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文艺圈枭雄 >

第327部分

文艺圈枭雄-第327部分

小说: 文艺圈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飞,你上来讲两句吧。”邵占山向着他微笑致意。

肖飞起身过去,接过了邵占山的话筒,他斟酌了一下说道:“感谢各位老师选举我为省作协副主席,说实话,这让我很是惶恐,我还年轻,我怕担负不起这么重的职责!”

“这里,我也不多说,只讲一点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多多创作更好的作品,来汇报省作协张主席以及各位老师们对我的支持和勉励!谢谢大家!”

……

次日,省会几家媒体都纷纷爆出了肖飞当选省作协副主席的消息。

《河西日报》更是宣称,肖飞已经决定北大毕业之后就回到河西,扎根河西这片热土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争取以更好的作品回报乡土人民的喜爱。

而《中原晚报》则是以“国内省级作协最年轻副主席新鲜出炉”为题,做了两个整版的报道,再次重磅推出了肖飞。

这个新闻也迅速地成为了国内的一个文化新闻大热点。

第540章颁奖

肖飞在中原市待了三天,于正月十三乘机抵达京城。

也正是在这一天,国家文学最高奖鲁奖评委会通过媒体正式公布了各奖项的获奖名单,同时,各获奖作家也得到了通知:

鲁奖颁奖仪式将于2月18日上午9时在人民会堂举行,各获奖作家请务必要准时出席本活动。

鲁奖能得以在人民会堂颁奖,这个规格不可谓不高。

因为获得鲁奖大热的缘故,肖飞跟徐凤娟在乘机的过程里,就接连被多个人认了出来,又被索要签名和请求合影留念。

他不由苦笑:在这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自己竟然已被这么多人脸熟,这真的是件挺可怕的事。

这让他想起前世的时候,韩涵和郭敬明也是走的作家明星化的路子。

正是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包装方式,让二人拥有了大量的青少年粉丝,在国内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竟然无意间提前走了韩、郭二人的路子,现在赫然也是一文化明星了。

肖飞是正月十三的下午两点多到的京城。

他们抵达的时候,刘新明早已等在借机口。

肖飞跟徐凤娟刚坐上接自己的车,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是肖飞同志吗?”话筒里的声音很陌生,肖飞确定自己是不认识对方的。

“我是,您哪位?”肖飞问。

“我是中国作协通联部的,我叫张永。现在我正式通知您:您加入中国作协的申请已经获批,您的作协证件已经办好。您看这几天若是有时间的话,就过来领取一下。当然,若是您没时间领,我们也可以给您寄过去,这需要您告知一下您的地址。”对方在电话里说道。

加入中国作协的申请已获批?

肖飞一愣。

他记得,自己是去年十一月的时候被铁凝等几位作家推荐,然后填了一张入会申请表,随后也就把这事给丢到了脑后。

中国作协的入会申请不是每年才统一集中审批一次的吗?

好像一般是在一年里的下半年才会出结果的。

肖飞知道,以自己的创作成绩,再加上铁凝等几位著名作家的推荐。通过入会申请那是必然的事。

但他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快,竟然是在年初的时候,获知自己顺利加入中国作协的消息。

这是怎么回事呢?

“喂?!肖飞同志,你在听吗?”对方见肖飞没回应,又追问了一遍。

肖飞赶忙说道:“张永同志,那么,我现在可以过去领取我的证件吗?”

“当然可以,您来吧。到了直接来作协通联部办公室,我在这里等你。”张永笑着给了肯定的答案。

“那谢谢您了。”

“不客气。”

挂了电话,副驾驶位子上坐着的刘新明扭头问:“肖总,要去哪里?”

“去中国作协。”肖飞说道。

“哦。好的。”刘新明转身对司机吩咐一句,车子就直奔中国作协而去。

“肖飞,是怎么回事啊?”徐凤娟问。

“我的中国作协入会申请批下来了。现在可以领作协会员证,现在过去领一下。”肖飞笑着说。

“哦。这样啊。”徐凤娟觉得肖飞早该是中国作协会员了,她对这个也不太感兴趣。

从机场到市区。路途不近。

这一路,肖飞都在想这咄咄怪事。

不过,很快,他也就想通了。

自己获得了中国作协创办的国内最高文学大奖鲁迅文学奖,但自己现在竟然还不是中国作协的会员。

这或许会让国家作协的领导觉得不太妥当。

而恰好的,自己的入会申请已经递了过去。

大概领导觉得,在颁发鲁奖之前,让自己成为国家作协的会员,这样更合适一些,就特事特办了一下吧?

下午3点多,肖飞乘车抵达中国作协。

他这还是第一次来此地。

肖飞让徐凤娟跟刘新明都在外面等着,自己一个人走进了国家作协的大门,很快就找到了通联部。

敲门进去。

办公室只有一个年轻男子。

“您好,我是肖飞,我过来领取我的会员证。”肖飞向那男子说道。

“啊!肖飞,你好,你好!久仰久仰,今天终于见到你了,我是张永,通联部的办事员,您请坐吧!”

年轻男子十分的热情,让肖飞坐下,又给肖飞端来茶水。

随后,他拿出一本作协会员证来,递给肖飞说:“其实,按照您的创作成绩,去年年初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作协了,也不知你们省作协是怎么想的,没有给您报申请。”

“谢谢你,张永同志。”肖飞拿到证,扫了一眼,普普通通的封皮,里头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但,它却是最高级别作协会员的象征。

“您可也创造了一个纪录了,21岁就加入了中国作协,您也是目前为止,年龄最小的中国作协会员,不过,您的创作成绩却是让绝大多数的会员感到羞惭。”张永絮絮叨叨地跟肖飞说着。

不知不觉,自己又创造了一个纪录吗?

肖飞笑了笑说:“张永同志,今天麻烦您了,还有别的事情吗?”

“没了,没了,这大过节的,我给您打电话,您还跑来了一趟,其实,您直接说个地址,我给您寄过去也一样。”

“张永同志,客气了,我也是刚下飞机,正好接到您电话,就让接机的朋友直接带我过来了,那,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先过去了。”肖飞笑道。

“好的,那我送您。”

肖飞从作协大院出来,上了车。

“证呢?我看看。”徐凤娟急切地说道。

肖飞把自己的中国作协会员证笑着递过去,徐凤娟接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

“我们系,好几个学生的目标都是能成为中国作协的会员呢,他们说,只有成为中国作协会员,才算是真正的作家,其他的市级、省级的作协会员,屁都不算一个,尤其是市级作协,最好办了,在报纸上发几篇稿子,拿过去让人看看,直接填个表就能成。”徐凤娟满脸羡慕地说。

“恭喜肖总了。”刘新明则赶忙的表示了祝贺。

“呵呵,入着玩玩而已,这不算什么。”肖飞摆摆手,他又对徐凤娟说,“娟儿,你的观点是不对的,在很多国家,只要你在努力写作,并发表了作品,你就可以被称为作家,作家,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稀有物种。”

“怎么会?中国作协很难加入的,全国范围内,也不过才两三千个中国作协会员呢,很多人写了一辈子,都不能称为它的会员呢。哪像你,人家追着你屁股要你加入,你还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徐凤娟嗔道。

“嗯,嗯,娟儿你说得对,我这是典型的身在福中不知福。”肖飞笑了笑说道。

新年开学,是在正月十七。

但一般的学生都是提前两三天也就返校了。

等到元宵节的时候,冷清了一个月的北大校园里又开始生机勃勃起来,校园里到处都是学生。

很多学生都在议论着肖飞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事。

“这是建校以来,在校学生获得的最大的一个文学类奖项了,肖飞真是厉害呀!”

“学校这下估计也会有所表示了吧?”

“学校表不表示,历史系肯定是要表示一下的,怎么着也得给个通报表扬吧?”

“我还真不知道肖飞散文写得也这么好,他得奖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我才去找了他的散文看,这一看之下,让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写得真的是短小精悍隽永耐读,算得是罕见的乡村哲理美文。”

……

一连多天,肖飞的生活都被鲁奖得奖的余波冲击着。

系里的奖励很直接。

在教学楼主楼拉了个大横幅:热烈庆祝本系学生肖飞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虽然拉横幅显得俗气,但也更具有冲击力。

系里决定,给肖飞记全校通报嘉奖一次,并奖励他5个学分。

之前肖飞就被奖励过一次学分,两次学分加在一起,抵得上其他学生选修三四门功课了。把全系的学生都羡慕得不行。

而学校也没有保持沉默。

北大决定授予肖飞“青年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同时,还奖励了肖飞1万元现金,这算作是肖飞为学校争得荣誉的一个奖励。

总而言之,一个鲁奖给肖飞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以“名利双收”双收形容,也不为过。

而这个奖带来的好处,甚至可以影响肖飞的一生。

转眼到了2月18日这天。

肖飞独自驱车前往人民会堂领奖。

这一天,颁奖现场来了一百多位记者,京城文学圈子很多人都到了现场,就连巴老都来了。

仪式并不冗长。

简短的几个发言致辞之后,就开始颁奖。

散文奖是由巴老亲自颁发,发到肖飞的时候,巴老精神矍铄的眼睛看着肖飞,含笑点头:“小伙子,加油!你写得非常好,你是咱们国家文学的希望!”

这句话让肖飞很是激动。

他没想到巴老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惭愧,惭愧!

领奖之后,肖飞集中精力开始投入到《生死疲劳》的写作中去。但他于三月初却接到了李天然的电话。

第541章译介机会

“肖老师,有个外国朋友想要见一见你,今天有时间吗?”李天然在电话里直接说道。

肖飞很是奇怪。

怎么会有老外想要见自己?

他马上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不是自己的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社的关注?外国人想要从自己这里得到版权?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毕竟,自己在国内如此火爆,肯定是会被国外文化界关注到的。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到国内来的外国学者越来越多,精通汉语汉文化的老外也是日益增加。

国外的人们对神秘的东方古国也是越来越感兴趣,迫切地希望能了解中国。

这时候,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肖飞还知道,像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奖,跟他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出版到国外是分不开的。

据相关资料,莫言很可能是国内作家中作品被译介到国外去最多的一位。

英文就不说了。

像法文、德文、日文、意大利文甚至是瑞典文等等莫言作品的翻译版本比比皆是。

这为莫言在国外积累了极高的人气,使其成为一个享有着世界声誉的中国作家。

尤其是瑞典文版本在瑞典国内的出版,让莫言更是走近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视野,为其获奖加码不少。

算起来,肖飞在国内也已红火了将近两年时间。

也该是有国外出版机构主动接洽自己了吧。

想至此,肖飞便说:“李老师。是怎么回事啊?”

李天然笑道:“反正是好事情吧,对方是伯克利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叫安德鲁。琼斯,他是位汉学家。对中国文学非常感兴趣,他说,他已经跟兰登书屋签订了协议,他想将你的那部《兄弟》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果然是自己作品翻译出版的事情。

而且,这位名叫安德鲁。琼斯的,居然还跟兰登书屋已经签订了出版协议。

兰登书屋,可是美国最有实力的出版机构之一了,堪称是出版界的巨无霸。

“好的。李老师,谢谢您,您费心了,你问问安德鲁,看他今晚是否有时间,如是有,咱们晚上见见,谈一谈。”肖飞说道。

“安德鲁就在我身边,肖飞。你自己跟他说吧。”李天然道。

“那也好。”肖飞说。

随即,话筒里就传出一个还算流利但语调仍然有些别扭的声音传出:“肖飞先生,你好,你好!今晚我有时间。不如我做东,咱们去吃洪宝斋好了。”

汉语说得挺好。

这老外看来在汉语学习上下大功夫了。

肖飞就说:“琼斯先生,让你做东。那怎么好意思?还是我来进一下地主之谊的好,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今晚洪宝斋见?”

“哦。那谢谢您了,咱们就这么说。”安德鲁道。

“那我就先定个包间好了。”

肖飞挂了电话之后。马上电话通知刘新明,让他帮自己在洪宝斋定个小包。

中国作家的作品想要被译介到国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