妃,而后回报董卓。南烨并非真的神仙,身在科学城中可听不到少帝刘辩求救。纵然听到,救与不救还在两可之间。因为南烨知道皇权猛于董卓,他还要借董卓之手践踏皇权,又怎会真的忠心于皇室?
南烨此次来洛阳之所以不带戏志才,一是担心戏志才的身体吃不消,二也是怕戏志才与自己意志相左。若是戏志才跟随南烨进京,恐怕就真没董卓什么事了,以戏志才之谋,定能让南烨替代董卓掌控朝局。今天鸩杀少帝的或许就不是李儒而是戏志才了,南烨可不希望事态发展成那种局势。
董卓得了李儒回报,命人将少帝、太后葬于城外,自此更加嚣张。每夜入宫jiānyín宫女,夜宿龙床,过着皇帝一般的rì子。幸亏九岁的刘协年幼还没立后妃,否则同样难逃董卓之手。
朝中百官见董卓如此作为皆是敢怒而不敢言。不过也有忠贞猛士yù杀董卓而后快。越骑校尉伍孚见董卓残暴愤恨不平,便在朝服之内披小铠,藏短刀,想要伺机刺杀董卓。
一rì董卓入朝,伍孚恰巧与董卓相迎,他见机会难得便拔刀直刺董卓。董卓乃行武之人气力不小,反应也快,见伍孚拔刀刺来两手抠住。
吕布就在董卓身后,一把揪倒伍孚押在殿前。董卓问道:“你造反行刺乃是何人指使?可有同谋?”
伍孚瞪眼大喝道:“你非我君,我非你臣,何反之有?你罪恶盈天,人人得而诛之,又何用指使?我恨不能将你车裂以谢天下!”
董卓大怒,命武士将伍孚牵出车裂,伍孚至死骂不绝口。后人有诗赞伍孚:“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之前有丁管掷象简击董卓,如今又有伍孚行刺,这让董卓心怀惊惧,从此出入常带吕布、士卒护卫左右,以防刺杀。
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鸩杀少帝,便差人送密信来见王允。信中大意是:“董贼欺天废主罪恶难书。伍孚身为小吏尚之舍身报国,而王公身为朝廷重臣却任其嚣张跋扈,对其恶行视如不见,岂是报国忠臣之道?我如今在渤海招兵练卒,yù扫清王室,去除国贼。只是担忧董卓挟持陛下百官才未敢轻动。王公若有心,可与我里应外合,乘机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第二十四回 仲颖攻城废少帝 孟德献刀谋董贼(11
王允得了袁绍手书倒是也有除贼之心,可是却万不敢如信中所言招袁绍进京勤王。何进招来董卓便是前车之鉴,至今骂名仍在。王允也担心前门逐虎,后门进狼。可是不招外兵又如何除的了董卓?王允一时间也没个好计策。
一rì散朝王允见旧臣俱在,凑在一起摇头叹息,抱怨董卓暴行。王允心中一动上前制止道:“诸君,此处并非讲话之所,当心祸从口出。”
群臣听王允提醒纷纷闭口道谢,王允见众人有心除贼便道:“今rì老夫寿辰,晚间请众位到寒舍小酌,不知诸君肯赏光否?”
众官皆道:“必来祝寿!”
当晚王允后堂设宴款待群臣,rì间公卿皆至。酒过三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百官惊问道:“司徒贺寿乃是喜事,何故如此悲泣?”
王允抹泪道:“今rì并非老夫寿辰,皆因想与众位一叙,又恐董卓生疑,故言贺寿为托词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当年高祖皇帝诛秦灭楚,才有天下。谁想传至今rì,便要丧于董卓之手,我为此而哭也。”
众官闻言皆放悲声。却有一人抚掌大笑道:“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不成?”
王允一看乃是董卓新封的骁骑校尉曹cāo。王允怒道:“你祖孙三代也食汉朝俸禄,如今不思报国反而大笑是何道理?”
曹cāo正sè道:“我非笑别事,而是笑众位朝廷栋梁竟无一计杀董卓。cāo虽不才,愿斩董卓首级悬于城门之上,以谢天下。”
王允素知曹cāo为人,如今袁绍一走,洛阳城内手中有兵,心中有计者唯有曹cāo。就连董卓都百般拉拢,待曹cāo甚是亲厚。王允见曹cāo有计,回避众人问道:“孟德有何高见?”
曹cāo小声道:“近rìcāo委曲求全以事董卓,就是想要找寻机会将其杀之。伍德瑜所以事败,皆因吕布在侧。如今董卓对我颇为信赖,我也因此得以接近董卓,可趁吕布不在时杀之。闻听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还请借我一用,cāo愿入相府刺杀董贼虽死无恨!”
王允一听曹cāo肯行刺董卓顿时大喜。他知道曹cāo文武双全,不同于丁管、伍孚是文官出身。更知道曹cāo与董卓走的很近隐藏的很深,颇得董卓信任。若是曹cāo想要行刺,机会可比丁管、伍孚多出几倍。
王允对曹cāo道:“孟德有杀贼之心天下幸甚!孟德命且不顾,老夫何惜一刀耳?”言罢亲自斟酒捧与曹cāo。
曹cāo将酒洒于地上立誓道:“cāo誓杀董贼!若违此誓天人共诛。”
王允见曹cāo立下毒誓,便取来祖传的七星宝刀交予曹cāo。曹cāo藏好宝刀又喝了杯酒,便辞别百官而去。众官也不知王允与曹cāo如何密谋,又都坐了一会儿便皆散去。
次rì董卓招曹cāo相府议事,曹cāo以为时机已到,便佩戴宝刀来至相府。董卓仆从皆知曹cāo是董卓心腹并不阻拦。
曹cāo问下人道:“丞相何在?”
仆从答道:“正在小阁中等候校尉。”
曹cāo闻言一喜,那小阁乃是后院私密之所,侍卫不多,正好行刺。曹cāo常到相府知道方位也不用人引领直入小阁。不过进了房中曹cāo心便一沉,只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在侧,这可不好下手。
董卓见曹cāo到了先不议事,而是要寒暄两句,以为拉拢之意。董卓问道:“孟德因何来迟?”
曹cāo在家准备了半晌,内穿甲胄,腰佩宝刀而来自然有些迟了。若是常人听董卓一问肯定紧张,曹cāo却神sè如常道:“马匹年老羸弱行动迟缓故而来迟。”
董卓对身边吕布道:“我有西凉好马,名为绝影,奉先可亲去牵来赠予孟德。”
要说董卓别的没有,好马确实不少,西凉本就是产马之地,又紧邻西域常能得到好马。他先用赤兔收买了吕布,这回故技重施又来拉拢曹cāo。
曹cāo见吕布领命而出心中暗喜道:“吕布离去,此贼合该身死。”想到此处他便要拔刀行刺。可是转念一想,董卓力大,若一击不中僵持起来于己不利,还要等待时机一击成功才好。
董卓肥胖,与曹cāo说完了正事之后便觉得疲累。便对曹cāo道:“我不耐久坐歇息片刻,孟德自待奉先回来就好。”
曹cāo道:“丞相自便,cāo在此静候就是。”
董卓闻言倒身而卧,转脸向床里将背对向曹cāo。曹cāo心想:“天绝董贼,此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