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274部分

宋时行-第274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宋皇后。
仔细看时,可以看出朱琏和朱璇颇有些相像。只是朱璇显得活泼一些,朱琏则透出稳重很成熟。那种雍容气度,非朱璇可以相比。玉尹恭恭敬敬的听完了朱琏叮嘱之后,便随着赵谌告退。
许是在这深宫之中,没什么可以说话的人。
玉尹到来,让赵谌显得非常开心。
他拉着玉尹回到东寝阁,不无炫耀的让玉尹看了他最近的功课,还缠着玉尹,又教了他两招扑法。看得出,赵谌对相扑的确是下了苦功夫,一招一式也颇显功力。
玉尹看罢后,也是赞不绝口,让赵谌更开心不已。
就在赵谌练扑的时候,宫外传来内侍呼喝,柔福帝姬来了。
赵多福一进东寝阁,便笑嘻嘻道:“小乙,我把你从苦海中救出,你要如何谢我?”
那小女儿的娇憨模样,直让人心头一颤。
已十六岁的赵多福,早不复当初那份青涩模样,透着蓬勃朝气。
玉尹看到她,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历史上柔福帝姬那凄惨的结局,不免心生怜惜。
“公主厚爱,小乙感激不尽。
他日若公主有吩咐,小乙定会从命。”
“嘻嘻,这可是你说的。”
赵多福依旧是一派无忧无虑的模样,似乎外界的事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烦恼。
玉尹却心头一动,突然道:“而今虏贼未退,公主身边可有近卫?”
“嗯?”
“我听说,连茂德帝姬那边都增添了一个好手,据说是御拳馆的大教头,名叫周凤山,武艺高强。而今时局不好,公主身边最好能有个武艺高强的人随行保护。”
“周凤山?”
柔福帝姬一怔,便问道:“很厉害吗?”
“不再我之下。”
“那定是厉害了……”
柔福帝姬和赵谌,不约而同道。
玉尹朝阳门血战虏贼,斩杀蒲辇孛堇多人,虏贼近百人,已经在开封城里广为流传。
在柔福帝姬和赵谌看来,能和玉尹不相上下的人,定然是个厉害角色。
赵多福道:“姐姐和我不同。
她住在蔡府,可以增添护卫,我在宫中,却招不得护卫。”
玉尹笑道:“谁说护卫便要是男人?我认识一个奇女子,武艺高强,比之燕奴不遑多让。朝阳门之战时,此女斩杀虏贼数十人,便是那虏贼的细作头目,也死在她手中。
公主若是有意,何不把她招来?
一来,她是女子,入宫也方便;二来有她随行保护,也能添一份安全,何乐不为?”
“你是说……”
赵多福心里,突然有一种甜蜜的感受。
小乙,其实挺关心我!
她轻声道:“既然是小乙推荐,那定是女中豪杰,却不知是哪一位?”
“我知道我知道!”赵谌兴奋叫嚷道:“我听人说,朝阳门之战时,有两个女英雄,一个是九儿姐,另一个叫做王燕哥……小乙说的那位女英雄,莫非就是王燕哥?”
“正是此人!”
玉尹微微一笑,旋即道:“公主有所不知,这王燕哥的丈夫便是殿前司都虞侯马皋。此前马皋被杀,王燕哥便成了寡妇,而今身在开封,却连个依靠都没有,非常可怜。
公主若能得王燕哥护卫,想来定会非常安全。”
赵多福一派天真之色,对玉尹的话,更是深信不疑。
她用力点点头,“既然是小乙亲自推荐,那想必这王燕哥定然厉害。
对了,小乙如今做了诸率府率,能统领一军。我也让王燕哥练出一支兵马,到时候咱们比试一下如何?”
这最后一句话,却是对赵谌说。
赵谌小孩子脾气,最喜欢这种热闹。
闻听赵多福要与他比试,立刻兴奋点头道:“我有小乙在,皇姑你便是得了王燕哥,也不会是我的对手。”
(未完待续)

   

第289章 奇袭牟驼岗

 柔福帝姬的命运是否会改变?
玉尹并不知道!
但是把王燕哥留在柔福帝姬身边,至少能多一份保障。再不济,玉尹也可以通过王燕哥来掌握柔福帝姬的行动。只要柔福帝姬不入金营,那历史上凄惨的命运,说不定便可以生改变。玉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若非王燕哥的横空出世,他甚至有可能让燕奴去保护柔福帝姬。当然了,这些事情,不足为外人道。
正月十七日,种师道抵达开封城下。
身为领枢密院事,种师道抵达之后,也就顺理成章接手了开封防务。
在仔细询问了开封战事的过程后,种师道忍不住道:“伯纪却是太谨慎了,御敌城外固然是好,可虏贼兵临城下,却会对官家造成冲击,这议和也就顺理成章。
若那玉尹在郭桥镇大捷时,伯纪能出兵相助,局势便不会如此被动。
伯纪是老成谋国之法,虽一番忠义之心,却独独忽视了官家的感受,实在是不应该啊。”
幸好,李纲不在这里,否则的话,必有一番争执。
张叔夜也连连摇头,不过出于和李纲的交情,他还是忍不住为李纲辩驳了两句。
“种相公说得不错,不过也忽视了当时情况。
那玉小乙不停军令,擅自行动,李尚便是得了消息,恐怕也难以给予支持……毕竟这敌我势态并不明朗,自家倒是觉着,李尚坚守开封,也是上上之策。”
种师道已年75岁,早就过了那种和人争执的年纪。
此次,他是带病前来,一路奔波,到了开封之后更没有片刻歇息,早已经疲惫了。
张叔夜说完,他便一摆手笑道:“我并非是责怪伯纪。只是觉着此事他做得有些谨慎,并无指责之意。玉小乙虽说是擅自行动,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倒也情有可原。伯纪当时既然能下决心帮那玉小乙补了军令,若能再出兵支援一回,说不得能趁机夺回封丘,便可以御敌在开封府之外,官家自然也就没了太多顾虑。”
张叔夜这一回。倒是没有再为李纲说话。
他也知道,种师道并非是指责,而是感叹坐失良机,以至于局势糜烂到如今地步。
官家的心思!
李纲是一个直臣,却非良相。
他为人耿直,可这辈子,怕就要栽在这耿直之上。
有宋以来,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打仗打赢了,是士大夫的荣誉。可若是输了,便是皇帝无能。
这也是历代皇帝,不愿意轻启战端的一个原因。再加上有宋以来重文轻武。对于武事多少也就有些抵触。若换在后世的说法,老赵皇帝们的想法无非就是: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事情。
打仗,劳民伤财,而且很容易助长武将骄横之气。
若是赔款议和,出钱的便是士大夫和那些百姓,而且背负骂名的,也是那些士大夫,与皇帝没有牵连。如此形式之下。老赵皇帝们自然不愿意和对手死拼,以维护他们的脸面。
开封一战,成就了李纲的名声。
外面说起来,便说是李纲主持大局,击退虏贼。但与赵桓没有半点关系。
若说赵桓没有忌惮?那是不太可能……偏偏李纲又是个强项令,道德虽好,却太耿直,不晓得变通。你主持大局这么久,可曾有过一回。去突出赵桓的重要性?
倒是三番五次阻止赵桓离开,让赵桓颜面无光。
相反,耿南仲那些人虽然没有主持大局,却时时刻刻突出了赵桓的重要性。
说到底,耿南仲这些人知道赵桓的心思,懂得迎合;而李纲就算知道,也不屑为之。
这也就是赵桓对他生出不满的主要原因。
可笑,李纲却不自知……
种师道久历宦海,可说是历经三朝。
若不懂得揣摩官家心思,也不可能做到如今的位子。只看他在西北时,童贯曾坚持主张,种师道只是辩驳两句,便不再劝说。到童贯兵败,他又出面收拾残局,上疏对策,恳请徽宗皇帝做出决定。对于老赵皇帝们的心思,他是再了解不过。
他有些后悔,若是早一日回来,说不定可以缓和这局面。
李纲终究是生意气太重,哪怕他守住了开封,却注定此人日后的结局不会太好。
不过,这些事情,他不会任何人说。
种师道初至开封,对如今开封城内的情况不太了解。
加之各方援军抵达,也需要他来出面协调,所以也不会随随便便做出决断来……
在仔细研究了开封之战的过程后,种师道对玉尹,产生了浓厚兴趣。
“张相公是否现,这玉小乙对战局,可是敏锐的紧啊。”
张叔夜点头道:“是啊,我也现了这一点……此子在郭桥镇的行动,颇有神来之笔。而且他在牟驼岗就任,似乎早就预料到虏贼会打来开封,提早开始转移粮草,才使得虏贼抵达之后,未能占得任何便宜。此后朝阳门之战,更显出猛将之姿。
能够救援厢军大营,还带着一干残兵败将挡住数倍于己的虏贼,端地是不容小觑……
说来,犬子倒是占了他的便宜。若无小乙死战朝阳门,伯奋断无可能将虏贼击溃。他方才也与我提起此事,言那玉小乙堪称我大宋死士,能称得上是国之栋梁。”
张叔夜言语之间,颇有赞赏之意。
种师道笑了笑,“此人的名字,我早就听说过。
前年虏贼使团前来,便是他率先揭露虏贼要割让三镇的事情,最终使太上道君改变了主意。他那大宋时代周刊,我也觉得很好。早在之前,他在文章中便提出郭药师那三姓家奴不可重用,却无人相信。而且大宋时代周刊,也是最早对虏贼做出评价,并言宋金之间,早晚必有一场恶战……这个人虽出身市井,确有忠义之心。而且眼光不差。张相公,我有意把他要来枢密院,做个记室你看如何?”
枢密院记室,类似于后世秘处的性质。
不过在职责上,又有一些参谋的权力。玉尹身无功名,能入枢密院,本就是一个不小的奖励。
张叔夜却忍不住笑了,“种相公怕是说的晚了。”
“哦?”
“我刚从伯奋那里得知。官家已敕令玉小乙为太子诸率府率,从兵部调出。
若早一日说,倒是不难办理。可现在……玉小乙已经领了敕令,并从太子那边接过了率印。种相公这时候再去讨要,只怕要去找太子说,我看这难度可是不小。”
种师道闻听,白眉一蹙。
“那我便去找太子要人。”
“难!”
张叔夜叹了口气,“种相公可知道,玉小乙为何会被敕令除太子诸率府率吗?”
“这个……”
“伯奋在宫中倒是有几个熟人。恰好便有在那紫宸殿当值的。
据说那日圣人带着太子到紫宸殿,言既然大家都不喜欢玉小乙,何不把他调去做诸率府率?你也知道。圣人那性子贤淑,从不干预政事。可若是她开了口,官家便不会反对。太子也说,枢密院兵部待玉小乙不公,与其留在兵部受气,倒不如做他的诸率府率。
官家本有些犹豫,还是圣人道:玉小乙是个忠臣,既然被排斥,留下来也非善事。倒不如去太子身边做事……结果,官家便同意了此事,今日敕令玉小乙除诸率府率。”
“排斥?”
种师道才抵达开封,自然不可能清楚玉尹的遭遇。
哪怕玉尹再被他看重,可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兵马使,能入得他法眼便不错。
张叔夜道:“种相公莫非不知,玉小乙在驰援郭桥镇的时候,于广济河渡口斩杀封丘县令汪梃。此事虽说被官家压下来,可还是造成了一些影响。李尚当时在郑望之的劝说下。扣下了本属于玉小乙的七百兵马。以至于朝阳门之战时,玉小乙手中兵力甚至不足千人。此事不知怎地被官家知晓,对伯纪也颇为不满。”
种师道那两道白眉,几乎扭在了一起。
他倒是不清楚这件事,以至于听了张叔夜讲述之后,也觉得李纲做的有些过分了。
“那伯纪……”
“伯纪尚不知此事,估计他便是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也难怪,有宋以来,武将地位日益降低。
莫说是玉尹,便是那大名鼎鼎的狄青,也曾被欧阳修等人羞辱,却不敢有半分不满。
玉尹说到底,终究不算是正经读人,更没有功名在身。
而在李纲看来,玉尹杀了汪梃,便是大逆不道,给他些教训,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么一件在以往看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却给他带来了巨大麻烦。
官家是如何知晓?
种师道只要略一猜想,便能猜出一个大概。
可是,他又不知道该如何评论此事,听张叔夜说完之后,也只能连连摇头,出一声叹息。
却可惜了,那玉小乙……
不管种师道是如何看重玉尹,但说到底,而今的玉尹还只是一个小人物。种师道身为领枢密院是,自然不可能把太多精力投注在一个小人物的身上。毕竟,当务之急要解决的,还是开封城外的完颜宗望。
官家既然不愿意再打下去,种师道自然也不可能与李纲那样,硬顶着和赵桓作对。
李梲已返回开封,并呈报了与完颜宗望的和谈结果。
赵桓授权李梲,可以向女真增加岁币300500万两,犒军费用也是300500万两。
另外,赵桓命李梲私下里向完颜宗望行贿黄金一万两,以期能完颜宗望同意。
可是结果,完颜宗望却提出了犒军费用五千万两,绢采各一百万匹,牛马各万匹的条件。同时,还要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要求以亲王和宰相做人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