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庶子 >

第398部分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398部分

小说: 三国之袁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雄援兵尚未到达,孤军奋战的邺城就会被曹操攻破。

早些夺取邺城是生路,此时置袁谭于不顾夺取邺城,则是一条死路!

审配镇守邺城多年,对那座城池有着很深的感情。

曹操将他俘获,由于以往得罪的人太多,他全家早被诛杀。

城内太多仇人,最想返回邺城的,非审配莫属。

“公子!”审配起身说道:“殿下所言并非全无道理,然而长公子危机,又不可不救……”

“以审公之见,该当如何?”袁旭问道。

“分兵两路!”审配说道:“一路前往南皮,驰援长公子。令一路则夺取邺城,救下当今陛下!”

“审公!”田丰当即反对:“我军人数已是不如曹军,公子领兵驰援南皮尚且胜负难料。倘若分兵两路,莫说邺城难以攻破,即便公子,也将深陷险境!”

田丰一番话,把审配说的面颊通红。

他低垂下头,对袁旭说道:“某只是提议罢了,一应诸事还由公子决断!”

袁旭微微一笑,向二人虚按两下手说道:“分兵两路已是必然,只是邺城还须放上一放!”

田丰当即明白袁旭话中之意,向他问道:“公子可是要分兵阻截郭嘉?”

“正是!”袁旭说道:“某领军驰援长兄,若是不留兵马阻截郭奉孝,彼若登岸,必将随后杀至。曹操届时再分一支兵马,未到南皮,我军已是腹背受敌!”

“显歆顾虑甚是!”林涛说道:“倒是某缺了思量。”

与众人商议妥当,袁旭留下太史恭、赵艺阻截郭嘉,他则领大军趁夜离开大野泽,赶往南皮。

流苏回返之前,李琪冉是跟随大军出征的唯一女子。

居于军中,她并未住在别处,而是与姜俊住在同一顶帐篷内。

姜俊每日伺候在袁旭身边,很少返回帐篷。

由于李琪冉在,即便不用在袁旭身边照应,他也是另寻别处睡觉。

时日久了,姜俊的帐篷早归李琪冉所有。

袁旭下达出征命令,姜俊回返帐内收拾行装。

李琪冉已是睡下,听见有人掀动帐帘,她猛然坐起:“何人?”

发问之时,她的手已经按在剑柄上。

“某!”姜俊说道:“请李姑娘收拾行装,我等须即刻开拔!”

“夜间开拔?”李琪冉问道。

“公子已是下令,至多半个时辰,大军便将启程。”

军营内,将士们纷纷收拾妥当。

虽是没人点起火把,脚步声却萦绕在李琪冉耳中。

她从一旁抓过衣甲,对姜俊说道:“请姜校尉背过身去。”

帐内很暗,姜俊根本看不到什么,他还是很顺从的转过身。

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不过片刻,李琪冉说道:“我已备妥,校尉可收拾行装。”

由于长期不在帐中安歇,姜俊对帐内一应之物摆放很不熟悉。

他摸索着收拾随身物品。

已是睡下,眼睛适应了黑暗的李琪冉见他找的辛苦,轻声说道:“校尉还是一旁歇着,我代劳便是!”

“有劳姑娘!”出征时辰越来越近,袁旭又下令开拔之时不许点起火光,姜俊只得应了。

李琪冉为他收拾行装,姜俊在一旁说道:“大军即将开赴沙场,姑娘不如回返徐州,或是去汝南……”

“校尉可是觉着我碍眼?”李琪冉打断了他。

“姑娘怎说这等话?”姜俊说道:“某是担心姑娘。”

“自从追随大军,征伐可曾断过?”李琪冉说道:“横渡大野泽,我何曾拖过校尉后腿?”

李琪冉随同大军来到此处,从未让姜俊操心。

想要让她回返徐州,姜俊无非不忍她追随大军劳顿。

将士出征,醒来有时安寝却是不知何时。

身为姑娘家,李琪冉随军出征,着实是十分辛苦。

默默为姜俊收拾着,李琪冉没再言语。

站在帐帘附近,看着摸黑为他收拾行装的李琪冉,姜俊想到了绣娘。

如果绣娘还活着,虽不可能随他出征,此时此刻必定也是为他牵挂、为他担忧。

攥了攥剑柄,姜俊突然说出一句:“李姑娘,只要某还活着,定不教任何人伤你分毫!”

李琪冉系着包袱的手微微一颤,嘴唇抿了抿,心中涌起难以名状的情愫,却是什么话也没说。

第842章 到了登岸的时候

袁旭命令传到军中,将士们收拾行装悄然开拔。

李琪冉为姜俊收拾行装,流苏与马飞却是另一般情状。

坐在帐篷外,流苏手中捧着一把炒粟米。

她吃的嘎嘣脆响,向帐内问道:“大叔,收拾妥没?”

马飞提着两只包袱走了出来:“妥了。”

“大叔帮我拿着。”流苏说道:“我在吃米,没手去提。”

马飞将包袱递给身后一名夜刺,对流苏说道:“你不看看可有落下之物?”

“黑灯瞎火,什么也看不见。”流苏小嘴撅着说道:“你家公子也真是,明知将要开拔,却连灯也不舍得点上一盏。”

马飞哭笑不得。

袁旭哪里是不舍得点灯。

大军出征,一旦点灯,还在水中的曹军必定看见。

以郭嘉之能,不可能看不出袁旭必将领军前往南皮。

袁旭同郭嘉争的,无非是时间而已。

多一个时辰,郭嘉就少一分翻盘的机会!

待到大军撤走,留下的太史恭、赵艺只须死守岸边,十数日之内,郭嘉几乎没有登岸的可能!

袁旭率领大军离去,岸边只留下两千余人扼守。

水面上,郭嘉望着黑黢黢的岸边,眉头蹙在了一处。

料定袁旭要走,他却算不到袁旭何时动身。

也许今晚,也许再过几晚。

“郭公!”同样望着岸边,夏侯惇说道:“袁显歆军中毫无动静,莫非今晚他们不走?”

“袁显歆必走!”郭嘉说道:“袁谭困守南皮,曹公眼见功成。一旦南皮沦陷,袁谭伏诛,河北一地便无袁显歆后援!以两万兵马对阵曹公麾下十数万大军,袁显歆何来胜算?”

郭嘉分析的透彻,夏侯惇也是一点就透。

郭嘉接着说道:“某料定他要走,却不知他何时动身。大军开拔,即便将士悄然无声,必定也是有些迹象。可东岸帅帐灯火依旧,并无多于火光点起,不似开拔情状。”

夏侯惇没再多问。

自从曹操陈留募兵他便投效。

到如今已是过去多年。

他当然知道大军夜间开拔需要做些什么。

将士们可以枕戈待旦,一应所需之物,却非抹黑可筹备妥当。

即便帐篷内不会点燃火光,军营里的篝火也是会比平日多上一些。

岸边的天海营却没有他认知的情况发生。

袁旭率领大军已走出很远,郭嘉和夏侯惇还不知道天海营早已开拔。

天色渐渐亮了。

郭嘉传令继续北进,岸边的天海营也有了动静。

天海营将士收拾起行装,如同往日一般尾随曹军往北。

尘烟滚滚,在水中望向岸边,郭嘉根本无法分辨究竟有多少天海营将士。

大野泽东岸,太史恭与赵艺率领留下的两千将士,依照袁旭命令,刻意弄出烟尘,以扰乱郭嘉视线。

袁旭的目的并不是让郭嘉看不出大军已经开拔。

两千人与两万多人毕竟有着很大区别。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郭嘉不知岸边究竟留有多少兵马。

投鼠忌器之下,以郭嘉的谨慎,绝对不会贸然靠岸。

“好大烟尘,袁显歆在做什么?”望着岸边,夏侯惇向郭嘉问道。

“袁显歆昨晚已是走了。”郭嘉说道:“岸边不过是些故布疑阵的敌军。”

“既知敌军故布疑阵,我军因何不登岸厮杀?”听说袁旭走了,夏侯惇眸子一亮。

郭嘉说道:“虽知袁显歆离去,将军可否知晓岸边究竟有多少敌军?”

夏侯惇一愣,看着郭嘉并未言语。

天海营扼守岸边,大军虽是撤走,留守将士只须超过五千,曹军便无登岸可能。

“袁显歆应不至留下数千兵马……”过了片刻,夏侯惇很是没有把握地说道。

凝望岸边,郭嘉说道:“袁显歆用兵诡诈,情状未明,我二人还须谨慎才是!”

“郭公所言甚是!”夏侯惇说道:“某且派出斥候,待到探明袁显歆究竟在岸边留下多少兵马,再做计较!”

“如此甚好!”郭嘉点头应道。

随后的几天,夏侯惇每天都会派出斥候。

然而曹军斥候不是被岸边的天海营将士解决掉,就是根本没有机会向天海营靠近。

往北行了十数日,郭嘉对登岸追击袁旭已是不抱指望。

眼看将到北岸,郭嘉对夏侯惇说道:“夏侯将军,我等登岸之日已是临近!”

在水上过了多少个时日夏侯惇已是记不清。

他唯一清楚的是,很想率军登岸,将岸边的天海营击破,狠狠的享受双脚踩在实地上的感觉。

郭嘉曾说过数次即将登岸,将士们都未能如愿以偿。

马腾早些日子又撤回西凉,大野泽岸边早没了曹军援手。

郭嘉说登陆之日临近,夏侯惇虽是怀疑会不会如以往一样无法登岸,心中多少却还是有些怀疑。

曹军木筏向前行进,走了大概半个时辰,郭嘉朝前一指说道:“我军可否登岸,尽在此处。”

向前望去,夏侯惇发现他们离北岸和东岸交界的地方已是越来越近。

看了郭嘉一眼,夏侯惇说道:“郭公,此处地形复杂,更是不利我军登岸……”

“不利我军登岸,可否有利敌军固守?”郭嘉问道。

望着南北岸交界处,夏侯惇摇头说道:“敌军倘若布防,战线必将拉开,如此看来反倒有利我军!”

“我军弊少,敌军弊多,此处便是可用。”郭嘉说道:“传令将士,强攻东岸!”

郭嘉终于让他传令将士登岸,夏侯惇心中欢喜,向一旁的卫士喊道:“传令三军,强攻北岸!”

曹军决定强攻北岸,一路随行的太史恭和赵艺也在商议下一步如何。

“公子临行之时令我二人到了北岸即刻撤离!”太史恭说道:“而今已是到达北岸,赵将军以为可应不战而走?”

赵艺年轻,对袁旭又是极其佩服。

袁旭下达的命令,他向来是毫无疑问的执行。

太史恭如此一问,赵艺说道:“公子令我等即刻撤离,便有不战而走的道理。我二人倘若强行拦截郭嘉,便是违背公子军令,太史将军因何有此一问?”

第843章 曹军登岸

临近北岸,曹军向岸边靠拢。

太史恭与赵艺下令在岸边布防阻截曹军。

两千天海营,在东面与北面都要布防的情况下阻截曹军,人数显然不足。

太史恭与赵艺各领一支兵马,赵艺扼守东岸,太史恭扼守北岸,等待着曹军进入弓箭射程。

郭嘉站在木筏上,眺望着岸边的天海营。

“郭公,敌军并无撤离之意。”夏侯惇凑到近前说道。

“他们会走的!”郭嘉很是果决地说道:“传令大军,行进到敌军射程之外止步。”

郭嘉命令很快下达,曹军木筏到了距天海营弓箭射程之外,纷纷停了下来。

岸边的天海营将士看到这一幕,一个个茫然相顾。

他们没闹明白,曹军因何在关键时刻突然停了下来。

将士们不明白,赵艺和太史恭同样不明白。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天色也渐渐变暗,曹军却根本没有靠近岸边的意思。

太史恭向身后卫士吩咐:“前去知会赵将军,问他何时撤离!”

卫士应声离去。

半个时辰之后,卫士从赵艺军中回返。

到了太史恭近前,他抱拳说道:“启禀将军,赵将军回话,二更时分撤离!”

太史恭点了下头,挥挥手示意卫士退下。

天色越来越暗。

木筏上。

夏侯惇望着岸边,向郭嘉问道:“郭公,敌军并无后撤之意。”

微微一笑,郭嘉说道:“不过今晚,他们必撤!”

夏侯惇茫然。

郭嘉朝岸边一指:“夏侯将军请看!”

已是观望了许久,并没发现什么不妥,夏侯惇先是朝岸边望了一眼,随后茫然看着郭嘉。

“天色已晚,敌军倘若不撤,因何未有扎营?”郭嘉说道:“待到晚间,只须分派岗哨,监视我军动向便可。大军死守岸边,待到明日一早,将士必定疲惫。以疲惫之师,如何抵敌我军?”

夏侯惇愕然:“郭公果然看得通透。”

“三更太晚,一更太早!”郭嘉说道:“敌军若撤,必在二更时分!”

连天海营后撤的时间都已算到,夏侯惇对郭嘉不禁油然生起敬佩。

时间在双方将士的等待中度过。

到了二更时分,夜色更加深沉。

在水中根本望不见岸边发生了什么。

岸边的天海营同样也看不清水里的曹军有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传令下去,大军后撤!”太史恭小声向卫士吩咐了一句。

命令下达,扼守北岸的天海营将士纷纷掉转战马。

他们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马蹄声也很是凌乱,从远处根本听不见战马行走的声音。

水中。

郭嘉坐在木筏上,脸上带着满意的神色。

“郭公!”夏侯惇小声对他说道:“已是二更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