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之女儿当自强 >

第10部分

红楼之女儿当自强-第10部分

小说: 红楼之女儿当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酱悍交谄饺绽锒哉砸棠锊⒒犯缍疵庥行┦枥搿R虼苏饧溉站辜负醵即粼谡砸棠锏囊畔阍褐小S胝砸棠锘犯缍巳找瓜喟椤5孟幸步塘思只凡簧俚览恚匀灰采俨涣酥龈兰只飞辖芊ⅲ蘸蠛萌谜砸棠镉懈鲆腊
黛玉也反转难眠,想着来京城已经几个月了,下毒之事却了无半分头绪。自然这并怪不得黛玉,毕竟已经事隔经年,何况又是如此隐秘之事。知情的人大约大半都不在了。让黛玉入京也不过实在是无法可想之后的主意罢了。只不过揪不出这幕后之人,林氏一族始终难以安心。才出此下策。只是黛玉思及娘亲、爹爹,想到相聚不知何日,心里愁苦罢了。
另一个不能安眠的人自然是贾老太君了。虽说探春不过是贾府庶女。毕竟从小养在自己跟前,况这又是个聪明且知进退的。比贾府那些小子强不知多少。再者说,堂堂一个泱泱大国,让一个女子去联姻以换得一时之安宁,这又算是什么呢?贾老太君在心里默默道:“老国公,这世道只怕不同于往日了。想当初天下初定,四夷皆服,大夏国是何等的威威赫赫。今日却要一个女子去换取片时安稳。真是羞对先祖啊。”
是夜,大夏皇宫御书房中,拓拨哲正面容整肃地对水境说:“你如何看待此事?”水境自然明白此事是指匈奴联姻一事。略一沉吟:“近年来匈奴一族崛起迅已连续占了西边好几个小国。现任可汗呼延钰野心似乎不小,其子呼延赞连年征战,也颇得匈奴各部拥戴。此次与我联姻,只怕其心不善。”拓拨哲微颔首:“汝可有善策?”“臣惶恐!却无良策,愿闻圣上之言。”水境不愧是老江湖了,直接将难题又交了回去。拓拨哲似自语道:“东临大海,尚不足虑;西边是黎族,且道路不便,多瘴气,自古人迹罕至;只余东南,前朝遗胄偏居于此,复辟之心不死。只怕迟早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镇南王,哼哼…”水镜自然知道私底下镇南王的一些小动作,只怕也不是当初一心为了大夏朝的镇南王了。自然此时的镇南王也非彼时的镇南王了,老王爷早已仙去,现在的镇南王是佟烈之孙佟胜,却不是个省心的。其父佟权仗着祖上阴荫,南方富庶,不免有些骄纵。到了佟胜一辈,因久居南方,未免与金陵日远。加之前朝遗胄多方游说,就多了些本不该有的想法。言及此,水境却无法接了,毕竟这只是暗里的不是?明面上南方还是奉着大夏朝的国号。拓拨哲有些疲惫地挥了挥手:“时候也不早了,卿且先回吧。”
------题外话------
求亲们收藏!

、第五章、西南求援

太阳终究不因哪个人失眠而不升起。第二日,圣上的赏赐就到了。金珠玉器,若是平时,只怕早羡慕红了不少人的眼。如今大家却只能叹息一声。这样的富贵,只怕垂涎的人不多。内务府也遣了人按郡主身份为探春置妆。探春也只是不悲不喜地受了。来人倒有些诧异,暗叹这姑娘倒是个想得开的,难得如此自若。婚期定在来年的春天。贾府自然也不敢怠慢,也有条不紊地开始着手准备半年后的大婚。
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这一日,黛玉想着在贾府也有月余了。是时候该见见林家的人了,虽然雪雁、王嬷嬷也隔三差五地带消息回来。毕竟自己这个林家的正主却是一直没有露面。何况父亲交待的事情尚无任何头绪,也姑且抱着撞大运的心态看看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可以找得到了。黛玉提前和贾母告了假,又知会了王熙凤。方带着雪雁并几个丫头、小厮出了贾府,留了王嬷嬷、紫娟等人在院中照看。
京城的街道一如既往地热闹。毕竟是天子脚下,虽热闹却井然有序。深冬了,两旁的树木早已落了叶,鲜有零落地挂在枝头的。风吹过,籁籁地响。认真论起来,林府的产业只怕在这大夏朝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明面上归林府的产业却就那么几间铺子。也就那么不温不火的经营着。林氏一族久居江南,素有文名,向来为汉族文人领袖。林氏祖上有奇人,令林氏一族一分为二,历代只留一人在明处,余者皆隐居漠北等地。林氏产业亦分明暗,明里只是几个祖传的铺子,不过茶楼、粮行、医馆等与百姓日常息息相关的行当。不会暴利,却经营的长久。暗地里的产业却以行商为主,做的是四面八方的生意。你道林如海跨渤海,走西域,往匈奴,去黎族只是浏览山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其实林氏一族每代人都会如此,外人只当是历练。只有这个人自己才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要经历的磨难。黛玉是个例外,严格说来也算不得林氏这一代的家主。不过因了中毒一事,为方便黛玉行事,林如海许了黛玉特殊情形下可以家主身份行事,号令林族任何一人。桥子里黛玉还想着父亲的交待,外面已经有人喊落桥了。黛玉知道只怕是到了。雪雁早掀了桥帘,黛玉看去,却是一个茶楼的门口。上书吉祥茶楼四字,倒有几分如海的韵味。看底下的款识,却是太祖留下的墨宝。早有小厮笑吟吟地上前来招呼着了,见来者是雪雁,扶着的却是一位眉似新月,明眸皓齿,态比花娇,身如弱枊的女子。一时竟愣住了。来往茶楼的女子也是不少的,如此容貌、身段、气质的却是鲜有。正在算账的掌柜见自家的伙计之前还在招呼着客人,冷不丁却又止步不前了。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正待上前。却听雪雁道:“这是咱们家主子小姐,还不快请了掌柜的过来。”这掌柜的姓吴,单字一个潜字。是林家的老人了。黛玉幼时也是见过的。
听雪雁如此说,吴潜忙上前见过黛玉。刚要行礼,却早被黛玉拉住“伯父休得如此,折杀黛玉了。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且先找个坐处才是。”吴潜忙亲引了黛玉往楼上去了。这吉祥茶楼并不在金陵城内最繁华的地段。共三层,一层是散座,最前面是个U形的台子,有时候也会请说书的先生来上一段,或请知名的艺人清唱一曲。供应些普通的茶叶并如馓子、萨其玛等一些个茶食。中间是个天井,循着楼梯往上,二楼是雅座。供一些商旅在此小憩,茶叶及茶点自然也就更精致些。再往上是三楼,设计的更为典雅,各个房间也不尽相同。窗棂上是繁复的祥云图案,入门先见到的是一个多宝格,上面搁了各类茶叶及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每个房间都有专人服侍。里面除了一张吃茶的桌子,临街的一面窗前又设了一个炕几。既不耽误喝茶,又可看街上的风景。吴潜屏退了小厮,亲自上前为黛玉斟茶。黛玉推辞不过,只得接了。吴潜见昔日那个体弱多病的小女孩如今已长得如此袅袅婷婷,且又是个谦逊有礼的,心下也为老爷安慰。自然待黛玉也更为尽心。黛玉只略略地问了问这几年铺子里的运转情况,便转而问道:“这茶楼也是个三教九流的聚集之所,不知可有什么新奇的事儿可以听听?”虽然林如海早已将黛玉来京的事传书与众人,但吴潜于黛玉来京寄养于外祖家的原因却知之不多。吴潜也曾跟了如海多年,自然了解自己主子的行事风格。既然主子没说,自然也不会妄自揣测。其实这茶楼不过是一个掩人耳目的所在罢了,林氏自有一套消息来源的体系。见小主子问,吴潜细想了想:“倒是前几日有西南黎族打扮的人曾到店里来坐坐,咱们店里不少茶叶产西南,年轻时也曾跑了不少回,黎族的话也是懂得一二的。怕是那日他们以为没人能听得懂他们的话所以不曾防备,倒叫我听得一些。”原来却是西南黎族设于匈奴之细作探得匈奴可汗野心膨胀,连下西部几国后又打起了黎族的主意。却又恐一直以来大夏朝出手相援,毕竟黎族一直以来与大夏朝交好。虽未称臣,岁贺却从未中断过。 因此想了个联姻的主张,意欲以此拉近与大夏的距离,使其不好出手,端得是好心机。
黛玉听了,心下骇然。这匈奴一族素以悍勇著称,善战。却多半谋略不足。却不知这一世匈奴王如此才智出众,狡诈阴险。假以时日,只怕成为心腹大患。大夏虽不提倡女子参政,但也并不禁止。且如海向来未以寻常女子教导黛玉。天文地理,机械算术几乎无所不教。局势朝政,黛玉也是了然于心的。当今天子虽则聪慧,毕竟是太平天子。未经忧患,又是富贵窝中长大的。比及始祖及高祖,文治武功,都相去甚远。失了先祖的血性,多了安逸享乐的心思,尚豪奢。登基不久,即大兴土木,重修了朝阳宫(大夏皇宫)。虽有群臣力谏,不止。为此,行重赋,民多有怨。
四王据有边陲多年,各拥重兵。隐隐与朝廷成分治之势。尤以镇南王佟胜最着。私练兵马、广屯粮。后与前朝遗老勾结,前与东平、安西二王交好。暗通西南黎族。表面恭顺,实则早有图谋。除水氏一族之外,三王护卫功能尽失,且日渐成为心腹之患。今上虽有所觉察。却一不敢动,二尚心存幻想。不敢动只因除却水境五十万大军外,手中无兵。尚有幻想却是想着三王顾念旧日情义,或不敢(愿)反。只是虽有疑惧,却并无良策。虽对三王不时敲打,却并无补益,只更增加了三王防备之心。
又将京中情形了解了一些,眼见天色还早。黛玉便带着雪雁辞过吴潜。去了京城最繁华的大街-朝阳大街。朝阳大街位于城中轴稍南,接朝阳宫最外之宫门---朝阳门。道路宽阔,可容三辆马车并行。两旁店铺林立,车来人往,煞是热闹。黛玉来此,一是动了好奇之心,二是暗放林氏其余的经营。
大夏建国已近百年,虽因修朝阳宫之故赋税沉重。但百年基业,不可小觑。况高祖愝武修文,与经济繁荣自然大有裨益。何况金陵水陆交通便捷,自古以来就是商家必争之地。虽经战乱,却无雍容大气。周边诸国,也多在此设有馆邑,自然也是别处比不上的景致。黛玉与雪雁一行沿街徐行。观风物、看景致,倒也自在。想着探春不日远嫁,做为姐妹,自然要为其添妆。早听三春说过金陵锦绣阁首饰做的最为精致。两人便往朝阳街上此处店铺走去。锦绣阁装修的并不抢眼。临街的三层小楼,黑底烫金的“锦绣阁”三字丝毫不见张扬,就象千百年来就该在那里似地,静静地侯着你来。林家世代以文各扬天下,笔底的功夫自是不差。黛玉的一手兰花小篆也颇有几分功力。却也不得不在心底暗叹书者的老辣。看似随意,却无一笔不见修为。进得店来,迎面却是一溜柜台。两边临窗却设了条案和一溜椅子。供等候的客人临时歇脚。见有客人进来,且衣着不俗,小二自然也上心。早有有心的笑吟吟地招呼着了。黛玉打眼看去,也都是一些大路货色。不过工艺比别处精致些,货源比别处充足些也就是了。小伙计自然也看出了黛玉眼中的不以为然。忙笑着说:“姑娘不如上楼看看?那里只怕更合姑娘的心意。”黛玉也不推辞,随着小二信步上了二楼。二楼的头面果然新颖且更为多样。除了金银,还多了一楼不曾有的宝石、玉石。显见得是用了一番心思的。小二也不急着介绍,只陪着黛玉随意地看过去。黛玉暗自赞叹:这小二也是个灵醒的,竟不是寻常可比。慢慢地看去,忽然眼前一亮:一套正阳绿翡翠的头面,青翠欲滴,绿意盎然,甚是喜人得紧。旁边的小二自是把黛玉的眼神看在眼中的,忙上前一步道:“姑娘真正是好眼光,这套头面今天才上柜,这凤凰上的翡翠共九粒,却是同一块料上的,水头好,颜色也正。这攒丝镶嵌的工艺也最是费时费力,不过却最是栩栩如生。”边说边使眼色给柜台中的店员,让其将这套首饰拿出来。黛玉将这套首饰拿到手上仔细端详了一番,心下确实满意。只此时面上却不好露出来。只淡淡得问了句:“这个倒还使得,不知要多少银子?”小二知道怕是满意了,但也不敢怠慢,忙道:“这个货水头好,颜色也是难得的翠,价格自然也高些,要二百两银子。”黛玉于此虽说不上精通,却也是知道一二的。当下便将那头面轻放于桌上,只说贵了。其实那个价钱倒也虚得不算多。不过翡翠这个东西却并无定数,向来也是一货一价,难以比较。小二也知道这些个东西一般人也是消费不起,今天这位姑娘看上了,若不能拿。等下一位有缘人只怕也不知何日了。当下有些着急,忙上前细细地又将这翡翠的好说了一番。黛玉也不急,只耐心地听着。倒让这小二无法了。只得说:“这生意我也做不得主,待我下去请了掌柜的来。看给姑娘能有多少折扣。”一边安排黛玉、雪雁等人先坐下喝茶,一边自下楼去请了掌柜的上来。一番讨价还价下来,最终以一百八十两银子成交。黛玉又给自己、雪雁及其它几个姐妹买了几样平日里用得着的首饰。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