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26部分

数据三国-第26部分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帝奇怪道:“酒对身体有害?朕rìrì饮酒怎么不知?众位爱卿也尽是爱酒之人,也不曾有人因酒伤身。”
南烨知道古时的酒度数较低,更没有劣质假酒,少喝一点非但不会伤身还能养生,便道:“少饮无妨,酗酒伤身。混饮、强饮、醉酒皆对身体有害。”
太尉邓盛道:“法师言之凿凿,不知这养生之道是何人所授?有何道理?”
南烨道:“共和国之民皆要从儿时修习科学之道。科学之道博大jīng深,门类众多,小儿启蒙之时,各科均有涉猎,年纪稍大后可按能力、兴趣择其一门,拜师求学。我之所长在于数术、物理,养生之道只在启蒙时学过,并不敢说jīng深。启蒙老师曾言,人之寿命有长短,jīng通医道养生的圣人便研究其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就是长寿养生的秘诀。圣人愿人人皆能长寿,便将简单的养生之道传授给启蒙之师,再传授给所有人,故我能知之。”
灵帝问道:“原来这共和国中亦有圣人,不知修习科学之道,如何才能称圣,又如何才能成神?那医道圣人又寿数几何?”
南烨继续忽悠道:“科学之道可分为医道、农道、商道等数门,门门皆可成圣。以医道为例,幼儿启蒙之后拜入名师门下称为学生;学成之后便可行医称为医生;行医多年名声、医术与其师相仿便可收徒称为教授;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出了前所未有的医术,治愈了前人无法治愈的绝症,便可称圣。这医圣越多,绝症越少,最终天下无病,医道全矣。一人若全一道便可称仙。若道道皆全尽悟科学大道,知世间万事万物,则成神矣。据我所知,医道圣人已然年过百岁,rì后若有新圣人创出新的养生延寿之法,说不定活到千岁亦有可能。正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古人与现代人的思想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现代人都认为明天会更好,今时今rì无法办到的事,未来的科技就有可能办到。而古人却截然相反,他们总认为三皇五帝之时才是圣人、神仙辈出的治世,要不也就不会有“世风rì下,人心不古”的说法了。
灵帝和文武大臣听惯了彭祖寿活800的传说,总觉得今人不如古人长寿,却从没想过后人活得会比今人长。南烨的一番话在他们的脑海中掀起了一场风暴,可偏偏又没人能反驳南烨。
太尉邓盛感叹道:“好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南法师所学之道果然与众不同,想必南法师在共和国中亦是圣人,为何到此却称法师呢?”
南烨指了指头顶道:“共和国与我大汉风俗不同,男子皆留短发。我初回大汉之时,百姓见我言行、衣着与众不同,皆误会我为佛门法师,我亦不知大汉风俗便随口答应。法师之名皆由此而来。”
殿上众人听南烨说的有趣,都面带微笑。灵帝觉得若能活到一百岁也不错,便问:“南法师所说养生之道,可保人百岁否?”
南烨知道灵帝根本就活不了几年了,哪儿敢下这个保证?便直言道:“我对医道、养生并不jīng通,不敢妄言。陛下若求养生之术,何不让我大汉名医进献养生之法?想我大汉也必有长寿之人,陛下也可向其询问养生之道。”
灵帝已然有些疲倦,听南烨给指了条明路就想散会,于是道:“法师言之有理,朕这就降旨。法师此次讨逆有功,朕册封你为破贼校尉可好?”
南烨也不知道这破贼校尉是个什么官,哪里知道好坏?他有自己的打算,此时还不想在灵帝手下为官,便道:“陛下厚爱草民心领了,只是草民无意为官。还请陛下成全。”
灵帝和满朝文武闻言皆是一愣。要知道在灵帝手下为官可是要交钱的,虽说这破贼校尉就是个不大的武官,可价钱也不低。今天赶上灵帝心情好免费发放,没想到南烨竟然还不要。
南烨的举动让灵帝大为不解,便道:“有功当赏,南法师不愿为官,不会是嫌官小吧?”
南烨道:“草民不敢!草民此次回归大汉不为求官,而是为了发扬科学之道。陛下若赏,不如许我在都城设立道场**。草民感激不尽。”
文武百官听南烨拒官是为了传道,顿时大为敬佩。司空张温出班道:“南法师之道博大jīng深,微臣亦有心听法师**。既然法师不愿为官,微臣奏请陛下答应法师之请。”
张温一说,众大臣皆附议,灵帝自然也没啥好说的,他还想听听南烨如何**呢。于是直接批准南烨在洛阳**,并让官员提供方便,场地经费也由官方发放。南烨领旨谢恩出了大殿顿时松了一口气。
要在洛阳传道**,并非南烨一时心血来cháo,而是他早就有此打算。为了那1。7%的生存几率,南烨可是绞尽脑汁想让自己活的安全些。最后他发现要想在三国乱世活的安全,不是在诸侯手下为官,也不是自己做一方诸侯,而是出名做名士。
为什么说做名士安全呢?因为在后汉三国时期,不论是平民、世族还是诸侯都很敬重名士。谁要是伤害了名士,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所以名士只要不是自己找死,通常没人会去主动得罪名士。
祢衡击鼓骂曹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曹cāo那么牛的人被名士祢衡骂了也不敢直接杀他,只能把他遣送到荆州刘表那里想要借刀杀人。祢衡此时要是乖觉一点也就没事了,可是祢衡又把刘表骂了一顿。关键是刘表也不敢杀他,又把他送至江夏太守黄祖处。祢衡这时候也还有活命的机会,可无奈的是祢衡自己找死,再次把黄祖骂了个狗血喷头。最后被黄祖这个混不吝的愣头青给杀了。
南烨感觉自己肯定没有祢衡这么不要命。只要自己成了名士,就等于多了一张保命符,谁动自己都要掂量掂量。所以他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出名。只要出了名,不但自身安全有了保障,而且rì后诸侯混战也是进可攻,退可守。大不了学诸葛亮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呆,等着曹cāo来高薪聘请就好。

第五回 南烨金殿一拒官 法师洛阳首摆擂 4
南烨刚回到客栈李岳等人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问起南烨面圣的经过。也难怪他们如此八卦,这年头皇帝可不容易见到,能够面圣那是莫大的荣耀,更别说南烨还跟灵帝神侃了半天。
李岳他们觉得新鲜,南烨却认为那个身穿校服,一脸酒sè过度的灵帝没什么好说的。三言两语就讲完了经过。
南烨讲的简单,听的人可被震的够呛。当听到南烨拒绝做官的时候,张世平瞪大了眼睛道:“我知道师父出山讨伐张角是为了天下太平,不是为了做官。可是这朝廷已然封赏,哪有推拒的道理?”
南烨怎能不知张世平的心思?他与苏双都是极具眼光的商人,不论他们投资刘备还是投资自己,都是为了能通过这种方式扶植起能为自己说话的官员。这倒不是说他们想着官商勾结鱼肉百姓,而是那个年代商人的地位十分低下,若是没有靠山,就如同一块无主的肥肉,很容易被贪官恶霸一口吞下,财产越多就越是危险。现在听说南烨有做官的机会却拒绝了,张世平又怎能不急?
看透了张世平心思的南烨微笑道:“要是苏双在此,定不会有此一问。区区一个校尉之职,哪有**扬名重要?若天下皆知我南烨,朝中官员甚至陛下皆学我科学之道,当官与否又有何区别呢?”
张世平初时还以为南烨真的不求名利,没想到师父原来是以退为进,拒官是假,扬名是真,于是恍然道:“原来师父是这个打算!徒儿知错,请师父责罚。”
南烨笑道:“你又不是我肚里的蛔虫,怎能尽知我心?这有什么好罚的?”
张世平道:“徒儿才疏学浅,不能领悟师父所作所为原非大错。可徒儿质疑师父决定便是不尊师道,还请师父责罚。”
南烨早习惯了苏双、张世平把自己当神仙供着,听张世平说完便玩笑道:“那我就罚你去准备**所用之物。若有差错,定将你逐出师门。”
张世平不知南烨在开玩笑,吓得差点跪下,南烨急忙把他拉起了,嘱咐他如此这般,下去准备。李岳等亲卫除了留下几个照顾韩虎,保护南烨,其他人也都去和张世平忙活。
南烨安排完了**的事就闲了下来,回想起此次面圣的经过。总体说来,这次面圣有得有失。所得之处应该是赢得了朝中大臣的好感,没被当成魅惑君王的妖人。所失之处在于并没有抓住灵帝的心,赢得圣眷。看来rì后还要在灵帝身上多下功夫才行。

最近一段时rì洛阳城中的百姓可不乏谈资。南法师施法进城门的故事还未平息,又传出南法师金殿拒官的消息。这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谁不知道南烨法师阵前斗法胜张角乃是奇功一件,都以为朝廷会封个大官给他,没想到法师竟然拒绝了。于是百姓皆将南烨当成了不求名利的世外高人。
金殿拒官的消息众人还没消化完,洛阳城中最繁华的闹市区又搭起一座彩棚,听说是南烨法师要在此摆擂**。
**百姓们都听说过,可是这摆擂**还是第一次听说。正当所有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彩棚周围贴出了告示。
这告示与普通告示不同,一是篇幅甚大,距离老远就能看到。二是告示上的字体并不一致。告示正中用大字写着“科学”二字,只这二字便占了告示的三分之二,其余众多内容只占了告示三分之一。
百姓远远看到这“科学”二字不知何意,纷纷聚集至彩棚之下。于是就有识字之人将告示内容念出:“敬告天下人,今有西来法师南烨,将于下月初一在此设擂**,传授科学之道,规则如下:
法师于擂台之上以科学之道出一法题,天下人无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幼皆可上台来解。三rì之内,若有人能解,说明其理,使此法大白于天下,法师馈赠白银百两,与其交友论道。三rì之后若无人能解,法师当场收有缘之人为徒,传此科学之道。而后复设一法题,如此往复。望见此告示者转告亲友,踊跃参与。”
南烨生于现代,自然知道搞大型活动之前先要广告预热,趁着修建擂台还有几天工夫,早早就把广告打了出去。本来这**的彩棚就设在闹市,如此一来洛阳城中无论男女老幼都知道了南烨摆擂**一事。
古代缺少娱乐活动,如今有了这么个新鲜事自然人人心动。茶余饭后议论的皆是南烨**之事,没过几天就连洛阳周边郡县都听说了南烨摆擂**,一些人特意进城就是为了一观盛况。这可把城门司马赵川乐坏了,南烨**不收门票,可是他这个城门官可是要收进城税的,看着收入猛增又怎能不笑?
时间一天天过去,洛阳百姓总算等到了初一这天。全城百姓都扶老携幼聚集在擂台之前。这擂台是实木搭建,有一丈多高,上扎彩棚,棚上有一红绸横幅,上书“科学之道”。四角棚柱之上又有红绸竖幅,上书“法师南烨”。
原本南烨还想写副对联啥的,可是搜肠刮肚都没想到好词。“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之类的词用在这里显然不行,横批更不能写“比武招亲”所以只能作罢。
为了摆好擂台一鸣惊人,南烨这些天不但绞尽脑汁,两条腿也跑细了。一边要监督指导工匠做出各种道具,一边还要应付那些前来探听虚实的官员、太监。
南烨知道要想一炮走红,保密工作十分重要。所以不论来人是谁,统统无可奉告,只说到时便知。当然态度不能过于强硬,惹怒了皇帝和大臣可不是好玩的。
灵帝和满朝文武被吊足了胃口,可又不能为了这点小事去找南烨麻烦。也就只好乖乖等着开擂的这一天。所以此时台下人群中可不光是百姓,还有不少官员和太监也身穿便服,前来捧场。
当南烨登上擂台的时候马上就感到了一阵眩晕,这擂台之下黑压压挤满了人。见到南烨上台,人群中顿时一阵sāo动,有人小声议论,也有人惊呼“南烨法师”。
南烨站在台上握了握拳头,强忍住心中的紧张,暗暗安慰自己:“千军万马厮杀的大场面爷们儿都见过了,在台上演讲算得了什么?不紧张!不紧张!我叫不紧张!”
要说后汉时期百姓的素质还是颇高的,见南烨登台后并未讲话,渐渐的就都安静下来。那些小声议论者经身边的人提醒也都停止了议论,千万道目光全都集中在台上的南烨身上。
台下这一安静,台上的南烨更紧张了。可是此时再不说话就不行了,想到要成名士在此一举,南烨硬着头皮开口道:“各位乡亲父老,我名为南烨,祖上乃是中原人士,为避秦末之乱远走他乡。常言道“叶落归根”,族人屡有回迁之意,便遣我先行,一探华夏风气。
族人放心我来,皆因我从幼时起便修习极西科学之道,且学有所成。未曾想刚到大汉,所学之术便有用场。我见那太平道张角自称“大贤良师”,蛊惑世人逆天作乱,便加入官军,以科学之道破其妖术。
当今陛下念我破贼有功,特许我在此摆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