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帝宠 >

第90部分

帝宠-第90部分

小说: 帝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2章 预感

怀中有美却什么都不好做, 宣帝也不想在这种地方冒冒然完成和小妻子的洞房花烛夜。只是幽幽沁香不时飘入鼻间, 惹得他毫无睡意。

待知漪渐渐入睡后, 他干脆睁眼一直默默凝视怀中睡颜,较之月色更为皎洁无瑕,如同春日初绽的花苞,带着惹人心醉的清妍, 梦中偶尔不自觉轻动的唇也是那般可爱小巧。

视线自额前移至知漪耳垂,那里也和知漪的人一般极为小巧精致, 让人想握上去把玩一番。

宣帝目光愈发晦涩难明, 最终还是对怀中少女的珍视压过本能欲望, 几次俯身轻吻少女额间, 动作轻柔无比。

这几年在宫中他和知漪同睡一榻时其实少有靠得如此近,他不是圣人,如何能一直保持理智,只能在知漪及笄前尽量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这次知漪跟来督战却是出乎意料, 也叫他不得不折服在小妻子的一腔柔情之中。

不用经历分别固然令他欣喜, 娇软在怀也十分安心,不过这安心之余的丝丝躁动,却令人不那么愉悦了。

回到宣帝怀抱, 知漪这一觉却睡得并不安稳。她在梦中总觉得身处危险之中, 仿佛有一只极为危险的狼紧随身后,眼中迸出绿油油的光芒,随时准备将她拆吃入腹。

她还感觉到睡梦中身体被翻来覆去地抱,似乎有亲吻不时落在额间脸侧, 轻巧温柔。她却觉得这动作让人睡得不安宁,几次无意识挥手,软声嘟囔“不要”,每次过后,那动作都会停住一会儿,但片刻后就故态重萌,让她迷蒙中也不高兴地微嘟起嘴,眉头轻蹙。

第二日知漪被号角声唤起,士兵有力的脚步声随之传进大帐。她下意识睁开眼,下一刻就被明亮的光线逼回,眼皮抖了几抖,可爱的模样让宣帝低低笑出声。

“皇上?”知漪意外宣帝还没起身,半遮住眼望向他,才发觉宣帝眼内泛着淡淡的红丝,“皇上一夜未睡吗?”

宣帝自然不会说自己看了知漪的睡颜一夜,自若道:“嗯,朕不困。”

知漪:……您眼里的血丝似乎一点说服力也没。

大概猜到宣帝做了什么,知漪暗中好笑,没想到皇上居然会有这么幼稚的时候。

“现在什么时辰了?”

“辰时三刻。”

“这么晚了。”知漪惊呼一声坐起,和宣帝一同起榻的情景让她恍惚想起之前在宫里的日子。

宣帝淡笑,看知漪忙前忙后穿衣系带,才慢悠悠起身,被知漪半娇怨地回眸睨了一眼,“皇上也不早点叫醒我。”

“朕也未起,急什么?”

知漪一呆,似乎也是,之前连着几天赶路,到了江边又服侍皇上一整天,她差点忘了自己本就没必要起那么早。

“皇上今日怎么还没起?”

宣帝不语,只噙着高深莫测的微笑。

经过那几个将领的“宣扬”,如今全军都知道昨晚皇后到了营中,今日一早根本就没人敢在大帐周围打搅,想是都十分心领神会。

“饿了吗?先起身洗漱,朕去让人端些粥。”

“嗯。”知漪已缓缓穿好宣帝命人呈上的新衣,长衣长裤极为方便,随后惜玉便掀帐而入呈上清水。

惜玉满脸愧疚,“主子,是奴婢忘记告诉您那件事了。安总管之前派人和奴婢说过,说等您的这十多日间皇上会任选一日命人偷袭大营,以测验将士们未防备时的应急能力。”

知漪了然,浅笑道:“没事,反正皇上已经答应让我留下了,今后也不必再做伪装。”

惜玉自是高兴,应声精心服侍起来。

营中早膳很是简单,清粥小菜,配了几样小点心,与宫中对比实在寒酸。不过宣帝和知漪并不在意这些,小菜味道极好,昨日劳累一天的知漪反倒比以往多用了些,让宣帝十分满意。

“以前都听说军中伙食味道极差,看来也不尽如此。”

安德福笑语,“娘娘有所不知,以前确实如此。皇上亲口尝过后,说军中已是十分艰苦,如果连饭食都让人难以下咽,如何让将士们有力气上阵杀敌,所以才有了如今的美味。军中那些厨子的厨艺,就是比起御厨来也差不了多少,虽然卖相上不够精致,味道却是绝对够格的。”

知漪忍不住笑,“安总管还是这样,说一句,你便要解释一堆。”

“是奴婢啰嗦了,担心娘娘不清楚,忍不住便说了这么多,奴婢下次一定改,一定改。”安德福永远将分寸拿捏得极好,话说得谄媚模样却不会让人生出反感,知漪同他说了两句话,便被逗得眉眼弯弯。

一刻后有士兵入账,朗声禀报,“启禀皇上,我军已经收整完毕,午后便可启程出江。”

“好。”宣帝扬眉,“传王、纪二位将军来朕帐中。”

停在廉江多日,宣帝本就是为等候知漪,如今知漪一到,他便迫不及待准备启程。

知漪去帐外暂避,得知午后便要出江却皱起眉头,心中总萦绕着一股烦闷。

望着风平浪静的江面,她问向随身护着她的小兵,“皇上提前让人看过天象吗?”

小兵恭敬道:“回皇后娘娘,早已让军中熟悉天象之人看过,也问过经验老道的渔民,近日江边天朗气清,连雨也不会有,正是出江入海的好时刻。”

知漪点头,脑中却浮现出慧觉大师曾说的话,“如果遇到捉摸不清难以抉择之事,皇后娘娘不如更相信自己的直觉,您的直觉,有时更为重要。”

她终是忍不住向宣帝道出担忧,宣帝知道她向来运气极好,此时也不免犹豫,“朝令夕改是军中大忌,毫无缘由便改令极不合理。何况将士们已经收整好亟待出发,不好拖延。”

知漪也知道这道理,而且福运一事飘渺虚幻,谁也不知道这种直觉是否靠谱。

带着略为不安的心,知漪和宣帝一起乘上战船,立于船首观看四周,海风拂面将她长发扬起,极为飒爽。

军中无女子,何况此人还是皇后娘娘。偶尔有年轻些的小兵会忍不住偷瞄一眼,赞叹他们皇后的年纪和美貌之外,也暗暗羡慕皇上能有如此佳妻相伴,战场也能无惧相随。

小兵说得不错,今日确实天气极好,云也是淡淡几朵,知漪猜不出如果自己的直觉是真,那可能的危险会从何处来。

宣帝缓缓走来,与她并肩而立,淡声道:“廉江入海会经过一处峡谷,两边皆为高山,入口极窄。如果当真有不对,约莫便是在那一处。”

知漪疑惑转眸,“既然皇上有这个猜测,为何不改道?”

“如果改道,行程便会多出整整三日。”宣帝深深望她,“朕需要理由,让众人信服。”

便是他再如何信任宠爱知漪,也不可能因为她的一句话冒然改变原定的行军路线。

知漪皱眉,许久点头,“皇上说得对。”

经过改制的战船速度极快,廉江本就临海,行驶不过一个时辰,便到了宣帝所说的峡谷处。

离峡谷尚有两里,宣帝忽然下令让战船停下,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派遣了十名水性极好的士兵乘小舟前往峡谷处察看是否有异样之处。

几个将军恍然大悟,“还是皇上思虑周到,确实该小心些。”

全军瞩目下,十名士兵划着小舟慢慢驶向峡谷。水流平缓,轻风和煦,谁也不知前方会有什么未知的危险。

知漪全神贯注凝视前方,手微握成拳,不知何时被宣帝一手轻轻解开握住,并给她递去一个安心的眼神,“有朕在,放心。”

神色忽然放松,知漪梨涡浅笑,轻应一声,“嗯。”

得了嘱咐,十名士兵很是谨慎,刚划至峡谷便四处观察,身后数万人更是凝神屏息。然四周青山绿水,鸟鸣阵阵,一派平和景象,看上去着实无半分危险。

宣帝让他们待半个时辰,他们便老老实实停舟半个时辰,众将士静静看着,心情从紧张到放松,后面更是响起小声议论,都觉得应该并无危险。

知漪看了许久,最后也不禁露出笑容,轻声道:“看来真是我想太多了。”

宣帝不语,正好此时那十人站起身,大声朝后方呐喊,“皇上,无——”

话音未落,峡谷中声响阵阵回荡,伴随着两旁高山的巨声轰隆,山顶崖壁的大石摇摇晃晃数下,轰然一声,顺着山壁滚滚而下,直扑那十人而去。

十人反应还算迅速,见状忙弃舟噗通几声潜入水底,与此同时小舟也被滚下的碎石狠狠砸破,砾石飞溅,及时躲到水中的十人还是被划了些大小不一的伤口。

不远处数万人齐齐深吸一口气,刚才的笑容凝在脸庞,不敢想象如果大军毫无防备驶过峡谷却碰到滚滚山石会是怎样的惨状。

十个士兵水性佳,如游鱼般飞速潜回战船,面容颇为狼狈,湿淋淋站在宣帝面前回禀。

宣帝掩去眸中惊讶,意味深长道:“你们该谢的不是朕,而是皇后。若非皇后直觉有异提醒了朕,朕也不会想到此处峡谷会如此危险。”

声音不小,在全军安静下附近的数百人几乎都听得一清二楚,百传千,千传万,不出片刻,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凝聚在了宣帝身旁娇小柔美的身影。

早就听说皇后娘娘天生凤女下凡,是我宣朝福星,如今一看,果然是……令人折服啊。

随便一个预感,就救了数万人的命,这不是福星是什么?

武将和文将不同,他们向来极为率直,想法很少会拐弯。亲眼见到如此“神迹”,他们就会笃信不疑。

知漪没想到宣帝直接将自己抖出来,茫然眨了眨眼,但依旧不惧不畏,笑容轻浅大气。

宣帝唇边含笑,为她一抚鬓发,让周围将士知趣低眉,纷纷收回视线,对于这场战事的士气不知不觉更加高昂。

战船改道而行,虽多出三日形成,军中也无一人置喙。宣帝和知漪回舱中歇息,悠悠道:“朕的皇后此次立下大功,可想过要何封赏?”

知漪撑腮,闻言弯眸,“像其他将士那般,加官进爵,行赏封地,可行?”

闻言安德福都忍不住笑了,依皇后娘娘的身份,已经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按照以往惯例,本该荫及族人,但皇后娘娘又同慕府再无干系,这封赏确实是个问题啊。

宣帝却当真认真沉思数顷,忽而莞尔,“这确实叫朕为难了。”

“哦?”知漪扯起一抹坏笑,偏头看去,“原来皇上也有为难的事。”

宣帝颔首,握住她柔若无骨的手,垂眸看去,“因为朕的江山,皆与皇后同享,叫朕又如何再去寻一块封地,行赏给皇后?”

知漪怔了一瞬,随后轻笑出声,待安德福识趣退下后偎进宣帝怀中,抬头一吻。

一贯沉稳自持的人说起情话,真是每次都让人无法抵挡。

第113章 逃命

宣帝率领的战场刚刚出海, 前线便连连传来捷报。得知是宣帝亲征, 又知道本就是自己冒犯在线, 海清国根本没什么斗志。海战本该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却被精心训练过的宣军打得节节败退。

据最新战报得知,才用十日,他们已经将海清士兵打上了岸, 开始进攻内城。

这速度着实出乎宣帝意料,他人在后方还没到, 前面就已经攻上岸连下几城。即便不苟言笑如他也忍不住连道了几个“好”字, 让人传令给正参战的几个将领, 让他们不必特意等自己, 时机一到便长驱直入,直捣海清国都。

一路行来没有再遇到第一日的危险,知漪依旧凭偶尔的直觉躲去了几个小麻烦,惹得全军将士每次看到她的目光都异常热情, 几乎每次清晨看到她都恨不得冲上来问一句“皇后娘娘, 您看今日可适宜出行?要不要再仔细算一卦?”

知漪简直哭笑不得,怎么像是将她当成了道士一般。无奈躲了几次,最终窝在宣帝怀中勾着脖子不住抱怨, 让宣帝受用的同时也不禁勾唇, “朕的将士都被你惯坏了。”

知漪不可置信眨眼,“难道不该告诉他们吗?”

宣帝将人板过正对自己,缓眉道:“不经风浪磨练,怎能称为宣军?从今日起, 他们问什么都不必再答。”

知漪略一思索,“如果是像第一日那样的直觉呢?”

“那……”宣帝含笑,“那就没办法了。”

知漪笑出声,转眸望向船外水面无垠、海天一线,咸湿水汽扑面而来,顿时起身撑在窗前意态清闲地观望。

说来这次随军出征,虽有督战之名,但实际上她还什么都没做。撇去周围那些士兵不说,整日同宣帝闲话手谈的模样,倒让她觉得自己是在和宣帝出游而非征战。

这一想法在她踏上海清国领土时便立刻烟消云散。

相对于宣国,海清着实很小,总数不足五十城。但依海而生,加之位于几国的中心地带,交通较为便利,百姓生活还算富足。

这些是知漪勉强根据城内的原景看出,所以她着实想不通,既然之前有如此景况,为什么海清的国君还会想不通和大石合谋去算计宣朝呢?

摆明的以卵击石、异想天开之事,就算他们有这个胆子,也不想想如何在财力物力人力和兵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