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完结) >

第399部分

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完结)-第399部分

小说: 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哼……”赵宗实不屑的笑道:“横竖都是你的道理?”
“不是我的道理,是‘大宋刑统’明文规定,有司身处嫌疑者,需将案件交由上级法司查办。”陈恪朗声道:“开封府有维护京城治安之责,上元灯会尚且严加监控,今日七万人齐聚一堂,府上却只派了数名官差到场,无论如何,都不能摆脱一个失职之嫌!以嫌疑之身来处理此案,如何让人心服?”
“笑话!”见他强词夺理,赵宗实气极反笑道:“是不是哪个百姓家里着了火,都要告开封府失职,没有帮他事先照看好啊!”
“一家一户,岂能与七万人盛会相提并论。”陈恪向来辩才无碍,只是这几年韬光养晦而已,如今摇动三寸不烂之舌,硬是无理也挣三分道:“试问如果上元灯会出了这等惨剧,开封府需不需要担责?!”
“这……”赵宗实竟被陈恪说的没词了,他没有派人过来,实乃为了避嫌,却不想还是被陈仲方攀咬上了。只好闷声道,“开封府有没有责任,事后另论,现在我们要控制嫌犯,以防脱逃!”
“所有人都在这里,跑是跑不了的。”陈恪却不以为意道:“齐王已经火速进宫禀明官家,如何处理自有圣断。王爷何不耐心等待片刻,依圣谕行事多好?”说着拱拱手道:“失陪了。”
“你!”赵宗实自然不甘心任他摆布,但道理讲不过陈恪,拳头也不如他硬,除了撂两句狠话,郡王殿下也着实没啥办法,“这一笔笔账我都记着,早晚有你连本带利归还的一天!”
“我也给你记着呢……”陈恪冷冷瞥他一眼道。


第三七一章 狗急跳墙(下)


撂下一句狠话,陈恪转而走向一干理事。
“这下是彻底撕破脸了。”待安保们将对方隔开,曹评苦笑道:“往后的汴京城,连表面和气都没了。”
“没有别的办法,”陈恪也露出苦笑道:“几万人看着呢,要是让开封府把理事们带走,那咱就是……”
“黄泥巴掉到裤裆里?”
“嗯,不是屎也是屎了。”陈恪点头道:“这时候就得软硬兼施,对观众要软,消除他们的怨气。对官府却只能硬,你不理直气壮,如何让人相信你是冤枉的?”
“唉,你这肠子,十八个弯。”曹评想想,的确是这么回事儿,看陈恪如此驾轻就熟,他不禁赞叹道:“这次要是能反败为胜,全赖你的只手之功!”
“那也大势所趋而已,”陈恪却面无喜色道:“他们不识天时、不知进退,合该受此折辱。这世上没有便宜占尽,亏却不吃一点的道理!”
“也是。”曹评想想陈恪这些年,被这些王八羔子都糟践成什么样了?堂堂状元郎,功勋赫赫,却从没正儿八经坐过堂、掌过印,到现在还是在武学院里苦捱。想想当年,他是何等的风流倜傥、汴京城金粉班头,大宋朝的风月翘楚!如今却被活活折磨成个循规蹈矩的老道学,他还不到三十岁啊!
这样想来,陈恪今日折辱赵宗实一伙,除了不想输了阵仗外,怕也有一吐块垒的意思……
~~~~~~~~~~~~~~~~~~~~~~~~~~~~
陈恪和一众理事,也不管赵宗实等人还在场,便向观众们宣布了赔偿事项,并保证查明真相后,再给大家一个说法。
这种态度让人们很是受用,那些自己没受伤,也没有家人受伤的观众,心里的不满情绪也就烟消云散了。竟然笑道:“一贯钱我们不稀罕,啥时候开赛才是正办?”
“当然要调查结束了。”担任发言人的一名理事道:“大家可以关注蹴鞠报,随时会公布最新消息。”
既然如此,加之大伙儿心神也定下来了,除了一些想看热闹的。大部分人便涌向返城的大道。
这时候一彪人马逆流而出。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广场上,都知内侍省李宪翻身下马,尖着嗓子道:“有旨意!开封府尹、庆陵郡王赵宗实接旨!”
“臣接旨……”赵宗实深吸口气,上前一步道。
“惊闻开封蹴鞠场发生惨案。寡人深感不安,特令开封府……”念到这,赵宗实等人大为惊喜,但只一转眼便失望之极,“全力救治伤患、安抚百姓。不得有误,钦此。”
“臣遵旨。”赵宗实接过旨意,抬头问道:“敢问李老公,不知这案子归谁查了?”
“这个,旨意里没说,不过告诉王爷也无妨。”李宪淡淡道:“官家已命齐王殿下全权查办此案了。”
“……”虽然已有准备,赵宗实还是一阵阵心碎,点点头没有说话。
“没别的事,咱家便回去复旨了。”李宪笑着抱抱拳。翻身上马,一拽缰绳,便掉头驶去,动作极为利索。
李宪离去,赵宗实依然面色阴沉的立在那里。双目望着远处的城墙,拳头紧了又紧。半晌才恨声道:“我们走!”
眨眼间,开封府的官差并他的众兄弟,便走得干干净净。
回到汴京城。赵宗实没有去衙门,而是直接回到家里。更衣后。阴着脸来到书房,对起身相迎的孟阳道:“先生的好计策,却让孤闹了个灰头土脸!”
“陈仲方岂是易与之辈?遭到算计肯定要激烈反击的。”汴京城外的事情,孟阳已经听说了,闻言劝慰道:“但那又能怎样?他虽然能逞一时之强,却只能让打击来得更猛烈!”说着嘿嘿一笑道:“后日早朝,你看他如何坐蜡!”
“嗯……”赵宗实的脸色这才缓和些:“先生对陈三的脾气太了解了。他果然大包大揽,把所有责任都担在身上。为了保护那些人,他甚至打了赵宗球……”
“嘿嘿。”孟阳捻着山羊胡子笑道:“他不是不知道,我们要对付的其实是他,但他得给赵宗绩拢人心,所以明知是火坑,也得跳进来!”
“这次倒要看看,不倒翁能否继续不倒!”赵宗实冷笑道:“十六也该出发了吧?”
阳点头道:“早晨来知会来一声,说是随时能出发。”
“那就早去早回吧,除了那祸胎,才能睡安稳。”赵宗实垂下眼睑道:“先生让把水搅浑,如今双管齐下,应该够浑得了吧?”
“差不多吧。”孟阳低声问道:“王妃那边怎样了?”
“她倒是答应了,但是跟皇后那边急不得。”赵宗实低声答道:“皇后虽然很信任她,但对赵曙的恶感还不够。”
“其实王妃只要说一句话,保准管用。”孟阳淡淡道。
“什么话?”
“赵曙的本生父母俱在,且一向康健。”孟阳幽幽道:“翌日登极,眼里还指不定有没有太后呢……”
“高明!”赵宗实大赞道:“真是一语顶万言呐!”
~~~~~~~~~~~~~~~~~~~~~~~~
果不其然,两天后的朝堂上,成了陈恪的批斗会。御史们纷纷弹劾他嚣张狂悖,胆敢掌掴当今皇侄!弹劾他通过报纸聚集数万民众,引起骚乱,结果造成惨剧!甚至弹劾他修建的竞技场比城墙还要高一倍,且固若金汤,名为为汴京建一卫城,实则有建堡自重、威胁京师之念!
还有人弹劾他组建嘉佑学社,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弹劾他将武学院学生视为私奴,任意驱使他们为自己的生意出力!
还有人挖出更隐秘的事体,说他勾结辽国王公,大搞走私贸易。说他当初剿灭无忧洞,侵吞赃款一百万贯之巨!
十几名科道言官甚至表示,如果朝廷不查处此獠,他们将集体挂冠而去,以示不与奸臣共立朝堂!
虽然陈恪视被弹劾为家常便饭,但遭受这样刀刀见血的密集攻势,还是有些猝不及防。心中不禁暗叹道,果然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是再挖下去,恐怕连自己给辽国皇帝戴绿帽的事儿,也要被爆出来!
没话说,按照规矩,陈恪马上摘下乌纱帽、金鱼袋,听候发落……这是宋朝官场的惯例,不论你是多大的官,只要被弹劾,必须第一时间停职,等候调查。
但今时今日之陈恪,再不是当年那般势单力孤。赵曙、赵宗谔、曾公亮、王珪、王安石、司马光、乃至赵卞、冯京等大臣,纷纷出列,力保陈恪的清白。
王珪王相公素来恬退有道,平时行事,能缩就缩,绝不出头。但也意识到再不表现表现,在齐王心里可就彻底没分量了。于是抢着大声道:“臣敢以身家性命,保陈恪对陛下与朝廷的忠心!这些言官不约而同构陷大臣,还以辞职为由要挟朝廷,我看其居心叵测,八成是受人指使。这些人留在兰台,是兰台之污,请陛下明察!”
王安石和司马光对望一眼,前者也出列说道:“台谏此言太诬,陈恪不失为忠臣!”
其实对陈恪过往的狗屁倒灶,赵祯差不多都是了解的。知道这小子胆大包天,但对大宋忠诚无二。再说谁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
“这个么,陈恪是寡人点的状元,寡人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赵祯看着陈恪沉吟好一会儿,方道:“年轻时确实有些胆大妄为,但目无王法的事情,他是决计不会干的。而且许是这些年读书养气,历练的也多了,已是沉稳持重、不再像当年那样飞扬浮躁了。”顿一下道:“至于方才科道提到的一些事情,他其实是奉了寡人的密令,不能把账算到他头上去。”
听了赵祯帮他把黑锅抗下,陈恪是又惊又愧又感动,泣道:“知臣莫若君!微臣年轻时确实飞扬浮躁,虽如今已深自反省改过。但实在无颜再侧立朝堂,恳请官家准许微臣辞官……”
“混账话!”赵祯把脸一板道:“寡人辛辛苦苦栽培你,如今好容易成器,你却因为区区弹劾就要言退,太让寡人失望了!”
“陛下恕罪……”陈恪泣道:“从嘉佑二年至今,科道弹劾微臣的奏章,足有两三百份,若是微臣还不为所动,科道尊严何在?”
赵祯的面色缓和些了,淡淡道:“你这个事出有因,跟别人不一样的。”
听了赵祯这话,赵宗实一伙人心里都咯噔一声,似乎忘了‘过犹不及’这句话,弹劾陈恪的次数太多,赵祯连真话都不信了!
陈恪却只是低头垂泪,令许多官员大感同情,赵曙也眼圈通红,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开口……心道,既然官家是护着陈恪的,自己再为他说情,反而是画蛇添足。
“罢了,”赵祯叹口气道:“过几日,辽国使团要来给寡人贺寿,你充任接伴使,去迎接一下吧。”


第三七二章 似是故人来(上)


“臣遵旨……”陈恪这次没有推辞,他知道,无论从自己的名声,还是从大局考虑,这都是最好的结果了。饶是他聪明百般,却也想不明白赵宗实一伙人,为何要如此疯狂的攻击自己!难道真是为了泄愤?
陈恪接受了,赵曙却不接受,退朝后,他跟着赵祯回到福宁殿,闷声道:“父皇,你让儿臣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可他们也欺人太甚了!”
“先查清楚了再说吧,”赵祯微微皱眉道:“大理寺看了蹴鞠场,说看台下被安放了数百斤炸药,你们是怎么搞的,也太疏忽了吧?”
“因为蹴鞠场也是卫城,是以有禁军驻守,”赵曙低声道:“他们运进去什么东西,组委会无权检查。”
“你是说禁军?”赵祯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儿臣也只是猜测。”赵曙知道,官家凡事讲证据,是以点到即止道:“无论如何,这不是一起意外,始作俑者实在是太疯狂了,完全无视百姓的生死,这种人甚至都不配称为人!”
“的确丧尽天良了……”赵祯幽幽一叹道:“但愿跟你那几个兄弟没关系。”
“儿臣也是这样想的。”赵曙知道,赵祯不愿闹出诸子夺嫡的丑闻来,老皇帝还是希望能顺顺当当的交接班,不要让后人看了笑话。
“你将来,要多让着他们一点。”赵祯轻声道:“为君者当包容四海,其中也包括昔日的敌人。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是不可能成大器的。”
“儿臣谨遵教诲。”赵曙点点头,轻声道:“儿臣有个不情之请,恳请父皇恩准。”
“你是不是想让陈恪留在京城?”赵祯笑问道。
“圣明无过父皇。”赵曙点头道:“他们这些年,对仲方实在太过了。如果说仲方昔日做过什么,那也是为了儿臣,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又突然把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翻出来,和着蹴鞠场的案子一并发难,儿臣实在担心他们有什么阴谋……”
“你真得好好学一下帝王心术了!”赵祯却笑着摇摇头。沉声说道:“寡人何尝不知他们是构陷陈恪,所以寡人保护了他。但之所以把他打发离京一段……”说着话,赵祯从靴页中抽出一份名单道:“这是寡人为你拟定的齐王府属官,你看如何。”
赵曙接过来一看,上面有司马光、王安石、冯京甚至还有苏辙……但却不见陈恪。他茫然抬起头道:“父皇漏掉一人。”
“寡人是故意的。”赵祯淡淡道:“我问你,你的储位是怎么来的?”
“自然是父皇错爱。”赵曙心中一颤,这是赵祯第一次明确无误的告诉他!
“错了。”赵祯却摇头道:“寡人其实最先不看好你的,是你自己这些年上进。”顿一下,皇帝直白道:“加上有个陈恪为你奔走谋划。可以说。你能有今日,他是无可置疑的头功!”
“是……”赵曙有些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