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166部分

宋时行-第166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仁闻听,顿时放下了心。
“我当何事,原来如此。
小乙且吃杯茶,待自家查一下卷宗,看看你家那铺子而今有多大,是否可以增加。
说起来,小乙家那营生的确是好。
自家有几次路过,都见人满为患,生意好得不得了。依我看,这开封城里这许多肉铺,唯有小乙家生意最好,实在是让人羡慕。”
宋仁一边说着,一边找出卷宗查阅。
玉尹喝了一口茶,见屋中也没有别人,眼珠子一转,轻声问道:“押司,我今日来时,见三哥急匆匆离开,还说要上街巡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平日里不是有铺兵便足矣?”
宋押司抬起头,面露神秘之色。
他起身走到门口,朝外面看了两眼之后,压低声音道:“小乙,这是咱自家说话,你可不要传出去。的确是出了些事,昨日从河南府传来消息,说崇国公,门下侍郎,新任太宰白相公家的一批货物遭人劫了,还死了几十个人……本来白相公并不打算声张,可那批货物当中,有白相公要敬献官家的祥瑞。这不,一大早官家便把府尹唤去,而后府尹回来,便把肖押司等人一同找去,商量应对之策。
听人说,河南府那边已经行动起来,开封府这边也要配合行动。
如果不出意料,那些东西很可能会出现在开封府或者河南府,要我们要仔细盘查。”
白相公,便是新任太宰,接替王黼之位的白时中。
玉尹心里一动,忙笑道:“看样子这两日真个要小心些才是……小底回去之后,定要让底下人老实些,莫要惹事生非才好。对了,我那铺子的事情,可查好了?”
“呃,已经查好。
按照小乙家的铺子,可向左右扩二十步范围,若再大的话,怕就要经办其他手续。”
“二十步?”玉尹笑着点头,“那不就是四十步范围?”
“正是。”
“如此便明白了,多谢押司。”
说着话,玉尹偷偷塞给了宋仁一块散碎银子,令得宋押司顿时笑逐颜开。
白时中吗?
玉尹得了消息之后,便离开了开封府。
难道说,田行建他们劫持的,便是白时中的物品?
可不知为什么,玉尹这心里面,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白时中,又如何有如此家产?


   

第一七三章 此事非一般(二更)


白时中,字蒙亨,寿春人。
登进士第,累官为吏部侍郎,坐事降秩知郓州,后复召用。
政和六年时,白时中拜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历史上,他接替王黼出任太宰之职。而今王黼提前被罢免,但历史的车轮犹自滚滚向前,白时中依旧接任太宰兼门下侍郎之职。
其人才学,非同小可。
但他更厉害的,还是进献祥瑞,博取徽宗皇帝欢心。
早在政和年间,他便进《政和瑞应记》而得到徽宗皇帝赏识,并拜为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在接替王黼出任太宰之后,更表贺翔鹤、霞光等事物,令徽宗皇帝更是无比开怀。这样一个靠着祥瑞而发家的人,进献祥瑞,也不出人意料。
而且,白时中早先是靠蔡京起家,身后更有蔡京作为依仗。
这祥瑞未必便是白时中所有,更有可能的,还是蔡京要通过白时中进献,以博取徽宗皇帝欢心。要知道,蔡京而今正在竭尽全力讨官家关心,以期继续掌控大权。
如果如此推演,似乎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可玉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总觉得这里面,似乎还缺了些什么。
但有一点他已经清楚,那就是这批赃物,绝不可以在开封府中出现,否则必有杀身之祸。
本来,玉尹还在犹豫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可是从宋仁口中得到了消息之后,玉尹便拿定了主意。
去太原府把这批赃物处理掉,天高皇帝远,及时被发现,也追查不到玉尹的身上。
可是,该让什么人去呢?
玉尹再一次犹豫了!

离开开封府之后,玉尹直接前往便桥屠场,牵了马,直奔御营。
河南府既然已经通知了开封府,那想来用不了多久,凌振便可以得到准确信息。
与其到时候措手不及,倒不如提前告知。
玉尹也相信,凌振一定可以为他保守秘密……
来到御营的时候,杨再兴和高宠正在试马,看上去非常高兴。
身为武将,能有一匹宝马良驹,可算得上是每一个武将梦寐以求的事情。似杨再兴高宠能够得到这样一匹好马,自然是爱若珍宝,所以一大早便过来试马演练。
不过,玉尹到了之后,却把两人喝住。
“从今天开始,尽量少来御营。
便是试马,也只能在御营校场,绝不能出御营半步。大郎,十三郎,事情已经发了……河南府已经通禀开封府,这三匹马应该是太宰白相公之物,说不得最近一段时间,要有一番盘查。总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你二人一定要多加留意。”
“甚白相公,若敢抢我王追,必与他拼命。”杨再兴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
玉尹大怒:“大郎休要胡言,那白时中不是市井泼皮可比,堂堂门下侍郎,便是动凌叔父,也不过举手之劳。你莫要莽撞,若坏了事,少不得还要连累你爹娘。”
玉尹平日里极少发火,可一旦生气,便是杨再兴也要噤若寒蝉。
更何况,这里面还牵扯到了父母安危,杨再兴就是再浑,也不敢再口出狂言。
“下个月,观桥书院便要开学。
我已经托付柳大官人办好了你二人学籍,到时候便随我一同前去求学。这几日,尽量不要出开封城,闲暇时便读读书,多识字,免得将来入了书院,被人耻笑。”
杨再兴和高宠相视一眼,连忙道:“谨遵哥哥之言。”
把两匹马牵回了马厩之后,玉尹便找到了凌振。
把事情与凌振说明,凌振也是大吃一惊,而后苦笑连连。
“当初那苏灿送来这些东西,便知事情不小……却未料到,竟牵扯到了白相公。
不过小乙,你准备如何处理这事?”
玉尹闭上眼睛,思忖良久后道:“这些东西绝不可以在开封府和河南府出现,最好的办法,便是把这些东西送往太原府。那边距离遥远,而且又是边关所在,便是朝廷诏令,一时间也难以传递过去。我在那边也有些门路,若处理的好,说不得可以妥善解决。只是此去太原府,若没个可靠的人,恐怕也难以托付……我正在思忖此事,必须要尽快想出个合适人选来,这样也好早些把这些东西脱手……”
凌振闻听一惊,“小乙在太原府也使得人?”
他想了想,而后道:“小乙这办法,以目前而言倒也最妥帖。
不过这个人选,还需得当,否则难保不出破绽。小乙最好尽快解决此事,东西便先放在这边,短期之内,也查不到这里,也还算安全。总之,此事还要尽快解决。”
听得出来,凌振有些怕了!
不过他能够做到而今这地步,也算是够意思。
玉尹拱手道:“如此,便要麻烦凌叔父。”
“小乙放心,我这边暂时不会有麻烦,倒是你那边,可拖延不得。”
“我知道,小乙定会尽快决定人选,而后把这些麻烦东西脱手。”
两人在御营中又寒暄了几句,玉尹这才带着杨再兴和高宠离开。临走的时候,玉尹让凌振设法把那三匹汗血宝马换个颜色,以掩人耳目。凌振笑道:“小乙只管放心便是,这些事情,自家自晓得如何处置……总之,这件事不宜拖延的太久……”
玉尹再次道谢,带着杨再兴两人走了。
在返回开封的路上,高宠突然道:“小乙哥,若实在无人,自家愿意走一遭太原府。”
“呃?”
高宠笑了笑,“这些时日,自家这功夫也盘得熟了。
可是却一直苦于没有头绪,始终无法突破而今瓶颈。安神医配的药物虽好,却治标不治本。当年我阿爹教授我功夫时便说过:我这功夫本就是源自军中,乃军中打法。单凭着闭门造车的苦练,恐练不出真法,所以自家想出去走走,找人切磋,以寻求突破之机……只是如此一来,便赶不上观桥书院进学,要耽误哥哥的一番心血。”
军中打法?
陈希真说自己的功夫,也是军中打法,却没有说过,要自己出去历练。
玉尹心里一动,又想起了陈希真说的那个木鱼僧。
这两日本这些赃物缠的头疼,几乎把这件事给忘了……待此事解决后,还是要往观音院走一遭。
不过,高宠说的,似乎也在理。
若是高宠,玉尹倒颇为放心,这可以说是自家兄弟,不担心他会使出什么花招来。
可是……
玉尹轻声道:“十三郎要想清楚,太原府而今,可也算不得太平。”
高宠闻听,顿时笑了。
“若真个不太平,倒正合了自家心思。”
看得出,高宠心意已决。
玉尹当下也不再劝说,“既然十三郎已经有了主张,那自家便不赘言。
只是此去太原府,当早去早回……你家中尚有老娘苦盼,切莫让她等的心焦才是。”
“哥哥放心,自家明白。”
杨再兴在一旁听了,也颇有些意动。
只是想到徐婆惜,这到了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回来。
回到开封城后,玉尹并没有立刻催促高宠动身。他还要找个由头,为高宠打点一番,否则这冒然离开,必然会令得他人怀疑。可问题是,该找什么样的由头呢?
+++++++++++++++++++++++++++++++++++++++++++++++++
开封府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
东京禁军此前已经收兵,而今再次出动,在城中设立关卡,已加强盘查。
开玩笑,进献给徽宗皇帝的祥瑞被人给劫走了,这可是自宣和以来,方腊平定,最大的案件。
一时间,侦骑四出,到处可以看到巡逻的铺兵和禁军。
往日里那些泼皮闲汉,也都不敢再跑出来闹事,一个个全都老老实实,生平惹来祸事。
玉尹倒是显得很平静,一如往常的生活。
每天去便桥屠场,而后便开始着手安排扩张肉铺,同时写点曲子,看上去倒也逍遥。
观音院的事情,暂时被他抛在了脑后。
这种时候,他哪里还有心情,去找人拜师学艺?
不过,开封城中盘查虽紧,城外却还算平静。凌振每天都会让凌威以学艺的借口来开封城里报信,告诉玉尹一切尚都安好。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七月便悄然过去,时间进入了八月上旬。观音巷的宅子,在八月初提前完工,令燕奴好不高兴。
玉尹去新房看了一下,但见两米高的院墙,墙上抹着白灰,整洁而大方。
一亩多大的宅子,建有四幢房舍。
正中央是一幢两层高的小楼,是在原有房舍的基础上建造起来,远远看去颇为醒目。
入门两侧,则各有两间厢房,在庭院一隅,还有一幢小屋,便是安道全所要求的丹房。在主楼另一侧,则是一块空地。面积不算太大,约百平方,上面扎着木桩等事物,还有按照燕奴添置的一些器具,便是玉尹夫妇平日练功习武的地方。
后墙,紧邻观音院。
站在二层主楼的窗口,可以眺望观音院的景色。
如此建造,不但采光比从前好了百倍,而且环境也丝毫没有任何变化,一如从前般幽静。
燕奴看了新家,便立刻喜欢上了。
两人商量了一下之后,又征求了安道全的意见,便决定在八月初五,搬回新居。
在北宋,入新居可是一桩大事,少不得要摆上流水席,请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前来。哪怕玉尹两人是这边的老住户,也不能短了这规矩,这自然又少不得一番准备。
时间一晃而过,八月初五便已经到来……
 

   

第一七四章 金明池争标图(一更)


一连几天,都是阴云密布,细雨靡靡。
开封城的街道在细雨之中变得格外泥泞。没办法,这开封的街道,除了御街等几条主干道之外,大都不甚平整。就比如那大名鼎鼎的潘楼东大街,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看上去崎岖狭窄,地面更是高低不平,与它的名气显然无法吻合……
这便是东京!
远没有盛唐时,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那种磅礴大气,更多是一种纤细甚至凌乱的婉约。
好在,八月初四时,雨停了。
所以在八月初五到来那天,已许久不见的太阳终于露出头来,重又把阳光洒落开封城。
一大早,观音巷外便热闹起来。
几辆大车纷沓而至,燕奴坐在牛车上,更笑逐颜开。
虽然不是搬迁新居,可是这故居返修之后,便如同新居一般。
燕奴第一次看到完工时的新居时,顿时激动的落了泪。这是她的家,从此以后,便要生活在这边,为小乙哥操持家务,为小乙哥生子……这怎能让她不感到快活?
坐在车上,燕奴仍有一种做梦的感受。
玉尹被李宝摔了一次后,整个人脱胎换骨,好像换了个人一样,让她几乎认不出来。
甚至一度以为,小乙哥被鬼怪附身。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念头也渐渐淡了,到如今更是烟消云散。
牛车在观音巷口停下来,燕奴便纵身从车上跳下。站在巷口,看着那尽头雪白的墙壁,还有高耸的门楣,不知为什么,眼泪唰的一下落下,整个人若吃了一样。
“九儿姐,咱们回家了!”
玉尹牵着暗金,走到燕奴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