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257部分

重生1978-第257部分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次,可是张桐却总改不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盈利

第三百九十四章 盈利

NC市化肥厂年产五十万吨生产线虽然没有全部交给大可机械公司生产,但是只要是大可公司能生产的设备,王小明就把单子给扣了下来,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而且也能让大可机械公司与国际先进的机械生产企业合作,向他们看齐。

张桐也确实给王小明争气,他带着厂里的那帮技术员在欧美转了一圈,钱虽然花了不少,可是他们的眼界也开阔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自己和其他公司的差距,以前的重机厂虽然举步维坚,但是一直自认在机械制造方面,至少在国内算是顶尖的,就算和国际上的一流公司相比,也不会相差太远。可是否一趟出国,才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是那个夜郎。

中国的创造能力虽然不咋的,可是模仿能力那绝对是世界一流,说举世无双那也不过为。张桐他们一趟三个月下来,虽然对生产线的关键设备没有掌握,可是一般的设备还是能生产,而化肥生产线核心设备只占总设备的百分之二十,虽然它的价格却占到了一半以上,但就是这样,八千万美元的合同也是大可机械公司近几年来最大的一笔合同了。

“张总,你们能保证生产出来的设备不比外国的差吗?”周敏受省外贸公司委托来大可机械公司催问,现在那家外贸公司也知道了大可公司的意图,但是他们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大可公司只是承诺给他们提供一套年产五十万吨位的化肥生产线,而没有说一定得是全部的进口设备。所以他们只是要求大可公司对提供的生产线质量有保障,至少在一年之内不能出问题,因为NC化肥厂的余款得一年时间才能付清,虽然就算是生产线出了什么问题他们也一定能拿到全部的款项,但是能不乱子就最好。

“有些特种钢材我们国内没办法生产,只能进口。但是我们现在也找到了这种原材料,所以我可以保证,我们的质量绝对不会比外国的差,甚至在某些配件上,我们还做了改进。”张桐兴奋的道,这是他就就任重机厂的厂长经及大可机械公司的总经理之后,接到的最大一笔合同,八千万美元,换成人民币那就得五个多亿啊,比原来重机厂一年的生产量还要大,而且利润高得惊人,前几天业务科已经核算了出来,这次的利润恐怕得有一半以上,这些外国的公司可真是会赚钱啊,也真敢开这个口。

“那就好,只要质量过得硬,我们以后就又多了一项业务。”周敏也很高兴,虽然大可公司机械公司自从重新投产之后也没有亏损,可是却没有像王小明其他的公司那样赚钱,有时候周敏甚至都开始怀疑王小明这次的眼光,要知道他可是从来没有在投资上出过错,难道这次打了眼?

“我听说H省的化肥厂也要上马一条生产线,如果我们能再接到这笔业务,那公司就真的是彻底活了过来。”张桐道,他知道大可公司的总部就在H省,现在公司的业务人员还没有这么大的神通,可要是请总公司帮忙那就不一样,谁都知道现在的大可公司在H省是根深蒂固。

“这没问题,只要H省有这个项目,那我一定会给你们拿过来。”周敏说道,现在H省的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谭凌风已经担任省委第一副主任,而陈法容接替他成为了C市市委主任,由于有谭凌风这个负责组织和党群的副主任存在,大可公司几乎可以任意安排自己的人担任任何职务,这也使得大可公司在H省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有人盛传,王小明跺跺脚,H省的官场要发生一场小地震。

“那就太谢谢了,如果能拿下H省的项目,那我们今年的账目总算要好看些。”张桐道,他一共参加过二次大可公司的年底总结会,论规模,大可机械公司是大可公司最大的一家,论员工,论投资,论场地,也都是首屈一指,可是论盈利,每次说到那数字的时候都会让张桐觉得脸红,要知道大可公司在C市的一家大可电器商行,员工只有二十多个,场地只有大可机械公司千分之一,可是人家每年的利润却在千万以上,特别是当他得知自己自己每年的年终奖金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是一样的时候,他就更加脸红。

但是今年只要能拿下H省的化肥生产线项目,那大可机械公司的利润应该是所有大可公司企业里最大的一家。虽然论到投入产出比还是和其他的企业有些出入,可是至少在总数上要好看得多。

拿下H省的项目甚至不需要王小明出面,周敏只是给谭凌风打了个电话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和J省一样,大可机械公司只拿到了技术含量低,工作量大的那一部分,因为核心部门以现在的大可机械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还是没法生产出来。

甚至价格也是一样,因为还是J省的那家外贸公司代理购买H省的化肥生产线。而且这次价格比上次还低了一百万,那家外贸公司只愿意付给大可公司两亿美元,那一百万美元的利润算是省下了。

“王董,这是省外贸公司的详细资料。”周敏经过H省化肥生产线的事,知道J省这家外贸公司的能量还真的是能通天彻地,所以她特意又去查了这家外贸公司,特别是那朝廷大员的资料,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这位的能量大得惊人。

“这比上次的资料可又详细了很多,周姐,你说他们家老爷子知道这外贸公司的事吗?”王小明看了之后也是吓一大跳,要知道这位老爷子虽然不常在电视上露面,可那却是真正的实权人物,当过J省的省委主任那就不说了,就算是H省现任的一把手,也是人家提拔的啊,而且以他目前所处的位置,至少还有好长一段时间才会退下来。

“我觉得肯定不知道,你想,人家老爷子是什么人啊,眼睛里能揉沙子?但是现在他那少爷打着老爷子的旗号,谁也不敢不给面子啊,就算是在H省,谭凌风也说很有难度,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在这边和外贸公司合作过,恐怕这笔单还真的很难拿下来。”周敏说道,谭凌风在她面前没有必要打官腔,有什么就说什么,这次的事情是省里的一号人物亲自拍板,而且是公然在省委常委会上拍的板,可是与会的所有人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

“不管他知不知道,以后我们对这家外贸公司得小心点,他一不缺钱,二又有权,我们对他还真得慎重。”王小明说道,和这样的高层子弟相处,王小明还真没什么经验,如果换成其他人,比如谭凌风、孟洛川之流,王小明可以让他们在权力和金钱都得到满足,但是这些人却不同,他们生下来就不缺钱,就算是缺钱,只要稍微那么动一下脑子,就能赚人家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至于权力,他们就更加不缺,否则怎么叫高层子弟?

“没问题,王董,上次我们做完市化肥厂的合同之后,那位吴少就透出想要和你见见面的意思,当时你说不想见到他,所以我就没答应他,现在他又再次提起,恐怕再不跟他见面就有点得罪他的意思了。”周敏说道,这位吴少就是省外贸公司的幕后老板,就像大可公司一样,有职业的经理人给他管理企业,而他只是负责资源整合。

“见就见吧,是他来我们这里,还是我去他那里?”王小明说道,他也很想见见这位莫高深莫测高层子弟。

“他人一般很少在国内,但下个星期会回北京。”周敏说道,这位吴少比王小明更会当甩手掌柜,反正他的每一笔生意都需要通过他的关系才能成功,而且他的生意一般不开张,开张管三年。

“我知道了,下个星期我们就去趟北京,见见这位吴少,他的资料你有吧?”王小明说道。

“我们现在除了知道他叫吴少,连他的名字也不是很清楚,因为他很少用本名,他的朋友一般都是叫他吴少或是他的英文名,查理。”周敏说道。

“照片总有吧?”王小明道,连名字都不知道,看来这位吴少可真够神秘的。

“没有,他的企业用的不是他本人的名字登记的。”周敏摇摇头道。

“那就算了吧,反正一个星期之后我就能见到他。”王小明说道,自己的事对方肯定知道不少,可是自己却连对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王小明头一次对一件事没有一种掌控感。

一个星期之后,王小明和周敏一起去了北京,而好久不见的保尔和柯察金也再次回到了王小明的身边。本来王小明就有言在先,他上大学的时候身边不能有保镖,任何人不能去打扰他。可是现在他想不被打扰都不可能。但是这两贴身保镖却一直没有出现在王小明身边,这次他们重出江湖,可是他们两个乐坏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 留下

第三百九十五章 留下

王小明在北京有不少房子,由于他只是用来投资,而且现在王小明也不会在乎那些房屋的租金,所以他的那些四合院都是空在那里,或是给大可公司北京办事处的员工当宿舍。但是有套最大的四合院却一直没有人进去住,那里是王小明专用,平常有专人打扫,哪怕王小明一年也不会来一次,也会保持清洁。

王小明带着周敏等人提前二天到了北京,自从在北元学院上学之后,王小明就很少来北京,这边的事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话联系。王小明一到,杨鑫磊和余梁等人就一起过来,想向王小明汇报北京这边的工作。

“我这次来也不是为了公事,你们就不要做什么汇报了,要汇报就向周小姐汇报吧。”王小明说道。

“那怎么行呢,你才是老板,再说,你也好几年没来我们这里了,我们就算不汇报,你也不能赶我们走吧?”杨鑫磊讪笑道,他在大可公司也有好几个年头了,王小明是什么样的性格他会不知道?这次来,只是想跟着王小明,看能不能又能顺道发点财。

现在大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每年虽然拿的年薪不高,可是年底的分红那都在百万以上,而这还不是让他们最为自豪的,而是王小明在公司以外的投资让他们的获利。王小明第一次在上海动作股票认购卷,几乎让所有的人都一举步入千万级富豪,除了杨鑫磊和余梁等人因为刚开始不看好王小明的眼光只获利数百万之外,其他人现在都是千万级,甚至还是大千万级,像邹援朝现在都快步入亿万级富豪的行列。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没有想要离开大可公司自己出去单干的意思,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管是谁,都是如此。特别是杨鑫磊,他更加如此,只要有机会,他就想到王小明身边来呤听教诲,特别是在投资方面,他现在的财富与邹援朝可还是有相当距离,他得想办法追上自己的同仁才行。

“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王小明哪能不知道杨鑫磊的想法,只是这几年确实没有像前几年股票认购证那样的暴利,只能循序渐进。

“王董,最近有没有私人投资计划?”杨鑫磊笑着问道。

“这你应该要去问杨小坎啊,你们都是姓杨。”王小明道。

“我这位同门兄长现在人都不在国内,我怎么找他?”杨鑫磊唉声叹气的道,杨小坎虽然是大可公司的顾问,可是除了大可公司收购NC市重型机械厂的时候他露过面之外,杨鑫磊就好像没有见过他,能话都说不上,怎么向他讨教?

“你还嫌钱没赚够是吧?你可以买点股票,或是投资房产。”王小明道,这也是他早就跟杨鑫磊说过的,虽然见效慢点,可是却是稳妥的。

“我现在把我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在这上面了,只留了一千万流动资金,随时准备跟随王董做私人投资。”杨鑫磊道,如果是在别的公司,那员工跟着老板一起投资是相当忌讳的,但是在大可公司,身为老板的王小明却经常邀请自己的员工跟自己进行私人投资,甚至在有些时候还强制性要求他们投资,比如股票认购证,当时虽然有不少人都颇有微词,可是最后个个都是乐开了花。

“你野心可不小,最近我在上学,哪里有时间搞什么投资?倒是明年……”王小明突然想到,明年可就是九七,东南亚金融风暴给他留下的印象绝对超过了香港回归事件。

“明年怎么啦?”余梁敏锐的发现了王小明的变化,马上问道。

“对啊,王董,明年是不是有什么投资计划?”杨鑫磊说道。

“明年的事明年再说吧,但是有一句话我得先说在前头,利润越大也就意味着风险越高。”王小明说道。

“知道,我们无怨无诲。”杨鑫磊随口道,虽然每次王小明都特别提醒风险,可是每次都是无惊无险,现在他都已经习惯了,把这话当成耳边风,穿堂过。

“对了,周敏已经跟你们说过吴少的事了吧?你们对他有什么了解没有?”王小明问道,杨鑫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北京的信息一直比较灵通。

“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