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纨绔邪皇 >

第287部分

纨绔邪皇-第287部分

小说: 纨绔邪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看笑话的神色。

心知这里,确不是合适的争论之地,叶宏博一声轻哼,把手负于身后:“你们两个混账,难道真要逼本官鱼死网破?”

“所谓的鱼死网破,是要指凌雪她不孝?”

嬴冲一声叹息,心想他这岳父,真是没救了。之后他却浑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鱼死网破又如何?与本王何损?但如岳父真这么做,本王也会让某些人生不如死。”

说完这句,嬴冲就哈哈大笑着,走出了武威王府大门。

而后方的叶宏博,则是脸色青白变换,眼中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

同一时间,在武威王府内的某处,叶元朗居高临下看着这一幕,随后就一声轻叹。

“这就是老夫不愿意,将这武威王府,交给你二叔的原因。如论才能,宏博之才,十倍于汝父。可他从小为人,就太过自我,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什么人都不在意,不放在心上。这样的性子,如何能统御这诺大的武威王府?”

说话之时,叶元朗已收回了视线,转而目望天空:“他总以为是老夫偏心,不允他习武,夺了他承爵的机会。可老夫是真的不敢如此——”

后方肃立的叶府长孙叶凌空,俯身默默不言。在他的眼里,多少有些轻松之色。

他这二叔,确实是才华出众。少年时习武的天资,也很是不俗,错非叶元朗禁其习武,日后的择甲大典,多半是由这位二叔胜出。

之前武安郡王府崛起,权遮北境,说实话他是有些担心的。可到今日,他总算是能稍稍放下这心中重负。

“祖父所言,也不尽然。他对淑妃母子,就是情深意重。”

ps:下章一点半更新,双倍月票到来,求月票支持!

四六八章 踏平一切(三更拜求月票求推荐!)

“真的情深意重么?我看不尽然。”

叶元朗却眼透哂意:“我看他,只是忍不下那口气而已。宏博七岁习武,至十岁时老夫阻之。十六岁与淑妃两情相悦,也同样被老夫拆了缘分。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与老夫斗气而已。”

叶凌空倒是不在意叶宏博,是否真的对那淑妃情深意重。他说这句,也非是真心为叶宏博辩解,只是试探祖父心意,兼显自己为人公允。

“那么二婶怎办?以孙儿之见,婶娘他定然还在世,此刻多半是在长生道那位真人之手。此事一旦走漏了风声,必定影响我叶家数千年声誉。是否要遣人——”

“我们叶氏,就当她死了吧。”

叶元朗回过头,见叶凌空是真的忧心忡忡,不甚赞同的神色,不禁哑然失笑。当下他又随手将一份文书,递到了叶凌空的手中。

“你看看这个再说!”

叶凌空略觉惑然,可当看过之后,却是一阵诧异无比:“李家这是,要和离?”

他手中拿着的,正是一份‘和离’的文书。

按照秦律,夫妻离婚有着‘休妻’与‘和离’二种形式,前者自不用解释。而后者,则是按照以和为贵的原则,夫妻双方和议后离婚。如此一来,可不损女方声誉。不过这通常是丈夫一方,犯有过错的情形下。

可随后叶凌空就觉疑惑,这李家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敢行此辱及叶氏门庭之事?

李氏也是大秦十七家一等世阀之一,这才有资格与叶府结亲。可一等世家之间,却也有区别。

叶、蒙、卢、王、嬴、裴六姓,如今哪怕是放诸于整个天下,都是最顶尖的权阀。

这李氏要与他们双河叶氏扳手腕,这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李氏居于西陲之地,一向都与武德郡王府亲近。只是近几十年,武德郡王家需固守凉州,就只剩下李氏在朝中独自苦撑,”

叶元朗淡淡一笑:“可如今武德郡王世子蒙文入朝之后,却将群臣都置之不理,只与武安郡王相善。二者之间,互访不下十次,如今更是结成了亲家,已为通家之好。”

叶凌空倒吸了一口寒气。已经明白李氏的底气何在。他生性虽不是特别聪慧的那种,可若到这时候,还搞不清楚其中究竟,那就有愧于老郡王这么多年的训导调教。

“也就是说,与其撕破脸皮,倒还不如让二婶,就这么离去?”

这份和离书,要他们同意是不可能的,可如不同意,李家后面,还有着风头正盛的武安郡王。甚至定武蒙氏,也可能插足。

这样的场面,极可能发生。在外人看来,嬴冲能够崛起,他们武威王府这个岳家居功至伟。

可他却最清楚不过,他那位妹婿,自始至终都极是谨慎,避免从叶氏这里借力。

那嬴冲如欲翻脸,并无道义上的负担。

而两方之间一旦互斗起来,诉于府衙之上,让人瞧了笑话且不论。以叶家之力,却未必就有能对抗这几家之能。

反正这丢人,他们是丢定了!

与其如此,似今日这般,反倒是最好不过。

“那小家伙的性情,由此就可见一斑了,性烈决绝至此。”

叶元朗如此评价着,面上却含着笑意:“他对凌雪,倒是肯真心维护。只是他没想到,你那四妹,也不是一颗软柿子,自有手段化解。”

叶凌空却有些不以为然:“祖父对这位武安郡王,是真的很看重?”

闻得此言,叶元朗不禁斜睨了孙儿一眼:“在你想来,是否以为武安王他的性情,只适合开拓,不利于守成?”

“是!”叶凌空坦然承认:“在孩儿看来,武安王他性情太过刚烈,或能横行一时,却难得意一世。”

且不说今次的变法,双方胜负难料。便只那天圣帝的寿元,就为武安王府的前程蒙上阴影。这位陛下虽对嬴冲宠信有加,可却活不了多少年。

一旦陛下身死,继任之人有谁能忍受得了嬴冲的霸道跋扈?而大秦朝中世族,又有几家不对嬴氏眼热?只是时机不当,暗自隐忍罢了。

“你能见得这点,可见是最近大有长进,确可为我叶氏的守成之主。”

叶元朗先是赞赏,接着却又眼含哂笑的,看着楼外:“可接下来的几十年,却必有乱世将临!要守住我叶家基业,绝非是一介守成之主,能够办到。”

说完这句,叶元朗又长身而起,伟岸的身躯,来到了窗栏之旁:“还有一类人,他们有能力打碎一切!拦了他的路,斩开便是;阻了他的道,踏平就可。我倒觉得,天圣帝若然驾崩,就是许多人走到末路之时。”

“祖父!”

叶凌空的瞳孔收缩,几乎凝成了针状。他没想到祖父对嬴冲那厮的评价,会是如此之高。

“是否办得到且不论,可既然已结下了这一门好亲——”

叶元朗发出了一声朗笑:“我叶家总不能要往外推吧?”

※※※※

嬴冲回府的时候,是与通政使裴让之同车而行。而叶凌雪,则暂与她的大姐叶凌梦同坐一车。

因武威郡王府门口的那场‘变故’,裴让之正神情略含探究的,仔细看着嬴冲。

嬴冲本人则是淡定自若,毫不觉不适,反是笑意盈盈:“裴大纳言此番特意寻本王密谈,可是欲为令公子求情?”

“愚纯之人,老夫暂无意让他重归朝堂。能得殿下怜悯,将他放过,就已心慰了,”

裴让之摇了摇头:“老夫此来,只是受裴相之托,为他带一句话。问你何苦决绝至此?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坐下来谈。”

“决绝?儒门先兵后礼,本王可是记忆尤深。”

嬴冲失笑:“本王月前那般折辱,裴相居然仍能忍耐,居然如此高看本王。”

裴让之神情淡然:“殿下你,确值得裴相如此。”

此时安国嬴氏手中,数十万边军禁军。还有北地冀宛二州,那些经历过战事的精锐,正是天圣帝,最倚重的支柱之一。

砍断这条臂膀,就等如是釜底抽薪。

否则有这百万大军震慑,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那便请大纳言转告,父母之仇,本王不可不报。陛下之善政,本王也愿鼎力襄赞。”

嬴冲说完,又意味深长的反问:“容本王斗胆问一句,大纳言如今,可是已与左丞相一党?”

这位虽也是姓裴,却是汉阳裴氏,与尚书仆射裴宏志的东河裴,并非是一家。

几千年前,二家的先祖,倒是一人。可这么多年之后,二家早已渐行渐远了。

故而嬴冲是万没想到,裴让之会代裴宏志发声。这位的通政使职司,在朝中极其关键,勾连上下,似如咽喉。一旦失陷,朝中必定再有变局。

ps:双倍月票期啦,三更泪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四六九章 嬴冲论政(求月票求推荐)

“只是代为传话,仅此而已。”

裴让之摇着头,神情平静。

这是实言,正因他一直以来,都无明显倾向,才能掌握住通政司。

“不过老夫私心以为,陛下之政,让我等世族惶恐。”

“哦?”

嬴冲略一扬眉,而后作出倾听状:“本王愿闻其详!”

他这姿态略高,裴让之却并不在意。只因知这位,确有这资格。

“平心而论,清查田亩,确为良政。一旦完成,可使天下田赋,激增近倍。于我等世族而言,倒也并无太大折损。可我等所忧,却是陛下他重用王安石等庶族士子之举,还有接下来的施政。”

嬴冲闻言,不禁哂笑。汉阳的裴家,可能真不在意私田,可其他人却未必然。

不过裴让之说的,倒也正是许多人,正在担忧之事。

“一旦被陛下他完成了此政,接下来会否还有其他举措?比如清理隐户,使天下子民不堪重负?比如改革税制,换个方法敛财伤民?比如摊丁入亩,将那丁税折入田中?又比如废弃九品官人,使寒门之人,真正得以与我等世族,同列朝堂?甚至解散各族部曲私兵,收兵权于朝中?”

嬴冲失笑,裴让之说的这些。都正是王安石当年在太学提倡之事。

这担忧也确非无稽,当清查田亩,清理隐户之后,天圣帝确有意厘清税制,向税赋下手。而如今的情形,也确实是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大秦税制混杂,朝廷收入两亿余金,可其余还有将近六成,落入到地方官吏的口袋中。光是一个火耗钱,就使地方上的官僚,吃到满嘴流油。以至于朝廷收不上税,地方却被盘剥到民不聊生。

而摊丁入亩,则是天圣帝最想做的事情。人丁税在大秦是地方税种,每年收入达四千万金,都归地方官府使用。也就是说,大秦两亿子民,每人每年都需负担近二两纹银的重税。

可其实不止如此,有些地方常私自加税,推高税率,还有各种样的摊派等等。一位男丁的负担,高达五两甚至七两纹银。

需知一户中等之家,耕种十亩田地。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十两纹银而已。可还有更多的失地之人,每年谋生都是艰难。

正是此税,促使大量隐户的诞生,许多人为躲避丁税而甘愿为奴,托庇于世家豪右的门下。

而摊丁入亩,将丁税折入田中,正可减轻大秦子民的重负。

对此他先避而不谈,只淡淡笑道:“可而今满朝上下,真正恐惧的,是陛下他要整顿吏治吧?”

这才是天圣帝,真正想要在私田与隐户之后,全力推行的事情。不能肃清朝堂风气,任何改革都是空谈,只会折腾百姓。

裴让之哑然,随后苦笑道:“此事老夫倒也不反对,似百里长息那般,确实太不像话。可这吏治肃清之后,陛下会就此收手么?殿下可别忘了,你们安国嬴氏也是世阀之一,八月宗人府与礼部重修世家谱,已预定将你的安国嬴,列为第四。”

嬴冲微觉意外,此事他倒不曾听闻。世家谱第四么?他还以为会是第六或是第七的。

毕竟比家世的话,武阳嬴氏祖上虽亦是累代二品,可还是远远不能与三王九公这些世家比较。

不过也说不定,他们是把嬴氏皇族的那些先祖,也算入了进来。

“——殿下身为冀宛宗主,北地四州无数嬴氏宗党,对您翘首以望。难道殿下就眼睁睁的看着,任由陛下他挖断我世阀根基?”

“根基么?”

嬴冲却眯起了眼,目现笑意:“那么裴大纳言以为,我等士族的根基,究竟为何?所谓的根基,真是这些田亩,这些钱粮?”

裴让之一愣,有些不解其意,不过嬴冲也未让他等待太久:“本王以为,世家之根基,绝非是这些浮财,而是荣耀,是传承,是家风,是智慧。敢问大纳言,哪怕摊丁入亩,哪怕行科举之制,这个世间,难道就没有世家大阀与勋贵豪右存在的土壤了?”

裴让之一阵愕然,他从未想过,眼前的武安郡王会这样发问。

不过按这位殿下想来,即便天圣帝把这些都做到了。该存在的世阀,还是得存在——

他有信心,哪怕是行科举之制,以汉阳裴氏的家风,仍能绵延千载以上,甚至更胜往昔。

除非后世,遇到鼎革之变,或者家中全是无能之辈。

可如真出现了这二种情形,那么无论天圣帝是否改革,裴氏也一样是灭顶之灾。

“今次北方之乱,正是前车之鉴,冀宛宁元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