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之女儿当自强 >

第62部分

红楼之女儿当自强-第62部分

小说: 红楼之女儿当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内外各家佛寺的香火突然格外的兴盛起来,都是祈祷平安的普罗大众。
------题外话------
感谢支持!

、第六章、如海议策

随着局势的日渐紧张,大夏朝上上下下再没有过年的气氛与心思了。这几日,朝廷连收了边关几道折子:北疆告急,西南告急,而与镇南王的对峙在水溶到达后呈现了胶着的状态。所谓‘虎父无犬子’,水溶自小儿被送往大明寺不空跟前学习兵法与奇门遁甲之术。纵然镇南王佟胜江湖老道,水溶也利用奇门阵术可与之抗衡。至少阻止了镇南王北上的脚步。为朝廷赢得了时间。
先祖皇帝偃武修文,一时倒是经济鼎盛,文人清流四起。可惜却是武备松弛,兵力不足,除却驻守边疆的正常兵力和守卫京城及各地的常用兵力之外,竟无多余兵力可用。此刻战火四起,虽可及时招募,毕竟训练成熟手尚需时日。狼烟如火,那容得你一星半点儿的延误。因此镇南王被阻,着实让朝廷上下都大大松了口气。
不过也就是须宜的喘息之机,若不能及时制止,让整个大夏朝拖进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只怕天朝危矣。皇上拓拨哲这几日几乎整宿地睡不好觉,一下子精神差了许多。朝中可依赖的大臣有限。武将中除却北静王父子并其手下的一干西北将领外,竟是无人可以依恃,四皇子这些年虽然在军中做了一些事,毕竟年龄尚浅,又是空降,尚少实战业绩赢得大家的支持。军中之人认得是实力,尤其是在这战乱年代。管你是什么皇子龙孙,不能打仗那就什么都不是。而太子拓拨念与他那外公私底下的手脚,拓拨哲纵不能全知,也知道十之*,只能说是失望得紧!
文臣中右相魏襄,左都御史林如海都是能力卓越的。只不过,终究是汉人身份,难以让人完全信任。可那些个随着圣祖皇帝从龙入关的女真旧部,除却四王之外,公侯之族可看着也就柳国公一族,修国公一族了。至于那什么镇国公、齐国公、治国公、缮国公并荣、宁二府,大都是凭着祖荫混碗饭吃罢了;更有那不堪的,竟连祖上那点子家业也守不住,不过二、三代就败光的。现在就只剩靠着祖上的那张皮涎着脸各处儿混个一饥半饱的了。
那左相柳道元吧,对自己的外孙倒是上心得很,却不是个好老师。教导的拓拨念委实不成样子。若只是个世家子弟倒也罢了,真要统领一国,只怕就是个败国败家的子孙了。
拓拨哲日夜思虑的就是这些个人物事儿。不得已,这日仍然召见了林如海在上书房里。事关国家机密。上书房除却皇上拓拨哲并林如海外,也就一个近身侍候着的德公公了。连着几日,皇上都在上书房里陆续地召见了朝中的各位肱股之臣。然而,所上之策,总不能让自己满意。要么有策而无实,要么就是天方夜谭;更有甚者,竟提出了什么隔江而治,或者议和之类混账的议案。气得拓拨哲当即将几个持此说法的人下了刑部大狱,方再无人持此言论。
林如海明白当此非常之时,皇上问策,意味着什么。一朝不慎,就有可能万劫不复。因此,林如海此时虽蒙皇上赐了座,却可谓‘战战兢兢、心有戚戚也’。皇上拓拨哲道:“爱卿莫要拘紧,今日就止得我们二人。爱卿有个有能为的,朕少不得要倚重于你。如今四野沸腾,边声急起,正是朝廷用人之际。请爱卿畅所欲言,救我大夏朝于水火。”言毕,起而长揖。吓得林如海忙起身还礼。
林如海道:“皇上如此大礼,着实让如海愧不敢当。某当尽心竭虑,为皇上分忧,为我大夏分忧。”拓拨哲笑道:“爱卿快快请起,有爱卿在,实乃我朝之幸,我拓拨族之幸啊!”
林如海起身就坐,缓缓道出心中所思:“臣以为。唯今之计,当西北联络月氏共御匈奴;西南交好与夷族。先行平息此两处之外患。余江南一处,则可以集中我朝优势兵力,集而歼之。”
皇上闻言,拍案称善!谓之:“吾求策与众臣,唯尔之高绝。甚得吾心。敢求如何行之?”再好的计策,若不能付诸于实施也只能是空言。
林如海道:“皇上可还记得修焕之此人?”皇上道:“可是那娶了我朝皇商之女的月氏国法王这外孙?”林如海笑道:“皇上真是好记性!正是此人。皇上可命户部侍郎侯允浩与此人一起前往月氏国。与之商议共御外敌之事。更可订下百年盟约,一方有难,另一方无论何时,均责无旁贷,必施以援手。月氏与匈奴本为世仇,此事臣以为可为。”皇上道:“甚好,此事依你。那西南夷族当如何呢?听闻那里乃蛮荒之地,常年云雾缭绕,瘴气出没,该族人又擅长使毒,且精通巫蛊之术,不知有谁可去?”
林如海道:“臣少年时尝游学于我朝名山大川,曾遇一波斯国高僧,立志往西南传法。我有幸追随,得窥此族这一、二。因愿自请前往。”皇上闻之大喜:“爱卿此举可解我大夏朝之危局矣,朕代举国之百姓谢谢爱卿,也替拓拨家之历代先祖谢谢爱卿。若果然事成,朕当厚赏重赐,封侯进爵。”林如海闻之心惊,忙起身道:“为国分忧,本臣份内事,何敢求什么厚赏重赐,封侯进爵。圣上所言,令臣惶恐!”拓拨哲心情大好,笑道:“若朕之众臣,均有爱卿之才,爱卿之心,我大夏朝何愁不兴盛,何愁不强大?!”言罢,请德公公好生送林如海出宫。同时,又着人传户部侍郞侯允浩并修焕之进宫面圣。
林如海虽不见得有多么心甘情愿想帮宫里的那位,毕竟是他的妃子想害自己的玉儿。而自己的娘子中毒是不是和他的后宫有关,现在也还不得而知。虽然林如海自己并未亲身经历战争,可通过读史却明白所谓‘一将成名万人白骨’意味着什么。w何况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无论如何自己也是大夏朝国土上的一员,若这个国家真的陷入无边的战争,那自己想独善其身,享受安宁的日子,只怕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了。
如海闷闷的想着,桥子已经落下了。原来不知不觉间就回到了府中。才进得府门,就听得管家林安来报:“小姐已经在府里等候多时了。”黛玉心疼父亲长年一个人,虽嫁了人,也总会三五不时地回家看看。幸得封氏是个明理不挑事的,长年一人在家的日子也让这个坚强的女人明白了许多别人不能明白的事情。因此也并不多说什么,还常常提醒黛玉回家看看。
听到宝贝女儿回家的消息,如海的胡闷一扫而光。就算是自私地为自己所爱之人做点事,这一趟也是值得的吧。黛玉今天穿了件白狐领雀金呢的鹤氅,琥珀色的面料上用金线绣了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里面是一条妃子红色八幅长裙,却只在及脚面处绣了一圈緾枝回纹吉祥云纹;上面是一件秋香色的小袄,却是用乱针绣绣就了一幅富贵牡丹图,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这时节回来,黛玉主要是想看看家中年节的东西可都准备好了。毕竟爹爹一个男人家,又公务緾身。自然自己这个做女儿的就少不得多操些心了。好在下人们都是多年的老人手了,也很明白主子的喜好,对于京城的权贵之家也摸的门清,倒是色色周全了。不过今年这个年到底要怎么过,做了这些年管家的林安心里也有些没谱了。正想着找机会和老爷说说呢,结果小姐就回来了。林安自然知道只要是小姐说的,老爷再没有不同意的。别看小姐嫁出去了,这林府的事,只要是小姐开了口的,老爷都是加急加快地去办。小姐倒几乎能做这府里一半多的主呢。
黛玉这会子正拿着一本书在自己做姑娘时的院子里看呢。紫娟、雪雁两人在端茶倒水地身边侍候着。听到外边父亲和林总管的说话声,黛玉蹦起来就往院子里走去。紫娟笑道:“小姐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仔细摔了。”惹得雪雁也掩着嘴吃吃地笑。黛玉回头狠狠地看了两人一眼:“惯得你们越发地没有样子了,竟连主子也排揎上了。”两人相视一笑,整肃了神情。在小姐面前随意些倒没什么,小姐虽然说得狠,却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要不是太出格的事,小姐真正下狠手的时候少。可要是在老爷面前让姑娘说了什么不是,那老爷可是绝不容情的。
两人忙掀了帘子往院子里走去。却见小姐已经扶着林如海的胳膊走了进来。果不其然,老爷一皱眉道:“你们是怎么服侍小姐的,竟让小姐一个人跑出出来?”两人忙要跪下,黛玉却摇着林如海的胳膊道:“爹爹,是女儿自己听到爹爹和林伯伯的声音抢先跑出来的,怨不得她们。”林如海宠溺地道:“你总是这样护着她们。好吧,看在你们小姐的面上,今天且放过你们,改天若再发生这样的情形,可别怪我没有提醒过你们!起来吧。这冰天雪地的。”两人忙谢过,方匆匆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我算着今天爹爹今天不上朝,才赶了过来。怎么却好不好地被召进了宫里?”黛玉服侍着父亲坐下,又亲自斟了上好的武夷岩茶与父亲递到手中:“天越发地冷了,爹爹一路辛苦。且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在宫里说了个口干舌燥,皇上只许了事成之后厚赏重赐,却没想着当时给杯茶喝。林如海还真有些渴了。接过黛玉的茶,一饮而尽。然后淡淡地说:“你们两个去后厨看看都准备了什么,挑你们小姐平日里爱吃的让后厨赶紧的准备上。”两人自然明白老爷怕是有什么隐秘的话要和小姐讲,忙福了福,转身往后厨方向去了。
“可是宫中出了什么大事?”黛玉这段时间日日都有读邸报府抄,每每与婆婆讨论的也是这些子国事家事。自然知道目前的形势不容乐观。这时候皇上召见,多半是与战事有关。因此上黛玉也心里紧张得很。
林如海将今天进宫的情形大概与黛玉说了一番。又想着女儿新婚第一次不能在自己身边过年。如今水溶去了南边,自己现在又要去西南,黛玉这个年只怕是无味得紧。心里不由一阵难过。
黛玉听得父亲要去西南夷族,首先反应的却是那里族人的善于用毒与瘴气出没。于是不加思索地说道:“我陪你一起去!”
不多时,就听得黛玉与父亲大声地争执了起来。
------题外话------
鲜花与钻石砸过来噢!

、第七章、父女同心,其利断金

在院子里正欲来请示事情的林总管听到难得一见的父女两人红脸。一时有些犯难,不知道该进去劝劝呢,还是退出来只当没听见。林安也是有些身手的,耳力自然异于常人。只听得屋内黛玉道:“西南遍地瘴气,又毒物丛生。我自小师从修罗子、华素儿师傅修习医术,在扬州又得不空师傅亲自指点,并送了我他多年的心血之作。我也因为母亲的缘故,对于毒药有特别的关注。西南原本就是毒药丛生之地,我自然熟悉得紧。由我陪父亲同去,自然是再合适不过。”
林如海自然不忍心女儿身涉险境。不过也明白女儿的一番心思,便细言慢语地劝解道:“爹爹此去是和谈,又不是打仗。哪里就有你说得那么危险了。再者说了,爹爹我虽然不懂医术。可不是还有你吗?你给爹爹带上些能用得着的防护解毒之药不就行了吗?何况朝廷也不会只派我一人只身进入西南啊,爹爹自然也可以向皇上申请请宫中太医随行啊。”
黛玉哪里肯依:“宫中的那起子太医做个什么保健之类的还行,真要去那凶险之地,哪里能有什么做为啊。只怕最先倒下的弄不好倒是他们了。”要说呢,黛玉这个话并不算过分。宫中的太医虽不说全无本事,但毕竟医治的对象太过于特殊。更多的时候太医们都是开一些无关痛痒滋补的药方。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若是剑走偏锋,一个不小心指不定自己项上人头就不见了。
呵呵,林如海笑得有些尴尬。被人击中软肋大约就是这种情形吧。黛玉见林如海有些理屈词穷了,自然马上趁胜追击。林如海只得道:“你如今已嫁作人妇,如何能说走就走?再者,北静王府也不是寻常人家。哪能容得你一个刚嫁过去才不过半年的新妇随意出走?”林如海见说不过黛玉,就拿了这个来堵黛玉的口。
听得父亲如此说,黛玉当真有些张口结舌。自己一味地只想到父亲,却忘了自己已经嫁作人妇的身份。这一层确实是自己未尝考虑到的。林如海见黛玉吃了瘪,到底心里不忍。又轻声安慰道:“玉儿也别太过担心了。不说为父本身就会些功夫,朝廷自然也会另派可靠的人手与为父一起去。自然也会特别考虑到西南的特殊情况,选派合适的人与我一起去的。”
原本以为黛玉到此也就该放弃了。谁知黛玉却毅然决然地说:“西南之行我去定了,爹爹莫要顾忌北静王府。我自然有办法让母妃同意我与爹爹一起去。”
林如海沉默了一会,方道:“你先回府与王妃认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