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158部分

宋时行-第158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五哥直恁小看我吗?
当初十五哥也是被那郭少三所迫,至少小乙犯了规矩时,十五哥你没有落井下石。
行行都有规矩,若当时十五哥真个计较,小乙怕也难有今日。”
蒋门神听了,也是一阵的感慨。
和张三麻子告辞后一同离开便桥屠场时,他对张三麻子道:“还是三哥有眼力,当初一力帮衬小乙。谁能想到,小乙而今竟到了如此地步!从今天起,这市井中便有小乙一号人物。”
张三麻子则苦笑,“自家哪有什么眼光?
若说眼光,还是老罗的眼光毒,看出小乙非池中之物。当初我帮他,也是看在老罗的面子上。不过后来小乙为老罗担了事,自家便知道,他玉小乙早晚飞黄腾达。”
两人说罢,突然相视一笑。
内心里已经有了主张,从今以后,定要和小乙多多亲近才是!
是啊,这开封城里,便是如李宝也没有那等本事,聚集三个九级力士。东京三条龙吗?这以后,谁还能奈何得了玉尹呢?至少,以蒋门神和张三麻子,都不可能。
而这,不正是玉尹所需要的结果吗?
官路不通,便在市井中打好基础,站稳脚跟。
不过这基础,还要建立在日后东京不被女真人攻破才成。玉尹心知他也许无法改变大局,但他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帮衬一把,哪怕是最后拼的一死,也不复重生一回。
站在屠场的阁楼中,玉尹举目眺望。
汴河水正奔腾流动,远处巍峨的城墙,在夜色中,却尽显出迟暮之色。
我可以吗?
我真的能改变历史吗?
玉尹在心里默默念叨!若真个要改变,而今还远远不够……大宋时代周刊,也许那将是最后一个机会。
可是这大宋时代周刊,究竟该写点什么?
玉尹回身,在书桌前坐下。
前两日听说,辽军宣德惨败,天祚帝被俘。
不晓得燕子她而今如何,是否已经带着人离开了可敦城?真希望,她能够早些站稳脚跟才好。
对了,辽军?
玉尹的目光,突然转移到了那本抄录来的林牙杂记上面。
便从辽国这场惨败开始吧!
想到这里,他提起笔,写下了西行记三个大字。
他不会直接去谈及女真人的事情,那必然会得罪许多人。毕竟这朝堂上,议和派始终还是占据上风,万一触怒了这些人的神经,说不得会把尚在萌芽阶段的大宋时代周刊掐死。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辽国的角度来谈论女真人,也许更容易被人接受。
玉尹自知他文笔不算太好,不过却没甚关系。
写完之后,再让陈东润色一下,想来他也会很高兴接受这件事情。
嗯,便写《西行记》!

入秋,天凉的很快。
秋风萧瑟,吹过了开封的大街小巷。
观音巷的宅子已经动工,并且进展迅速。
而玉尹的产业,在短短十几日的工夫,又增添了一项。
燕奴找了张二姐商量,而后开始正式加工牙刷。那猪骨和猪鬃都是现成的,工艺也非常简单。张二姐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先把骨片做好,然后把猪鬃煮一下,消毒并去掉猪腥味。然后找人把猪鬃进行加工,五到十根做成一缕。最后把猪鬃绕在骨片上,用细线固定,一支简单的牙刷便做成了。
一个家庭主妇,一天两个时辰,便可以轻松做一百把。
这玩意儿到市面上,也不会太昂贵,一把不过三文而已……材料是现成的,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加工,根本就没什么费用产生。唯一的成本,怕就是给那些家庭主妇的工钱。五支牙刷一文钱,这样一个家庭主妇,一天便可以轻松赚个二三十文。
燕奴兴致勃勃的和玉尹说着她的计划,信心十足。
哪知道,玉尹却蹙起眉头。
“九儿姐这主意好是好,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要找多少工人?这许多工人,又要占居多大地方?”
燕奴笑嘻嘻道:“小乙哥真笨,根本不用招人。
奴和二姐商量好了,咱们只负责加工骨片和煮猪鬃。
剩下的活计,便给那些妇人们做……她们大都在家中无事,闲来呆在家里,随便做些,正好可以贴补家用,还能买些胭脂水粉,必不会拒绝。所以,根本不需要工场,更不用去租赁地方。只是这东西怎地让大家知道?却还是有些麻烦呢。”
玉尹,听得目瞪口呆!
   

  


第一六二章 燕奴的生财之道(二更)

  
总觉着燕奴说的这法子有点耳熟,在后世倒是经常听到。
可这是宋代啊!
不过玉尹倒是赞成燕奴的主意。如此一来,确实能免了赁工场的费用,减少了一大笔开支。同时对于那些整日无甚事情的家庭主妇而言,也提供了一条生财之道。
只是,如何推销出去呢?
玉尹前世没学过商业,对于如何推销,还真是没有办法。
燕奴见他不说话,便笑了,“其实,奴倒是有个主意,却不知当不当用。”
“九儿姐便说无妨。”
燕奴的脸,红了。
她显得有些扭捏,低垂螓首半晌,方轻声道:“昨日李家大郎来与小乙哥说事,奴在偶然间听到。小乙哥欲做大事,要办那大宋什么周刊,貌似要刊印不少……奴在想,小乙哥可否找人些篇文章,说些关于这牙刷的好处呢?奴到时候再去找那些送漱口水的,给他们一些牙刷,让他们免费赠送出去,也就能被人知晓。”
宋代,是一个对商业相对放开的时代。
不是说过,宋代是一只脚迈入近代资本主义的时代吗?却没想到燕奴居然有如此头脑,竟想出了‘广告’和‘免费试用’两个法子,着实让玉尹小小的吃了一惊。
对啊,我可以进行广告嘛!
我手里既然掌握着大宋唯一的媒体喉舌,便是做些广告,又有何妨?
玉尹这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便计上心来。
见燕奴还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他反而笑了,“九儿姐这主意甚好,自家明日便去找少阳商量。
他文字极好,非我可比。
与其自家费尽心思的写,倒不如让他帮忙,顺便还可以给他些稿费,也能有些补贴。”
得了玉尹的称赞,燕奴顿时兴奋起来。
她连连点头,“那便依小乙哥所言。”
说完,燕奴转身就跑出了房间,看她那蹦跳的脚步,活脱脱像个得了长辈夸奖的小孩子。
其实,她才十七岁,不就是个小孩子吗?
玉尹看着燕奴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柔情……

“六嫂,这大早上,又要哪儿去?”
一夜小雨,清晨的空气中,还带着些水气。
晨风有些清冷,杨金莲打开门,迎面被风一吹,顿时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她下意识的紧了紧衣襟领口,呼出一口浊气后,迈步走出家门。由于她住的是楼房,家中并没有水井可以使用。所以每天的用水,大都是从外面买来。这开封府里,卖水也是一项生计,养活了不少人。清晨,他们会从城外汲取来甘甜的泉水,按照之前的约定,挨家送到门口。有些像后世卖纯净水的,买家把空桶放在门口,卖家按照空桶的数量换取。每到月底,则挨家结账,收益倒也不差。
丈夫不在家,杨金莲用水倒是不多。
每天需六桶水,除了生活饮用之外,还能洗漱一番。
她在门口拎起一个装满泉水的木桶,正准备往屋里走,却见隔壁一个熟悉的妇人,正出门准备离去。
虽然不是太熟悉,可还是要招呼一下。
远亲不如近邻,特别是丈夫不在家时,这些个妇人可是帮衬她不少。
那妇人拎着个小包,听到杨金莲招呼,便停下脚步,“金莲,怎地你家大郎还没有回来?”
杨金莲苦笑一声道:“是啊,这次出去忒久了些。”
“你说他一个太学生不好好读书,却跑出去作甚?
留你一个弱女子在家,实在是有些不妥……来来来,我帮你!看你细皮嫩肉的,怎能拎这许多水来?”
说着,六嫂便跑过来,拎起一桶水进了屋。
杨金莲心里也是万分感激,也一同进了屋,便笑道:“六嫂平日里可少出门,今天怎地这么早?”
六嫂把手里的小包扬了扬,“嘿嘿,不过是去交牙刷。”
“牙刷?”
“是啊,就是这物件。”
六嫂帮着杨金莲把水拎到了屋子里,然后把小包摊在桌上,解开来平铺。里面一支一支牙刷摆放的非常整齐,大约有一二百的样子。她笑嘻嘻道:“也不知这东西拿来如何用,反正有人让自家做,还给工钱,便接了这活计。你可别小看这东西,五支便是一文钱。自家一天能做两百支,便是四十文的工钱,却也划算。”
杨金莲不禁好奇的拿起一支牙刷,左看看,右看看,却看不出个头绪。
“六嫂,这东西做甚用?”
六嫂呵呵笑了,“这谁又晓得?
不过这东西据说是玉大官人鼓捣出来,具体用处,想来也只有他知道。而今玉大官人把这活计拿出来让我们来做,着实帮了不少忙……今日这两百支若都满意了,便是四十文钱。嘿嘿,正好可以买些肉回来,让我家那个大小子好生解馋。”
“玉大官人?”
杨金莲一怔。
六嫂道:“便是马行街的玉蛟龙,玉尹玉大官人。
金莲你方来开封,可能不晓得玉大官人的名号。他在马行街有肉铺,还开了屠场和熟肉作坊。能使得一手好琴,当初更斗败了开封第一嵇琴的冯超,端的是个才子。
对了,前段时间他还有过一篇解词,也是极好。
可惜自家听不太明白,说不定你家大郎也知他名字……对了,十天前他还踢了御拳馆,据说连那小关索李宝也非他对手。”
六嫂说完,却犹豫了一下。
她环视了一眼房子,轻声道:“金莲,六嫂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啊,还请六嫂明言。”
“自家知道,大郎是个有本事的,金莲你嫁了大郎,倒也不同担心吃穿。
可这女人呢,总是要留些贴己钱才好,免得将来真个有事发生,却又身无分文……”
这巷子里的人,大都知道杨金莲一家不缺钱。
那李大郎似乎有使不尽的钱两,当初买这房子的时候,更是豪气得紧,一口便应了五百贯的叫价。这也让街坊邻居们对李大郎充满了好奇和尊敬。看杨金莲的穿戴,虽然简朴,但做工精细,价格不菲。更不要说每天六桶水,便是六十文的花销。
普通人家,如何有这等手笔?
但六嫂这番话,却也没有什么恶意。
杨金莲乍听玉尹的名字,心里一动,脸顿时赧红。
玉尹,不就是那个被奴泼了洗澡水的男人吗?原来他在开封,竟有偌大的名气?
一颗心,顿时砰砰直跳。
杨金莲搬来开封之后,很少抛头露面。
甚至便是大郎的朋友前来,她大多数时候也是呆在楼上。
除了邻里之外,也没什么朋友,更很少走出这条巷子。也正是因为此,杨金莲还真不太清楚玉尹的名头。不过听六嫂这话语的意思,似乎那个玉尹,也非常人。
耳边,突然回响起当日玉尹那颇为关心的叮嘱。
脑海中更浮现出了当日羞人的场景……
杨金莲的脑袋瓜子,顿时变得混论起来。
“金莲,金莲……”
“啊,六嫂,我听着呢。”
“刚才那些话,你可别和大郎说,免得大郎说自家的不是。”
“当然不会,六嫂也是好意,金莲感激还来不及,怎可能与大郎说呢?
对了,那玉大官人的活计,又如何做工?”
“呃,很简单,便报了名,然后签好契约,领得材料,回家做便是。
玉大官人也不催促,反正你做好了,便过去交货,然后拿钱;若还想做下去,便找他们领材料回来再做便是。上次拿的材料少了,这次过去,定要多领一些才是。”
“六嫂,奴也可以做吗?”
这话一出口,杨金莲的脸腾地有些发烧。
她也不知道,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可是却鬼使神差般的说出了口。
六嫂之前也只是随口劝说,却不想杨金莲竟真的动了心。于是也一怔,但旋即便笑道:“怎做不得?只需到那边签约画押便是……不过金莲,你真个要做这活计?”
杨金莲这时候也回过神来,稳稳心思,轻声道:“奴在家里也是无事,大郎整日不着家,若有个活计,也能解了这烦闷。不过到时候,还要六嫂你多多指点才是。”
“好说,好说!”
六嫂说着话,朝外面看了看天色。
“我便要过去,好早些换了钱回来……金莲若有意,便与自家同去?”
“嗯,如此正好。”
杨金莲也说不清楚,自己这究竟是怎么了。
反正是应了六嫂的话,又加了一件衣服,便同六嫂一起出门,朝便桥屠场方向行去。
“六嫂,那玉大官人是怎生样人?”
“呃,小乙哥……却真说不好。”六嫂一边走,一边和杨金莲说话,“他住在观音巷,倒没什么交集,很多事情也都是道听途说而来。据说他本是马行街的泼皮,以前好勇斗狠,倒也是一号人物。今年初,遭了人算计,险些被李宝给摔死……
不过后来也不知怎地,突然改邪归正,做起了正经营生。
三月时,他曾在大相国寺使琴,使得真个叫好。当时我也去看了,虽听不太懂,但感觉着很厉害。后来他便越发不可收拾,不但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