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243部分

宋时行-第243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便是朱梦说。
他是朱红之子,太学出身。在士林中颇有名望。
此前,他曾联合李若水徐揆等人,暗地里设计想要从玉尹手中夺走大宋时代周刊,只是最终被玉尹识破,把大宋时代周刊交与东宫,令朱梦说千般算计都成空。
此后。朱梦说被朱绚逐出大宋时代周刊……
说起来,朱梦说和玉尹之间算不得和睦,甚至还有些看不起玉尹。
不过郭药师投降消息传开之后,朱梦说却主动登门,让朱绚领他找到了玉尹。
“一年前,小乙便说过,张觉虽死,但却并未完结。
他也在大宋时代周刊上提醒过,郭药师不可信,更不可重用……然则朝堂之上,无一人理睬。
而今郭药师举城归降虏贼,更为虏贼先锋,在真定败我兵马,正直逼中山。
那童贯身为河北宣抚使,连虏贼都为看到,便弃真定而走,逃回开封……官家虽下了罪己诏,用处却不甚大。若中山阻拦不得虏贼,只怕那虏贼便要兵临城下。”
朱梦说目光沉冷,说到此处,起身朝玉尹一揖。
“自家一直看不起小乙,却不想小乙的见识竟如此厉害。
今日前来,便是代伯纪和若冰向小乙道歉……适逢国家危难,我等正需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不知小乙,意下如何?”
这是朝中主战派,向玉尹低头请和的信号。
玉尹大体上倒是可以猜出来,这也是李纲陈过庭和李若水等人发出的一个和解信号。
只是,会如此简单吗?
玉尹相信,朱梦说必有后话,所以只笑了笑,没有回应。
朱绚咳嗽了一声,“小乙事情是这样……官家除太子开封牧,抵御虏贼兵锋。只是这天气寒冷,官家的身子骨有些不适,有意率文武百官,前往金陵将养身体……”
将养身体?
这也就是欺骗老百姓的话而已,玉尹闻听,顿露出一抹不屑之色。
到这时候了,不思抵御金兵,却说什么将养身体……其实这话说穿了,就是想要逃跑。
如此朝廷,如此官家,大宋又怎能胜过虏贼?
如今开封上下,甚至整个河南之地,群情激涌,意欲和女真人决一死战。大家守得是你老赵家的江山,可你这皇帝,却想要逃跑……这江山,守来又有何用?
“朱先生,有话便直说吧。”
玉尹依旧没有开口,倒是一旁陈东,沉声说道。
陈东是太学出身,曾几何时,朱梦说也是他心中偶像。错非玉尹的事情,他也不会和朱梦说反目。不过而今朱梦说既然登门道歉,这一声‘先生’倒也能当得。
朱梦说深吸一口气,似乎有些犹豫。
玉尹并未催促,只看着他,等着朱梦说道明来意。
“也罢,既然小乙这么说。自家便说明吧……而今局势,官家已不适合继续在位。
我欲发表文章,借大宋时代周刊之口,言明态度。只是二十六郎言,需小乙认同方可刊载。我也知道,当初我与小乙多有得罪。不过,自家却非是要为难小乙。所作所为,也是为国家而考虑……今日来,便是希望小乙。能行一个方便。”
玉尹闻听,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话说到这地步,他若是再不明白朱梦说的意思。那可真是白搭了这一年多的历练。
朱梦说,这是要逼徽宗皇帝退位啊!
事实上早在之前徽宗皇帝除太子赵桓为开封牧的时候,便有朝中大臣吴敏上奏,反对徽宗皇帝离开东京。并且要求徽宗皇帝禅位太子赵桓。哪怕是徽宗皇帝大发雷霆之怒,也未能阻止群臣联名奏疏。吴敏等人的理由非常简单:自宣和以来,帝王失德,方使得朝政糜烂,奸贼当道,百姓更是苦不堪言……郭药师,更是徽宗皇帝一手扶持起来。哪怕是你下了罪己诏,也无法掩饰你的错误……
如此状况下,徽宗皇帝已难以支撑大局。
既然你说你身体不适,何不禅位太子。
太子多年来,战战兢兢。恪守道德,为百姓所爱戴。
如此危局,只有太子登基,才有福威号召百姓抗金……
这也就是北宋,换任何一个朝代,吴敏等人的所作所为。只怕是要被抄家灭门。
徽宗皇帝在此情况下,也是颇为无奈。
谁让他之前说,自己身体不适,想要前往金陵将养?
玉尹也听到了这种风声,却没想到,朱梦说跑来找他,居然是为了这么桩事情。
历史上,徽宗皇帝也确实是在不久之后,便禅位太子赵桓。
玉尹大体上明白,这是朱梦说吴敏等人,想借助舆论逼迫徽宗皇帝禅位……
这件事背后,有太子赵桓的手笔。
可问题是,朱梦说并非东宫所属,为何对此事这般积极?玉尹不怀疑朱梦说是出于公心,只是这件事未免太过巧合。所以当朱梦说道明来意后,玉尹也有些迟疑。
“太子,何意?”
玉尹朝朱绚看去。
朱绚咳嗽一声,轻声道:“此事,太子并不知晓,乃诸公一力推动……”
赵桓不知道这件事?
玉尹打死都不会相信……若赵桓无此心,朱绚根本不会理睬朱梦说。想到这里,玉尹便站起身来,在客厅里徘徊。按道理,朱绚并不需要来向玉尹讨要主意,更没有必要,来让他做决定!
“小乙,出来说话。”
就在玉尹心中犹豫的时候,陈东突然起身。
朱梦说脸色微微一变,看陈东的目光,突然有些不善。
而陈东,却毫不在意,只朝他笑了笑,拉着玉尹,便走出客厅。
“少阳,何故如此?”
“小乙可知道,他们为何来找你吗?”
“不知……”
陈东叹了口气,低声道:“他们,是在找替罪羊。”
“啊?”玉尹一怔,忙问道:“少阳此话怎讲?”
“小乙当知,咱这大宋时代周刊,而今是开封府一等一的刊物。
其影响力之大,无人可比……只是,这件事太过骇人,若成功还好,若不成功……朱梦说此人素来胆大,却不畏死。他敢写这文章,想来就已经报了必死之心。
可若失败了,小乙便危险了。
二十六郎,包括东宫绝不会出面为小乙说话,甚至有可能会踩上一脚,令小乙身陷万劫不复之境。到时候,小乙可不是一人的安危,便是九儿姐和小九都很危险。”
怪不得!
玉尹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多少……哪怕玉尹身上挂着东宫烙印,可是在利益面前,没什么不可以出卖。没想到,这件事到最后,还是算计到了他头上。
只是,朱梦说也好,朱绚也罢,包括赵桓都不会想到,玉尹早就知道,此事的结果。
若能趁此机会,捞一笔资本倒也不错。
玉尹闭上眼,片刻后突然一笑,“若太子能做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便赌上一遭,又有何妨!”(未完待续。。)


   

第261章 禅位(二)12

 “我以我血荐轩辕?”
赵桓放下报纸,露出一抹笑意,“不想着杀猪贩肉的屠户,却真个有几分才情……只可惜,这厮终究是个屠户出身,便得了黄裳推荐,有个荫补出身,也难当大任。”
朱琏一旁,也不吭声。
每天晚饭之后,赵桓便要看一会儿报纸。
勿论是大宋时代周刊,亦或者是开封邸报,他总会翻一番,寻一些有趣的文章消遣。这两日,朝堂上逼徽宗皇帝禅位的声音越来越大,却也亏了大宋时代周刊的推波助澜。朱琏也看过这篇朱梦说的文章,虽有些赞同,但也有些不以为然。
自古以来,哪有臣子如此放肆,逼迫帝王禅位?
此例一开的话,难免日后会被人效仿。
可问题在于,朱琏知道这件事情,也是得了赵桓默许,就算心中不满,也难以启齿。
“太子如何知道,这是小乙的言语?”
“朱梦说虽有才华,却说不出这等大气磅礴的言语……”
赵桓呵呵一笑,目光便放在了其他文章上。
朱琏蹙了蹙眉,没有说什么。可她心里也清楚,定是朱梦说告知过赵桓,否则太子未必能看出其中奥妙。别看赵桓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他有多少本事,朱琏再清楚不过。
“那小乙……”
“嗯?”
朱琏犹豫了一下,轻咬贝齿思忖片刻,最后还是鼓足勇气道:“那小乙虽出身市井,待小哥却是极好。不管怎样,他此次也是为太子出力,始终都是太子身边的人。
奴亦知,似他这等人也难成大事。
可能为小哥寻一臂助,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赵桓愣了一下,把手中报纸放在一旁,疑惑问道:“娘子究竟想说些什么?”
朱琏道:“奴以为。既然小乙是为太子做事,何不予以封赏?让下面的人也知道,太子赏罚分明,日后便有了差池,也算是一个交代,总好过不闻不问,让人寒了心。”
赵桓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倒是娘子想的周全。我几乎忘了此事……不过那玉小乙市井出身。如今做了指挥使已是极限。你也知道,这武官需循序渐进,若提拔的快了。反而会惹来是非。”
“奴自然知道,可奴却听说,玉小乙虽身为指挥使。麾下不过三部兵马,尚不足两千……既然升不得他官职,何不与他些权势,便给他一个满员的指挥使又当甚事?”
一般而言,军马指挥使部下最少可配四部兵马。
玉尹而今有两部步军,一部马军,终归是少了些。听了朱琏这一番话,赵桓倒是深以为然。
“既然如此,我明日便着枢密院。全了他兵马就是。”
朱琏的脸上,再次露出一抹温婉笑容。
“太子,圣明!”
只是在心里感叹一声:玉尹啊玉尹,我算是做了我能做的事,但愿得你莫负皇儿。
不管怎样,玉尹是赵谌的人。
在朱琏心里面,也希望能为赵谌寻些臂助。
不过徽宗皇帝在位一日。她也没甚办法……而今趁此机会,便也只能让玉尹兵马增多一些。

宣和七年十二月初,金军绕过中山防线,迅速逼近开封。
本来,依着女真人的战略。是东西并进,对开封形成合围之势。却不想太原守将王禀。也是个能打的人。率领太原百姓,死守太原,把完颜宗翰阻拦于太原城下。
所以,金军便成了一条腿走路,东路军进境神速。
大宋朝廷本以为凭借中山,可以挡住女真兵锋,哪知道女真人根本不与中山宋军交锋,以郭药师为诱饵,把中山宋军拖住,完颜宗望挥兵绕过中山,直扑开封。
一时间,开封城内,风声鹤唳。
从中山南下开封,不过十天路程。
面对女真咄咄逼人的兵势,主战派终于占居上风,令议和派暂时息声。加之朝堂上下,要求徽宗皇帝禅位的声音越来越多,徽宗皇帝一时间,也感到手足无措。
“官家既然决意抗击虏贼,当早下决心。”
奈何徽宗皇帝已决意南下,为使朝堂上息声,便除给事中吴敏门下侍郎,使其辅佐太子。
吴敏领命,却再次上疏,恳请徽宗皇帝禅位。
此时,令徽宗皇帝禅位的声音已成为主流,面对如此浩大声势,徽宗皇帝虽不情愿,却不愿留守东京,与女真人决战。在三思之后,徽宗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早朝,徽宗皇帝正聆听百官议事,突然间发病,跌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文武百官忙令太医救治,待徽宗皇帝苏醒之后,已是怏怏无力。
他伸出手,做出手势。
“官家求纸!”
吴敏立刻反应过来,大声几乎。
有内侍忙把纸奉上来,赵佶做出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用左手手指蘸了墨,在纸上写下‘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一行字之后,便正式宣布退位,由赵桓登基称帝。
这也是徽宗皇帝和吴敏等人做得一出戏,只为能体面下台。
而早已做好准备的太子赵桓,立刻被一干文武大臣拥上皇位,正式登基称帝……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的极为突然,却好像又顺理成章。
徽宗皇帝身体不好,都已经变成了那副模样,怎可能指挥兵马,来抵御金军入侵?
既然如此,便只能禅位。
赵桓旋即顺理成章的登上皇位,时年二十五岁,也就是历史上颇有名的亡国之君,宋钦宗。

玉尹一旁冷眼旁观,没有再去参与其中。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他实在是没有兴趣过问。
同意朱梦说在大宋时代周刊上刊载文章后。他便没有再去理睬。手中的事情,着实太多,又哪里有精神去参与这么一场早就已经知道结果的闹剧?该做出的姿态,已经做出来了……该说的言语,也都清清楚楚表达,接下来只看赵桓的手段。
牟驼岗军寨,需要加紧操练。
“虏贼得郭逆之助,怕是气焰更炽。
今河北怕已难阻挡虏贼兵锋。我等还需早作打算。加紧训练兵马,待虏贼来时,正可建立功业。”
庞万春笑道:“大丈夫。正当如此!
壮志饥餐胡虏肉,待那虏贼来时,定要他知道。庞某黑旗箭队的厉害。”
慢着慢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不是岳飞《满江红》里的诗句吗?
可问题是,岳飞而今尚默默无闻,自然不可能做出《满江红》如此诗篇。
莫非……
后世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言《满江红》并非岳飞所做,更有可能是出自其幕僚之手。盖因纵观岳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