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76部分

宋时行-第76部分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秦桧居然说别人的品性不好?你又能好到哪里?
  就在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时,忽听亭外传来一阵悦耳的环佩声响。
  只见一三旬美妇,在茂德帝姬和柔福帝姬的陪同下,缓缓走上了小桥,正往亭中行来。
  秦桧忙上前道:“衙内稍安勿躁,主人来了。”
  “啊!”
  高尧卿忙回过身,不再理睬王胜。
  不过,玉尹却看到王胜目光凶恶的瞪着自己,心里不免奇怪:羞辱你的又不是我,你找高尧卿去呗?瞪着我作甚?这厮真是古怪,放着正主不找,偏来看着我。
  但旋即想来,玉尹又明白了。
  这王胜,还真就不敢去招惹高尧卿。
  论官职的话,高俅比不得王黼。可是论在徽宗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却又不分伯仲。
  高尧卿是高俅的小儿子,正经衙内;王胜……却只是王黼的侄子。曾想要拜王黼为老爹,结果还被拒绝了,以至于沦为笑柄。这种人,又怎敢去找高尧卿麻烦?
  欺软怕硬!
  玉尹心里冷笑一声,旋即便不把此人放在心上。
  反正老子明天就走,哪有那闲情逸致与你计较?就算你那本家叔父王黼是太宰又如何?如果我记得不错,就在今年底,你那本家相公叔父,便要失去皇帝宠信……
  想到这里,玉尹反而挺起了胸膛!
  +++++++++++++++++++++++++++++++++++++++++++++++++++++++++
  三旬美妇,正是李清照。
  她在两位帝姬的陪同下走进小亭,若秋水一般的目光,在玉尹身上扫了一下,微微一笑。
  她,似乎是在对我笑?
  玉尹心里好生奇怪,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这种激动,哪怕是先前见到茂德帝姬和柔福帝姬时也未曾有过。说实话,初次与岳飞相见时,本应该有这般激动心情。可惜当时醋性大发,以至于光顾着生气,却忘了激动。而眼前这女子,已是徐娘半老。论相貌,即便风韵犹存,可是和一旁的赵福金比,少了些端庄成熟;和赵多福比,又没有那种青春的光彩。
  但在玉尹眼中,当三个女子走进来时,最耀眼的,确是中年美妇。
  婉约派宗师,一代女词人……命运坎坷,但同时又在不断和命运抗争。她曾两次嫁为人妇,若在明清,怕就要被冠以不贞之名;她好酒爱赌,被许多人争议,偏偏她的文采之出众,所做诗词,在后世广为流传,为无数人琅琅上口,交口称赞。
  她,便是李清照,李易安!
  玉尹觉得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
  不为别的,只为李清照留下那一首首经典的诗词。
  在这一刻,玉尹甚至是用一种朝圣的目光看着李清照,那目光的炽热,却让李清照愣了一下,旋即粉靥闪过一抹羞红。
  这玉小乙,怎如此无礼?
  不过他的眼睛,却真个好看。
  玉尹在朝圣,而其他人则纷纷向赵福金和赵多福两人问好。
  也许在玉尹的眼里,李清照是那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可是在其他人眼中,李清照不过是一个过气相公的儿媳妇,才学虽然好,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并不为奇。
  毕竟这时候的李清照,远不似历史上那个南渡的李易安。
  此时的她,虽能作得好词,但却算不得出众。有宋以来,好词人多不胜数,李清照也不过其中之一。加之她女儿身,便终究无法和柳三变那等浪荡子相提并论。
  在众人眼里,真正尊贵的,还是赵福金姐妹。
  李逸风快步走到玉尹跟前,轻轻扯了一下玉尹的袖子,“小乙,休要失礼。”
  “啊……”
  玉尹一怔,顿时醒悟过来。
  他刚要见礼,却听到一个银铃般好听的声音响起:“玉小乙,咱们又见面了!”
  说话的正是柔福帝姬赵多福。
  她这一开口,顿时使玉尹成为众矢之的。
  本来,并无多少人注意到玉尹的存在,因为他衣着太普通,普通的让人无法关注。
  若非高尧卿认得玉尹,说不定也不会理财他。
  而现在,堂堂帝姬,官家最宠爱的女儿,却一派亲热姿态的和玉尹说话,顿时引得不少人为之疑惑。
  “这厮何人?”
  “不认得……许是那位大人家的亲戚?”
  “玉小乙?这名字我怎么觉得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那就是了,定然是谁家大人的公子。”
  众人窃窃私语,却使得王胜心中怒火更炽。
  本来,柔福帝姬和玉尹说话,已经让他是羡慕嫉妒恨,再看玉尹成了众人焦点,这心里面更加不快活。
  “甚公子,不过马行街上一操刀肉贩耳。”
  “啊……我想起来了,就是他,马行街上的肉贩。
  能使得一手好琴,更学得好扑……之前曾作《梁祝》和《二泉映月》,好像千金一笑楼的那首《金蛇狂舞》也出自他之手。你看,我这记性,看他吊着胳膊便应想到。前些日他在快活林和吕之士争跤,虽败了那鬼脚八,但也伤了手臂……”
  “原来是一个屠子。”
  “怎地一个屠子,也在这里?”
  “是啊,真是有辱斯文……李大郎也算是堂堂少卿之子,怎么与一个屠子混在一处?”
  柔福帝姬的脸色变了!
  李逸风的脸色,也变了……
  而一旁高尧卿和秦桧,则默不作声的看着玉尹,想要看玉尹在这等情况下,会做什么反应。
  却不想,玉尹对周遭闲言碎语恍若未觉,大步走到李清照面前。
  “久闻李娘子之名,更读过李娘子无数诗词,小底钦佩之至……今日得见李娘子面,实三生有幸,还请李娘子受小底一拜。”
  而今的李清照,远非历史上那个饱受煎熬折磨,历经沧桑的李易安。
  面对玉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李清照不禁手忙脚乱,忙伸手想要搀扶,可又一想,这男女有别,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只是这一来,她可是实实在在,受了玉尹一拜。
  “小乙,你这是作甚?
  李大郎,还不快来拦下……自家不过一弱女子,怎当得小乙如此赞誉,更当不得这般礼数。”
  这时候,人群中却传来一个突兀的声音。
  “李娘子诗词虽好,你一个屠子,却要装甚风雅来?可曾读过李娘子一首诗词吗?”
  话音未落,顿时引来玉尹,怒目而视!
  

  第五一章 解词(上)
  
  李逸风嘴角一翘,露出些冷笑。
  他可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玉尹时,便是因李清照的一首《醉花阴》。虽然当时主要谈论的是琴,可也能感觉得出来,玉尹对李清照的诗词,并算不得太陌生。
  只不过,李逸风还是觉着奇怪。
  李清照虽然有些名气,似乎也值不得玉尹如此失态。
  毕竟是一女子,虽作得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好句,但终究是一介女子。她李清照有才学不假,但比之苏门四学士,亦或者柳三变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可玉尹,偏偏如此动容!
  说话的人,正是王胜,在坊巷间也有些名气。
  所做诗词在青楼瓦肆有流传,故而也有人称他做‘小王三变’。但在李逸风眼里,王胜作词,纯粹是无病呻吟。若非因为他是王黼的侄儿,谁又真个把他看在眼里?这家伙却真以为自己是柳三变了,还‘小王三变’,实在是不知羞的家伙。
  心里面,倒殷殷期待,玉尹能落一下王胜的面子。
  “小乙是否读过李娘子诗词,只需一试便知……有理不在声高,小王三变何需如此?”
  是啊,试一试不久知了?
  众人不由得把目光,向玉尹看去。
  而李清照则更加好奇,玉尹方才那炽烈目光,让她芳心砰砰直跳。
  听罢玉尹的话,心里面又隐隐有些高兴。她的诗词虽流传在外,却不似柳永诗词那样,被人们琅琅上口的传唱。李清照也是个骨子里极高傲的人,她虽然赞赏柳永的诗词,可是对柳永那种浪子作风,却极为不屑,甚至内心里还有些鄙薄。
  然而,这是个男人的世界!
  李清照的鄙薄,却恰恰是无数人所羡慕的事情。
  所以,当玉尹那般称赞她的时候,李清照顿时有一种知己感受,甚至还有些激动。
  听李逸风一说,李清照便闭上了嘴,饶有兴趣的看着玉尹。
  赵多福却有些不高兴了!
  她唤了一声玉尹,不成想却给玉尹惹来了麻烦……小女孩儿其实非常单纯,王胜的那些话,让她很没有面子,同时又生出了些许愧疚。只见她眼睛一瞪,就要发作。不想赵福金偷偷拍了她手臂一下,赵多福扭头看,见姐姐朝着她,摇了摇头。
  赵福金毕竟比赵多福大几岁,所以也有些心思。
  她对玉尹不了解,甚至对玉尹的事情,也是刚才从赵多福和李清照口中得知。同时,李清照还把玉尹与马娘子之间的矛盾解释了一番,并让赵福金看了玉尹所做的《梁祝》。没错,就是玉尹交给马娘子的《梁祝》原版!李清照和马娘子的关系极好,今日办这诗社,原本也就存了想要为马娘子解释,化解玉尹误会的意思。
  为此,马娘子把《梁祝》原本,交给了李清照。
  赵福金也是个行家,不禁精通乐律,更擅长书法……她那老子,本就是少有的书法大家,独创瘦金体,可谓一派宗师。耳濡目染之下,赵福金的眼力又岂能差了?故而她一眼就看出,玉尹的书法独树一帜,乃从未出现过的书法。虽然看上去还有些生硬,但这功底却显露无疑。这也使得赵福金对玉尹,多了些好奇。
  她也想看看,玉尹是真的喜欢李清照的诗词,还是以此为借口,别有居心?
  玉尹那想到这两个女人在片刻之间,便有了如此众多的念头!听李逸风的话,他想了想,而后朝着李清照一拱手,朗声道:“小底前些时候,曾听人读过李娘子一首新作。既然王‘衙内’这般说,为了以示清白,怎地也要诵上一番,还请李娘子海涵。”
  说着,玉尹向李清照拱手一揖。
  李清照还了一福,笑道:“小乙唱的好词,自家正要一饱耳福……来人,取嵇琴。”
  词和诗还是有许多不同。
  诗可以唱的如黄钟大吕,随性之至,可这词,却要依着词牌而诵。
  柔福帝姬……也就是赵多福闻听顿时喜上眉梢,从身后一名女使手中取来一支嵇琴,跑上前递到玉尹手中。
  “小乙,莫输了阵才是。”
  说着话,赵多福来攥紧了那粉嫩嫩的小拳头,朝着玉尹晃了晃,做出鼓劲的姿态。
  一时间,又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
  玉尹接过了嵇琴,取弓子轻轻一挑,嵇琴立刻发出幽幽之音。
  他闭上眼睛,沉吟许久后手指一滑,在滑动的同时却又使了一个小颤音,使得嵇琴音调骤然一转,透出一股子幽幽哀怨之气。一时间,李清照和赵福金的眼睛,亮了!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嵇琴发出一连串颤音,大颤小颤糅合一处,恍如如泣如诉之女子在歌唱。
  那幽幽相思之情,只让李清照心头一颤。
  这首词,本就是她收到夫君赵明诚书信后,在一种极端思念情绪下作出。却不想,玉尹凭借着一支嵇琴,竟把她当时心境,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准确表现出来。
  暗地里,倒吸一口凉气。
  李清照不禁轻声赞道:“小乙嵇琴第一之名,真个名不虚传。”
  而赵福金,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至于赵多福,则还是个天真少女,说难听一点,就是有点没心没肺。她当然无法体会出李清照那种情感,只是单纯觉得,玉尹唱的这词,真真好听悦耳,那双动人的眼睛,盯着玉尹,竟有些发痴。原来他使琴的模样,比父皇还要好看来!
  “好词,好琴,好唱!”
  秦桧突然抚掌,大声称赞。
  高尧卿也更赞不绝口,“本以为小乙琴虽使得好,可第一之名只是运气得来。不成想今日一见,才知道小乙这琴,使得真个出神入化……果然好词,果然好唱!”
  玉尹,则缓缓睁开了眼。
  哪知那王胜却不甘心被夺了风头,冷笑声道:“便是读来又有何用?怎知其中好处?”
  你便是读过李娘子的这首词,怕也理解不得李娘子这词的奥妙。
  李清照那张俏脸,顿时通红。
  “王胜,你好胆。”
  而赵福金则一蹙眉头,“王胜若在不知自重,休怪我与王相公知。”
  这本是李清照思念夫君而作,其中自少不得女儿家的苦苦相思之情。王胜的话,确是要玉尹解词,岂不是说要把李清照那女人家心思,赤裸裸摆放在众人面前?
  这不仅是对玉尹羞辱,更是对李清照羞辱。
  也难怪赵福金大怒,不管怎样,李清照可是她琴学恩师。
  哪知这王胜却阴阳怪气道:“茂德帝姬何必动怒,颂词自需解词,如何他玉尹便解不得?”
  言下之意,丝毫没有把茂德帝姬放在眼中。
  也难怪,这北宋天下本就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