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纨绔邪皇 >

第314部分

纨绔邪皇-第314部分

小说: 纨绔邪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冲也看出这位的功利之心,却不甚在意。功利之心,他自己也有,心怀大志者必定不甘平凡。便是此时围绕着他身边的人,亦都各有所求。

这与个人的品德无关,亦无关信义。

他办事素少犹豫,既然韩信答应了下来,就立时起身,将韩信带到了孙望的居处。

后者诧异无比,不过当孙望依着嬴冲之意,考较了韩信几句兵法,又问答了几次之后,立时大喜过望。

此时尉缭子也在,在孙望考较之后,亦同样是惊异之至。虽只寥寥几句,他却亦能看出这位,在兵法上的天赋,确实是罕世少有。

“孙师若欲教他兵法,不如先从兵棋开始如何?”

嬴冲笑着建议:“韩信的兵棋虽有基础,可因未曾学过真正用兵之法,应敌时难免错失,还请孙师在这月内,教会他真正的演兵之术。如能学有所成,或许一个月后,我可用得上韩师弟。”

孙望有些不解,却并未深究。既是嬴冲所求,他自没有拒绝的道理。

倒是旁边的尉缭子若有所悟,想及到嬴冲昨日与某人的冲突,眼现深意。而嬴冲在离去之前,又刻意将一份棋谱,塞给了韩信,这才告辞离去。

出了院门,郭嘉就又笑问:“主公将韩信引于孙师膝下,可是为防备项羽?”

“防备项羽?”

跟在一旁的嬴福不甚明白,不解的问道:“防备他做什么?昨天不是拒绝了?”

昨日被殿下那么一通羞辱之后,那位项羽但凡还要些脸面,就不会再主动衅战了吧?

“我如是那位,便会想办法,从孙师处着手。”

郭嘉淡笑着解释:“主公可以视兵棋为小道,一句不屑为之,就可以堵住众人之口舌。可如为维护孙师之名誉,却不能不下场与之一战。”

嬴月儿闻言,顿时是微一扬眉,目透警惕之色。心想以那位项霸王的性子,应当不会做出这种事。可别人就不一定了——

这书院中,想看父王与项羽二虎相残的,应该有不少、

“项羽孤高桀骜,这种事,必定不屑为之。可——”

嬴冲语气一顿,然后笑了笑:“也算是防患于未然吧,先做些准备,总没错的。恰好天意,将这位送到本王面前。”

“原来如此!”

郭嘉脸现出恍然之色:“主公是自问自己,不是那项羽对手么?”

“这没什么好奇怪吧?本王都有五六年没碰这兵棋了,日后也不打算在这方面用心。”

嬴冲坦然承认,面上毫无愧色:“我研究过项羽这数月以来,与所有对手对战的兵棋棋谱,那位在局部战场上的天赋,实是可怕!六年前的本王,或者可与他一战,可现如今却是略逊一筹。”

可随即他又语气一转,笑意盈盈:“不过以这韩信的风格,说不定能胜过项羽。只需能在孙师调教下,达到本王当年八成的水准,就有可能挫败此人。”

郭嘉闻言,竟也微微颔首:“确实!韩信的兵棋,刚柔兼济,变化多端,虽未学过正统的兵法,可却又天然契合于兵家所倡之大道。应对兵势刚猛有余而内力不足的项羽,正好能克制。”

“原来先生,也是如此以为的?真看不出来,你竟能有这般的见识。”

“啧!主公你这话说的,郭某好歹也学过些兵法,岂能看不出来?项羽的棋谱,郭某也是研究过的。”

嬴冲闻言,不禁哈哈大笑,随后就又恢复了严肃之色:“说正事吧,郭先生这几个月,与谢长史出入嵩阳书院,可曾发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人才?”

“很多!颍川八龙,燕山五子,鬼谷三绝等等,都是千百年都难得一见的人物。”

郭嘉神情,也同样转为凝重:“张良,荀攸,荀彧,徐庶,钟繇,陆逊、田丰、陈宫、邓艾、王阳明等等,或通韬略,或通治政,都是一时之俊杰,其中数人,才能不下于我。又有赵国的吕布,秦琼,李存孝;齐国高昂,萧摩诃,杨大眼;魏国的夏侯敦,夏侯渊,徐达,夏鲁奇;燕国的冉闵,宇文成都,王彦章;吴国的孙策;楚国的英布,项羽,龙且这些人,俱都是十七八岁就已武力超绝,罕世少有。其中几人,更是深谙兵法,是少见的将帅之才。”

说完之后,郭嘉又是一声感慨;“这些年也不知是怎么了,各国人才辈出。今次十宫大比的水准,远胜过往年十数倍。”

嬴冲蹙了蹙眉,他知郭嘉的性情,其实也是骄傲到骨子里。能让这位说一句才能不下于他,那就是真的极具才识。

至于后面这些武者,嬴冲却有些半信半疑。

“项羽的水准,我已见识过了,除我之外,同辈人中天下无敌也不为过。你说的这些人,竟都能与他抗衡?”

“不单是抗衡,可与其并肩者,亦有数位!”

郭嘉依旧凝声道:“项羽因家传渊源,持有半步神元甲及伪圣器在手,同辈之中确实无人能胜。不过十宫大比,只考较武艺,墨甲圣器等等一概不能用。而学生所说的这些人,都能在战场上,抗衡他三五百回合不败。又有吕布,李存孝,冉闵三人,能与项羽不相上下。而其中最使人瞩目的,就是冉闵,不但武道超绝,兵法上的造诣,更可与项羽匹敌。”

嬴冲眉头微挑,冉闵此人,他是早就知道的。他收集到的项羽棋谱中,就有两局是与冉闵所下,结果都是平局收场。

且这二人,颇有相似之处,用兵都是同样的刚烈霸道,有一往无前之势。(未完待续。)

515。第515章 惟楚有才

“真不愧是争龙之世——”

嬴冲心神一阵恍惚,随后就又问道:“那么先生以为,其中何人可为本王所用。”

郭嘉闻言,不由手托着下巴,仔细思忖了起来。良久之后,就又一摇头:“如果只是一般的中上之才,以殿下如今之声威,倒是能招揽到不少。然而似颍川八龙,燕山五子这类,却是不易。毕竟各有家国,政见及抱负,也与殿下不尽相同。且俱都是心志坚定不移之辈,想要说服招揽,殊为不易。至于那些武将与出色的阴阳士,就更不用想,当今天下七姓三十六家,无不都对十大学宫瞪圆了眼珠。就比如那吕布,早就被赵国皇室招揽。而秦琼李存孝二人,亦已是唐国公门下之将。而龙且英布,则都是项氏的羽翼。”

嬴冲一愣神,随后失望兴叹:“本王一生最遗憾之事,看来是莫过今次了。满目英才,却与己无缘啦!”

其实郭嘉所说的,他也想到了。只是心中还有侥幸之念,想看看这十宫大比中,是否还有沧海遗珠。

郭嘉却笑:“主公何需如此沮丧?现在招揽不了,未必日后也不能。这些学生大多心高气傲,满怀壮志。只有碰壁了,撞到头破血流,才可能认清现实。”

“也只有如此了。”嬴冲也开动起了脑筋:“那么最易下手的,就是颍川八龙以及燕山五子吧?”

他决定在这些日子里,仔细看看那张良为首的颍川八龙,到底是何等样的人物。

这是欺韩国国小,留不住人才、

“那倒不一定!颍川八龙与燕山五子,大多都出身世阀,有家族牵系,很难放下一切,投奔大秦。”

郭嘉建言道:“我倒是觉得楚国的岳麓书院有两位,日后未必就能见容于大楚政坛。”

“哦?”

嬴冲惊讶了片刻,而后就迫不及待的问:“岳麓四麟么?不知是哪二位?”

郭嘉轻笑:“属于岳麓四麟的只有一位,也就是那王阳明是也。至于另一位,名唤杨炎。如是主公有空,倒不妨去听听他们的论辩。”

“哦?不知这二人,到底有何奇处?”

“前者么,军政两道都有不凡本领。且欲从儒门中另立一脉,有人说他三十岁后,就可踏入权天境。四十岁,就可超越太学主,集儒门浩然正气之大成。至于后者,此人的治政之才,不逊于王猛,是真正的沧海遗珠!能培养出这等人才,那岳麓书院,真不愧其名——”

※※※※

当日回归神策上将行辕,嬴冲就又接见了李鸿章。这位确是良才,换在往年,必定可进入最顶尖的学子之列。与他问答时,落落大方,可惜因出身名门之因,确实有些娇气。

换在往日,嬴冲必定会因得此良才而欢喜,可因韩信这珠玉在前。此时固然还是喜,却已降了一个等次。

此时李鸿章年纪也有十八,这次十宫大比之后,就可结业。

嬴冲也就干脆将李鸿章,提前招入王府中,任治粟校尉之职。这是七品官,位在户曹参军之下。

如今因他封王之故,所有幕府之臣,也都是水涨船高。不但长史一职高达从三品,录事参军与主簿正是正四品,而那户曹参军,兵曹参军等等,亦是正六品的官衔。新人入府,再不能一蹴而至参军高位。

其实他也有磨砺之心,治粟校尉主掌农事谷货,嬴冲是寄望此职,能够打磨掉李鸿章身上的浮华之气。

这家伙要想在这职司上有所成就,就少不得要亲自下田,必须与农夫商人打交道不可。

可如这家伙最终在这一职司上一事无成,那么嬴冲也就基本可以判定,这李鸿章不堪大用。

此后数日,嬴冲都在忙着布防,仍旧无瑕去关注那诸多学子。直到好几天之后,他把嵩山山上山下,都打造的固若金汤,又遣人将嵩山前往咸阳的路段,牢牢的看住,这才有闲心,前去看诸多学子论战。

一月二十,书院大比还未正式开始,可嵩阳书园里的气氛,已是‘剑拔弩张’。而公开的交流论辩,已经停止了下来,寥寥无几。所有人都绷紧着神经,全心备战,

所以嬴冲已很难看到,可以让他眼前一亮的精彩论辩。不过他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在他眼中,所谓的‘论辩’,无非就是逞口舌之利,嘴上谈政,于国无益。也显不出这些士子的真正本领。

此时的他,只是因郭嘉的推荐,想要看看那杨炎与王阳明二人。到底是何等样人,能得郭嘉如此推崇。

说来也怪,因大比在即,其他的世子都开始保留蓄力,精心准备着。唯独这两位,却是对大比毫不在意一般,依旧热衷于与其他书院的士子交流。

只因无人论辩之故,二人倒似是在各自开坛宣讲,竟还能聚集一大批的听众。

嬴冲也听了几次,就对郭嘉的眼光,大加赞赏。才能方面且不论,难得的是杨炎此人,与他志趣相合。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么?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初闻此言,嬴冲是大为惊喜,一直以来大秦国政都是依循着商周以来,‘量入为出’的预算制。

可这杨炎,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量出为入。根据支出的规模,来确定税赋的管理方法,可与‘量入为出’,相互配合。

至于王阳明,却使他难以抉择。

此子极度推崇儒门中,陆九渊一系‘心即是理’的道理。反对程颐朱熹一脉,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理由是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这点颇令嬴冲不喜,尽管他也不喜千年前的南楚朱熹。那推崇礼教的学说,可觉得‘格物致知’这四字,还是很不错的。尤其那‘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之言,可与墨门所学交相应证。

至于那什么‘心即是理’,于国无补。

传说这位,曾经也是格物致知的拥趸。却因少小之时‘格竹’,为了实践格物致知,欲穷竹之理,结果‘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却全无所得。于是对‘格物致知’大为排斥,从此改弦更张。

可使嬴冲在意的是,这位又提出了知行合一。

此人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ps: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杨炎首先提出了两税法,摊丁入亩与士绅一体纳粮,雍正和王安石都是他玩剩下的。

而且这位是在中唐时代完成改革,政治手腕应该也甩出王安石一条街。

本人对历史也不是太熟悉,二人事迹大多出自百度,希望行家指点。

昨天本想三更,可书院这段,真是最考究功底的,且容我慢工出细活,别写乱了

五一四章 雄心壮志

对于这王阳明的学说,嬴冲只觉是头疼。心想知行合一这道理,无疑是极好的。

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教导人们,行事做人的道理。

可那‘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等等言语,却让嬴冲不以为然。

三日格竹而无所得,是你自己那时太弱了吧?十一二岁的时候,能懂多少道理?(王阳明格竹是十八岁,这里设定为十一)

没有一定的学术为基础,能格出什么道理?且竹从初生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