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斗铠 >

第243部分

斗铠-第243部分

小说: 斗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莫非。。。”

“正是,皇上亲征相州,临行前已经册封大公子为太子,留守洛京监国。大帅一路辛苦了,城内已经准备了接风宴席,还请大帅千万赏脸。”

卫铁心向孟聚介绍了在场的文武官员们,包括华亭县令、几个当地的驻军军官,官员们纷纷与孟聚见礼,礼貌周全,却是热情不高——想来也知道,千里外的一个边疆军头,自然不会放在京官的眼里。大家很明显是冲着卫铁心的面子过来的。

宴席一番杯觥交错,热闹非凡。席间,孟聚几次询问卫铁心当前战局如何,,但后者不是避而不答,就是说些冠冕堂皇的话:“陛下统带三十万精锐王师亲征相州,大军所至,那些丑类指日灰飞烟灭。大帅您刚到,不必为琐事烦忧。”

宴席之后,卫铁心领着孟聚前去住处歇息,一路上,他几次拐弯抹角地试探孟聚,想知道东平有多少兵马来援,说是好“以备食宿及粮秣”,孟聚也不必瞒他,很直爽地告诉他:“我统带了三百人,全是军中精选的铠斗武士,足以以一敌十。”

卫铁心脸上很明显地露出了失望之色,孟聚马上继续说:“这只是一支先遣兵马,后续大军还将陆续抵达。总数嘛。。。因为路途遥远,沿途北疆叛军盘踞把持,现在也说不好能有多少兵马安全抵达,但总也有几千人吧,说不定会有上万人。”

卫铁心脸色立即好转:“大帅不远千里来援,此番情谊令人感动。闻知大帅抵达的消息,太子殿下十分欣喜,末将在此先代殿下谢过了。”

“太子殿下与我情谊深厚,我们两家本就不分彼此。卫大人这么说,那就显得太过见外了。”

当晚,孟聚一行在华亭县休憩。为了款待远道而来的太子贵宾,卫铁心也是十分尽心,不但好酒好肉奉送,还给队伍里的军官们准备了过夜的ji家。孟聚以路途跋涉疲惫拒绝了陪夜的ji家,但他却没干涉部下们——总不能孟大帅你不吃肉,就逼着部下也跟着吃素吧。大家冒着危险在几十万边军中走了一个月,总得有点好处犒劳一下。

在华亭县休整两天,卫铁心就催促着孟聚赶紧进洛京了——他说是“太子殿下与大帅情谊深厚,他翘首盼望您早日到来”,但实质上,大家都清楚,该说是慕容毅盼着孟聚的兵马赶紧到才是真的。

不过区区两个旅的斗铠,慕容家就这么看重——孟聚心里也大概有谱了:慕容家的局势,大概不是很妙啊卫铁心不敢说,怕是把自己这路难得的援军给吓跑了吧?

四月十二日,黄昏,当在黄昏的地平线上望见洛京那高大的城墙,来自北疆的士兵们发出了欢喜的呼声。

“洛京,此行的终点,终于到了”

在太昌八年的事变中,叛军与朝廷军反复交战,洛京城内多处街道被夷为平地,居民死伤惨重,大批逃离。虽然后来慕容家稳定了京畿局势,但因为兵事不断,他们也没余力来重建洛京,所以,当进城以后,呈现在孟聚面前的,依然是那满目沧夷的废墟。

走在铜陀大街上,眼看着街上人烟稀疏,暮气重重,孟聚也不由嘘唏,感叹沧海桑田,一切繁华终如落花般幻灭。

卫铁心领着孟聚进了内郭城,将他带进了“四夷馆”的燕然楼住下。四夷馆是大魏朝招待外贵的场所,专供四方各国来附者和客商居住。

四夷馆虽然名为“馆”,其实却是一个大花园。正值当春时节,园内草木葱郁,百花绽放,小桥流水,衣衫飘舞的窈窕少女在林间嬉戏,一座座楼台坐落于如画风景中,望之犹如人间仙境,哪里想得到外边还是烽火连天的战乱。

行走在那繁花什锦、飞鸟鸣啾的林中小道上,孟聚不由想起了当年,白无沙领着自己去见景穆皇帝时候,也曾从四夷馆门前经过。

“卫大人,不瞒你说,这四夷馆,以前我也是见过的。可那时怎么也想不到啊,我居然也能被当外宾住进来啊。”

卫铁心忙说:“大帅,您也是看到了,洛京骤逢巨变,损失巨大。皇城现在还在休憩中,实在不好住人。唯有四夷馆这边倒还算完好,太子请您在此留驻,为的是这边尚还干净舒适,可并无把您当外人的意思啊”

“卫铁心这家伙,心思也太敏感了吧?”

孟聚一愣,随即展颜笑道:“哎,卫大人多虑了,我可不是这意思。”

“呵呵,大帅,四夷馆各区的景色风物,还是值得一看的。倘若大帅还有什么需要的。。。来人啊”

随着卫铁心的喊声,小道的树荫下匆匆跑出一员穿绿色官袍、留着山羊胡子的猥琐汉子,他卑躬屈膝地冲卫铁心行礼:“卑职参见卫大人请问大人有何吩咐?”

“大帅,这是四夷馆的管事,他姓陆。。。您在这边居住期间,一应事务都由他负责。有什么需要的,您只管跟他说就好——什么都行”

在最后一句话时候,卫铁心加重了声音,对孟聚露出个“男人都知道”的暧昧笑容,但对向那个陆管事时候,他可是没半点客气,疾声厉色地喝道:“陆管事,孟大帅是太子殿下的旧友,特意从北疆请过来的贵宾大帅在你这边住,倘若你们侍奉得不周到,让大帅过得不满意——太子殿下可不剥了你的皮”

那个陆管事被吓得屁滚尿流,跪倒连连磕头:“卫大人放心,放心卑职一定尽心竭力服侍好孟大帅,绝不敢偷懒松懈,您放一万个心”

“孟大帅,如果他们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您只管跟我说好了我会收拾他们的”

“啊,哦哦,好,卫大人真是有心了。”孟聚转头去望远处的景物,免得让自己的震惊表情被卫铁心看到:“这个,卫大人,我今天赶了不少路,有点累了,能否带我到歇息的地方去?”

“这个确实是末将疏忽了,抱歉抱歉——管事,孟大帅的住处准备好了吗?带路吧。”

“是,已经准备好了。卫大人,孟大帅,请跟卑职这边来。”

卫铁心很客气,一定要将孟聚送入住处安顿好了才告辞,孟聚送他出门口,对着这位青年将军一路上的照顾表示感谢,后者连称“不敢当,这是末将分内的事”。卫铁心走得远了,孟聚才转身回房,那位陆管事依然躬着身,低眉顺眼地站在门边。

看着陆管事那瘦小而猥琐的脸,那稀稀拉拉的山羊胡子,孟聚轻松地笑了。

“易先生,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二百三十八 辗转

二百三十八 辗转

易先生从容地点头:“孟老弟,好久不见了。”

重逢易先生,孟聚心情激荡。就是面前的男人,带领着自己走上了一条与世人迥异的道路。他不但是孟聚在北府的上司,也是他人生的导师。易先生对南唐的忠诚,对华夏故土的热忱和执着,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孟聚。

去年,他突然洒然离去,孟聚曾以为,这辈子自己大概是不会再看到他了。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大家却是重又在洛京相遇了。

世事无常,人如飘萍啊

“易先生,从北疆离开以后,我经常想您。这一年,您一直在洛京吗?”

易先生洒脱地摆手,先在椅子上坐下,然后又招呼孟聚坐下。

“离开北疆以后,我先回朝廷述职,然后才过来洛京的。那时恰逢洛京大乱,慕容家刚接手朝廷,到处都亟需人手,我报了名,很顺利就被他们招纳了,当了这个四夷馆的头目。倒是孟老弟,你最近的风头很劲啊,我在这边都常听到你的名字。”

孟聚漫不经心地摆摆手:“唉,都是虚名罢了,浮名累人啊——他们都说我啥了?”——这句话充分说明,孟大帅虽然地位不低,已是一镇军阀了,但他毕竟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还有着青年的虚荣心。

易先生狡黠地笑笑:“没啥要紧的。老弟你说得对,那些庸人俗语,都是浮名罢了,理他做啥。”——那狡猾的笑容,让孟聚恨不得给他脸上来上狠狠一拳。

“易先生,您在洛京卧底,这是否北府的意思呢?”

“对,这是萧大人的亲自布置。”——既然被孟聚撞上了,这件事根本就瞒不了他,易先生倒也不怕说给他听。

孟聚心念一动:“易先生,萧大人既然派您来慕容家打探风声,这是不是说,在大魏南北内战中,朝廷是倾向支持慕容家的?”

易先生瞪了他一眼:“南北两家鲜卑鞑子,我们谁都不支持倒是我没想到啊,孟老弟你真的带人赶来支援慕容家了,对慕容家这帮鲜卑鞑子,你倒是有情有义得很哪”

孟聚“嘿嘿”笑着,也不回答。

或许是因为地位高了,经历的事也多了,他的脸皮也厚了很多。记得当年易先生也曾指责过他“立场不坚定”,与鲜卑人来往,那时他还激烈地与之争辩——想想当年,自己还真是幼稚啊,决定立场的是屁股,嘴巴能改变什么呢?

两人相对坐着,想到那离别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感觉心头有着千言万语,却是不知如何说来。

“易先生,这一年多来,朝廷那边可有什么事呢?”

易先生矜持地捋须笑道:“形势甚好。这一年来,我北伐军已拿下成都,割据西蜀百年的张氏余孽已经仓惶逃窜,王师平定蜀中指日可待。”

“朝廷拿下成都了?”孟聚有点吃惊,随即又释然:中原大战纷乱,隔绝了南北之间的联系,也难怪这么大的事情自己竟是一点没听到。

“是啊,拿下了,但王师伤亡也很大。成都围城五个月,三千斗铠轮番上阵,总算轰垮了张氏叛逆的最后防线,王师大捷,斩首三万,张氏兄弟逃窜。虽然在西康一带还有巫庙的部分兵马残余,但西蜀大局已定了,料那些残兵败将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了。”

孟聚吐出一口气,他的眼神变得凝重:现在,慕容家和拓跋雄正在死战不息,但在他们身后,一个巨大的红色身影已经慢慢浮现。拓跋雄也好,慕容破也好,无论谁赢得内战的胜利,他们马上就要迎来一个更强也更可怕的敌人。

他很容易想象,一旦南唐平定了西蜀,统合了西蜀的降兵和斗铠,南唐的斗铠集团将变得更加强大,这支红色的劲旅将从荆襄和汉中两地源源不断地出现,如同红色浪潮一般把四分五裂的北魏淹没。

形势很明显了,时间就是生命。是南唐先完成平定西蜀的战事呢,还是慕容家或者拓跋雄先完成统一北魏的大业呢?

当年的小军官,现在已成为坐镇一方的军阀,孟聚的心态也有了微妙的改变。凭直觉他就知道,南唐朝廷可以容得下一个不得志的北魏小军官孟聚,但他们未必容得下一个坐拥数省、掌控上千斗铠的六镇大将军孟聚。

南唐若是真的统一了北方,对自己是福是祸呢?

“自从开乐年间我朝缔造以来,北虏一直是我们的最大威胁。如今,天夺其魂,鞑子们自相残杀,我朝又恰逢明主在位,群贤盈朝,名将辈出,此消彼长,我们正该抓住机会,一举收复北方失土,洗刷三百年国耻

北伐大业,这是全天下炎汉子弟的盛事,你也为此该尽一份心力鹰扬校尉,你如今坐拥北疆强军,朝廷可是对你期望很高啊”

孟聚微微皱眉:“鹰扬校尉?易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孟聚,你忘了?你可是咱们北府的军官,江都禁军的鹰扬校尉啊”

“不对吧,易先生,你不是说过,我在北府的档案和资料都被销毁了吗?”

“这个,孟聚啊,我先前确实销毁过你的资料了,但后来,我找萧大人把你的事说了,江大人对你十分重视,表示可以重建档案。所以,你现在依然是我朝的在职军官,江都禁军的鹰扬校尉——呃,虽然官职暂时来说是低了点,但只要你好好努力,有萧大人器重,升官很快的,你不必担心”

孟聚怒上心头,他霍然站起,厉声喝道:“易先生,你是存心非要害死我吗?你明知道在北府里,北魏的探子比牛身上的虱子还多——当年你给我报的那个功,害我进了总署的黑牢,若不是我命硬,险些就被做掉了现在你还要来再坑我一次?”

易先生的脸顿时变得惨白,望着孟聚,他欲言又止,好像想解释什么,但最后,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他低头闷闷坐了一阵,叹道:“这件事,我没办法辩解。先前确实是北府,是我们,有愧于你。你怨恨我们,这是有理由的。”

孟聚闷哼一声,没有说话。

正视着孟聚,易先生诚挚地说:“但现在,形势已经跟先前大不相同了。北魏朝廷已经崩溃了,你也羽翼丰满,就算你的事泄露出去了,鲜卑鞑子们——慕容家也好,拓跋家也好——都已经奈何不了你。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敢把你的事告诉萧大人。

孟聚,往事已矣,现在,拓跋雄畏惧你,慕容家拉拢你,在北魏的的大势里,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朝廷和萧大人都希望,你能发挥作用,尽最大努力削弱伪朝的军力和国力,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