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134部分

朝秦不暮楚-第134部分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节瞪了秦昭一眼:“还不松手,就会欺负弟弟!”
秦昭笑嘻嘻地松了手笑道:“我这是教他懂得识时务,明知道嘴欠会被我收拾,还非要呈口舌之利,这不是找捏么?一定要让他长记性才好。”
秦节被她给气笑了:“欺负弟弟还这些歪理,回头再胡说八道,我也揍你一顿,然后也说明知道会被我收拾还要嘴欠,这不是找揍么?”
秦昭顿时没话说了,秦明拍手道:“哈哈,明知道自己的辩才不咋样,还总喜欢跟人讲歪理,这下撞南墙了吧?”
秦昭火大:“你可真是我亲弟弟!”
正好穆维走了进来,闻言骂道:“半斤八两,一家子全都嘴欠!”
秦节也被扫了进去,大概委屈:“这关我什么事儿啊?”
穆维道:“跟小孩子抬杠,冤枉了你不成?”
秦节登时噎住,穆维又冲秦明道:“数你小,数你嘴笨,也好意思笑话你姐姐没有辩才?”秦明被戳中,一脸郁闷地与秦节对眼。
秦昭一听这话个架势就知道下一个轮到自己了,忙道:“穆叔叔咱们下午一起出去玩吧?”
穆维冷笑道:“少给我转移话题!当我不知道,你们一家子拌嘴肯定是你挑事儿!小时候也挺可爱的啊,现在怎么越来越皮糙肉厚呢?”
秦昭捂着受伤的心默默退下,与父亲弟弟面面相觑:娘咧,这又是谁踩了穆叔叔的尾巴?这架势,跟吃了三斤火药似的,好可怕!当然穆维平时也很可怕,基本上每天都处于一早吃了两斤火药的状态,不过今天显然火药加量了。
到底还是秦节胆子大些(喂),问穆维:“安国,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云中府那边又出事儿了么?”
前两年原本卢元达把西蛮人彻底打残了,偏偏一干想要抢功劳的皇亲勋贵涌上前来,哭着喊着要去为国效命,皇帝那时候也是脑抽了,居然真的弄了一大帮祖宗到前线去,结果好好的战局被搅和的一塌糊涂,原本都被夺回来两年的云中府又被西蛮人占了一次,又一番烧杀抢掠,云中府的原住民如今剩下的只怕一成都没有了,卢元达也被这些人坑得够呛,陷入重围差点丢了命。后来皇帝总算把这群大爷跟招了回来,但是大好的局面也被搅和了,西蛮与蒙古人纠结到了一起,把北面弄了个乱七八糟。前几天传了战报回来,卢元达被奸细所伤,穆维听到消息摔了几个茶碗,在屋里大骂了皇帝一番。穆维虽然嘴巴刻薄,但其实真正能让他生气的事情很少,小事儿他直接就骂,但压根不往心里去。能让他真正生气的,除了事关秦家的,也只有这等国家大事了。
穆维听到秦节问,深吸一口气,然后轻声道:“那个伤了卢元达的奸细,跟朝中有关系!”
秦节猛地站了起来,脸色十分糟糕:“你说什么?跟朝中有关系!”
穆维点头道:“不错,西蛮人跟蒙古人手里忽然多了大批的精良兵器,分明是我们大郑军队的东西,实在是太新,绝对不像是从战场上收集的。于是派人调查此时,刚开始查,便出了被刺的事儿。”
秦节的脸色彻底黑了下来:“是太子么?”
穆维冷笑道:“这还用猜?又贪又蠢,又正好有管着兵器制造的亲戚的,除了太子还有谁?别人有这个胆子,有这么蠢么?”
秦节揉着太阳穴道:“他这是想干什么?这难道日后不是他自己的江山?”
穆维冷笑道:“若是落不到自己的手里,算什么自己的江山?卢元达是陛下的臂膀,若能让他战场上失利,甚至丢了性命。那朝中最有可能接替他的是谁?”
这下别说秦节了,连秦昭都反应过来了:“是王光照!他是彻头彻尾的奸细!”
穆维说的这些,其实秦节也不是想不到,只是他向来习惯把人先从好礼揣度,坏的方面往往都是要慢半拍才能想到:并非脑子不够用,实在君子之心,往往无法想象小人会如何卑劣。
这会儿他反应过来,沉默了好半天,才轻声说:“消息可靠?”
穆维点头:“可靠!今天正好休沐日,你没去衙门,但衙门有人当值啊!消息现在已经彻底传开了。卢元达这厮也是够狠,一出事儿就派人出来散布小道消息,等太子反应过来他没死,满开封的人都该知道他里通外国了!”
秦节叹息了一句:“看起来上次勋贵门闹着去前线捣乱,也有太子的手笔了……他也算有点脑子,只是没用到正地方。”
穆维道:“这点脑子,跟没有也没差多少,死得更快罢了!只可怜了北地的将士与百姓,被这个混账东西牵累,白白丢了多少性命!”


、第一百八十章

北地的消息传来;朝中果然一边哗然。顾太师前年便告老还乡了;卢元达如今是朝中武将之首,又值此战乱纷繁的年代;他的作用越发重要,明眼人都知道卢元达早晚是要位列三公;现在不封;不过是年纪实在太年轻,怕日后封无可封罢了——三十五六就做太师的话;再立了大功怎么办?总要等他把边境给理的彻底安生了,回来在开封坐镇;到那时候再领个太师的头衔,那才名正言顺。
这样的一个人,竟然差点被自己人弄死,这不是开玩笑么?没错,就是自己人,说什么奸细,扯淡!正经的本国人与外国勾结,向敌国卖兵器什么的,当然不是准备日后到西蛮做大官,明显就是想借西蛮的手除掉卢元达罢了!这忒玛不是奸细比奸细还可恨!
有胆大的御史已经开始准备弹劾太子,太子也不是善茬子,当即穿了一身孝,跑去太后宫前跪着喊冤,哭着说自己是储君,早晚要继承大位的,难道还会自毁江山么?太后一听这话也跟着闹开了:我的儿啊,这陷害的也太没道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是要把你往死里逼!?太后跟太子这娘俩抱头痛哭。
这亲母子的两个人唱念做打一番,只把皇帝气的太阳穴都突突的跳:他这亲嫂子,亲侄儿,这些年给他挖的坑还少么?都立了你做太子了,到底还想怎么样!老子真是受够了,若有儿子,早就把你废了;妈的现在就是没儿子我也不能忍了!
皇帝不能忍太子,太子何尝想要忍皇帝,这二人早就想见两相厌,恨不得把对方杀之而后快,只是明面上还不能这么做!皇帝简直太想立刻宰了太子了,但坑爹的是太子的岳父家也是满门的武将,他的岳父是殿前司都指挥使刘英,这是太子自己选的岳父,当日皇帝给他选了个出身名门的淑女,结果太子死活不同意,说动了太后一起闹,最后王太傅的侄孙女,正经高门淑女,却降级成了太子的小老婆,就是前阵子被太子打了个半死的那位太子婕妤。而刘英的女儿则成了太子妃。太子因此掌握开封相当一部分的防卫力量。皇帝心里虽然呕的要死,但也不能随便撤换刘英,这太露行迹,想要徐徐图之吧,日常就会束手束脚:比如现在,这件事儿明显就是太制作的!可皇帝却不能随便动他,刘英一家子亲朋故旧全都在军事系统里,太子在这边跪着,只怕刘英一系也在那边盯着呢!一个处理不好,政变就在眼前好么?
皇帝恨太子恨的牙根痒痒,却还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亲自跑到太后那里劝了二人莫要哭,自己定然不会信别人的话,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很不得当场就把太子捅死;太子何尝不是对这个叔叔恨的咬牙切齿,要不是这家伙,自己早十几年就是皇帝了,更是恨不得一口把皇帝咬死……
叔侄两个全都恨不得把对方杀之而后快,可脸上却依然一幅叔侄情深的模样,但满朝文武,任谁也不会觉得此事会就此揭过:事情闹到这般地步,双方都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在朝中当官的,有几个是傻货?当下也没人再提卢元达被刺的事儿,也没人去继续追究朝廷的武器被卖给敌国的事情:现在提也没意义,一定会被压下去,这叔侄俩恐怕这时候都憋着劲儿准备放大招呢!傻子才这时候傻呵呵地去做注定的炮灰!
虽然没人提这件里通外国的超级大案,朝堂上也出现了短暂的宁静时光,但谁都不会认为这种宁静能持续多久,朝臣们私下的走动多了,开封的气氛也似乎凝重了起来。秦昭甚至得到了贺秋容的传信,告诉她最近就不召她入宫了,没几日又给她送信,说听说连瑜在城外的那个作坊四周的景致不错,建议秦昭不如去那儿散散心住上一阵子。
秦昭收到信,心里十分感动,其实这时候谁不知道怕是要出事儿了?要说危险,谁能比得上处在风口浪尖的贺秋容危险?皇帝要是完蛋的话,后宫里第一个死的就是她!太子的小肚鸡肠是出了名的,哪怕贺秋容压根没生出儿子来,但他只要想到贺秋容是有可能给皇帝生出儿子来,这就足够让那他那副小心眼记恨死了!她自己的处境尚且如此,却还惦记着秦昭的安危,让秦昭怎么能不敢动?
当然,贺秋容身处后宫,许多事情也并不是特别懂,让秦昭躲到城外什么的,也纯属是病急乱投医,天知道什么时候出事儿,难道自己还能躲一辈子去?家里还有亲人呢,秦节在朝为官,哪可能躲开。
再这样山雨欲来的情况下,连瑜的婚期渐渐近了。
别看连瑜只是个五品官,但却是正经的天子近臣,通政司“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而连瑜是个通政司右参议,这个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佐通政使,受理四方章奏”,这种工作不可能让他们通政司暗箱操作,主要的工作是要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进行的。通政司的几个主要官员压根就是在皇城里工作:这是皇帝的耳目,哪能随便放在什么犄角旮旯的衙门里?当然通政司有衙门,那些过期的奏章公文就会堆到通政司衙门里去,官员们也都会轮着进宫当值或者蹲在衙门里办差:但是比起其他部门来,他们见皇帝的机会要多的太多了。
皇帝对连瑜还是很欣赏的,二十岁的状元,又在政务上有相当的见地,加以时日一定会是国之栋梁。如果皇帝有儿子的话,连瑜这样的绝对是他为儿子准备的股肱之臣,少不得磨炼他一番。可惜皇帝没儿子让他这么操心,目前来说,他最想干的就是整死他侄儿,然后就可以让卢元达没有后顾之忧地把边疆弄安生,然后他就可以大展宏图,把一直想做的税改做下来!他没儿子,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托付给下一代,他只想把他自己这辈子过好,好歹也要留个明君的名声,这种情况下,在殿试考试中写出了税改构想的连瑜太让他欣赏了!
皇帝没时间按照惯例磨炼年轻的臣子了,他现在就摩拳擦掌想要改革了!所以他很重视连瑜,经常把连瑜叫道内书房里问他对各项政策的构想。
尽管连瑜才二十一岁,做官才一年,但所有人都已经把他看做了真正的天子近臣,十分受信任的那种。
这会儿,皇帝的书房里十分热闹,大家刚完成了一上午的工作,正在进行短暂的放松休息。虽然是君臣,但交流感情也是必要的,于是满屋子的大臣便开始聊一些无关紧要的闲事儿。
说话间,皇帝问连瑜:“无瑕啊,我忽然想起来,你这个月成亲?怎么还没给我递请假的折子啊!”
连瑜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来:“这不是还有好些天么?要到月末呢,我想着等到了跟前儿再请假呢!”
皇帝哈哈大笑:“只是不像话!这种事儿哪能到跟前再请假?万一衙门里正好别人先请了假,你们龚大人不给你假怎么办?”
连瑜笑道:“我确实没有跟陛下递折子,但是私下里却是告诉了龚大人我的婚期的,龚大人肯定给假!”像连瑜这样级别的官员,请假一般由顶头上司同意就行,但是需要把写个折子跟皇帝说明情况。
皇帝听到此处忍不住笑骂道:“这么大的事儿,你告诉龚方日子却不告诉朕,实在是不想话!”
连瑜也跟着开玩笑:“我提前告诉龚大人,龚大人总要卖我个面子,提前知道这么久,总不好意思那天不来给我撑个门面?可陛下这里,便是我提前多少天说了,陛下可不可能去参加我的婚礼不是?”
皇帝一向好脾气,所以大臣们有时候也会跟他开玩笑,连瑜这种程度的玩笑不算过分。众人听了也纷纷笑了起来,全说连瑜实在太奸诈,哪里只是提前告诉了龚方,明明早就通知一大圈儿了,故意在皇帝面前这么说,这是不许他们找借口缺席啊!
皇帝听连瑜这么说,忽然来了兴致:“你怎么知道我不能参加你的婚礼?对了,我听说你在家里盖了个水晶宫呢!干脆趁着你的婚礼,朕也去看看好了!”
连瑜苦着脸道:“陛下切莫听他们以讹传讹,不过就是个镶了玻璃窗的大厅罢了,没什么奇怪的!”
皇帝佯怒道:“还怕我抢了你的水晶宫不成?少给你啰嗦,朕正好好一阵子没出宫了!你婚礼那天我一定要去看看!你们也是,那天有空的也过去热闹热闹,无瑕是个财主,你们不用跟他客气,都去蹭饭!”
众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