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71部分

宋时行-第71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聚气法?
  玉尹一怔,旋即道:“自然记得……不过九儿姐说,那要三层功夫后才可以练习,故而没有练过。”
  “那现在正是好机会!”安道全道:“其实周教头留下的聚气法,并非一定要三层功夫才可以练习,只不过需要适当的药物来配合。我这强筋壮骨散,正是配合周教头的聚气法而炼制,有事半功倍之效果。不过,在未到四层功夫之前,一定要保住元阳之气,不可以破身。如此一来,便可以在最短时间,达到宗师之境。
  强筋壮骨散好是好,只不过药力过于霸道。
  燕奴毕竟是女孩子,怕是难以承受如此力量,故而只能练成聚气,便难再有进境。
  小乙,好好珍惜这机会,待你真个练成了真法,方不负你丈人对你的期望。”
  “啊?”
  玉尹吃了一惊。
  他本要破口大骂,却突然觉得,全身上下,似乎有成千上万的蚂蚁在钻咬。痛、痒滋味让他说不出半句话来,脸涨得通红,好像喝多了酒一般,令他无比难受。
  安道全手一探,一根金针出手,玉尹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小乙哥,快练聚气法。”
  燕奴焦急的声音在耳边回响,玉尹只得深吸一口气,依照着八闪十二翻中的聚气法,开始修炼起来。蚂蚁钻咬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甚至似乎已钻进了他的身体里,在他五脏六腑中噬咬不停。
  习武者,不可不明乎经络。
  若不明经络,犹习射而操弓矢,其不能决也。能内景遂道,返观而以察之,则体用兼备。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气纳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而过尾闾,由脊中直上泥丸……两脉上下,旋转如园,前降后升,络绎不绝。
  这聚气法的口诀,在脑海中浮现。
  玉尹暗自庆幸,这段时间在燕奴的逼迫之下,熟读经脉,不至于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体内的气感逐渐加强,随着玉尹默念聚气法口诀,循环不息。
  蚂蚁噬咬的感觉,在渐渐转弱。可是伴随着的,却是一种难言的酷热……体内气流,在不断升温,而身外的药水,则伴随着体内真气的循环,也生出奇异变化。
  整个人如同是在熔岩中修炼,那灼热的痛楚,令玉尹下意识睁大了眼睛。
  他想要叫喊,却发不出声音,他想要挣扎,偏偏动弹不得。整个身体,除了耳朵和大脑似乎仍保持功能,其余的机能,在这一刻,竟好像完全丧失了一样,痛苦不堪。
  “小乙哥,休要分心,继续聚气。”
  燕奴见玉尹睁开眼睛,忙大声的提醒。
  玉尹心里一惊,不敢再胡思乱想,闭上眼睛,默念聚气法口诀,循环体内那灼热真气。
  热,好热!
  玉尹感觉痛苦至极。
  而浴桶之外,燕奴和安道全则紧张的注视玉尹,安道全更不时出手,在手指在金针上弹动。只见那金针嗡嗡颤鸣,抖动不停。而玉尹则渐渐的,进入到一种空灵之境。呼吸伴随身上金针摇摆,显得极有规律,而他的面孔,更赤红如同滴血。
  只不过,脸上痛苦之色,在渐渐消失。
  安道全轻轻呼出一口浊气,朝着燕奴点点头,轻声道:“成了!”
  说着话,他便一屁股坐下来。
  燕奴这才发现,安道全身上的衣服,不知在何时,已经被汗水湿透……
  “安叔父……”
  “放心吧,这小子根骨极佳,当初周教头给他打下的基础,也非常夯实。
  聚气已经成功,接下来就要看他自己造化。不过丫头,这样一来你恐怕要再等些时日了。”
  燕奴闻听,脸腾地红了。
  “叔父休要取笑,只要小乙哥能练成真法,便是等也当不得事。”
  “你啊……”
  安道全摇了摇头,突然问道:“那岳五郎,而今在何处?”
  岳五郎,便是岳飞。
  燕奴一怔,茫然摇头道:“两个月前,五哥曾来过一次,说要去投军,而今却不太清楚。”
  “可惜了周教头一身好武艺,到头来……”
  安道全说话间,轻轻叹息一声。
  周侗一生,拳脚、骑射、枪棒号称三绝。可这枪棒弟子李俊义落得个惨死,而拳脚功夫,却无人继承。剩下一门骑射,虽说有岳飞传承,却又算不得周侗真传。
  只希望小乙能争一口气,莫让周教头绝学,就此失传才好
  “九儿姐,小乙经此修炼之后,食量必然大增。
  日后这家中膳食,务必要跟上才好,否则也会影响他今后修炼。只不知道,家里可还跟得上?”
  燕奴脸上,顿时露出自豪之色。
  “叔父只管放心,家中而今尚可,小乙哥更通生财之道。
  先前才卖出两曲,家里尚有三千多贯。铺子那边虽算不得日进斗金,不过一日二三十贯却也能赚得。若需要些什么,叔父只管说,燕奴定会准备的妥妥当当。”
  无债一身轻,更兼腰包里银子充足,所以燕奴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
  安道全听了不禁露出笑容。
  故友之女过得好,他自然开心。于是想了想,便拿起纸笔,写了一个方子递给燕奴。
  “从明日开始,你与小乙的膳食要依照我的吩咐来做。
  莫小看了这膳食,若一个不当,也影响颇大……原以为你家中不甚宽裕,却不想也是个能生财的……如此却不需顾虑。这些东西虽不贵重,可放在普通家庭,也极耗费钱两。只是小乙过些日子要出门,总是有些麻烦……这样,明日九儿姐取一百贯来,我去药铺里买些药材,制成药剂,方不至于耽搁了小乙的修炼。”
  燕奴听了,毫不犹豫便答应下来。
  一百贯于普通人家不是小钱,但对于自家,而今却算不得太多。
  燕奴有这个底气,更何况是为了玉尹好,自不会有半点迟疑。不过,燕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忍不住轻声问道:“安叔父,你怎地会与那李娘子相识,还欠了她人情?”
  安道全苦笑一声,“却也不算甚事,不过是早两年得她关照,才能活到今日。
  她时常会着人找老夫诊治,老夫虽然不甚愿意,可碍于情面,也只能答应她要求。
  本以为小乙是那李娘子的人,把药物给他,也算两清。
  却不想……
  呵呵,若非如此,怕还遇不得侄女,倒也算是一场缘法。”
 
  第四七章 强筋壮骨散(下)

  玉尹醒来时,已过了丑时。
  当他从浴桶中出来,只觉浑身上下轻松无比,更感到莫名的神清气爽。四肢百骸中,似乎蕴藏了巨大力量。他换了一身衣服,走了一圈之后,更觉气力增加不少。
  “从今日开始,每日静坐,修炼你丈人留下的易筋锻骨法,内外兼修,不可懈怠。”
  安道全毕竟年纪大了,见玉尹出来后,只吩咐了一下,便回去歇息。
  至于这易筋锻骨法,则是周侗所传,更无需安道全来费心。易筋断骨法分内外两种,内功精修,外功便是站桩。玉尹以前,从未练过内功,只修习过外功桩法,便是之前燕奴教给他的罗汉桩。不过而今尽然安道全吩咐,他自然听从仗着言。
  人徒知枯坐息思维进德之功,殊不知上达之士,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动而静,虽撄而宁……
  经过了强筋壮骨散的洗礼之后,玉尹发现,这‘圆通定慧’,果真是妙不可言!在卧房里盘膝静坐,五心朝天,呼吸轻柔,渐渐便再次进入到了那空灵之境界。
  一夜无事,鸡鸣五更。
  当天大亮时,玉尹已练好了桩功,精神格外抖擞。
  本打算去铺子那边看看,却被燕奴阻拦,让他把曲谱尽快写好,莫耽搁了别人的事情。
  玉尹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于是便留在家里,写起了曲谱。
  手臂较之昨日,轻松许多。伤处也没有之前那么疼痛,甚至感觉着,似乎复原一样。这也让玉尹的心情,变得愉快很多。曲谱编排的速度,较之当初也加快不少。
  只一晌午的功夫,便写成了一半。
  这也让玉尹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起来。
  待在家中,颇有些无趣。
  再继续写曲谱,又好像没了感觉。
  突然想起,要教燕奴识字。于是便换了身衣服,施施然出了门,往集市行去。昨夜一夜小雨,天亮时,却又是阳光明媚。暮春的阳光,很舒服,照在了身上,也不甚热。
  玉尹记得,在西保康门桥下,有一家书铺。
  铺子里多是贩卖蒙学读物,倒正适合燕奴而今的水平。
  西保康门桥,毗邻太学。一条街上,全都是书铺书社,文化气氛颇为浓郁。不少太学生闲来无事,便会来到这里闲逛。若运气好时,说不得还能买到一两本珍本孤本。玉尹倒没有这闲情逸致,只不过对于这条街上的气氛,也是非常欢喜。
  在书铺里,买了一本千字文,一本百家姓。
  这也是蒙学最基础的读物,不过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也就有了许多名家注释的版本。
  玉尹挑中的千字文,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注释版。
  据说这是黄庭坚教授儿女的版本,也不知怎地,就流传到了坊市之中。虽然朝廷下令,延津苏黄文字传播。可实际上,这禁令在坊市之中,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力。
  甚至有不少书铺,以贩卖苏黄文字为自豪,也就让那禁令,名存实亡。
  玉尹感叹,宋代文风之重。
  似他手里这黄版千字文,司马版百家姓,在后世几乎少有流通。至少玉尹印象里,没有见到过这种版本的书籍。黄庭坚,司马光,可都是北宋鼎鼎有名的人物。玉尹心里不免感到好奇,这两位大家,又是怎样注释蒙学读物,会有怎样惊喜?
  出了书铺大门,玉尹正打算回去。
  却看到在不远处一家书铺门口,陈东和一名男子,正低声交谈。
  “少阳!”
  玉尹高呼一声,便走了过去。
  哪知道,正在与陈东交谈的男子听到有人呼唤,抬头看了一眼后,便扭头走了……
  “咦,小乙怎地在此?”
  陈东看到玉尹,不免一怔。
  神色间,露出一些紧张之色,让玉尹不免感到奇怪。
  “呃,九儿姐要识字,我来为她买两本读物,回去好教她……刚才那人是谁?怎地这就走了?”
  “啊!”
  陈东张了张嘴,而后哈哈一笑,“一个太学同窗!呵呵,他性子有点孤僻,不喜和陌生人说话,所以便走了……呵呵,反正也没什么事情,不当事,不当得事。”
  他故作出一副轻松模样,可是却难掩眼中的紧张之色。
  玉尹心里奇怪,不过并未追问。
  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秘密,追问的太多,反而不是一桩好事……
  “既然如此,那我便回去了。”
  “这就走吗?”
  “是啊,只是为买两本书而已,买来了,自然要走。”
  “那我就不留小乙,先告辞了。”
  说着话,陈东便转身离去。
  那匆匆忙忙,慌慌张张的模样,着实让玉尹感到有些奇怪。
  目送陈东离开,玉尹摇摇头,刚要走,却发现地上有一本书。捡起来看,是柳三变的诗词文集。不过那上面还有一方印鉴,写着‘魏叔向珍’四个好看的文字。
  只看文字,便知是能工巧匠所制。
  而且采用的书体,竟然颇有几分‘金错刀’的风范。
  这书就落在方才陈东站立之处,想必是陈东所遗留。玉尹搔搔头,心道一声:这陈少阳今日怎地如此丢三落四?也罢,且先拿回去翻阅一下,回头再还给陈东便是。
  人常说,书不借不可读!
  玉尹也有这种毛病。
  他把书揣在了身上,施施然离去。
  却不想刚走没多少功夫,陈东便行色匆匆跑来。
  在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太学生打扮的青年,“少阳,你真确定丢在这里了?”
  “当然!”
  “可怎地没有?”
  两人在书铺门前左看看,右看看,半晌后陈东道:“刚才我在这里遇到了小乙,和他交谈了几句。会不会是被他拿走了?”
  “哪个小乙?”
  “便是那开封第一嵇琴的玉尹,玉小乙啊。”
  青年愣了一下,旋即露出恍然之色。
  “你这一说,我倒是有些印象。
  只是,你可确定?那里面的名单,可至关重要,若是被他人得到,说不得大祸临头。”
  “这个……”
  陈东想了想,转身便去了书铺。
  片刻后,他走出来道:“没错,就是被小乙拾到。
  刚才书铺的伙计还看到他拿着一本书,在门口寻找什么……想来就是被他拿走。
  嗯,这样吧,我过一会儿便去找他,把书讨要回来便是。”
  青年想了想,便不再焦急。
  两人旋即一边走,一边交谈,朝着太学方向行去。
  此时,天方晡时。
  玉尹并没有立刻回家,走到半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调头出了成,直奔三岔口。
  三岔口的屠场已经开张了!
  杨再兴和高十三郎,正把一头生猪抬到屠宰台上,一刀下去,便放了那生猪的血。
  远远就听到屠场里生猪凄厉惨叫,玉尹蹙眉,迈步走进屠场。
  “小乙哥怎地来了?”
  “没甚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