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文艺圈枭雄 >

第144部分

文艺圈枭雄-第144部分

小说: 文艺圈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还会有200至500的奖金,你还满意吧?”刘泽来说道。

“什,什么?月薪2000?真的吗?”刘蓓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她现在每个月拿700元,在她家人看来,都已经算得高工资了呢,要知道,她的父母都是二三十年工龄的老工人,现在一个月才拿400多块钱呐!

“当然是真的!”肖飞笑道,“这个月虽然按原薪水发放,但我为了感谢你给予我的帮助,元月份公司会多发你一千元的奖金,这个奖金会随你的工资一块发放。”

“谢谢肖总,谢谢刘总!”刘蓓激动地跳了起来,向着肖飞和刘泽来深深鞠了一躬。

“不用客气,这是你的努力换来的。”肖飞笑着对她说,“今晚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咱们再继续加油,好吗?”

“好的。”刘蓓使劲地点头。

看着这女孩离去的身影,肖飞觉得自己真的是赚到了,只用这么点钱,就找到了个如此厉害的速录高手。

以后自己的“创作”速度会比之前快上好几倍,想想都有点激动了啊!

随后的7天里,肖飞就用这种口授速录的形式每天工作6个小时,与刘蓓配合着将《悟空传》和《沙僧日记》给写了出来。

《悟空传》15万字,《沙僧日记》16万多字,两书加起来30万出头,用了7天的时间就赶了出来。

这个速度让刘泽来震惊坏了。

更让他震惊的是,这么快时间里写出来的两部书,他在电脑上看过电子版之后就发现:书写得居然相当好看。

尤其是《悟空传》,文字凝练、优美,情节描述有着后现代的荒诞主义的影子,同时又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文学味还是很浓的,小说的语言也很是耐读个性。

怎么看,刘泽来都看不出,这书居然是在3天的时间里赶出来的一本速成小说。刘泽来认为,这书受到读者追捧的可能性很大的。

而《沙僧日记》跟《悟空传》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它更接近于一个个无厘头的搞笑段子,满满的恶搞味道。

但细细读来,也是很有意思的。

它也是一种颠覆,明明是胡扯八道,却偏又让人联想到某种社会现实,读来总能让人喷饭。

就是当成个笑话集,也足够了。

刘泽来读过之后,给了这两本书两个字的评语:奇书!

真的是两本奇书啊!

现在这个时代,是个逆反的时代,是个颠覆的时代,对于传统经典的反叛总会引发很多人的极大兴趣。

“肖飞,我觉得,这两本书还是用你的名字吧,可以快速打开市场,我相信,它们肯定也会热销的。”刘泽来建议道。

肖飞摇了摇头:“泽来兄,就是不用我的名字,这两本书也不会埋没的,关键看怎么营销了。”

“哦?你的意思是?”

“只要包装推广做得好,热卖还是能够保障的!最多不过是多花一点宣传费用吧。”肖飞笑着说道。

ps:四更了,每天这么赶,很累。

第272章祭出腰封这个魔物

ps:今天仍然四更,求支持求动力。

“哦,你打算怎么做这两本书的营销?”刘泽来追问。

他觉得肖飞像是有新颖的招儿。

图书的营销宣传现在已经十分的盛行,大抵也就那些招儿了:邀名家写书评推荐,在报纸上做连载,书店门口挂条幅,书店里摆放的位置显眼醒目一些。

想请名家写书评,一靠情分、关系,二靠金钱开路。

你跟国内的一些名家关系好,人家乐意帮忙乐意推你一把,那很简单,只需要打个招呼,那就会有大把的肯定的赞誉的书评出现。

若是没那些个关系,也想请名家推荐一下,那恐怕就要金钱开路了,很有一些名家,也乐意拿报酬写有偿书评推荐。

总之,国内的书评推荐就是这么混乱。

很多的名家推书的时候很没有节操,想要靠他们的推荐找到好书,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但即便如此,现在国内的读者对名家的推荐还是有相当高的信任度的。

这也是为何一些小作者热衷于请名家大家写书序的主要原因。一个名家的推荐,那是真的可以提升书的销量的。

再来看报纸上的连载。

自报纸诞生以来,一直到新千年之后的最初几年,它都是最重要的媒体之一,受众很广的。

一般的综合性报纸都会做文学性质的连载。

最初做的都是长篇小说,后来也做经营管理类的连载。

很早以前出版界的人们就发现,在当地的报纸上做一个连载。可以极大提升该书在当地的销量,这个提升是极其惊人的。

如果书真的很好。甚至可以成倍的提升销量,一举将一本默默无闻的书拉升成热书。

所以。进入90年代之后,各个报纸的连载版面一直都是各出版机构的必争之地。很多书在报纸上的连载甭说没稿费,甚至还要倒给人家报纸版面费!

即便如此,很多出版社、私营图书公司也乐意去做报纸连载。

除了以上两个手段,终端的宣传竞争就更加的激烈。

总之,这个时候的图书竞争已经是相当的激烈了。当然跟两千年之后私营图书公司做大做强之后的激烈程度相比,还是要小上很多。

刘泽来很好奇,肖飞会有什么好的营销方法或者手段。

“我打算在书的封皮上做一腰封,然后。由我自己用‘肖飞’这个名号来重磅推荐一下《悟空传》和《沙僧日记》。”肖飞笑着说道。

“腰封?”

“对,腰封!”

“那是个什么东西?”刘泽来一脸讶然。

“我来给你图示一下。”肖飞说着,让人拿来一盒蜡笔,自己拿过一张纸,开始在纸上画了起来,他画得挺快,不一会,就在纸上画出一本书的封面来。

刘泽来一直在旁边看着。

他发现,肖飞所画的是《悟空传》的封面。

黄色的底。飘着几朵白云。

最顶上写着:不一样的西游故事,《西游记》颠覆式力作。

稍下方最左侧写着作者名:梦笔斋主人著。

靠上方三分之一处中间位置,写着“悟空传”三个宋体大字,这是书名了。书名的下方是一个手拄长棒的人朦胧的背影。

在书名和人影之间的左侧。写着这样几句气势磅礴的话: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刘泽来心说。这封面看来还不错呀,挺有味道的。没想到肖飞竟然连封面都设计好了。

他正这么想着,肖飞“刷刷”几笔,就在书的下方画出一个横的长方形白条,恰如给书缠了条腰带。

黄的底色配上白的横长方形,煞为醒目。

肖飞又在白色的长方形上写了几行字:《陆地行走的鱼》、《亮剑》作者,国内知名青年作家肖飞重磅推荐:《悟空传》是对《西游记》最天马行空的改写,最具颠覆性的重新演绎,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玄幻大作!

刘泽来看到这里,眼睛亮了。

他一拍大腿:“妙啊!这样就可以借到你现在的人气了,这么搞个封条在外面,你这么一推荐,估计很多人都会多看两眼的,这书也会从万千书籍中直接跳脱而出,书店估计也会高度重视的。没想到啊,就这么一个腰封,竟然有这么大的妙用,肖飞,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啊!”

肖飞笑了笑。

他心里却在想,没想到是自己把书籍腰封这个魔物给直接放了出来。

腰封这东西最早于80年代兴起于日本。

这东西的诞生,也是在日本国内当时出版物泛滥,图书市场竞争惨烈,为了让自己的书跳脱出来,就有出版商搞了这么个腰封出来,也算是一种营销的手段。

不过,日本人还算有点节操,一般情况下,腰封上的内容也并不是夸张得那么恶心,只是对书籍内容的高度提炼及优势优点读点卖点的一种集中提炼。

腰封在日本诞生。

随后的,于90年代后期传入了港台。

至于何时传入大陆已经不可考。有说是从港台传入,传入时间大约在90年代末的一两年。有的说是从日本直接传入,传入时间大概也是在98、99年的样子。

这个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一点是,肖飞知道,腰封这玩意在后世的国内图书市场已经泛滥成灾。

到了2008年之后,私营图书公司推出来的图书几乎90%以上都会使用腰封,国有出版机构的出版物也是百分之六七十都会用这玩意。

腰封上的话也是越来越恶心,大多都是某某名人震撼推荐,这书如何牛叉,如何厉害,已经到了不读就会损害你生活质量的地步,如此云云!

像著名悬疑作家蔡骏的悬疑大作《天机》第二部推出来的时候,那腰封上有句话是这么写的:《天机》是他(蔡骏)一生无法逾越的高度!

出版商在腰封上写的这话简直把所有人都雷焦了。

蔡骏年龄还很小,行吧?

人家至少还能再写二三十年好吧?怎么就敢这么绝对地说,这书是他最好的作品,他以后再也写不出这么好的作品了呢?

这事在当年还酿出了一番风波。

到了后来,读者看到腰封就想吐,已经腻歪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肖飞心里苦笑:纵是我不放它出来,它也是很快就会在国内出现的,还是让我先借用一下它的力量吧!

“泽来兄啊,其实这不是个什么新事物啊,我记得上次去上海的时候,逛那里的书店,已经看见有图书在使用这东西了。”肖飞笑着说道。

这话自然是假话。

肖飞是不想担当国内图书腰封使用第一人这个名号。

第273章公司搬迁动员

“真的吗?我对国内图书市场还是很熟悉的,每当业界有新事物出现,我都能很快了解到的,腰封这个东西,我还真是第一次见。”

刘泽来犹疑着说道。

“反正我也是受了人家的启发,才想到用腰封这种形式帮助《悟空传》和《沙僧日记》做一下推广,泽来兄就不要斤斤计较这一点了。”肖飞笑道。

“那,你再把沙僧日记的封面跟腰封设计一下吧,趁着你这两天还在,就把能定下的事儿都定下来。”刘泽来说。

他这是要尽可能地挖掘压榨肖飞的能量。

刘泽来发现,肖飞整出来的东西,比公司招聘的美工都要有味道得多。

“行,没问题啊。”肖飞笑着说。

他用蜡笔又将前世记忆里的《沙僧日记》的封面设计画了出来。他只会画简笔的写意画,但还算能大致传神。

最要紧的是腰封。

给《沙僧日记》的推荐语,肖飞是这么写的:这是一部无厘头风格的超级搞笑的西游恶搞作品,它会让你笑到抽筋,在笑声里重新思考很多人生问题。

“好!这个推荐语还是很到位的!肖飞啊,其实我发现,现在图书市场上,类似《沙僧日记》这样的幽默作品还是太少了点。”刘泽来看完肖飞所画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说道。

“是啊,其实,华夏民族还是幽默细胞很丰富的一个民族,中国式的幽默一旦爆发。必将震惊世界。”肖飞笑道。

网络盛行之后,网友们在网络上恶搞成风。的确是诞生了无数惊采绝艳的网络幽默段子啊。

两人正在说话,门外有人敲响了门。

“进来!”

刘泽来说道。

推门进来的。是欧阳泊江。

“泊江,什么事啊?看你脸色那么严肃。”肖飞让欧阳泊江在沙发上坐下,亲切地问道。

“肖总,刘总,咱们确定了要在春节前搬到经开区的新址办公吗?”欧阳泊江拧着眉头问。

要在春节前搬到经开区的厂子里,这是肖飞跟刘泽来商量好的事情,新年新气象嘛,早点搬过去,过了春节就能马上步入工作正轨。

不过。这事儿他们还没通知到全体员工。

“泊江,你听谁说的?”刘泽来皱起了眉头。

欧阳泊江说:“大家都在传,说是开发区的厂子已经买下,春节前就确定要搬,好多人都怨声载道的,都说,搬那么远干嘛,上个班都好不方便,甚至有几个抱怨说。如果真的要搬,那他们就要辞职不干了。”

搬公司的事竟然已经传开,而且貌似已经在公司里造成了不小的乱子。

这不能不引起肖飞的重视。

“刘总,召集所有人。大家一块开个会吧。”肖飞说道。

稳定军心,刻不容缓,管理者一定要及早决断。不能含糊,更不能犹豫不定。既然很多人都知道了,那最好还是将一些事明确下来。

公司全体很快就聚拢到了客厅里。

肖飞看了看。黑压压的,足有四五十号人了。因为客厅里有成排的办公工位隔断,这些人将客厅挤得满满当当的。

肖飞跟刘泽来站到了最前面。

“……下面,让肖总给大家开会。”刘泽来随便讲了几句,就将肖飞给推了出来。

他是老板,老板在,自然要突出老板的威望和话语。

肖飞在开口讲话前,先用目光逡巡了一下所有的员工,让他们都感觉到自己对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