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338部分

宋时行-第338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他的说法,他从老家北上时。共有一千多人随行。
可是从武陵到燕山府,何止千里之遥。一路上遇到种种艰险,水土不服,冰雪阻路,粮草不继……以至于等他们抵达燕山府的时候,连一半人都没有剩下。而且一个个都有气无力。病怏怏的。玉尹本不想要,但这些人的忠义,让他难以拒绝。
罗德答应一声,便带着人走了。
玉尹则领着钟相和杨幺准备进城,哪知道杨幺在钟相耳边低语两句,钟相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忙唤住了玉尹。
“郎君,小底有一事禀报。”
“哦?”
“小底在途中,遇到一人,从他身上搜出一封书信……似是虏贼使者,要前往开封。”
这句话说的非常巧妙,遇到一人!
玉尹不由得笑了,他大体上能猜出端倪,想必是钟相这些人在路上实在是顶不住,干起了无本买卖。
不过,他没有说破,而是好奇道:“是什么书信?”
钟相从怀中取出一封脏兮兮,皱巴巴,还沾着血迹的书信,小心翼翼递给了玉尹。
打开书信,玉尹看了一眼,顿时蹙起眉头。
“这是什么文字?”
他搔搔头,对杨再兴道:“去找罗德,替换他回来。
你代他把那些好汉送到辎重营,让衙内妥善安置……这看上去,似乎不是汉家文字。”
不一会儿的功夫,罗德回来了!
他拿过书信看了一眼,便轻声道:“郎君,这是契丹文。”
“大郎可识得契丹文?”
罗德顿时笑了,一挺胸脯道:“自家在太原时,没少和辽人、女真人还有西夏人打交道。这两年,不管是契丹文还是西夏文,都了然于胸,怎可能瞒得过自家。”
“嗯,回帅府说话。”
玉尹和罗德领着钟相杨幺便返回帅府。
回到帅府后,他唤来两名亲兵,让他们先带着钟相杨幺下去梳洗,换一身衣服。
不换也不成了!
这两人身子都快要臭了……
在外面还好些,可是进了大厅,便特别明显。
而后,玉尹又让人准备酒菜,等钟相二人回来。趁此功夫,罗德把那封书信看了一遍,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阴沉。
“大郎,上面写的什么?”
罗德轻声道:“郎君,这里面的内容,古怪的紧。”
“此话怎讲?”
“这上面说,临潢府粮价飞涨,粮食短缺的紧。
要一个名叫余都姑的人在开封多买些粮食回去……还说,事不宜迟,需尽早把事情敲定。”
玉尹疑惑道:“这有甚古怪?”
“可据我所知,临潢府的粮价,而今可是稳定的很。”
“哦?”
“这里还有一句,若小官人不肯同意,便与老官人说项。”
玉尹依旧是一头雾水,茫然看着罗德。
罗德轻声道:“郎君可知,那耶律余睹的别名,就是余都姑?”
“啊?”
“这封信表面上看去,并无任何问题……但细一品味,便颇有玄妙。
临潢府粮价飞涨,是不是说虏贼局势危急?所谓买粮,其实就是要挑起我大宋内乱?郎君当知道,太上道君和官家不和,而且自太上道君还朝,便一直争斗不休。”
玉尹激灵灵打了个寒颤,顿时呆愣住了。
罗德这么一分析,听上去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小官人是指赵桓,那老官人便是指赵佶?赵桓这次,肯定不会轻易低头;而老官人……
只是,这都是罗德的猜测,也没有任何证据。
玉尹拿着书信,在屋中徘徊。
许久之后,他突然对罗德道:“大郎,我想要回开封。”
“那这边……”
玉尹搔搔头,也感到万分苦恼。
这时候,钟相和杨幺洗漱完毕回来,玉尹便把这件事暂时放在一旁。
当晚,他在帅府设宴款待钟相两人,并安排两人,在吴玠帐下听令……玉尹心里有事,吃罢酒,送走钟相杨幺,便早早睡下。第二天一早,他正打算把罗德找来继续商量事情,却不想外面有人通禀,说是析津府来人,种师中请玉尹即刻前往。
玉尹见种师中催的急,只好暂时把书信的事情放到一边,带上高宠何元庆二人,直奔析津府。
这一路日夜兼程,便不复赘言。
第三天,玉尹抵达析津府后,便觉察到有些不妙。
析津府帅府上下,皆身穿麻衣,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之中。
“种公,发生了什么事?”
才十几天的光景,种师中看上去憔悴许多。
见玉尹到来,他把玉尹领到了书房。这书房中还有一个青年,玉尹一眼认出,正是种师道的长孙,种彦崇。
种彦崇披麻戴孝,一脸悲戚。
看到玉尹,他连忙躬身行礼。
“小郎君,你这是……”
种彦崇闻听玉尹询问,顿时泪如雨下,“玉郎君,翁翁……翁翁他,他,他……走了!”


   

第358章 还京

  历史上的种师道,死于靖康元年末。
时太原城破,女真东西两路大军南下长驱直入,西路军一度攻至洛阳城下。种师道本就身体不适,听闻女真南下消息,病情随之加重,在入冬之后,便故去了。
而今,种师道还是走了。
比原有历史,迟了三个月……
按照种彦崇的说法,翁翁含笑离世,没有任何遗憾!
是啊,他怎能还有遗憾?
女真在燕山之战大败,金国精英几乎死了一大半,可谓元气大伤。而最为重要的,还是西辽的出现。耶律余里衍以极大魄力,率部兵进漠北,和女真形成东西对峙局面。
大宋,二十年可以无忧!
说句心里话,玉尹对种师道并没有太多好感。
主要是他每次和种师道打交道,都被种师道吃的死死的,也让他感觉着很不舒服。
但即便如此,当玉尹得知种师道死讯的时候,也呆愣住了!
种师道死了……
也代表着一个雄踞北宋的五代望族,开始走向没落。种师中虽然颇有才干,但比之种师道,确有明显不足。至于种师道之子种定国,守成有余,要入主中枢,却显得才具不足。而种彦崇和种彦崧都还年轻,未来是怎样发展,说也无法说清。
玉尹的心情,一下子变得非常低落。
脑海中,不自觉总浮现出种师道那张带着老狐狸笑容的面庞,此时却是分外亲切。
“二郎已前往开封,向朝廷发丧。
想来官家不久就会有恩宠赐下,家父要自家前来请教叔祖,当如何安排?”
二郎,便是种彦崧。
之前由于种师道身体不好,所以种彦崇和种彦崧二人便返回洛阳老家,伺候种师道。
似种师道这等人物,死后必然是风光大葬。
虽则他是宋徽宗赵佶一手提拔起来,但对赵桓也是忠心耿耿。老头是个很聪明的家伙。在朝堂上左右逢源,直到最后才表明了他的立场。虽则后来赵桓罢免了种师道枢密院使的职务,更多却是为了一种朝堂上的平衡,而非对种师道不满。
所以,赏赐绝不可少。
但种师道一死,种家需要有人支撑,种师中顺理成章接替种师道的位子,成为种家之主。
种定国派种彦崇前来。也是为了向种师中请示如何接受官家赏赐。
这些,本是种家的家事,和玉尹没有什么关联。
可玉尹却灵光一闪,突然生出一个念头,“种公,太子亲军出征已数月之久,而今燕山府战事平息,左右不会有太大事情。所以,末将也准备率部还京。一来进行休整,二来也要与太子交代……却不知种公以为如何?”
“小乙要回去吗?”
种师中白眉一蹙,露出沉吟之色。
对太子亲军的安排。种师中也颇为头疼。
玉尹并非他治下军官,可以不听从差遣,始终是一桩麻烦。论战斗力,种师中自然看重太子亲军。此次燕山之战,太子亲军可说是当记首功。整个蔚州,几乎是太子亲军一手打下,数万金兵,也有大半死于太子亲军之手,绝对是战力惊人。
可问题是。太子亲军的情况太过特殊。
哪怕是种师中心胸甚广,也无法容忍这么一支不听从他差遣的兵马在他的治下。
而今种师中和玉尹合作甚密,也没什么冲突。
谁又能保证,将来还能相安无事?
在种师中看来,玉尹年轻气盛。又有太子做起靠山。一连串的大捷,很可能令他忘乎所以,骄横跋扈。此前玉尹偷袭鸡鸣山,便已显露出端倪。幸亏种师中命玉尹及时撤出,若不然就要引发更大的战事。这是一把利刃。弄不好就会伤到自己。
种师中虽然不舍太子亲军战力,却又无法容忍这样的兵马在他治下。
好在,火器营在燕山府设立,种师中倒不必担心火器匮乏。于是在三思之后,种师中便同意了玉尹的请求。
“既然小乙有心还京,老夫便不做阻拦。
只是大军开拔,必须要通报各州府,上奏朝廷方可。小乙最好还是率部先屯驻肃宁寨,等候朝廷通知。这样吧,我这就派人向朝廷奏报,小乙也可以向朝廷请示。”
玉尹闻听,顿时笑了。
他连连点头,表示赞成,便和种师中告辞。
返回银城坊后,玉尹立刻找来陈东,让他上奏枢密院,恳请返回开封。
同时,又写了一封密信,让高世光带着密信回转开封,由朱绚转交朱琏和太子。
他很担心,枢密院会扣押他的书信。
虽然说不清楚原因,但玉尹却隐隐有一种直觉,开封很快会有大事发生……
这一来一回,少说要一个月的时间。
玉尹倒也没闲着,立刻下令太子亲军准备开拔,退回肃宁寨。
正兵加杂兵,一万多人开拔,可不是一桩小事……从燕山府前往肃宁寨,势必要经过广信军和真定府。种师中也没有为难,直接开出公函,派人递交真定总管王渊。
此时,已是正月初六,眼看着元宵节将至。
玉尹命张玘和傅选为先锋,率部先行出发,前往肃宁寨打前哨。随后,他又找来吴玠,让吴玠整顿兵马,三日之后开拔。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玉尹却招来了吴玠陈东罗德和高尧卿四人。
“我准备前往开封。”
“啊?”
吴玠四人一怔,诧异道:“郎君不是说先回肃宁寨,怎地突然要返回开封。”
玉尹把那封书信传递众人,而后让罗德把他的猜想说了一遍。
“我总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
如果大郎猜测的不假,恐怕不久之后,东京就会有事故发生。我准备让十三郎和狄雷,率五百背嵬随我还京。我离开之后,太子亲军便交由晋卿掌控。
你们在肃宁寨屯驻后,命张玘傅选和杨再兴三人,各领一支兵马。分别屯驻滹沱河与封龙山两地,做出随时出发的迹象。一俟朝廷有旨意传来,便即刻动身,用最快速度赶往东京。途中,若遇到什么麻烦,便请大名府留守朱桂纳和河北兵马元帅府副帅张所帮忙……总之,要做好一切准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事。”
吴玠等人。面面相觑。
半晌后,高尧卿突然道:“小乙你带五百人,目标过于明显。
我前些时候,得到消息家父病重,正好趁此机会还京探望。便以我的名号,掩饰小乙行踪。只是要委屈一下小乙,暂时充当我的护卫,这样岂不是更加方便吗?”
“衙内所言,颇有道理。”
陈东道:“最好再带上大郎。有他在,遇到事情也能有个商量的人。”
玉尹想了想,便点头答应。
有罗德跟随。的确能为他排忧解难。
“郎君,你这一走,若有人问起,该如何说?”
玉尹想了想,轻声道:“就说我身体不适,需要静养……我已派人通知了李大郎,他会帮忙掩饰。而且我估计,最近一段时间也不会有人上门。燕山府大捷,所有人都在忙着查收战果。哪个有精神来找我的麻烦?所以晋卿对此,不必担心。”
几人有商议片刻,把所有事情安排妥当。
随后,玉尹又挨个单独召见了杨再兴、张玘等人,让他们尽力配合吴玠的行动。
燕山之战。大家已有了深厚情谊。
对于玉尹的安排,张玘几人,自然也不会反对,便躬身应命。
第二天,张玘率部开拔。直奔肃宁寨。
而高尧卿则带了一对马军,随同张玘一行离开了银城坊。
种师中得到了消息,倒也没太在意。
只笑呵呵与身边人道:“这小乙,也忒性急,本打算设宴为他送行,却已经走了。
这样,派人通知各州府,就说太子亲军返回肃宁寨,不必阻拦。
另外,让人送五十坛好酒过去,就说是为玉郎君送行……之前总觉着太子亲军留在这里是个麻烦,可他们真要走,却又有些不舍。”
种师中说完,便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燕山府战事虽然已经平息,但他却非常清楚,接下来的日子会格外忙碌。
太子亲军返回肃宁寨,未尝不是一桩好事!
+++++++++++++++++++++++++++++++++++++++++++++++++++++++++++
靖康二年正月,金国狼主完颜吴乞买再次派出使团,带着大批礼物和金银,前往开封配合耶律余睹与大宋议和。
同时,完颜吴乞买有命完颜阇母为左军元帅,出镇西京大同府。
在宋金交战时,西辽联军击大败粘八葛部,粘八葛人匆忙返回,在渔阳岭遭遇西辽伏击。粘八葛小王战死渔阳岭,令漠北为之震动。粘八葛人连忙派人向女真求援,同时花费大量金银,恳请白达旦人出兵协助,希望白达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