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201部分

朝秦不暮楚-第201部分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驻扎在附近的杜茂春,让杜茂春能够及时带兵追击西金人,并将西金王庭一举端掉。这个功劳不可谓不大,但也不至于大到没法封赏的地步:可是皇帝现在却真的不知道怎么封赏才好——在他把人家的女儿逼去当了道姑之后。

、第二百六十九章

杨蒙英明一世;老了老了;急匆匆地想要把事情全都安排好;赐婚的事儿确实办的有点急了;但除了秦昭,换谁家姑娘;明知道做不成太子妃,得到这种程度的补偿也得乐呵呵的了。偏偏皇帝运气不好,遇到了秦昭这么个百年一遇的硬骨头;更倒霉的事这边才传旨那边人家爹爹殉国的消息传过来,他的补偿方案顿时彻底成了个笑话:一个忠臣为国尽忠而死;你这边却逼着人家女儿嫁人;幸好秦昭够会做人,直接承认是自己抗旨在先;又打了守孝跟为国祈福的理由主动出家,皇帝顺手推舟封了个郡君,在黄金地段赐了个道观,好吧,总算把这事情抹平了……

本以为到这个地步就够尴尬了,谁知道还有更尴尬的!人家爹没死!这事儿真的是太巧!战报这个东西的时效性很重要,所以军中有军官专门负责把重要的消息实时传到开封,金人把穆维的头颅挂出来的时候,是四外宣扬的。而最先赶到山阴县的并不是秦节求援的那支部队,而是另一支人数不多的邻县守军,隔了那么远,谁能看清楚挂的是谁的头颅?一听说秦节殉国,只惊得两个驰援的小军官胆儿都要裂了,两人一商量,这种事儿瞒不得,与其因为秦节死在他们周围而被追究,还是赶紧先往上头说明情况,自己说总比别人说强,于是赶紧写了加急文书,快马加鞭把秦节殉国的消息传出去。紧接着,这两个军官就在下面的战役里一死一伤,受伤的在床上躺了七八天,醒过来才知道秦节没死的消息,顿时泪了:妈蛋,我这不算谎报军情吧?不算吧?

前些天西北打成一锅粥,无论是秦节还是杜茂春都不知道有人把秦节殉国的消息传到开封去,而秦节又是文官,在战争中的作用有限,所以在战斗期间的发出去的简短战报上,杜茂春并没有提到秦节。等到大获全胜之后,偏偏西北又倒春寒,下起了大雪,消息传送更是十分成问题,仅有的几次战报钱都比较简单。大战过后,秦节又病了几日,杜茂春一看这个情况,跟卢元达一商量,卢元达正好刚俘虏了西蛮皇帝,他觉得反正必须要找个人将西蛮皇帝押解进京,干脆就请秦大人走一趟吧!西北打成一锅粥,武官们都忙死了,押解西蛮皇帝这种事儿也不能随便派个小校尉啊!于是卢元达匆匆写了好了战报,汇报大胜以及秦节要押解西回开封的喜讯,让人快马加鞭送去开封。结果偏偏送信的人过黄河的时候遇到凌汛,整条船被突然而来的大水给卷到了河底,以至于秦节都到了开封跟前儿,杨蒙才知道他没有死的消息。

当然,这些巧合都是后来才查出来的事儿,这会儿的杨蒙只有一个感觉:焦头烂额。

秦节风尘仆仆地来到开封,到了开封来不及回家,赶紧先把西蛮皇帝以及其他几个战俘,然后就跑去觐见皇帝:他的情况跟普通的外任官员述职不一样,并没有时间去处理别的事情,而是直接就进了宫。当然,在见到皇帝之前,秦节已经知道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但知道又能如何?他首先要做的是把工作的事情处理好。

秦节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杨蒙却没办法装下去,秦家的事情他必须处理好,他又不是那等昏君,便是偶尔出了晕招,也一定会想办法补救……他或许老了,有时候会犯糊涂,但绝大部分时候,他还是清醒的。

他叹了口气,对秦节道:“秦卿此番回京,就不要再回山西了,等这场大战过后,山西的情况也就能逐渐稳定下来了,再不是非要你才能压得住了。你这一年过得太辛苦,以后就好好地呆在开封,多陪陪你的一双儿女吧!”杨蒙说道这里,到底还是硬着头皮把秦昭的事儿说了:“前阵子前线传来消息,我们都以为你去世了,朕一时糊涂,允了阿昭出家修行,为你尽孝,为国祈福……这会儿你回来了,西北那边眼见着也要彻底安宁了!看来是是阿昭的诚心感动了上。”

饶是杨蒙当了二十几年的皇帝,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也觉得脸红脖子粗,倒是秦节脸色不便,肃容道:“西北大胜,是卢大将军率领全军将士用命拼出来的,也是天佑我大郑。她一个小丫头,念那几句经能有多大的用?是上天佑我大郑国泰民安。”

杨蒙咳嗽了一声:“咳,此时中间诸多误会,我这就下旨召阿昭回家与你相聚。”

秦节摇摇头:“便是没了战事,国家依然有水涝灾害,小女既然主动提出入道门修行为国祈福,就该有个诚意,还没一个月就回家去,道尊岂不是要怪她不诚?”他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丝凄容:“小女原本说是要为我积福的,我虽然活着,可穆安国却是代我去了的。安国一生无妻无子,孑然一身,他从来都把我的一双儿女视为己出。阿昭叫了他这么多年的舒服,便让她多为暗沟念几日经,也算尽了这份孝心了。”

秦节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杨蒙也挑不出什么理来。而且秦节这么说,也算给了皇帝台阶下:要不然才把秦昭封了郡君赐了道观,没半个月就又下旨让她回家了……皇帝的脸面也实在过不去。

此时北方战事还没有完全平定,论功行赏也不在这一刻:穆维的事儿纯粹是情况太特殊,功劳已经拍板了,而且封赏的内容其实是很虚的,自然可以立刻拍板。可其他人的封赏就不好算了,仗都没打完呢,封赏个球啊!秦节的任务倒是已经结束了,不过他的官位足够高,功劳也足够大,所以赏赐问题是需要从长计议的。

皇帝暂时先赏了秦节一堆的金银财帛,让他回去跟儿女团聚,好吧,最后这句话皇帝说出来就又想抽自己了,妈蛋,团聚个屁,人家闺女在道观蹲着呢!

************************

秦昭看到两鬓白的秦节,她又哭又笑。

是的,她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父亲活着,她开心;可是穆叔叔死了,她伤心……她一面为父亲还活着而开心的发抖,一面为穆维的死悲恸的无法自持。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这个还不到十八岁的姑娘遭遇到了太多太多,她的情绪颠来倒去地守着磋磨,等父亲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她已经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扑倒秦节怀里又是哭又是笑,只是渐渐的,哭声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嚎啕大哭,她哭到整个人都抽搐起来,却说不出一句话。

秦昭这一哭,跟着过来看望姐姐的秦明也嚎啕大哭,秦节更是难以自持,搂着一双儿女老泪纵横:这是什么事儿?这算是什么事儿!穆维豁出了性命,要的就是他活着,这两个孩子能好好的活着……谁知道搭上了穆维的命,他回到家里,得到的却是爱女被逼出家的消息。

一家人哭了半晌才停下来,秦节对秦昭道:“阿昭,是爹爹不好,爹爹不该离开你这么久,让你受委屈了!”

秦昭哭道:“我不委屈。不委屈,只要爹爹好好的,我就不委屈!”她说到这里想起替秦节而死的穆维,哇的一声又哭了起来:“穆叔叔,穆叔叔!”

秦昭一哭,秦明也再次跟着哭了起来。相比长大了一些就不再跟穆维学习的秦昭来说,秦节跟穆维相处的时间还要更多,穆维是他的启蒙老师,一直以来,秦明都跟着穆维学习,即使后来进了学校,平日里回了家,他的功课几乎也都是穆维辅导的。可以说,穆维对在他身上投入的精力甚至比秦节更多。这么多年的相处,穆维早就成了这个家的一员,他的死,对这个家里的每个人来说,都是莫大的打击。

三个人又哭了一场,秦节才勉强止住悲声,对秦昭道:“阿昭,我跟陛下说了,要你继续在这里修行。毕竟天子一言九鼎,出尔反尔的立刻让你还俗实在不合适。而且太子大婚在即,你在这里躲躲也好。”

秦昭擦擦眼泪:“我明白的,便是父亲不提这个,我也想跟父亲说呢。我现在就回去,怎么说都是让陛下脸面无光。”她说到这里,抿抿嘴:“而且在这里,我可以光明正大的地为穆叔叔念经,守孝……爹爹,我穆叔叔那么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两个名正言顺地为他烧纸的人都没有……”她说着忍不住又掉下泪来。

秦节轻轻点点头:“你能这么做,想来穆叔叔向来地下有知,也会开心的。那你就安心地在这里住着吧!爹爹一有空就来看你。”

戊子年五月二十六日,在西北征战多年的卢元达回到开封,他的回归,代表着大郑北部边境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告一段落。西金王庭被彻底消灭,西蛮皇帝被俘之后,经过几个月的肃清,消灭了西蛮包分之八十以上的有生力量,西蛮残部向西逃窜,退出草原,回到了他们一百年前所来的方向。

六月一日,景帝于大朝会上宣布:

加上柱国大将军卢元达正一品太师衔;加上将军杜茂春为从二品柱国将军,统领西北路军务,加护军冯茂阳为正三品上护军……

免去秦节山西布政使一职,转任户部尚书,另加正二品紫金光禄大夫;调布政使王达为山西布政使。

在一大串调动与封赏的旨意中,长平郡君秦昭被封为县主的消息并不起眼。本朝亲王之女封县主,皇帝能够给予秦昭这个级别的封赏,是因为皇后收了秦昭做义女,当然收一个方外之人做义女这种行为显然不太合社会风俗,不过皇室的从来不守什么风俗,也没人把秦昭当做正经的出家人:秦节回来了,他的女儿显然不会做一辈子的女冠。而皇后此举,显然也是出于黄帝的授命:对皇帝一时不慎坑到了有功之臣的女儿的补偿,当然,这种话不可能拿到台面上来讲,大家心知肚明,谁也不会去追问这件事情是不是合适,是不是符合规矩。

在一片喧嚣中,六月十五日,皇后贺氏诞下一个健康的皇子,皇帝杨蒙惊喜交加,为儿子起名为杨艳宏。

戊子年八月二十九日,郑景帝杨蒙薨。十月一日,太子杨艳辉登基,次年改元熙光。封太子妃刘长卿为皇后,封先帝之子杨艳宏为秦王;封先帝之长女阳宁公主为阳宁长公主,封先帝次女阳顺公主为阳顺长公主,封先帝嫡女阳安公主为阳安长公主,另封贺太后之义女长平县主秦昭为长平郡主。

、第二百七十章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秦昭手拿拂尘;站在金明池边对着一众青年男女道:“骑马蹴鞠也就罢了;吟诗作赋什么的;还是你们这些才子才女们玩吧,我可不在行!”

她话音刚落;一旁便有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把这山一合,笑道:“长平郡主莫要自谦了!若是郡主说自己不是才女的话,这世界上哪有谁敢自称才女?”

秦昭微微一笑;轻轻一甩拂尘:“方外之人,偶尔出来走走也就是了;世俗的称呼便放放吧!”

那青年自知失言,忙口称玄清仙师,连连道歉。

秦昭原本趁着三月三;与卢放约好了一起来看赛龙舟,谁知道走了半截子,卢放接到加班任务,又拐了回去,她只得一个人前往,刚到地方遇到一群在金明池边聚会的青年男女,见秦昭这个鼎鼎大名的人物,登时聚了过来,纷纷邀请她与他们同游,秦昭应酬了几句,便分了开来:她不是不喜交际的人,但是她在场,显然大部分的少男少女们都会比较紧张啊,还是让人家自在地去玩吧!

秦昭这会儿有些后悔穿的这么拉风了,本想着跟卢放一起出来玩,想不招眼也难,索性大大方方地打扮出来:女冠的装束一向华丽,尤其秦昭又不缺钱,一身的行头十分的华丽,身上披了金丝羽衣,足蹬云履,头发简单地攅成一个髻儿,髻上罩着一只紫金白玉莲花冠。那冠儿上的莲花瓣儿薄如蝉翼,拿了丝绦系住,垂下两只雕成云头的翡翠坠角,随不像世俗人家的姑娘可以涂脂抹粉环佩叮咚,可站在人群里,却显得鹤立鸡群,超逸极了。

女道士不得佩戴簪钗,却可以戴冠,自从一年前甄友谦送了秦昭一只紫金冠之后,秦昭手里的法冠的数量就刷刷地涨上去,谁不知道女孩子爱美,偏出家了不能带钗环,于是能送的装饰品唯有道冠,谁不知道秦昭爱金子?于是今日连瑜送一顶,明日秦节打一只,后日仙师过生日了,乱七八糟的一群人涌上来,留下一堆的金冠……开封的女道士多得是,可谁不知道整日带着金冠的,唯有玄清仙师。原本秦昭想着反正跟着卢放出来,别人准知道她是谁,谁知道被卢放放了鸽子,唉唉唉,自己出门的话干嘛带着个劳什子,走到哪里都要跟人打招呼!

秦昭一脸地悻悻:该死的卢放,我下次再也不要信他的鬼话了!这人挤人人挨人的还得跟不认识的人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