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186部分

宋时行-第186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丰乐楼捧出了俏枝儿,总算稳住局势。
谁又想到,没过多久俏枝儿被玉尹逼走,令丰乐楼再次元气大伤。
好在这时候马娘子请来了大名府行首冯筝,并得了玉尹《梁祝》的曲子,也算是扬眉吐气。反观潘楼,由于封宜奴要退出勾栏,推出的徐婆惜却不能独当一面,令马娘子更加得意,认为今年开封上厅行首之位,非冯筝莫属,丰乐楼便可以再次压制潘楼。
说起这丰乐楼和潘楼之间的竞争,那可是一言难尽。
似乎从仁宗皇帝开始,将近百年间,两座酒楼便冲突不断……
当得知封宜奴找玉尹做曲词时,马娘子还暗地里嘲笑封宜奴:便省了那几个小钱,找一个屠户作曲词,简直是笑话。
她承认,玉尹乐律确是高明。
同时她也知道,玉尹能作出《登岱》一诗,也算不得白丁。
可是,马娘子太了解玉尹了!
或者说她太了解此前那个玉尹……
也正是这原因,马娘子一面看重玉尹,另一面又瞧不起玉尹。
否则便不会有后来玉尹乔迁时,让白世明过去道贺的事情发生。不过,即便是如此,马娘子也不甚在意。高尧卿也好,朱绚也罢,还有那些个太学生,在她眼中都不成气候。丰乐楼能立足开封百年,也并非没有根基。几个小娃子,马娘子真个看不入眼。便是她知道有柔福帝姬在,也未必会真个上心,了不起便是重重责罚白世明而已。
相反,马娘子也因此对玉尹心生不满,认为玉尹有些狂妄了……
可谁又能想到,玉尹偏偏在她认为最不可能有成就的领域中大获成功,牡丹亭一曲出来,让马娘子大跌眼镜。
这两日,潘楼连续上演《游园》,给丰乐楼带来巨大压力。
虽则丰乐楼依旧是生意兴隆,但比起潘楼那热闹场景,明显要冷清许多。
直到这时候,马娘子才真个有些后悔了。
“妹妹这话怎说得?
倒也不是急,而是觉得……却是我当初看走了眼,小觑小乙,才有今日这个局面。
请妹妹来,是知道妹妹聪慧过人,帮我出个主意如何?”
“姐姐要我如何出主意?”
李清照端起一杯清水,漱了口,复又吐到一旁的盆子里。
“我欲请小乙作词,可你也知道,我家那不争气的混账东西,着实把小乙得罪狠了。
听说妹妹和小乙交情不错,所以……”
“所以让我做个说客?”
马娘子忙不迭点头。
李清照却叹了口气,摇摇头,轻声道:“我确是认得小乙,可说起来,也不过一面之交,加起来说过的话,只寥寥数语耳。若论交情,我倒是觉得姐姐和小乙交情更深。当初丰乐楼帮过小乙,这份情意不管怎地都在,小乙又岂能不记得?
只是这件事,姐姐到现在还没有明白错在何处。”
马娘子忙正身道:“请妹妹指点迷津。”
“姐姐嘴上说错了,可这心里,却认不得错。
当初潘楼请小乙作词编曲,封宜奴亲自登门相求……而后又有诸多照拂,当小乙说要指点徐婆惜的时候,封宜奴更二话不说便答应下来,这又是对小乙何等信任。
小乙而今,已不是那个当初整日里和人争锋,打架斗殴的马行街泼皮。
他如今也算是有些名声的……也许在姐姐看来,他那名声地位算不得什么,可是与他而言,却需要有人给他尊重。否则,当初官家敕命,何等荣耀?他为何又要拒绝!别说什么他自觉才学不够,想想太乐署那些人,而今又是怎生的态度?”
马娘子听罢,沉默了。
李清照说:“姐姐嘴上说敬重小乙,可这里……”
她指了指心口,轻声道:“姐姐可真的敬重他?若真个敬重,姐姐这时候便不是坐在这里与我商量,而会亲自登门,向小乙求曲。可是在姐姐心里,小乙始终都是个马行街的肉贩,便桥的屠户,登不得台面……这样子,又如何求得好词?”
“这个……”
“姐姐,还有一句话。
当初封宜奴看了小乙的曲词,曾称赞不已,还请教小乙其中奥妙。你道小乙怎地回答?
他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细想来,这话说的不差,曲词这东西可不是讲史说书,随便可以得来。你便是现在找他,也未必马上写得出好词。便写得出好词,这时间上,也不足以姐姐周旋。”
“那怎生是好,便眼睁睁看着封宜奴得意?”
李清照听了这话,不觉心中一叹。
马娘子精明过人,而且为人品性也不算差,否则李清照也不可能与她成为好友。
只是,她有时候过于斤斤计较,比之封宜奴,却少了些大气。
恐怕这也是最近两年,潘楼蒸蒸日上,而丰乐楼却渐渐抵挡不住的主要原因……
若换个人,李清照绝不会插手。
可马娘子的事情,却让她不能袖手旁观。
毕竟,这是她在开封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在赵明诚不在身边的时候,马娘子的确给她帮助良多。这份情意,李清照不能不去偿还,也注定了不可能不插手。
“姐姐可认得这个?”
李清照取出一份大宋时代周刊,摆放在马娘子面前。
这大宋时代周刊,还是创刊号……毕竟这时代的科技不可能达到日报的水准,时间的间隔上,自然也比较长。马娘子一怔,拿过来看了一眼,“大宋时代周刊,我怎能不知?”
“可姐姐知道,这大宋时代周刊,是小乙一手所创?”
“啊?”
“若不是前两日十八姊偶然提起此事,我也不知道小乙才是这幕后之人。
他能想出这般好东西,又岂是等闲之辈?姐姐且看副版上,那篇东京美食录……”
马娘子当然看过这份报纸,不过对于副刊上那些市井文章,却真个没放在心上。
“千金一笑楼?”
她冷笑一声,“千金一笑楼的食物,也敢唤作美食?真个笑煞人了。”
李清照却笑了,“便知道姐姐没留意,可我却真个去了……说实话,千金一笑楼除却张真奴金蛇狂舞之外,其他歌舞并不出色。而他们的食物,也只能说是中上,说不上绝佳,可也不差。偏偏自这大宋时代周刊之后,千金一笑楼里宾客不绝……我偶尔听人说起,那千金一笑楼的生意,这两日足足涨了三成以上。
姐姐可知道,这三成是从何而来?”
马娘子愣了一下,低头又看了看手中报纸,“莫非是从此来?”
“姐姐有没有留意,如今勾栏瓦肆中,说书讲史的先生,除了说一些传统故事之外,有不少是拿着这大宋时代周刊里的东西说话。就拿这桑家楼来说,每到午食,便有人出来读报一篇。这楼里的客人,大抵也不缺钱两,听了之后便对千金一笑楼有了兴趣……如此一来,那千金一笑楼的客人,又岂能没有增长?还有,茶楼酒肆中,多那外地来的商人。他们对东京并不熟悉,可是却因听了这报纸上的故事,便记住了千金一笑楼……我猜,这主意必然也是出自小乙的手笔。”
马娘子似乎听出了滋味。
“妹妹的意思是……”
“去找大宋时代周刊的人吧,让他们为你作两篇文章,想来也可以挽回一些局势。”
马娘子听罢,颇有些意动。
可是她又有些犹豫,忍不住道:“可你刚才说,这大宋时代周刊,是小乙幕后主持,我却得罪他狠了,他……”
“嘻嘻,姐姐恐怕不知,这大宋时代周刊的来历。
我听十八姊说,这大宋时代周刊本是小乙和些个衙内凑在一起,想博取些名望,赚取些零碎钱。不过我觉着,那些个衙内求名未必,求财倒很可能是真。否则朱绚那德行,又怎可能参与这等事情里?若真个是求财,姐姐以为,还会难吗?”
马娘子听完,眼睛顿时亮了!
若为求财,却真个容易了……

   

第二零一章 黄公子(一更)

  
阳光,洒在校场上。
下桥园里,两队蹴鞠队正鏖战一处,高尧卿和黄公子各代表一边,跳脚大声叫喊。
“铲他,铲他!”
黄公子挥舞着小拳头,脸涨的通红。
场边的比分牌上,写着刺眼了8:1,高尧卿一方占居上风。
玉尹在黄公子身后看着,脸上带着笑容。
教导黄公子已经两天了,只是这小家伙好像对学琴并无太大兴趣,反而对那蹴鞠比赛,兴致勃勃。不过,相比较高尧卿手下那支经由黄如意和范老儿点拨过的蹴鞠队,黄公子手下显然抵挡不住。玉尹发现,黄公子的手下,身体素质很强!可是脚下的技术,却明显比不得高尧卿的手下,以至于比赛时根本抵挡不住。
8:1的比分,让黄公子有些恼羞成怒。
一旁高尧卿似乎并不在意,反而笑嘻嘻看着赛场,连连点头。
他忽而坐在场边,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模样;忽而站起身来,走到场边手舞足蹈一番,美其名曰指挥。其实他那些手势是什么意思,恐怕连高尧卿自己都不清楚。
若放在后世,他这样的举动就两个字:装逼!
太尉队的球员技术好,也不需要高尧卿指挥,很快便形成了攻击。
本来,玉尹并不想掺和进来,可是看到高尧卿那作死的装逼范儿,实在是受不了。
“谌公子,这样踢不成。”
玉尹突然开口道:“你这些队员,明显比不得衙内手下默契,而且技术也很生硬。
这般踢下去,只可能输得更惨。”
黄谌一听,立刻转身,“小乙,那你说怎生是好?”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黄公子愣了一下,露出疑惑之色。
这孩子平时倒也聪明,可毕竟还是个孩子,又怎可能明白这八个字之中的含义?
玉尹笑道:“你的队员技术比不上他们,可身体却强过对方。
而且我看你这些队员,都是有功底在身的,这便是你的优势。在合理规则之内,可以使出各种手段。既然你拼不过技术,便和他们拼身体,难不成也拼不过他们?”
太尉队,就好像后世的拉丁技术派。
玉尹便让黄公子的手下,学习欧洲力量型打法。
站在黄公子身后,玉尹侃侃而谈,黄公子顿时明白了玉尹的意思。
他连忙召唤队员过来,一番指点之后,他那些手下便立刻改变了打法,开始以身体的优势和对方接触,冲撞。场面顿时变得混乱起来,到处都是人仰马翻的镜头。不过,如此一来,也确实产生了效果,至少太尉队的技术优势被削弱许多。
这一回,高尧卿可坐不住了。
他站在场边大声吼叫,可他那些手下,却一时间难以适应黄公子队的这种风格变化。
黄公子那张小脸,不再阴沉。
他挥舞着拳头,大声为他的队员加油,兴奋的小脸通红。
当全场比赛结束时,比分定格在9:7……黄公子虽然输了,可是却显得很高兴。
从8:1到9:7,特别是最后一段时间,几乎是他的手下压着高尧卿的手下打,这种场面上的变换,又如何让他不感到兴奋?玉尹抱着胳膊,脸上也带着灿烂笑容,似乎在为黄公子感到高兴。高尧卿在最后一段时间里,上蹿下跳,紧张至极。虽然最终是他获得了胜利,可是这胜利实在太凶险……如果一开始黄公子便采用这种打法,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子,还真个说不过。所以,高尧卿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皇……黄公子好本事。”
高尧卿走过来,连连称赞。
不过,听他的语气,好像总有些阿谀的成分在内。
玉尹看了他一眼,心下不免觉得奇怪。这家伙刚才比赛的时候,可是下的狠手……
“是十八姊要我这么踢,她之前输给了黄公子,故而……”
玉尹闻听一笑,旋即便把这事情抛在了脑后。
比赛结束了,黄公子随着玉尹走进了水榭之中坐下,开始学习琴技。
说实话,黄公子别看聪明,可是在音律上确实没有天份。他甚至对学琴似乎有一种抵触,一种他自己并不知道,却又发自内心的抵触。玉尹这两日,主要教他指法,而且是那种相对容易的指法,可是黄公子依旧没有长进,显得极为生涩。
古琴指法,在北宋时期,大约有一百多种。
然而到了后世,经过精简改进,还有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失传,便只剩下三十余种。玉尹便是从这三十余种指法中,选择了最基本的十二种指法,可可以说是基本功。然而黄公子内心里有抵触,这指法没学会不说,反而生出了厌烦之意。
“谌公子,且先停下。”
黄谌一怔,按住了琴弦,脸上露出愧疚之色。
玉尹端了一盏茶,放在他手边,而后在他对面坐下。
“谌公子可否告诉我,你为何要学琴?”
黄谌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我阿翁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偏我在这琴艺上,始终没有进步。阿翁甚疼爱我,我实在不想让他失望……而且,阿爹和阿翁的关系不好,阿娘说,如果我学好了琴,说不定能使阿翁和阿爹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
原来是这个原因!
玉尹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走到水榭窗边。
也许,不是黄公子抵触,而是他背负了太大压力,以至于让他不自觉的产生厌恶感。
“谌公子,可喜欢学琴?”
“我……”
“呵呵,咱们今日便不学琴,权作说话聊天。
嗯,比如说,谌公子喜欢什么?”
“我,我,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