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224部分

宋时行-第224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不尤这一番言语,把所有的光芒都引到了玉尹身上,让李梲更觉得颜面无光。
有心生气。却不知该如何发作。
更不要说有赵不尤在一旁。他又怎敢妄动。
当下,李梲咳嗽一声,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玉都监。今日赵侯前来,本府本不该扰伱雅兴……不过,伱毕竟是应奉局都监。之前因伱身体不好,加上初来乍到,所以本府迟迟没有与伱兵符。而今,伱也来杭州多时,想必对杭州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再不就任,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
他话音刚落,赵不尤便诧异道:“小乙,伱来杭州已近两月,怎地还未领取兵符?”
一句话。直让李梲面红耳赤。
这船上在座的,又哪个是傻子?
他不肯交出兵符,而且暗地里压制玉尹的事情。在杭州城里。并不算是一个秘密。
自古以来,哪有扣着兵符不与主官的道理?
玉尹倒不在意。微微一笑道:“之前小乙在来杭州途中偶感风寒,病情有些严重……李知州也是怜惜小乙病情,所以才没有与我兵符。这番美意,小乙心中牢记。
只是这病情至今未能痊愈……而且据我所知,应奉局兵事形同虚设,而今更无一兵一卒。这冒然接手,小乙心中忐忑。却不知李知州给下官多长时间前去招募?”
“这个……”
李梲词穷了。
赵不尤就在这里,玉尹也把这应奉局的情况说了个清楚。
他李梲如果再说‘三天’时间,只怕赵不尤会当时就翻脸。虽说赵不尤是太祖一脉,并无什么实权。可毕竟是宗室,万一把这件事传去东京,他李梲贪墨应奉局兵饷的事情传到官家耳中,只怕接下来,他要面临的就是官家的雷霆之怒了。
毕竟,应奉局为官家效力。
伱李梲领应奉局事,却贪墨兵饷,那就是贪墨官家的钱。
伱贪墨其他的钱,官家也许 不会在意;可伱贪墨了官家的钱,徽宗皇帝岂能罢休?
玉尹一句话,看似为李梲开脱,实则是把李梲逼到了绝境。
心中,更是恼怒不已。
他看了一眼玉尹,强按住心头的火气,“玉都监说笑,应奉局兵营已经选好,只是由于玉都监身体不适,所以才迟迟没有进行招募。可若是说形同虚设,却是严重。一应物资,都已整备齐全,只待玉都监走马上任,便可以开始招募、训练。
至于时间嘛……官家所求的花石纲启运在即,本府也实在是无法拖延……这样吧,一俟玉都监就任,一应需求,本府会倾杭州之力予以帮助,只是却拖延不得太久。”
倾杭州之力?
玉尹的眼睛不由得眯缝起来。
他要的,便是李梲这句话。
“既然如此,那下官只有领命……
只是时间仓促,便是招募效用,也难训练成军。而且下官听说,苏杭之间盗匪横行,只怕招募,也是困难重重。再说了,杭州招募效用,历来不甚顺利。若想尽快成军,便需重金相求。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却不知李知州可否予以方便?”
这厮,还真不客气!
李梲心里咒骂不停,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和玉尹讨论半晌后,最终忍痛同意,从库府中拨出五千贯来,让玉尹用以招募效用。
同时,玉尹又讨价还价,争取到了一万三千贯费用,同时还得到了独立购买辎重的权力。
这可是一块肥肉,李梲虽然不舍,可眼看着玉尹不愿接手,又有赵不尤在旁边虎视眈眈,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最好伱出门就被庞万春干掉!
李梲本打算带玉尹回去再交接兵符,但赵不尤却说,既然已经说好,便在这里交接。
无奈之下,李梲只好命人返回杭州府,取来应奉局兵符,当着赵不尤的面,签下交接公文。
之后,他再也没有心情继续呆在船上,便气呼呼的离开。
李梲一走,丝竹声再起。
苏望仙更使出全身解数,以求玉尹一声称赞。
要知道,她一直想要去开封闯名号。论小唱,论才艺,论相貌……她苏望仙不逊色任何人。偏偏苦于没有门路,只能呆在这杭州城里献艺。方才赵不尤已经说了,玉尹在开封勾栏瓦肆的影响力。若是能得玉尹一声称赞,便有了前往开封的敲门砖。
这玉尹,俨然就是今世的柳三变!
只是苏望仙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玉尹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
“小乙,这李梲这么急着把兵符交给伱,我看他是不安好心。”
赵不尤脸上的醉意一扫而光,轻声和玉尹道:“应奉局兵事形同虚设,伱得了兵符,便等于担起了责任。我估计,李梲不会给伱太多时间招募练兵,一俟他命令发出,伱便必须要听命行事。到那时候,若真个出了事情,恐怕他会推到伱身上。”
玉尹听罢,却笑了起来。
“赵侯以为小乙来杭州这许多时日,便真个只是休养?”
“哦?”
“如果是招募些寻常人,的确需要训练。
可我这次,并不想招募寻常效用……当初方逆肆虐东南,杭州也曾陷入苦战。城中而今,留有不少当时曾参战的效用。小乙之所以向李梲要求这许多军饷,便是想招募这些人。
这些人杀过人,打过仗,只需稍加操练,便可以形成战力,岂不胜过那些新丁?”
玉尹说的这些个‘老兵’,实则便是庞万春的那些手下。
吉青已经给出玉尹一个答案,差不多有二百人可以加入兵营……再说了,便是一帮新丁又如何?庞万春和玉尹早已经有协议,他会保证苏杭之间,一路畅通。
所有的一切,只是为玉尹谋取兵权而上演的一出戏,等得便是李梲自己上钩……
赵不尤听了玉尹这番话,眼睛一亮,突然道:“小乙,伱觉着我可入得伱法眼吗?”

   



   

第243章 背嵬


玉尹有点傻了!
赵不尤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他想留在应奉局。搜这⒌
可问题是,这赵不尤是宗室!虽说太祖一脉自太宗即位后屡受打压,但也只是在权力上的打压。太祖一脉从赵德芳故去之后,便无人在朝中担当要职。不过生活待遇方面,却没有丝毫的削减。甚至在某些方面,他们比太宗一脉更享尊崇。
在玉尹的眼里,赵不尤就是个闲来无事,精力无处发泄的宗室子弟。
而今这个宗室子弟突然要求留在应奉局,而且是充当他这个八品武官的部曲,不免感到诧异。
“邢侯在说笑吗?”
此时,画舫里众人已经散去,只剩下玉尹和赵不尤两人。
赵不尤闻听,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我自幼好武,不喜那朝堂之上勾心斗角。生平所愿,便是有朝一日能夺取燕云十六州,杀尽虏人。只是我这出身,注定了与行伍无缘。当初宋金夹击辽人,我曾冒名招刺,结果被人发现,被圈禁整整三年。”
太宗之后,太祖一脉虽享尽荣华富贵,却不得从军领兵。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室之中所有人都知晓的事实。
怪不得去年在开封时,没有听说过赵不尤,原来是被圈禁了!否则以赵不尤这种性格,玉尹怎地也应该听说过他的名字才是。心中顿时有些同情,看赵不尤的目光,与先前也有了不同。
“可是邢侯加入应奉局,官家便可以同意?”
赵不尤冷笑道:“小乙当这应奉局是什么?不过是为官家寻欢作乐,敛财的渠道而已。
伱这应奉局兵仗,官家根本不会在意,说罢黜就会罢黜,甚至不需通过枢密院同意。我若加入禁军、厢军、土军、藩军,官家都不会高兴。可若我加入这应奉局,于官家而言却是最为安全。这本就是个嬉闹之举。在他看来,又算得甚事?”
玉尹沉默了!
没错,应奉局这块牌子,着实算不得什么,说穿了就是官家嬉闹之举。
不过若非这样,恐怕这应奉局都监之职,也不会落到玉尹头上。
赵不尤道:“我自幼拜名师,习武练功。苦读兵书战策。却从未有机会领兵操练。
反正伱这应奉局差事,左右也是个样子,我便是加入了。官家又怎会在意?与我而言,此生或许没有机会上得疆场,也只能借此机会。来检验一下自家所学……”
玉尹毕竟不是正经的宋史研究者。
若他真用心研究过宋史,说不得对赵不尤这个名字,会有所了解。
历史上,赵不尤在靖康之难的时候,与河北义士王明招募义兵,与金人转战河南河北,各路豪强莫不避其锋芒,言:此小使君也。言下之意,便是把赵不尤看作三国时期的刘皇叔。也正因此。高宗即位之后,赵不尤才得了个武奕郎的职位,从岳飞平杨幺之乱。岳飞死后,秦桧夺赵不尤兵权,命他镇守横州,直至过世。
赵不尤之子赵善悉,后进士登第。累官至敷文阁直学士,两浙转运副使。
当然了,至那时,赵构已经死了,自孝宗起。南宋皇帝全都是太祖一脉,也才有了赵不尤之子的崛起。否则的话。便是再有本事,也轮不到他太祖一脉成事……
玉尹有些心动。
他而今缺的就是人才,特别是练兵的人才。
原本打算救出武松之后,让武松来帮忙,但武松伤情严重,便是康复了也难派上用场。
除武松之外,庞万春也能练兵。
可随着关胜到来,官军迟早会围剿莫干山,玉尹可不想庞万春和关胜再来一场龙虎斗。
唯有让他北上,才是庞万春的出头机会。
只是……
玉尹非常郁闷的发现,自己百般算计,到头来还是缺少练兵的帮手。
如果赵不尤有真本事的话,倒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作为玉尹,自然不排斥赵不尤的到来,可问题是,徽宗皇帝是否能够认可此事?思来想去,玉尹还是决定,把赵不尤留下。毕竟人才难得!再者说了,赵不尤怎地也是宗室,正好可以通过他,来打压李梲。想来若赵不尤留在应奉局里,那李梲必然会觉得非常难受。
想到这里,玉尹已做出了决定。
“既然邢侯这般说,小乙再推辞便是矫情。
不过有些事必须说清楚,若邢侯留下,应奉局只有赵不尤,却没有邢侯……此外,小乙也会将此事呈报枢密院。只要官家不反对,邢侯便只管放开手脚练兵。”
赵不尤闻听,喜出望外。
原以为玉尹会拒绝他的请求,却没想到会如此顺利。
当下忙起身拱手道:“末将赵不尤,参见都监。”
++++++++++++++++++++++++++++++++++++++++++++++++++++++
有了兵符,玉尹这都监之职,才算是名副其实。
李梲匆忙间为他安排了一处军营,便坐落在望仙桥畔。第二天一早,玉尹便让赵不尤去知州府求取饷银辎重。本来李梲还打算拖延一下,甚至准备好好刁难玉尹一回。哪知道玉尹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把赵不尤派来,让李梲憋闷至极。
他可以刁难玉尹,可以拖延玉尹的饷银辎重。
可面对赵不尤那咄咄逼人之势,李梲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怠慢。
不管怎样,赵不尤都是宗室。
落毛的凤凰不一定都不如鸡,更何况赵不尤和东宫交往密切,李梲作为太子赵恒一系的人,还真不敢去招惹赵不尤。只是这内心里更加奇怪:玉尹究竟是何来历?便是宗室也甘愿来为他效力……看样子,这家伙不简单,还是要小心应对。
而这,正是玉尹所希望的结果。
他的根基实在是太薄弱了,要想成事,便要扯起虎皮做大旗。
就目前而言,赵不尤无疑是一张上好的虎皮。有他在这边,李梲凡事都要三思后行。
正午时,望仙桥兵营中,响了三声号炮。
辕门外竖起一块大纛,上书一个斗大的‘募’字。大纛下,陈东端坐在一张长案后,面前摆放着一摞摞空白名册。张择端则负责发放号牌,等待应募壮士前来。
李梲坐在距离望仙楼不远处的一座酒楼里。脸上透着一抹冷笑。
“杭州人不喜兵役。有道是好铁不做钉,好男不当兵……我看他玉小乙又如何应募。
反正他已经接了兵符,待后日便要他押送花石纲前往苏州。
对了。派人把消息传出去,就说后日会有一批价值三十万贯的花石纲启运,送往苏州……嘿嘿。到时候庞万春若听说了消息,又怎可能会善罢甘休?”
“府尊,那潘使者的东西……”
“那与我何干?”
李梲冷笑道:“潘通不过一家奴耳,与我面前耀武扬威,气焰嚣张,本府早已对他厌烦。我刚得到消息,蔡绦代公相擅权,已令得李相公和小蔡相公极端不满。
两位相公不日将上疏弹劾,公相的日子怕是要难过了……再者说了。那东西是从玉小乙手里丢失,与我有什么关系。便是公相追究,也是追究玉小乙的责任。”
身边亲随闻听,顿时露出敬佩之色。
“府尊果然高明,这回便是有宗室相护,他玉小乙不死也要脱层皮。”
说着话,一连串的阿谀之语出口。令得李梲笑逐颜开,忍不住哈哈大笑,端起一杯酒水。
只是,那一杯酒还没来得及咽下去,李梲脸色突变。更发出一连串剧烈的咳嗽,脸涨得通红。
他啪的把酒盏摔在桌上。站起来快步走到窗边,凝神观望。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李梲喃喃自语,露出疑惑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