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文艺圈枭雄 >

第80部分

文艺圈枭雄-第80部分

小说: 文艺圈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见王非几个人跟在羊群里肆虐的狼一般冲杀过来,喊叫着让肖飞也一块吃饭去,肖飞说,你们先去,我有点事。

那几个家伙就挤眉弄眼地表示自己心领神会大笑着扬长而去。

肖飞去到班里,果然看到,徐凤娟刚要收拾东西离开。

他就过去将自己签名的那本收获长篇小说专号给了她,说上面有他的一部长篇。徐凤娟接到他的赠书,显得格外的高兴,一个劲地说,她会好好地认认真真地逐字逐句地读完的,读完了还会跟他说说自己的读后感。

看到她由衷地为自己高兴,这一刻,肖飞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第154章长篇专号销售火爆

ps:看在我每日上班还四更的份上,求大大们订阅推荐支持,我需要动力。

肖飞随后果然就看到了王鹏的手段。

他从教室先徐凤娟一步出来,去食堂吃饭的路上,就在学校路边的布告栏里看到了县新华书店的巨大招贴广告。

手写的美工字体,很大很醒目:好消息!!新华社书店周日上午8点将举办国内著名青年作家肖飞(我县一中学生)的专场签售会,签售刊载有肖飞长篇《陆地行走的鱼》的收获长篇小说专号,望广大同学切莫错失良机!

好嘛!原来胖子王鹏早已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一答应,王鹏的宣传招贴可就上了一中的布告栏了。

速度真快。

到了第二日,又有消息传出,说是,新华书店门口已经打出了巨大的横幅,上面也是关于肖飞将前往签售的信息。

甚至县电视台也以新闻的形式播出了肖飞即将在本县新华书店签售收获长篇小说专号的新闻。

王鹏容光焕发地出现在镜头里,侃侃而谈,谈话的高度都提升到了买本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就能让河阳人文建设迅速上一个台阶的地步。

这个宣传力度不可谓不大。

王鹏此人,颇有广告宣传的眼光啊。

周六考完试,周日一大早,肖飞就骑着车子,前往新华书店,王非等六人跟尾巴似的跟在他后头。

路上肖飞还在忐忑着。

现在的河阳,文化底蕴真的很浅薄,文学爱好者如凤毛麟角。人们关心的只是一日三餐吃好喝好,对于文学。那是过于缥缈几乎等同另一个世界的事儿。

会有几个人捧场呢?

等到了新华书店附近,他惊呆了。

额滴神啊!眼前黑压压一片的人。足足有上千人吧?紧紧地围在新华书店门口,将大街都堵了半条。

怎么会这么火爆的?

莫非我对河阳文学土壤的评估是错误的吗?

肖飞打眼一看,这些人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中老年人也有不小的一批。不少都是县一中、城关中学、县技校的学生。

难道这些人都是来买书的?

胖经理王鹏早就在翘首以盼地等着肖飞的到来。

他对能吸引这么多人过来,也很意外,不过是一本纯文学杂志的销售而已,怎么会吸引这么多人?

他思考了半天,总结出了两条原因:一则本县人现在都对肖飞充满了好奇之心,想必不少人都是过来看这位少年天才长什么样的;二则。肖飞的成功想必也刺激了不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买本书回去研究一下,没准能从书里看出点什么诀窍。

他暗自庆幸,幸亏是把肖飞请过来了啊

早上八点半,签售正式开始。

人流汹涌,在签售桌前排成了一条不那么规则的长队。

从八半点半,到十一点,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六百本的收获长篇小说专号竟然签售一空。就这,还有几百个人还没买到书,并且,依然有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询问还有没有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卖。

这些晚来者都是从下面乡镇过来的。

王鹏二话不说,贴出了告示:本店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已经售完,但本店将尽快补货上柜。敬请读者过几日再来。

人们唏嘘着这才渐渐散去。

而王鹏立刻给上面的新华书店进货渠道打电话,请求尽快补货。

却被告知。收获长篇小说专号目前已经脱销,想要再进货。只能等待出版社那边加印。

这个结果让王鹏蛋疼不已。

却说,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几乎是在全国的新华书店系统同时上货同时开始零售。

像河阳县这样的火爆场景可能不会出现。

但是,开始上架销售之后,各地的新华书店还是都吸引了大批的读者过来买书,架上的书卖得飞快。

不少的书店一天都要往书架上补好几次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卖得快的,不到一上午就卖光光了。

一个店每天卖个几十本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再轻松不过。

这都是前期的新闻舆论传播太深入人心的缘故,以至于很多人都在翘首等待着这个长篇专号的出来。想看看少年天才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中原市。

周日的上午十点多钟,刘新梅跟自己的那个又呆又萌小名呱呱的同寝女同学一块乘坐公交车到了市新华书店。她也是打算来买一本收获长篇小说专号看看的,她想知道,肖飞的那个名为《陆地行走的鱼》的长篇究竟写的好在哪里,竟然会被刊发在收获上。

她收到了肖飞的回信。

但肖飞的回信让她心凉。

她从回信中看到的只有冰冷的排斥。

他竟然连与我通信的兴趣都没有……刘新梅感受到了巨大的挫折感。

刘新梅跟呱呱说着话,当呱呱得知,《陆地行走的鱼》的作者居然跟刘新梅是一个村的,还是从小一块长大的青梅竹马时,羡慕坏了,一个劲缠着刘新梅给自己介绍一下,做不成情侣,做个笔友也好啊。

刘新梅不知该对她说什么好。

只好含糊着应付过去。

两人走进书店,询问店员后却得到个失望的消息,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已经卖断货了。

刘新梅问,什么时候还会再有。

店员告诉她,一周后再来看看。

而这个时候,河西大学机械工程系新生于鼐声已经待在家里自己的小屋中,躺在床上正在阅读刚买来的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他看的正是肖飞的《陆地行走的鱼》。

今天周日,于鼐声今天破天荒没睡懒觉,9点钟就起了床,吃了点早饭就跑了出去,等他到了新华书店,发现收获长篇小说专号竟然已经快要售光,他幸运地抢到了一本,付了账之后,他就乘坐公交回家,在公交车上他就开始看。

原本他是带着批判的想法读书的。

这一看,却入了迷。

他几乎是手不释卷地看了一天,才草草地把书读完,然后他叹了口气,摇摇头:我真的不如他啊!

总之,在九月末十月初的这段时间,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了一种现象。

9月30日,周一。

收获编辑部。

上班之后,萧主编就给上海文艺出版社那边打电话询问销售的情况。

那边欣喜万分地告诉她,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各地新华书店征订的图书量已经全部售罄,而各地要求补货的电报出版社收了厚厚一沓,这补订的数量也是高的惊人,由此可见,全国市场对收获这个长篇小说专号的需求量有多大。目前,出版社已经要求印刷厂在加班加点地加印杂志了。

这让萧主编十分的惊喜。

三十多万册的征订,居然在两三天的时间里全部销售一空,这绝对是中国纯文学杂志史上的一个奇迹啊!

第155章这小说,要是我写的多好!

中原市,省文学院。

周一的上午,元严峻坐在办公桌后,喝茶看报,脸上神情却显得并不那么悠闲自在。

“咚咚!”

有人敲门。

“进来!”

元严峻很威严地喊了一声。进来的是他的秘书,手里拿着一本散发着墨香的收获长篇小说专号。

秘书恭恭敬敬上前,连额头滚落豆大的汗珠都顾不上擦。

“院长,您要的收获长篇小说专号,我找到了。”秘书十分温顺地将书轻轻放在元严峻的办公桌上。

“嗯!你出去吧。”元严峻看了一眼桌上的书,说道。

等秘书走后,元严峻拿起了桌上的书,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哼!一个小屁孩子,居然会受到如此重视,人们的眼睛都瞎了吗?”

他周五那日上午十点多钟特意地让自己的秘书去给自己弄一本收获长篇小说专号看看。谁知道,一个多小时后,秘书满头大汗地回来,一脸惶恐地告诉元严峻: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在本市所有的书店都脱销了,买不到。

这让元严峻十分生气。

他还以为秘书是在糊弄他。

收获长篇小说专号才刚上市好吧?怎么可能卖得那么快?短短不到半天竟然已经脱销了,骗鬼呢吧?

元严峻对着自己的秘书大发了一通雷霆。

但随后的,他通过朋友了解了一下,竟然发现自己秘书说的竟然是真的。

这让他更是惊奇。

给自己的朋友打了一圈电话,问哪位有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可以借看一下的。

他的朋友自然都是文学圈子里的。对收获新推出的长篇小说专号都是十分的在意,必然是要去买本看看的。

元严峻打了几个电话。他的朋友都说,这书自己有。但是正在阅读中,短期内没法借的。

元严峻没了法子。

只好又把自己的秘书叫来,让他不管想什么法子,帮自己弄一本收获长篇小说专号来。

倒是没想到,今儿他还真的给自己找来一本。

元严峻翻开书页,他首先看的是目录。

其实,因为是长篇小说专号,这一期也就三个小说,也无所谓目录。目录就是对这三部长篇的一个简介及编者推介。

肖飞的小说是本期的头题。

也就是所谓主打长篇,重磅作品。

他这部长篇在这期专号中占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足足有二十多万字,其他两部长篇一本十多万字,另一本不过八万来字。

看编辑推介语,什么“这是一部天才少年倾力奉献的天才大书”,什么“虽出自19岁少年之手,却风格成熟恢弘大气,写尽了这片大地上的现实百态各色人物悲欢离合。令人读之欲罢不能”,什么“它叙述风格质朴,思想性很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当今时代少见的文学佳作”。

类似这样的溢美之词比比皆是。

这尼玛可真是能吹啊!

这么多的好词都用到一个孩子的涂鸦之作上,真的好吗?

就不怕读者不买账,现实中被打脸吗?

元严峻愤愤地想着。他自始至终坚决地认为,一个19岁的孩子是写不出什么好长篇的。没准不过是一堆文字的胡乱堆砌罢了。

也能称作大书?也能叫做佳作?

他倒要好好看一看,这所谓的少年天才。写的究竟是个什么狗屁玩意。

他开始看书。

开头的叙述视角很独特,竟然是以一个未出世的还在娘胎里的婴儿的视角意识展开了故事的讲述。

元严峻撇撇嘴,给了个评语:哗众取宠!这也叫意识流?玩的很小儿科很不纯熟啊!

他接着往下看。

刚开始还满脸不屑,嘴里嘀咕着:“写的什么玩意,什么玩意!”

渐渐地,他的漫不经心收了起来,一颗心开始随着作者的叙述,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起伏。

就这么着,他一个下午差不多都坐在桌子前看肖飞的小说。

一直到快下班的时候,他叹口气,停了下来。

这一刻,他的内心满怀嫉妒!

这么好的小说,为什么竟然是个小屁孩写的?而不是我写的?要是我写的,哪该有多好啊?

元严峻幻想着,这小说的作者名字变成了自己的,于是,作家朋友们的赞誉纷纷而来,鲜花与掌声瞬间将自己包围,然后,他成为国内最有分量的大作家之一,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家喻户晓,万众瞩目,所到之处皆是崇拜的目光……

他打了个激灵。

清醒过来。

元严峻咂了咂嘴,可惜呀!这么好的作品,挂在了一个小屁孩的名下,这不糟蹋干粮吗?

他遗憾地摇头,叹息,就跟自己的钱包给贼偷走一般的痛心疾首。

这时,他脑中升起一个念头:这书真的是这个名叫“肖飞”的19岁少年所写吗?不会是抄袭来的吧?

这念头刚升起,就被他自己给否决了。

一个小县城里的中学生而已,能接触到什么高层次的文学人士?若是什么人能把长篇写成这样,恐怕早就盛名崛起了吧?还会被人把作品抄了去?

抄袭他人作品,真的不太现实。

就在元严峻胡思乱想时,外面又响起敲门声。

敲门的是他的秘书。

“什么事?”待秘书在自己桌前站定,元严峻问道。

秘书擦了一把额头的汗说:“院长,外头来了个中年男子,说就《陆地行走的鱼》这部小说他要向文学院的领导控诉,他说,这部小说是他精心创作的一部作品,现在竟然被那个叫肖飞的给剽窃了去,他一定要找领导好好谈一谈,但张院长不在,您看,您见不见那人?”

元严峻是河西省文学院的副院长。

秘书话里的这位张院长,名叫张明远,才是文学院的一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