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184部分

朝秦不暮楚-第184部分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秦昭只发出了这么个不明意义的音节,就不再说话了。王管家只觉得紧张的厉害,站了好一会儿,却又听到秦昭说:“你先去休息吧,我一会儿写好帖子,你带着帖子去那几位大人家走动,我就不去了。”
王管家忙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姑娘给写封信就足够了,万不敢劳动姑娘过去的。”
秦昭让人带了王管家下去休息,自己坐到椅子上,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然后笑笑,连瑜想事情的时候总喜欢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敲桌面,自己还笑话过他呢,想不到不知不觉,自己竟然也学会了这个动作。
她低下头,脑子又转回到王管家的说的话里头,其实王管家说的已经很明显了,甄家的事情,但凡眼睛没瞎,就知道是谁搞的鬼。一石二鸟,一下子拔了两个眼中钉,偏偏明面上还挑不出她的不是,婉娘的手段,比两年前可厉害多了!
可再厉害,有有什么意思?对自己的枕边人还要这么耍心眼,为了一个未必爱自己的男人而让自己的双手占上斑斑血迹,这样的生活,真的有意思么?人在做,天在看,这世界上哪里有几个能够犯了罪却不得到报应的!你今日害别人,他日被别人害了可莫要骂老天没长眼!
秦昭心里头乱七八糟,想起婉娘,又想起方云清,接着又想起深宫中的贺秋容。平常人家尚且如此,可见贺秋容过的日子,其中的危险倾轧更不是她能够想象的……然后,她无法抑制地想到了十二郎。
十二郎,十二郎,对不起啊,虽然我嘴上说着不挡你的路,可我心里,还是不用自主地想要老天断了你的念头,我想要你放下一切好好的回来啊……对不起,我不想失去你,可我也不想过那样的日子啊!
有那么一刻,秦昭觉得自己的眼泪快要流下来了,可她那只是一瞬,她的眼圈一红,随即飞快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她稳稳地坐在那里,看向窗外,心中千头万绪:
十二郎,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不想你做太子,可我也不想拦你的路。所以就把这一切交给老天吧!你回来我身边,最好;你做了太子离开我,我也不埋怨;若你做了太子,而我依然有机会做你的妻子,我也会试着努力,哪怕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你不想抛下我 ,我何尝会愿意抛下你?可是为什么我总是觉得,我其实压根没有这机会呢?或者说我告诉自己我可以试着去做我不愿意走的人,其实也是因为我明知道不可能,才会这么骗自己呢?十二郎,十二郎,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要好好的。
他们相识五年,定亲三载,争吵过,甜蜜过,可即便是吵到喊着不想再见到地方的地步的时候,心里头却也从来不认为真的会与对方分开。可这一刻,秦昭却不能确定了……
秦昭忽然想起连瑜发酒疯的时候念的那首词,她喃喃道“人生若只如初见”,随即笑了起来,不,不一样的,他们的心没有变,变的是周围的环境,他们从未想过放弃对方,所以就算有朝一日不得不分开,彼此之间也不该有愤懑与埋怨。十二郎,十二郎,我不会怪你,我真的不怪你,只要你好好的就好了,可为什么我的心还是会疼?
秦昭闭上眼睛,眼泪终于还是流了下来。
**********************************
这个年,是秦昭所过的最冷清的一个年。
秦大夫人带着蓉娘跟许继回来了,家里还有冯先生,秦明,人不算特别少,可是比起往年来,却还是显得那么的冷清,连一个牌局都凑不齐,怎么会不冷清呢?
初一的时候,连瑜带着一妻一妾过来拜访,秦昭的心里更是别扭,往年这个时候,连瑜都是在这里过年的,她当然没想过连瑜永远在她家混下去,可这样子过来,除了连瑜本人以外,那一妻一妾真的有兴趣大过年的跑来她家么?她才不信!对着她的满脸笑容,也不过是因为连瑜希望她们与自己交好罢了!
在连瑜的家里经过一场动荡之后,秦昭再没有什么兴趣去教导方云清什么,说穿了,这两女是为了连瑜而对自己表达友善,可她本人又何尝没有立场?当日她教方云清,那是为了连瑜过得开心家里安宁……可现在他家已经这样了,一妻一妾东西分立,这已经够乱的了,她哪里有兴趣再去掺和?她固然不喜欢方云清的行事,可她也同样没兴趣为胜男张目:即使算起来,她当日是自己家送连瑜的,可自家送她到连家是做丫鬟,不是做姨奶奶。她被连瑜放良再回到连家,已经跟秦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连瑜的心情同样不怎么着,往年的年节,这三天他要么带着秦昭秦明出去关扑,要么领着爱妾出行玩耍,有时间的话,也会跟朋友们聚会一下。可今天,显然不行了,他倒是很想死猪不怕开水烫地要求秦昭跟他去玩,可是合适么?他是有妻子的人了。虽然他的妻子没可能跟他逛街,关扑,可这不代表他就可以带着别人出去逛了!好吧,爱妾或许可以,问题是燕惜惜躺在床上呢,穆巧巧身体也不太好,至于胜男……老实说,他并不太喜欢带胜男出去玩,他更习惯跟胜男谈正事说生意什么的。
自己可真是矫情……连瑜忍不住吐槽自己:难道还真是得到了就不觉得珍惜了?显然不是。对他来说,或许胜男更像工作伙伴。当然,他把胜男接进来做妾。其实主要的意思也是让她管家,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欢愉。
显然,胜男在管家这方面比方云清的能力强的太多,才进门一个月,又正好赶上过年,这么多麻烦的事情,她硬是处理的井井有条,把芳姐以及燕惜惜,穆巧巧也照顾的无微不至。当然,这其中也与方云清才回来,不敢触怒连瑜,不给胜男使绊子的前提在。不过不管怎么说,连家算是安宁了下来。
此时,连瑜坐在秦大夫人跟前,笑吟吟地恭喜秦大夫人马上就要母女团聚,秦大夫人的心情极好,一想到小女儿马上就要到来,抬头纹都少了几条,看的秦昭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只怕婉娘过来,不但不能让秦大夫人开心,反而会让秦大夫人日日揪心吧?这才安稳了两年,没有婉娘在身边,秦大夫人的心情放松了不少,这阵子跟着蓉娘过得更是快活,秦昭觉得秦大夫人白头发都少了几根……这么好的日子,偏偏婉娘又要回来了,真是想想就头疼。
方云清在这种场合的举止还是很得体的,她笑吟吟地附和着丈夫的话,跟秦大夫人闲聊,同时也尽量不冷落一旁陪坐的蓉娘夫妇。可尽管如此,秦昭还是能看出她得体的表现下偶尔的僵硬:她每句话,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而且总是有意无意地想要去确认丈夫的表情——她大概,是想要确认自己的表现是不是让丈夫满意?
秦昭暗暗地叹了口气,这样的日子,过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她想起刚刚嫁到连家的的方云清,那时候,她或许打扮的不算漂亮,或许有一些紧张与不适,可那时候的她,起码是骄傲的,她的每个动作都是充满信心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小心翼翼,曲意奉承。
她扭过脸,看向胜男,胜男规规矩矩地穿着粉紫色的半袖,头上梳着飞仙髻,静静地坐在一边,很少说话,只是再适合的情况下微笑或者附和。
秦昭把视线转回连瑜,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她觉得连瑜似乎瘦了,脸色也不是特别好。
秦昭又想叹气了,妻妾成群,外人看的是多么的有福气啊?可除非做到没心没肺,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否则这样的福气,有几个人能消受得起?



、第二百四十七章

过年是忙乱的,虽然秦节不在家;但这不代表家中在官面上的交际就停下来了。
这一年来;卢元达跟西蛮人连着打了几仗;把西蛮人打的节节败退。卢元达在给皇帝的几次汇报里特地提到了秦节在这几场大战中做出的贡献;比如调配物资,又比如配合征兵。
卢元达这几年在西边打仗;处处掣肘,一方面是当时太子活着,动不动就给使绊子;一方面也是因为西部几个州府屡屡被西蛮人占领;人心惶惶,官员交替过快;地方政府的职能无法发挥出来。这种情况下;别说配合卢元达了;不添乱就不错了,秦节的到来真的让卢元达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秦节当了十几年的地方官,本人又是出身于云中府,虽然云中府的人死得差不多了,可是一个家族的辐射范围何止一州一县?秦家在西北数个州府都是颇有些威信。秦节这个山西省布政使闭着眼睛都知道山西各州县名门望族的情况,谁家老实谁家刺头,谁家能拿得出大量的粮食谁家里能弄来好皮料……当然秦节不是想要刮地皮,而是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本地力量,打仗这种东西拼的而是后勤,卢元达带兵在西北打仗,要是全都指望中央调拨,很多时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很跟不上趟的。这种情况下本地采购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至于征兵就更不要说了,有地方官全力配合的临时征兵效率绝对会提升不少。尤其是在征召敢死效用这方面,秦节对各地的民风十分清楚,每每都能找出最合适征兵的地点,让卢元达能招到足量的悍勇士兵。更妙的是,秦节在户部呆过一阵子,而且大家心知肚明,要是他回到开封的话,户部尚书的位置他是很又资格争上一争的,有秦节帮忙,卢元达要军费可比过去痛快多了!
这一文一武的两个人配合良好,卢元达写战报的时候屡屡提及秦节,而秦节除了配合军队意外,在地方民政上更是没得说:十几年地方长官的历练让他在这方面轻车熟路,当然,投桃报李,他也得夸一夸卢元达保家卫国,让他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地方事务中。
皇帝几次传旨表扬秦节的,而年前卢元达一场大捷,顺手把把跟西蛮人结盟的金人里头的左贤王给砍了脑袋,还俘虏了西金国的太子,这可真是个太牛掰的功劳了!消息传来的时候正好是初一的大朝会,顿时满朝震动!
皇帝心情棒极了,当场就要论功行赏,因卢元达已经是正二品了,没啥好封的,于是给卢元达的宝贝儿子卢放升了一级,顺便给了个四品县伯的勋。
扭头又看到战报里头提到的秦节的功劳,我勒个去,那个西金国的太子居然是被秦节的幕僚发现的!那小子跟别的俘虏混在一起,结果秦节的一个幕僚发现了这个俘虏举止有些可疑,提溜出来让秦节一审,哈,大鱼!
这个必须奖励,必须的!秦节也只有一个儿子是吧?那好,给个五品开国男的勋,另外还没进学么?那赏一个国子监的名额好了,神马,秦节儿子才八岁,不够岁数?咳咳,这个事儿先攒着,等他够年龄了就可以直接去上——王太傅嘴角都抽了,皇帝这是乐晕了还是咋的?脑袋不清楚了?忍不住提醒了一下,秦节的儿子没考秀才是因为年纪小,不是因为成绩不好啊,这孩子现在上的是老太傅的那个书院啊陛下。另外,那啥,秦节似乎本来就有资格送儿子去国子监……皇帝一拍脑袋:可不是,虽然不是每个官员的孩子都能进国子监,但是以秦节的官位,想给儿子申请个名额还不是随手的事儿?不对不对,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人家书香门第的孩子,那么凶残的遗传基因,那么好的教育环境,喂,人家好好地不走科举途径干嘛去国子监混啊?
皇帝颇有些尴尬,赶紧改了一下,开国男已经封了,那再赏点地好了,大手一挥,划了个田庄给秦明。扭头想起来秦昭,嗯,这丫头不缺钱,给她个县君做做好了,这玩意也是正五品,正好跟她弟弟都是五品,挺好挺好。
秦昭这边才送走了连家夫妇,那边钦差便上了门,赶紧焚香接旨,一听内容吓了一跳,五品男爵跟五品县君,这这这这是什么情况?爵位封号大奉送?
别的先放到一边,先接旨再说,等接旨完毕,秦昭这才给文那选址的官员是怎么个情况,那宣旨官员也不过就是个六品官,单论品级还不如秦昭跟秦明呢,闻言客客气气地说了情况,然后又在一次恭喜了秦昭秦明。
秦昭秦明听说父亲那边一切顺利,战局稳定,顿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入冬以来送信不方便,秦节屡屡进入战区,这姐弟两个人真是提心吊胆,这会儿听说父亲立了大功,也开心的要命。送走了颁旨的官员,秦昭跟秦明再忍不住,两个人高兴地差点跳起来,赶紧让人到后院给秦大夫人他们递消息,等高兴够了,秦明笑嘻嘻地说:“我敢打包票,那个认出来西金国太子的幕僚一定是穆叔叔!”
秦昭点点头:“一定是穆叔叔的,穆叔叔可是立了大功的。”
秦明歪歪头:“可陛下为什么不赏穆叔叔?刚才那位大人说了陛下好几项赏赐,怎么不提穆叔叔呢?”
秦昭苦笑道:“穆叔叔不是官员,只能算是父亲的幕僚,他做了什么都算父亲的……唉,这也是没办法,他不能当官,甚至立功了也不好专门去提他的名字身份,要不然肯定被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