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王牌好莱坞 >

第52部分

王牌好莱坞-第52部分

小说: 王牌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甚至其它周边。但重要的是,这个群体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双重关注,社会有一套标准来要求少年人——他们得足够理智、足够冷静、足够有判断里和鉴赏力,这当然是个笑话,但制定这些的人是成年人,所以没谁有办法改变这些。家长则更加纯粹,这不能影响到我的孩子,不能让他荒废学业,不能让他产生错误的价值观,不能让他受到不好的东西的诱惑和鼓励。

丹尼尔现在是这帮少年人的偶像,他得为他们的“权力”保驾护航,科威尔明显已经意识到这个新闻点的价值,那么如何去引导就是丹尼尔要抓紧去做的事情了。

安迪明白了丹尼尔的意思,事实上,库萨离去之后,安迪和梅丽莎跟弗雷德的接触就越来越多,她们也就越来越明白丹尼尔在互联网上看似“无人不知”的局面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了。不可否认,丹尼尔有成为一个优质偶像的一切要素,但今天互联网的土壤还有点浅薄,不加以操作,很难成就现在的局面。

对丹尼尔来说,将弗雷德向安迪和梅丽莎开放,也是一次冒险。

但弗雷德毕竟是直接向他和库萨负责的,具体的运作也只有他们俩知道,这为丹尼尔提供了一丝保障,在这个前提下,向她们公开的象征意义就显得更大一些。

丹尼尔和一众主创开始移步放映厅,《角斗士》已经准备好接受观众的检验。而安迪,则不着痕迹地靠近科威尔,并成功把他带离人群。

(更新的事情,跟大家道个歉,我后天毕业典礼,大后天离校,乱七八糟的事情有点多)

第78章《角斗士》首映(一)

《角斗士》是一部争议性相对很小的作品,因为不论是雷德利·斯科特还是罗素·克劳,甚至题材的选择,都极端保险,看看这种配置:大导演、处于巅峰期的一流演员,史诗英雄,从评奖的角度去看,这已经是一部讨巧到相当程度的作品了。

不过这完全不意味着今天参加首映礼的人会对它青眼相加,相反,影评人看待它的标准会更加苛刻,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你是朝着奥斯卡去的,究竟够不够水准,配不配得上普遍的看好,他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判断。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越多人说好,他就越希望自己能够发现其中不够好的地方——这可以显得他水准高超、眼光独特而且别具一格。某种层面上来说,也确实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常常有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布伦特和海文是老交情——基本上任何一部在纽约举办首映的大制作电影,都会请来他们俩。《纽约客》和《纽约每日新闻》也都是声誉卓著的媒体,没谁会忽略他们。

“但愿雷德利不要用力过猛。”布伦特看着媒体和其它同行还在就座,主创人员在最前排已经到齐了,“我看他想奥卡斯都想疯了。”

海文已经五十好几岁,在影评界可谓老字号,听到布伦特略带嘲讽的说法,却有不太赞同的看法,“好莱坞的导演明星,在乎的不就是这些么,钱和名气,奥斯卡当然值得每一个好莱坞野心家的疯狂。”

“是的,但过分地以奥斯卡为目的来制作电影,我认为还是过度了,奖项是表彰电影成就的,而不是限制导演和演员的。”

老派的海文和更加激进的布伦特各自保留意见,他们其实都没有说错,电影本身需要一定意义上的独立思考,如果以奖项为中心制作电影势必会减弱甚至失去这份思考。

但电影和奖项之间强弱之分就是这么明显,奥斯卡更强势,那么电影就会围着它转,不然奥斯卡可不会屈尊降贵来讨好你。

布伦特和海文当然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争执也就是浅尝辄止。

最终还是要看《角斗士》这部电影的质量如何。

在他们坐下差不多二十分钟之后,所有人才就位,放映厅的灯光熄灭,大屏幕开始亮起来。

梦工厂和环球的名字在片头的最前面,一定意义上也在提醒这些掌握着评论权的影评人和媒体,这可不是什么独立电影公司,史蒂文的梦工厂和巨无霸环球影业,刚刚可是给了不菲的酬金。

不过这是常态了,所有人都满心平静,暗地里却在想着怎么能对得起那份酬金,但同样要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一大篇辞藻华丽的夸奖,可是不能促进销量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丹尼尔有点无妄之灾。在座的这么多影评人里,除了处于行业顶尖的那一小拨,剩下的人里面有很多都打算以丹尼尔为突破口。

这一点也无可厚非,如果你打算用演员来评论电影,那么很难说你用一个没什么戏份的配角会有说服力,比如哪一家媒体用饰演马库斯老皇帝的理查德来抨击电影——只因为他是个有怪癖的老头,这无论如何都会让人耻笑的。

罗素·克劳,康妮·尼尔森以及丹尼尔·桑德勒就是唯三选择。

这里面,克劳如日中天,想要以他为突破口,只怕不比对付梦工厂和环球简单多少——一个演员一旦处于高速上升期,那他身边势必会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围绕着,你动了他,就意味着动了那些人的蛋糕。

以丹尼尔自己来说,他参加南加大短片大赛时,环球方面就曾经暗示过会为他做公关。以克劳如今的地位和商业价值,当然牵涉的力量更强也更大。

从克劳下手很难,而康妮·尼尔森说实话这是个没什么话题性的女星,基本上不具备新闻价值,而且在《角斗士》这样的电影里,一个女人其实也很难称得上是主角。

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么一想,丹尼尔·桑德勒简直就像是黑暗里的蜡烛。他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作品——演技没有定论,但也不缺乏人气和关注——具备新闻价值,甚至还相当大。不说《角斗士》里没有演员比他更加合适,即便所有的会在今年下半年上映的电影里,也都基本上找不到比他更适合做突破口的演员了。

丹尼尔坐在第一排,确实觉得背后有点发凉,不少人看着他的眼睛都泛着绿光。

在几句简单的背景介绍后,电影正式开始。

背景音乐一如大家所想,沉稳有力,渲染得宜——是一部在水准上的电影,这是大家的第一印象。

电影从马克西默斯的日耳曼战争开始,克劳的演绎还是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相较于更多的庄严肃穆的英雄,他看上去更加游刃有余——这意味着他将更像一个人类将军,而不是奥林匹亚山冷冰冰的众神。

“很聪明的送死动员。”布伦特心里在想,几分钟之后,他放下心来,雷德利即便真的想奥斯卡想疯了,但在这部电影里还是足够聪明,马克西默斯的这一番战前动员,少了很多的热血和煽动,却胜在平实和坚定,这是一部诚意电影的象征。

海文的重点则跟布伦特不太一样,他反而产生了一点遗憾之感,电影的战争场面还是过于杂乱,看得出来,雷德利试图创造一个更真实的罗马和日耳曼野人的战场,但失之表现力,真实带来的震撼感没有能够体现的很好。当然,总体来看,电影开始的这十分钟还是对得起大家对它的期待。

罗马大胜之后,老皇帝有一段特写,可以看得出来他有点过于虚弱了。而切换过来的豪华马车内景,让不少人略微一愣之后,开始不自觉挺了挺背。

战争场面是奠定基调和提神用的,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相当刺激和精彩,但影评人反而不会过于关注。进入到正式剧情之后,才是他们观影的重点。

躺在沙发上的美人,还有一个穿着蓝色华服的年轻人侧影。

几乎一个刹那,大家都明白这两个人是谁——这是高度商业化电影的优势所在,三个主角,各有定位,只要你一开始对电影有点了解,就能很快和电影人物对应出来。

康妮·尼尔森饰演的露西拉公主和的丹尼尔·桑德勒饰演的康默迪乌斯——现在的罗马继承人。

第79章《角斗士》首映(二)

“噢。”

布伦特在康默迪乌斯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后,就发出了一声惊叹。

“年轻的姑娘们看来是不会讨厌这个反派的了。”

面容精致,衣着华丽,尤其是丹尼尔那双深邃的眼睛,和他浓墨一般的长眉,这确实是个足以让大部分女性神魂颠倒的男人。一部电影的造型事实上越来越重要,因为电影对于观众的意义在变化,它渐渐只是一种平凡的娱乐方式——这意味着往往只需要一点合心之处,人们就愿意为之买票,剧情、大牌、传统题材等不再是电影的终极卖点。华丽的造型、单纯的视觉刺激这些过往只是锦上添花的卖点也会成为促成一部大卖影片的要素。

放映厅里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但很快他们又开始愉悦起来,因为他们想到了一个新闻开头,“康默迪乌斯的华丽造型让人惊艳,然而——”,多么好的转折,不是么?

剧情不会因为他们的心路历程变化而停止,在马车里谈论老皇帝死期的王子公主——也是他的儿女,此时仍然坚信自己会继承罗马皇帝位的康默迪乌斯,开始向他表露心迹……接着,这位在马车里自在逍遥的未来皇帝得知战争已经爆发了十九天,而且还在继续,他可能意识到自己应该出现在那里。

“直白。”布伦特在心里评价道。

康默迪乌斯只出现了两三分钟,但一系列的剧情设置已经给这个反派烙印了不少标签。

薄情而愚蠢,公然谈论老皇帝的死期和对露西拉坦诚自己的继位信心,对于看惯了各种桥段的影评人来说,已经完全能够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是个蠢货,后面做出什么蠢事,自然也都是情有可原。

至于和露西拉——他的姐姐,就差直接公布他心存不容伦理的感情,所以,这还是个心里不太正常的孩子。

除了上面两点,一个随军王子,竟然对战争一无所知,而且老皇帝和将军都身处第一线的前提下,他居然在豪华马车里和女人歪缠。

是个草包。

蠢货、不正常、草包——这是康默迪乌斯的出场。

在布伦特看来,雷德利有意迅速分出阵营,符号化的反面人物有助于引动观众的情绪,但对于一部电影的艺术性,可能还是有所欠缺。

正在若有所思的布伦特侧头去看探过来的海文。

“你觉得丹尼尔表现如何?”

布伦特诧异地看着他,海文的评论风格可不在演员上,而且康默迪乌斯才出场了几分钟,现在就谈论丹尼尔演技是不是有点太早,除非是丹尼尔的公关人员下了筹码。

这个猜想让布伦特有点别扭,他没有接到任何演员方面的接洽,这似乎是一次差别对待。

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人被丹尼尔公关了?布伦特隐晦地扫了整个放映厅的一眼。

海文当然不知道布伦特正在设想什么,丹尼尔现在也没有那个财力和面子去买通海文这个级别的影评人,他们的价格可都是十万美金起步——丹尼尔那部还没上映的《魔戒三部曲》可只有七万的片酬。

他略微有点兴奋,“你注意到没有,迅速建立角色性格,通常来说,会伤害到角色的流畅度和自然,可是康默迪乌斯并没有这个问题。”

布伦特很快理解了海文所说,确实,得到什么必然会失去什么,粗暴地建立反面形象,必然会损害到角色的合理性,对于观众来说,这个形象他认识不过三分钟,就要认可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即便电影得逞了,但也会给人留下勉强、不合理的印象。

回忆了一下刚才的画面,布伦特意识到海文为什么有点兴奋——丹尼尔刚才的演绎确实相当具备水准,即便是同一个场景,他也在不断推动角色建立层次感,亮相,这是个基因良好的罗马王子,接着他似乎侧了一下脸,马车里的光线很不均匀,暗光打在他脸上,使他多了一层隐晦,接着是他的面目表情、眼神和声音,也别有韵味。

布伦特还算是记忆力强悍的,但也只能记得这些,刚才他实在没把注意力放在丹尼尔的表演功力上,这些小的细微的处理,也很难在一开始就被注意到。

搪塞了海文两句,布伦特开始注意丹尼尔的表演了。

他们交谈的时候,马克西默斯和老皇帝的交流是过度桥段。

康默迪乌斯很快再次出场。

马上姿态还算飘逸。

不过随之而来的做作,毫无疑问让大家加深了之前的印象——这是个讨人厌的家伙。

布伦特打起精神。

“果然。”布伦特有所发现,康默迪乌斯在听到老皇帝说“你错过了整场战争”之后,表现出了一点尴尬。但布伦特发现丹尼尔在处理这段表演的时候,只在面部肌肉的僵硬上做了动作,眼角和嘴角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这个小子一点也不在意——这是布伦特得到的信息。

错过了一场事关国家存亡的战争的,在一个准继承人看来,居然如此无关紧要。

这种荒谬感确实提升了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