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碧落仙梦 作者:秋风竹 >

第5部分

碧落仙梦 作者:秋风竹-第5部分

小说: 碧落仙梦 作者:秋风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欢姐,好姐姐,你等等我!”墨砚正在沉思,一旁的连翘忽然瞥见了前面人群中的一抹红色身影,顿时脚下擦了油般追了过去。
“平时管人叫大妈,此时嘴却甜得抹了蜜似的!”木香边笑边说:“墨公子,对不住了,连翘找了合欢姐一组,我也得先走一步去找人了……”
不待墨砚回答,木香已经跑入前面的人群中。
墨砚只得无奈地摇摇头。
“墨公子,你也来参加采莲会?”墨砚侧首,一身白衣的莲若不知何时已走到他身旁。
“来看看热闹罢了。”墨砚嘴角牵起一丝淡淡的笑意:“我不会泅水。”
“哦?”莲若秀眉轻抬,似有几分不信。
“我生在北方,河流冷寂,少有人识水性。加之自小便入了碧落宫修道,没怎么学过……”墨砚汗颜道。
“哎,那你就只能和我一起当观众了。”莲若的脸上多了份同情。
墨砚不解:“莲若姑娘也不会泅水么?
莲若恹恹道:“才不是呢。以往每次采莲,都是白术哥哥陪我。前几日爹爹安排他出谷办事去了,至今尚未回谷。”
“那村里的其他人呢?你可以选他们啊?”
莲若摇头道:“没人愿意跟我一组。我划船吧,常迷路;采莲呢,重心不稳,又好几回栽进湖里,……”
莲若脸上显露出的落寞感,一丝不落地收进了墨砚的眼底。他停住脚步,看着莲若,探询地问道:“不如,我们一组去采莲?”
“我们一组?”
墨砚道:“可以试试啊。我虽不会泅水,但记路的本领还不错,平常是很难迷路的。虽说我从未采过莲子,但我在碧落宫修炼剑术时,师父夸我重心是弟子中最稳的,……”
“那就太好了!我来负责划船,你负责记路和采摘。”莲若当即敲定了各自的分工。
看着莲若期待的神情,墨砚却又道:“可是,我听连翘说,谷主规定不会泅水的人禁止参加采莲会啊……”
“爹爹那么规定,无非是怕人落水发生意外。我自小在这湖边长大,水性很好,你一点都不用担心。”在这闭塞的山谷中度日,莲若对一年一次的采莲会盼望已久,此刻自然不愿错失这个机会。
墨砚看着莲若急切的神情,点点头:“那我们得赶紧了!”
待莲若和墨砚走到湖边时,村里人早已两人一组驾着木船入了湖。临近湖岸的荷叶间,早已没了莲蓬的影子,只剩一根根采摘后的空茎在湖里参差不齐的摇晃着。
“近处的莲篷都被采完了,我们得往湖深处去。”莲若划着木桨,对墨砚交代:“从现在开始,你可得好好记路了。”
立在船尾的墨砚点头应诺,随即抬首观望起天上的日头和村后的苍茫山来。
记路不是应该看湖里的标记么?莲若对墨砚此刻观天的举动十分好奇:“墨公子,你看天做什么啊?”
“自然是确定坐标啊。”
莲若还是不解:“确定坐标?”
想起该少女是有名的路痴,墨砚便有些同情地给她传授起自己的辨路经验:“所谓坐标,就是指我们所在位置的标志。而要确定出我们的位置,就得辨别方向。这也是识路的最基本技能。日出时的方位,就是确定坐标的最好参照。你看,此刻日头在苍茫山东侧位置,也就是说我们是从东边出发的,……”
莲若听得有些糊涂:“是啊,这和回村的路有什么关系呢?”
“这关系很大啊。只有确定了出发的位置,才能知道回来时的方向啊。回来的时候,我们依据日头的倾斜程度,便可以判断出自己所在的方位,那时,只要再结合参照周围的景物,就不会迷路了。”
听得墨砚话中一大堆“坐标、参照、方位”这些陌生的词汇,莲若感觉有些迷糊,但看墨砚那自信满满的神情,她也就由衷相信他对辩路确有所长了。
随着木桨的规律划动,木船渐渐深入湖心。
湖面的荷叶越发浓密,船身周围饱满的莲蓬也渐渐多了起来。墨砚在心底暗暗记下方位后,便开始了采摘工作。采摘莲蓬对于有过修仙经历的他来说,实在是件最轻易不过的事情。
白衣翩然,手起篷落,干净利落,那一气呵成的流畅,让从小看惯了采莲的莲若也不禁心生敬佩。
看着船舱里越堆越多的莲蓬,莲若眉眼渐渐透出喜悦:“看这样子,我们还有夺第一的机会呢?”
墨砚点头:“恩。照现在这速度,再过一个时辰,这船舱就装满了。”
“那时间还早着呢。我划船也划累了,休息一阵吧。”莲若说罢,便放下船桨,在船头坐了下来:“你也歇会儿吧。摘莲蓬也很累人的。每次采莲会结束,我的手腕都要痛上好几天呢。”
墨砚听了下意识地抖了抖手腕,确实感觉有些酸软,便也俯身在船尾坐下来。
莲若随手拉过一包色泽泛褐的莲蓬,掰开后挖出蓬衣里的莲子,仔细抠开上面的绿膜,便露出了一颗颗白嫩的莲米。
莲若摊开手心,把剥好的莲米递给墨砚:“你尝尝,可好吃了。”
墨砚拈了一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他先是连连点头,接着眉峰骤聚拧作一团,随后眉头却又渐渐舒展,最后唇角浮起一丝笑容:“恩,好吃。”
“呵呵,你的表情和我预想的一模一样呢!”莲若脸上浮现出一丝带恶作剧的笑意:“好多人吃鲜莲子都这样,先是感觉脆甜可口,连连点头。随即嚼到了莲心,便觉苦涩,难以入喉。再后来,苦尽甘来,甜涩交织,那滋味萦绕舌间,又觉格外清澈舒爽……”
回想自己刚才舌间的感觉,墨砚不禁会心一笑:“莲若姑娘的描述可真是入木三分。”
莲若灿然一笑,将自己手心里的莲米仔细掰开,除掉了中间的莲心后,放入了自己口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从小吃这个长大,对它的味道再熟悉不过了。”
“原来是要剥掉莲心再吃啊?”墨砚懊恼道。
“没人规定必须剥掉莲心才能吃啊。莲心可是莲子里最好的东西,吃了美容呢。”莲若咯咯笑起来。
笑意盈盈的莲若坐在船头,一身白衣与身旁的荷叶白绿交映,格外清新秀美。放下对墨砚的戒备后,她全然恢复了少女的纯真和烂漫。这样的女子,虽近在咫尺,却如那纤尘未染的白莲,高洁而遥远。
墨砚看着莲若,目光竟有些不舍得移开。回想起自己疲于逃命伤痕累累的成长经历,心下便突然感觉疼痛起来。
“墨公子,你怎么了?”莲若见墨砚突然面色发白,慌忙爬到船尾,抬手探上他的脉象。
莲若幽凉的手指,轻扣在他的手腕,而那染满荷香的发丝,不时拂过他的鼻翼……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让墨砚突感有些心慌。他一把推开莲若:“我没事。可能是方才采莲牵动了旧伤,我休息一阵就好了。”
看墨砚脸色突然转红,气息急促,莲若道:“我们不采莲了,先回村里,找我娘给你看看。”
“我真的没事。”墨砚解释。
“真要有事了,可就麻烦了。”说罢,也不管此刻墨砚脸上的表情有多尴尬,莲若拿起船桨便开始划船。
墨砚无语,只得闭目静坐,并尝试用师父往日教授的静心术调息内乱。


☆、第六章 采莲曲

“咿,这方向,究竟对不对啊?”划了好一阵后,莲若忽然自言自语道。
听得这话,墨砚忍不住笑了:“又迷路了?”
“早说好的,本来是你负责记路的。”莲若见墨砚气息已平稳下来,脸色也比方才好多了,便松了一口气。
墨砚无奈摇摇头,睁开了眼。他站起身来,准备根据日头位置来辨别方向。可刚一抬头望天,便大吃一惊:“怎会这样?!”
“有什么不对吗?”莲若询问。
“我们出发时,明明天气晴明,日光朗照。为何此刻突然浓雾漫天,看不到日头了?”
“这湖里天天都这样啊!”莲若对墨砚的反应有些不解:“每天太阳出来后,湖里的水雾便开始蒸腾汇聚,越聚越浓,中午时分最浓,一直要持续到日落气温降低后才逐渐消散。这也是大家叫它迷雾湖的原因啊!”
墨砚终于明白自己小看了这迷雾湖了。寻常人用的坐标辨路法,到了这湖里根本就没了用处。难怪虚天昊会选择来这山谷避世,难怪这么多年没有外人能闯进这山谷里来。
“墨公子,你不是说确定了坐标,就知道回村的方向么?”莲若依然满眼期待。
墨砚有些汗颜:“那个辩路方法,是要有日光的前提下才能奏效!”
“这么说,我们真的迷路了?”想起之前墨砚信心满满的表情,莲若还有些不死心。
“恩。”墨砚无奈点头。
莲若顿时气馁:“不是吧?还是迷路了!这回要是让合欢姐知道,她肯定要笑死我,……一定也不能让连翘知道!……要是白术哥哥在就好了,……”
白术?墨砚看着莲若,蹲下身问:“对了,白术经常出谷办事,他是怎么辨路回谷的啊?”
莲若皱眉道:“白术哥哥教过我‘遇石调头,辩柱反向’的口诀。他便是靠这个口诀往来通行。”
“‘遇石调头,辩柱反向’?意思是这水里埋有石头、木柱一类的引路记号?”
“恩。”莲若点头。
墨砚冷静下来:“那些石头和木柱离水面有多高?”
“标记离水面也就寸许高,倘若遇到湖水上涨,那些记号便隐没不见。所以,一般山洪易发的季节里,谷里所有的人都不能出谷!”
“那些标记还有些什么特征呢?”
“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外人看来,就是一般的湖石和枯木。只是每块石头和木柱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当。”
“那我们一起来仔细找找,说不定能找到那些标记!”
莲若摇头道:“没用的。那些标记只在特定的路线上安放。如果不是从第一个标记依次寻走,便是遇到了标记,也不会知道正确方向。上次我带你回谷时,走到中途就跟丢了标记,所幸误打误撞地遇到了合欢姐。”
“今日这么多船只入湖采莲,其他人若跟丢了标记,岂不也会迷路?”
“不会的。爹爹有规定,入湖采莲不能超出方圆二十里的界限。那二十里内,便是有人迷路了,泽漆叔也一定会寻到的。”
“居然是这样?!”墨砚彻底无语了。依照划船的时间推算,此刻他们距离虚月谷至少也在四十里开外了。
“还有个办法,……。”
墨砚顿时两眼放光:“什么办法?”
“唱歌。”
“唱歌?”墨砚抬眼看看浓雾弥漫一片静寂的湖面,对这个办法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大声唱歌,要是周围有人经过的话,……”莲若结合上次自己遇到合欢的经验,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墨砚无奈笑道:“为何是唱歌,大声呼唤不也一样?”
“呼唤容易累啊,唱歌坚持的时间长些。”莲若说得很认真。
“好吧,那就按你的办法来吧。”
“我唱得不好,你不许笑。”
看莲若突然有些羞涩,墨砚点头道:“我自己也不会唱歌,不会笑你。”
莲若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张口唱起她跟合欢学的《西洲曲》来: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莲若的声音清澈空灵,伴着这婉转幽怨的音律,十分的好听。一曲唱完,墨砚仍陶醉其中,未能察觉。
莲若见墨砚并未出声,顿了顿,又唱起《西曲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待渐渐听明白歌词中的意思,墨砚不禁抬眼打量起神情专注的莲若来:歌里这样缠绵深邃的情意,该何样的男子才配得到?
莲若唱罢,无奈摇头:“不唱了,周围这般安静,一点人声都没有。”
“这些歌都很好听呢。”墨砚似未听过瘾。
莲若瞥了他一眼,笑道:“都是我跟合欢姐学的,据说是她家乡的曲子。她唱得还好听呢。”
“合欢不是这谷里的人?”
“说起来,除了我和那赵伯的孙子是出生在谷里的,其他的人都是我爹爹和娘亲从各处救回谷来的。”
“哦,原是这样。”墨砚点头。难怪自己发现村里人的服装、饮食和生活习惯各有差异。
“感觉好饿了,已过中午了吧?”莲若在船头坐下,又掰开一个莲蓬,剥出莲米吃起来。吃了一阵,又感叹道:“以往总觉得莲米好吃,可这会儿却还是觉得合欢姐做的饭更好吃,……”
墨砚也拿过一包莲蓬剥起来:“看样子,得在这船上过夜了。待到明天早晨日出而水雾未起的那个时段,才能找出正确的方向。否则乱划一气,离村子越远就越难回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