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10部分

重生1978-第10部分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坤,今天我们卖了多少钱?”在回来的路上,陈淑珍再次问道。

“你都问我十几遍了,难道你不烦吗?四十只表七百二,十台收音机一告一,一共一千九百二十元,足够我产用好几年的。”王坤用手摸了摸短裤里的口袋,那里装着今天所有的收入。

虽然王坤对陈淑珍的提问不厌其烦,但其实他自己到现在都还觉得这一切不那么真实。只是现在因为这批货如果全部卖掉,家里将会多出三千多元的收入,这在八四年正月的农村是一笔不可想象的财富。

“我这不是高兴嘛。”陈淑珍笑道。

“高兴也得等回家后再高兴,要是被别人知道我们有这么多钱,那还得了?”王坤对钱还是非常的谨慎,这也适合他当会计的性格,这次如果不是王小明,王坤绝对不可能去广州,也不可能敢一次买四百多元的东西回来,要知道这就差不多是他教书两年的所有工资,更不可能一下子让这笔钱差不多升值了近十倍,现在加上本钱,王坤所上的钱差不多有四千元,如果能把明天最后那点货再全部卖掉的话。

“那我不问了就是,王坤,你说三毛为什么就懂得这么多啊,难道这真的是遗传?”陈淑珍转移了话题,而这其实也是一直困惑她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了,三毛表现得太过与众不同,和他年龄的与众不同,和其他孩子之间的与众不同,和自己,哪怕是这里氖自己知道的人的与众不同。

“这我一开始也不知道,但是至少现在我已经有肯定一点,三毛是个天才。他可能从一岁的时候就能识字,在三塘学校能看得懂书,要不然他殃在能写得出小说?要不然,他能懂得了这么多。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啊,”王坤说道,他这两天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除了用天才来解释,他实在找不到其他的答案。

可是如果让王坤知道,王小明其实只是借助他前世的经验和见闻,以及在网络上看的小说才轻而易举的完成了他的这部小说,不知道王坤还会不会认为王小明是天才。

“三毛当然是天才。”陈淑珍自豪的说道,从王小明写的第一部小说开始,陈淑珍就没有怀疑过他是天才。只是她没有想到,天才不是就学习好吗?怎么赚钱也这么厉害。

“在三毛没有考上大学之前,我们都不同能他是天才,否则要是他连大学都考不上,到时多没面子。”王坤以他一惯的小心谨慎再次叮嘱道。

“我知道,你什么事都喜欢在家里先做好,像你当这个会计似的,宁愿在家里每天晚上看书看到十二点,也不愿意当着别人的面看书,按你的说法,这叫藏拙吧。”陈淑珍道,不管是做什么事情,王坤在没有把握之前都不喜欢到处张扬,而宁愿事成之后别人用那种崇拜的目光看向自己。

回到家里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一到家,陈淑珍马上准备做饭。王梅今年已经九岁,她已经会做饭,如果她和王坤再不回来,三个孩子就要用中午的剩菜再应付一顿了,中午的时候他们已经用早上的剩菜应付了一顿了。

“小明呢?”陈淑珍看到堂屋里只有王大明和王梅,而没有看到王小明的影子,现在王小明在她心目中是越来越重要,在别人面前,陈淑珍一般不会再轻易的叫他三毛,而是叫大名。

“他在房间里摆弄那台机器呢。”王大明说道,他和二妹都在烤火,唯有三毛在家里闲不住,白天趴在被窝里写了一天的东西,而到了傍晚又把大年三十爸爸从广州带回来的东西拿出来摆弄。

陈淑珍把菜放进锅里,然后就到孩子们的房间里去看王小明,刚一推开房门,只听见房间里传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哦,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白发已经……”

正是那首在此时非常流行的“烛光里的妈妈”。

“成了,成了。”接着她又听到王小明在兴奋的大声喊道。

“小明,这声音从哪里来的,很好听。”陈淑珍走进去问道,她看到王小明正坐在一台长方形的机器观前,陶醉的听着里面传出的声音。

“妈,这叫收录机,是爸从广州给我买回来的,歌声就是里面磁带里的声音。”王小明笑道,今天他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让这机器放出声音来。

这收录机是王坤大年三十从广州给王小明带回来,刚来回就家里就宰猪,王小明也顾不上去试用。而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春节的喜悦气氛里,王小明也特别忙。而昨天他陪着父亲去了三塘镇卖电子表和收音机,直到今天他才有时间。

白天的时候王小明继续写着他的忠侠恩仇第三部,而到了傍晚,他就记起这个收录机来了。本来王小明以为这机器很好弄,拿出来插上电源就可以了。

可是当王小明去找插座的时候他才想起,自己家里根本就没有插座。在农村一没电视机二没收音机,要插座干什么?就算偶尔接个临时的灯光,需要插座的话,也一般直接从灯光那里取电。在这个时候的电灯头是有一种带了开关和一个插孔,可是这种灯头王小明家里却没有,所以王小明只得直接拉线,从电灯的开关那里取电。

当王小明的姐姐哥哥听到房间里传来的歌声时,马上也不管在火炉旁是不是温暖如春,一溜烟就跑进了房间,对他们来说,从机器里传出来的歌曲绝对有着非常大的好奇。

“三毛,这是什么东西?”二姐王梅好奇的问道,她想伸手去摸,但是里面传出的歌声让她不敢把手摸实了。

“这是收录机,我们学校有一台。”王大明终究是上了初中的,三塘镇中学有一台收音机用来让初一的学生学音标,就王进的的那种地方“特色”英语不误人子弟才怪。

那时的收录机只有放和录两种功能,到后面几年,收录机上又自带了收音机的功能。但到了那个时候,收音机的价格也开始便宜了。

“这是你爸买给小明的,你们不要乱动。”陈淑珍一拍王梅的小手,这东西听说可贵了,哪能随便去摸?

“妈,没事,摸又摸不坏,再说,以后我们三兄妹还得靠这个来学英语呢?”王小明道。

“好,能用学习上就好,也不枉你爸给你买个这么值钱的东西回来。”陈淑珍道。

“哥,二姐,我来教你们用,这个东西用起来很简单的。”王小明把收录机一停,按个按键的告诉他们是些什么功能,其实这个东西也很简单,一个前进,一个后退,一个播放,一个录音,再加一个弹出磁带的按键,非常的简单。

“妈,锅里的菜好像糊了吧?”陈淑珍正看得入神,很简单,她也一下子就学会了,正好亲手试验一把时,突然听到王小明的声音。

“唉啊,坏了!”

第一十九章 处理

第一十九章 处理

初四的时候还是王坤跟陈淑珍一起去三塘镇,但是今天早上陈淑珍却没有像昨天一样,她早上炒了好几个菜,中午自己不能回来,孩子们吃要再热一下菜就行了。如果晚上回来的晚,他们也不用做菜,而做饭的话,九岁的王梅早就会了。

陈淑珍没想到今天的这番准备还是做对了,一直到天快黑了,最后一批的二十只电子表和五台收音机也还只卖出一点,电子表只卖了五块,而收音机则根本是一台没卖。

“今天这是怎么啦?你看今天太阳还出来了,暖洋洋的,可是却只卖了五块表。”陈淑珍有点泄气的说道,眼看天都快黑了,可是她还不想回去。

“你以为买电子表跟收音机就像买煤油一样?这不是每家每户都必须的江西,家里宽裕的,这两天都买了,手头紧的,他也只能望洋兴叹。我看还是把东西收了,回去算了。”虽然王坤没有学过经济学,但他分析的还确实很有道理,第一天是买个新奇,昨天能买的就基本上全部买完了。

“今天我们带了手电筒,再等一会。”陈淑珍道。

“还等什么?要买早就会来买了,谁会等天黑来买这些东西?”王坤喝道,他已经在收拾东西,今天课桌就不寄在这附近的人家里了,直接送还给了王进。

陈淑珍一直到家里都是唉声叹气的,连做饭的心思都没有。

“妈,你这是怎么啦?”王小明很快就注意到了妈妈的不开心。

“小明啊,今天生意一点都不好,卖了一天才卖出五块表。”陈淑珍叹道。

“我以为是什么事呢,这很正常啊,我们镇又不大,该买的也都买了,这几天肯定不会再像前两天那样,我想,如果等开学之后肯定会好一些。”王小明安慰道,三塘镇的市场只有这么大,一下子拥入六十多只电子表,十几台收音机,市场马上就饱和了,这也提醒王小明,想做大生意,在三墉镇恐怕有点难度。

“咦,小明,你说的还跟你爸一样。”陈淑珍眼睛一亮的说道,自己的这个儿子确实是个天才,他家门也没出,竟然能分析得条条是道。

“妈,以后早点回来,买这些东西的人不会等到天快黑的时候才会来买,你想想,这两天在下午之后是不是买的人就少了?”王小明心痛母亲,要知道摆摊虽然赚钱,但是站在街上要一天的时间,没有火炉,又不能随意走动,那份刺骨的凉意他是知道的,前天自己去的时候,脚就冻得没有了知觉。

“是啊,昨天我们在下午才买了三块表,收音机全部是上午买完的。可是明天我们就不去了,你爸要到村里开会,而且明天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所以你爸说要停下来。”陈淑珍道。

“这些货怎么能收在手里呢?”王小明急道,做生意最怕的就是囤货在手上,特别是这种小买卖更是如此,像电子的产品虽然更新换代没有前世的电脑那么快,但是像电子表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东西,把外壳换个模具还是很简单的吧?

“我也想一个人去,可是你爸却不准。”陈淑珍道。

“我找爸说去。”王小明说完就进了房间,在家里,王坤一般很少和孩子们在一起,一般都是在房间里,要么看书,要么给村里做账。

“爸,你明天真的不准备到镇上去了?”王小明问道。

“是啊,明天村里要开会,初六铸管厂就要开炉,村里的事情很多啊。”王坤本来是不想跟孩子们说这些事的,但是现在王小明是个例外,王坤已经把王小明当成了一个天才,只要他的学习不退步,他想做什么事都让他去做,这也是王坤这两天决定好了的事,他不希望一个天才如果因为自己太过刻板的要求而夭折。

“那些电子表和收音机呢?”王小明问道。“要不明天我陪妈妈去镇上吧,能卖一块也有十几块钱啊。”

“呵呵,没想到你还是个财迷,人啊,不能太贪心,你知道这三天我们赚了多少钱吗?扣除一切成本,我们赚了二千四百七十块钱,比我教师十年的工资还要多啊。”王坤感叹道。

“人没有贪心哪能发大财?”王小明低声嘀咕道。

“现在发大财也并不一定就是什么好事?我的要求也不高,能过得了日子,平平安安的就行,以后再攒点钱现加两间房,我们的日子就算幸福了。”王坤一生的信念就是谨慎,不管是为人还是做事都是如此,在前世的时候,他曾经有多次的机会能走上富裕的道路,但是他都没能抓住,最后等王小明长大之后,还是靠在铸管厂里学到的机械制造知识在帮一些机械厂设计模具,虽然收入不菲,但是终归也只能混混日子,王小明想在城市里买套房子,他都拿不出什么钱来。

“爸,既然这些东西你不想动,那我来帮你处理怎么样?”王小明眼珠一转,马上想到了一个主意。

“你来处理?难道你一个人带着这些东西去镇上卖?那不行,绝对不行。你初二也跟我去了,那是你一个小孩子能受得了的苦吗?”王坤坚决反对,虽然王小明在他眼里是个天才,但是他毕竟过了年也才六岁,别人小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呢。

“爸,你放心,我绝对不亲自去卖这些东西,但有一样,这次如果能卖到钱得归我,随便我如何使用你都不得干涉。”王小明道。

“这样,那行,只要你每天呆在家里,这些表和收音机卖的钱都归你。”王坤痛快的说道,只要王小明不出门卖这些东西,他就放心了,至于他是如何处理的,王坤相信自己的这个儿子绝对不会乱来,这一点他绝对相信。

陈淑珍还在吃晚饭的时候,王小明就提着装着五台收音机和十五只电子表的袋子出去了,他没有让任何的陪他,一个人打着一个手电筒,也不管外面的北风萧萧,就独自出了门。

一直到全家人吃完晚饭了,王小明才回来,可是他拿出去的袋子却没有了,王坤和陈淑珍对望了一眼,陈淑珍的嘴唇一动,想说什么,但是被王坤拉住了,他是答应过儿子不干涉他如何处理这些东西的。

第二十章 回报

第二十章 回报

第二天王坤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