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184部分

宋时行-第184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福金却笑了。
“小乙才华,我心里清楚。
李娘子何等高傲之人,对小乙琴艺也是推崇不已。
说实话,一个小小的太乐署博士,的确是委屈了小乙,便做个乐正,也算不得事。
不如,我赠小乙一个前程,如何?”
“啊?”
玉尹大吃一惊,有些惊讶的看着赵福金。
见他如此表情,赵福金这心里面,总算是有些平衡了。
这厮从见到我之后,就一脸平静之色,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一样。这一下,总算是让你失了仪容。
赵福金眼中闪过一抹狡佶,然后从旁边的案子上,端起一杯茶水。
“小乙可听说过苏杭应奉局?”
苏杭应奉局?
玉尹又怎可能没听说过。
便是他不知道苏杭应奉局,也听说过‘花石纲’。那是北宋末年六贼之一朱勔一手设立,专门为讨好徽宗皇帝,搜集这种奇花异石。而那朱勔,更因为这‘花石纲’而甚得徽宗皇帝所喜,一路青云直上,而今官拜宁远军节度使,可谓风光无限。
只是这苏杭应奉局,却把个东南折腾的民不聊生。
当初方腊起事,便以‘诛杀朱勔’为口号,令东南为之振荡。
只是玉尹不明白,赵福金突然提起苏杭应奉局是什么意思。便疑惑看着赵福金,等待她的说辞。
可是,赵福金脸上却露出一抹无奈之色。
“小乙既然知道苏杭应奉局,想来也清楚这苏杭应奉局的名声。
此前方贼谋逆,朱勔逃离杭州,苏杭应奉局也因此而关闭。然则年初时,官家又起意,重启苏杭应奉局。只是朱勔而今官拜宁远军节度使,便不好再前往苏州。
加之方逆谋乱时,苏州也遭受了牵累,而今元气未复。
所以官家决意,在杭州设立应奉局,重启花石纲……如今,那杭州应奉局里尚缺少一个都监,是个正八品武官的职衔。若小乙愿意,我可以设法为小乙举个承务郎,差遣应奉局都监,如何?”
玉尹本一脸轻松,可是听完了茂德帝姬的这番话,却着实吃了一惊。
承务郎,实即员外郎,秩从八品。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官,便是放在其他朝代,对一个普通白身百姓而言,也极具诱惑。更不要说那应奉局都监,还是个正八品的实缺,无疑更具诱惑力。
有宋以来,入仕途径无非三种。
科举,包括太学登第等方式,考取功名入仕;荫补,凭借父辈所立下的功劳入仕,也就是俗称的衙内;除此之外,北宋入仕还有一个途径,便是特举制度。通过一些极有权势的士大夫推荐,从而入仕获取官职,但走这条路的人,并不算多。
盖因那些但凡有名望的士大夫,多爱惜羽毛。
他们不会轻易推荐,也是保存自身的一种态度。茂德帝姬说的,便是‘特举’途径。
对于其他人,可能有些麻烦,对于茂德帝姬来说,却并不算太难。
如果茂德帝姬出面,便是白时中也不会出面阻止。不仅仅是因为赵福金是徽宗的女儿,更因她还是蔡京的儿媳妇。白时中便是出自蔡京门下,哪怕蔡京而今不得意,他也要给茂德帝姬几分薄面。所以说,赵福金说出这番话,倒也不突兀。
杭州应奉局都监?
玉尹一直在寻找一个入仕的途径,却不想这门路居然到了跟前。
不得不说,承务郎,差遣应奉局都监,的确是极具吸引力。可玉尹却没有因此而利令智昏。相反,当赵福金说出这一番话后,他反而冷静下来,便直勾勾看着茂德帝姬。
那目光清澈,恍若能看穿赵福金的内心。
赵福金本来说得颇为得意,可是在玉尹这目光的注视下,竟不由得心里一阵慌乱。
她忙借着吃茶,低下了头。
可是心里面,依旧砰砰直跳。
“我,要付出什么?”
“啊?”
这一回,轮到赵福金愣了神。
玉尹语气平静,但却带着一丝冷意,“帝姬有如此好事与小乙,想来必有要求……小乙虽不才,却也听说过一句老话: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我才不信天上会平白掉下馅饼,帝姬既然这么说,想必小乙也要有所付出才是。”
“没有……你别误会,我只是……”
不知为何,听着玉尹那冷冰冰的话,茂德帝姬心里一痛。
她连忙摆手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只是,只是觉得小乙有才学,自当有所作为。先前小乙辞了官家敕命,再想留在东京,怕难度很大。这杭州应奉局……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
赵福金有些失了方寸,忙不迭的解释。
她当然有想法:柔福帝姬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玉尹,若玉尹继续留在开封,弄不好便要闹出什么事情出来。正好前两日,听宣和殿大学士节度使,领枢密院事蔡攸偶尔说起杭州应奉局缺一个都监,赵福金便立刻上了心。如果,玉尹得了这个职事,便可以离开东京。这样一来,柔福帝姬见不到他,时间长了便冷了心。
小女孩儿嘛,总是思想多变。
只要她见不到玉尹,便不会闹出什么是非出来。
同样,玉尹得了这么一个实缺,也不算委屈,便权作自己给玉尹的一个补偿……毕竟,玉尹家业都在开封。
让他背井离乡,远离这繁华之地,终归有些说不过去。
那苏杭应奉局都监是个什么缺?茂德帝姬心里自然是非常清楚。
更何况,杭州虽比不得开封繁华,也算是东南有数的富庶之地,也不算委屈玉尹。
赵福金这是一番好心,若换个人,说不定会欣然前往。
可玉尹那是个什么性子?
即便是重生之后变得圆滑不少,但骨子里的傲气,让他不愿意轻易接受一个女子的馈赠。
若真个为了荣华富贵,便留在可敦城就好。
玉尹看着赵福金那慌张的样子,顿时笑了……“也许帝姬一番好意,可是小乙有自知之明,恐怕难当重任。”
如果是个知县知府,能独当一面,说不得玉尹会考虑一二。可是这劳什子应奉局都监,说穿了就是一个皇家买办的保镖。上面有领应奉局事管着,下面也没有多少可用之人。便是在杭州,恐怕也施展不得拳脚,毕竟这领应奉局事的,不是朱勔。
各种束手束脚,倒不如不去。
玉尹站起身来,冲赵福金一笑,“若帝姬无他事情,小乙这边告辞。”
说完,他便要离开水榭。
可不等他走到门口,却听得赵福金身后一声娇喝:“小乙,我是为你好,怎恁不知事?”

   

第一九八章 好意心领

赵福金话出口,顿觉不妥。
这话听上去,好像有那么一点暧昧的成分在里面。可既然已经说出了口,再想收回,却不好办。赵福金脸通红,银牙一咬,顿足道:“你若留在东京,早晚必有祸事。”
“啊?”
玉尹停下脚步来,看着赵福金。
可赵福金却又沉默了!
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难道说,嬛嬛喜欢你,我爹不会同意,一定会找你麻烦?
这若是说出口来,不说别的,恐怕赵多福就会不高兴。
更不要说这还关系到赵多福的名誉问题。
赵福金和玉尹接触不过一次,对玉尹的印象,主要还是源自他那一曲《三弄梅花》。梅花的高洁、孤傲,衬托出玉尹的性情。除此之外,便是那从坊巷间得来的消息。
什么浪子回头啊,什么有情有义啊,什么武艺高强啊……总体而言,赵福金听到的,多属于正面,可即便如此,她也不敢肯定,玉尹知道赵多福喜欢他的消息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反应。万一……万一他心生歹念,和嬛嬛接触以图前程,岂不是坏了嬛嬛一生幸福?赵福金,却不敢作此赌博。
见赵福金不说话,玉尹有些疑惑。
若我留在东京,早晚必有祸事?这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茂德帝姬听到了一些风声,有人要对我不利吗?可也不该啊,我的确是有些仇家。比如李宝,比如唐吉……但这些人,似乎也奈何不得我!玉尹而今,已不逊色李宝。这个不逊色,不仅仅是从个人武力而言,更包括了诸如威望、名声还有人脉、财力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比较。从这一点来说,李宝奈何不得玉尹。
而且李宝最近一段时间也很低调,基本上不和玉尹照面。
不仅仅是李宝,甚至包括李宝的那些徒弟,诸如吕之士、吉普、田雨生之流,大都在尽量减少和玉尹的冲突。再加上陈希真在教授燕奴习武,所以御拳馆也不可能为李宝撑腰。
除了李宝之外,坊巷中和玉尹有可能产生威胁的,便只有唐吉。
这是个五龙寺三等内等子,从个人武力而言,玉尹要差唐吉一筹……况且五龙寺为皇室效命,唐吉倒也算是一个大敌。不过,唐吉而今在窥探周侗传下的真法,短时间内也不会对玉尹造成威胁。再说了,唐吉现在就不在东京,据说他奉命前往真定府勾当,大概要在年底才能返回,又如何对玉尹造成威胁?
除这二人之外,能对玉尹造成威胁的,也屈指可数。
李邦彦、赵构……但这些人在暗地里使些手段可以,明面上却不会真个和玉尹为难。
原因?
倒也简单!
玉尹还不入他们的法眼。
特别是李邦彦,甚至有可能已经忘记了当年他和唐吉联手毒杀玉飞的事情。如今的李邦彦贵为浪子宰相,玉尹一介市井小民,李邦彦又怎会放在心里?倒是赵构,此前曾害过玉尹一次。但也就是那一次,之后赵构似乎再也没有针对玉尹动作。
他陷害玉尹,是因为当初玉尹害他失了面子。
而今玉尹被绝了仕途,赵构又怎可能再和玉尹斤斤计较?那样,便有失他皇子气度。
更不要说,玉尹而今也认识一些人。
便比如高俅……所以从这一点上,赵构也不可能找玉尹麻烦。
不是这些人,还会有谁?
白世明……玉尹从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帝姬方才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赵福金心头小鹿乱跳,她也不知道,自己怎地就鬼使神差般说出那样的话语来。
“……反正,你必须要走。”
“为什么。”
“不为什么,便是我要你走……”
赵福金说话有些失去了方寸,语气变得有些蛮横起来。
不过,玉尹倒不觉得什么,这赵福金蛮横时的模样,倒是颇有些味道。
沉吟片刻,玉尹笑道:“若是自己有得罪帝姬之处,还请恕罪则个……不过,我暂时不准备离开东京。虽然那杭州应奉局都监的确是个肥缺,但小乙确有自知之明。
不瞒帝姬,小乙正要入观桥书院求学,大概下个月便要开始。
这个时候若离开了东京,便要放弃学业,实非小乙所想,还请帝姬莫怪小乙不识好歹。再说了,小乙家眷亲朋,包括家业都在东京,也实在是不能离开……所以帝姬好意,小乙心领。只是这杭州应奉局都监一职,小乙确是无心前往,还望见谅。”
“我怎……”
“帝姬若无其他吩咐,小乙便告辞了。”
玉尹说罢,拱手一揖,转身便走出了水榭。
把个茂德帝姬一句话憋到了嘴边,却半天也说不出口,望着玉尹的背影痴痴不语。
“我怎个会怪你,你又未曾得罪我。
便真个是得罪了……我又怎会见怪?”
赵福金喃喃自语,却不禁霞飞双颊,粉靥羞红。
玉尹出了这座私邸,站在大门口处。
八月十五,本应月圆。
却不想此刻乌云遮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冰冷的秋雨,打在身上令人很不舒服。可站在这私邸门口,也不是个长久之事,玉尹认清楚了方向,便冒着雨冲下门阶。才跑出去十几步,就听到有人在叫他。
“小乙哥!”
顺着声音看去,却见在长街角落处,一棵杨树下,燕奴手持油纸伞,正面露焦急之色。
“九儿姐,你怎地来了?”
玉尹看到燕奴,吃了一惊。
却见燕奴举着伞,飞快跑到了玉尹身边,把油纸伞举起,为玉尹遮雨。
“方才那人带小乙哥走,奴不放心,便让高世光跟在后面。
见小乙哥进了那宅子,他便回去通报,奴这才过来……小乙哥,那是个什么人家?”
“呵呵,一个大户人家,找我说些事情,九儿姐莫担心。”
玉尹这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意,便轻声回答了燕奴,从她手中接过油纸伞道:“走吧,咱们回去。”
“嗯!”
燕奴便依偎在玉尹身边,两人躲在油纸伞下,沿着凹凸不平的长街,缓缓朝内城行去。
“九儿姐,你来这边,没去潘楼吗?”
“有甚可去,若没了小乙哥,潘楼去不去都是一样。
反正婆惜的唱腔奴也听过好多次,没甚稀奇之处。倒是大郎,听说小乙哥被人带走,急得不得了……若不是安叔父拦住他,说不得他便要与奴一起,前来等候。”
“大郎也没去潘楼?”
燕奴白了玉尹一眼,“小乙哥当大郎甚人?
你被人带走,也不知是个甚情况,大郎又如何有心情去潘楼看戏?他这会儿还在家里呢,咱们早些回去吧,若回去的晚了,怕是安叔父也拦不住他,惹出祸事来。”
玉尹闻听,忙点了点头。
行走在东京的长街上,细雨靡靡。
虽有油纸伞,可是玉尹身子大,所以占了一大半。燕奴的肩头,也被雨水打湿了。
玉尹伸出手,搂住了燕奴的肩膀,把她揽在怀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