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143部分

宋时行-第143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尹到了屠场一打听,才知道杨再兴等人在河滩上练武。
屠场里,只剩下几个小娃子看门,见到骑着暗金的玉尹到来,一个个露出了紧张表情。也难怪,这屠场玉尹很少前来,刚开始的时候,也只有杨再兴和高十三郎两个人而已。如今已经有十几个人聚集在这里,大多数人玉尹都觉得很眼生。
便直奔河滩,远远就听到棍棒交击的声音。
人群中,王敏求眼尖,一眼就认出了玉尹,忙快步迎上前来。
“小乙哥怎地来了这边?”
“三哥,在这里住的还好吗?”
王敏求挠头嘿嘿一笑,“多亏了小乙哥仗义,而今大家都能吃得饱,睡的香,不晓得多开心呢。”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对了,大郎和十三郎呢?”
王敏求一指河滩上的人群,笑呵呵道:“大郎和十三郎正在比武,大家在看热闹。”
“呃?那定要去瞧瞧。”
玉尹突然来了兴致,便翻身下马,牵着暗金走过去。
杨再兴的武艺,他领教过,的确是非同小可。但是高十三郎……玉尹却真个从未见过他动手。
而今既然与杨再兴比武,说明高十三郎的武艺,也不会太差。
王敏求上前,分出一条路来,玉尹便走了进去。
河滩上杨再兴赤着膀子,手持一根丈八长的白蜡杆子,和高十三郎正打在一处。高十三郎一身短打扮,手中木棒长约三米左右,比杨再兴的白蜡杆子足足短了一米。可是两人棒来棍往,却是不分伯仲。杨再兴手中的白蜡杆子犹如一杆大枪,呼呼作响,幻化出棍影重重。高十三郎的木棒是一根硬木,在杨再兴那疾风暴雨般的攻击下,丝毫不落下风。反而每每反击,都会让杨再兴一阵手忙脚乱。
玉尹站在一旁观战,心头一动。
他有一种感觉,高十三郎的棒法看似平淡无奇,却又蕴含千般变化。
单以身手而言,高十三郎恐怕尤胜杨再兴一筹。杨再兴棍做枪使,枪枪迅猛如雷,全然不留后手,看似占尽了上风,实在已经被高十三郎,牢牢掌控住了局势。
这场面,和晨间自己与燕奴交锋的景象,何其相似?
于细微处见真功夫吗?
玉尹下意识眯起眼睛,仔仔细细观察高十三郎的棍法。
而今的玉尹,也练成了第三层功夫,这眼力价并不算差。晨间和燕奴交手,只因他身在局中,无法体会燕奴所说的那种‘于细微处见真功夫’的奥妙。而今一旁观战,他却是看得清楚。其实杨再兴也好,高十三郎也罢,两人的招数似乎都蕴含着颇为高深的奥妙。高十三郎于平凡中蕴含万般变化,而杨再兴却是在疾风暴雨中,藏着万般后招。两人打了十几个回合,忽听杨再兴大吼一声,手中白蜡杆子突然变得笔直若铁枪一般,呼的刺向高十三郎。杆头随着他手肘劲力变幻,画出一圈圈奇异圆弧,令人看得眼花缭乱,根本看不清楚那杆头究竟在何处。
而高十三郎则脸色一变,脚下向后一顿,猛然一个虎扑,木棒同样做枪使,呼的迎着白蜡杆子刺去。他这一枪,没有任何变化,全凭一股子劲力。木棒划出一道直线,就听啪的一声,棍头和杆头竟然撞在了一起……杨再兴手中的白蜡杆子坚韧无比,可是在撞击棍头的一刹那,竟然顿时粉碎,木屑飞扬,向四处迸溅。
“好枪!”
玉尹忍不住一声喝彩。
高十三郎这一枪,端地是玄妙至极,如果用后世比较玄幻的说法,就是‘大道至简’。
所谓大巧不工,也许便是这个意思。
杨再兴的枪法虽然精妙,比之这大巧不工的境界,终究还是有些差距。
“小乙哥怎地来了?”
高十三郎这时候,才发现玉尹到来,忙弃了木棒,上前答话。
而杨再兴却耷拉着脑袋,拎着半截白蜡杆子,显得有气无力……
玉尹笑道:“怎地,我便来不得这边?”
“小乙哥这怎说来,便是谁都不能来,小乙哥也能来。”
一干屠场的工人纷纷和玉尹见礼,玉尹站在河滩上,放开缰绳,任由暗金仰蹄飞奔。王敏求猜到,玉尹可能有事情要和杨再兴等人商量,便招呼众人返回屠场。
玉尹四顾河滩,“怎地,经常切磋吗?”
“是啊,闲来无事,所以和大郎切磋一二……不过大郎今日似不在状态,有些心思不宁。若非如此,方才我那一招,也不可能把他逼退。就算是击碎了他的兵器,我手里的兵器也难保住。
大郎,今天你这是怎地了?”
杨再兴搔搔头,用力呼出一口浊气,“没什么,只是有些心事。”
玉尹闻听,顿时笑了。
“还是那徐姑娘的事情吗?”
杨再兴黑着脸,没有出声。
“喏,别说我不给你机会……”玉尹笑道:“从明日起,徐姑娘会晚上去我那边学戏。
近来这开封府也不太安静,我来就是想要找人帮忙,每天负责护送徐姑娘回去……看你这德行,估计是不太愿意。既然如此,十三郎可有兴趣,便代劳一二?”
这几个月下来,高十三郎和杨再兴处的不错。
对杨再兴的心事,多多少少也有些明白。
听了玉尹的话,高十三郎忍不住笑了,“这等美差,怎说代劳?既然小乙哥吩咐,自家便走一趟。”
“你敢!”
杨再兴猛然抬起头,怒声喝道:“十三郎怎地这般不仗义?明明是小乙哥为自家寻得差事,你凑什么热闹?小乙哥,这件事自家接了,你切不可以再去找别人。”
玉尹和高十三郎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既然愿意,又怎地黑着一张脸,好像自家欠了你银子?”
“这个……”
杨再兴苦恼道:“我知道小乙哥是为我好,而且你说的事情,我昨天回去后和我爹娘也说了,他们非常高兴。可是小乙哥,我从小不好读书,又怎地能入书院?”
“便怎入不得?”
“我……”
“大郎,还是那句话,你若真喜欢徐姑娘,便要拿出个样子来。
又不是要你的命,不过是读书识字而已,看你那德行,真个让人心烦。连这点信心都没有吗?还说什么为徐姑娘可以舍了性命。依我看,也不过是说说,当不得真。”
为了让杨再兴读书,玉尹连激将法都用出来了!
杨再兴顿时脸通红,大声道:“小乙哥休瞧不起人,自家对徐姑娘的这片心,天地可鉴!不就是读书嘛,自家学便是……小乙哥你说个章程来,自家便听你吩咐。”
  
   

第一四一章 赐命从何来?(三)三更

杨再兴心动了!
为了徐婆惜,便是舍了性命都愿意,更别说是去书院读书识字。
而且玉尹还给他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待遇,在进入书院之前,每天要去他家中识字。
这岂不是可以和婆惜日日相见了吗?
杨再兴一扫方才那抑郁模样,脸上的笑容更是格外灿烂。
“小乙哥!”
“嗯?”
高十三郎羡慕的看着杨再兴,犹豫良久之后,轻声道:“不知道我可否一起识字?”
“十三郎也要识字?”
“嗯!”
高十三郎的脸上,露出黯然之色,“家道中落,只因识不得字。
阿娘这辈子最期望的,便是让十三读书识字,将来能考中状元……不过,这考状元自家没去想过,但也希望能读些书,识些字,可以多明白些道理。将来若有了子孙,也不至于和自家一样,去做一辈子的苦力……却不知小乙哥能否帮衬?”
对于高十三郎的过往,玉尹没有过问太多。
谁都有些秘密,问的太多,反而会坏了交情。
不过隐隐约约,玉尹也能猜出些端倪。高十三郎的武艺不俗,而且一直是在开封长大。他不可能似杨再兴那样,得什么异人传授,所以这一身功夫,很可能是家传。
既然是家传,那必有些故事。
而今高十三郎主动提出,玉尹又岂能拒绝?
他呵呵笑道:“这又有何难?只是不知,十三郎可识字吗?”
“以前曾识过些,也读过百家和千字。”
“那就好,待回头我找人帮忙时,便把十三郎一起报上去……对了,十三郎大名叫什么?自家到现在还不知晓。人都唤十三郎十三郎,总不是真个叫十三郎吧。”
高十三郎脸一红,轻声道:“阿爹在世时,曾为十三取过大名。
只是担心愧对祖宗,所以从未用过。这些年一直被人唤十三郎,也都习惯了。若非小乙哥问,自家都险些忘了,还有大名。十三姓高,单名一个宠字,尚未得字。”
“嗯,高宠,确是好名字!”
玉尹连连点头,正要转过身的时候,却突然一激灵,蓦地又转过来,“你说你叫高宠?”
“是啊,我阿爹为我取的名。”
高宠,高宠!
这家伙居然叫做高宠!
要知道,在《说岳》中,可也有一个高宠,曾连挑滑车,可谓是一员无敌的悍将。
不过后世证明,历史上并无一个叫高宠的人。
难道说是巧合?亦或者说……
玉尹有些迷糊了,上上下下打量高宠半天,突然哑然而笑。
管他是不是那个评书演义里挑滑车的高宠,至少现在,他是我的兄弟,我的朋友高十三郎,这便已经足够了。后世还说,安道全也是虚构人物呢!可事实上呢,那位安道全如今不就住在自己家中?对了,安道全说去访友,不也在牟驼岗?
“十三郎,打听个事。”
“小乙哥请问。”
“那牟驼岗附近,可有个什么局的御营驻扎?”
高宠愣了一下,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小乙哥说的,可是那火药局御营吗?”
“火药局御营?”
“没错,牟驼岗附近,只有这么一处御营驻扎。”
那便是火药局了!
高宠接着说:“那火药局又名甲仗库,主要是造些号炮之类的物品,也无甚用处。加之其有些危险,所以位置有些偏僻。若非哥哥方才提起,十三也想不起来。
那御营大约也就是三五百人,平日里过的很清苦,甚至也没什么人问津。
对了,哥哥问这,又是为何?”
“家中长辈访友,说是牟驼岗什么御营,九儿姐也说不清楚,故而才有此问。”
火药局,号炮……
玉尹搔搔头,突然多了些好奇。
后世说起四大发明,必言火药。
这火药早在唐代便已出现,不过大多数时候,人们把这火药更多是用来制作焰火之类的物品。以至于后来,火药流入到了欧洲,却成为欧洲人打击华夏的利器。
宋代,是一个科技极为发达的时代。
甚至有人说,宋代是一只脚迈入近代资本主义的时代。
可惜的是,人们对于火药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更多是为了玩耍嬉戏,而非用于军事。便是这火药局,听高宠的意思,也就是打造什么号炮所用,实在是太过可惜。
安道全认识火药局的人吗?
若有机会,倒是可以去拜访一番。
++++++++++++++++++++++++++++++++++++++++++++++++++++++
玉尹来三岔河口,主要是两件事。
一个是要劝说杨再兴拿定主意,另一件事,则是为屠场而来。
“这里忒偏僻,每日运送生肉,终究有些麻烦。
而且地方实在太小,若是以前,倒也无妨……可现在十几个人在这边勾当,就有些拥挤。”
一听玉尹询问这件事,杨再兴就抱怨起来。
“不是我啰唆,十几个人呆在那院子里,便是放个屁,都要十几个人一起享用。”
玉尹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过随着屠场人手增加,这三岔河口的屠场,的确是忒小了一些。
“十三,一会儿你进城,和九儿姐商量一下。
就把这屠场的情况说一说,告诉九儿姐,我想要在外城寻一处便宜宽敞的地方赁下,问她可有意见。还有,你阿娘也在这边住,本是想要个清静,却变得恁乱……
嗯,是要换一处地方才好。”
高宠听了,感激的连连点头。
“好了,我还有事,要去牟驼岗。”
玉尹吩咐完了之后,便嘬口一声唿哨,紧跟着,远处传来蹄声,暗金飞驰而来。
杨再兴和高宠满脸羡慕之色,看着玉尹翻身跨坐暗金背上,扬鞭而去。
“小乙哥真个能耐,去了一趟太原,便得了这样一匹好马。”
“是啊,若我能有这样一匹马,便是死了也心甘。”
杨再兴一拳捶在高宠肩膀上,“怎地这般没志气?我觉着,小乙哥不是一般人,你我只要跟着他,听他安排,莫说一匹马,便是百十匹,我看也不成问题……”
高宠嘿嘿笑了!
却又不由得发自内心的一声感慨。
“是啊,我也觉着,小乙哥非比等闲。
以前只是觉得哥哥好勇斗狠,人虽仗义,却非长久之计。谁料想和小关索扑了一回,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半年前,他还在为三百贯债务头疼,饱受那郭三黑子欺负。可现在,哥哥不但是生意兴隆,更成了有头面的人物,而郭三黑子却逃离了开封。
哥哥的本事,直让人羡煞。
看他那架势,怕也练成了第三层功夫。”
“对了,听九儿姐说,哥哥能有如此进境,还要多亏了他家中那位长者。
据说那位长者能练丹药,不如回头咱们也找哥哥求一回,说不定能突破而今瓶颈。”
“是吗?”
高宠颇为意动。
“骗你作甚,你也不是不知道,三个月前,哥哥不过刚到了二层功夫,可是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