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马云正传 刘世英 >

第9部分

马云正传 刘世英-第9部分

小说: 马云正传 刘世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狱警”,晃着那把手枪威胁道:“听着,只许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禁期持续了两天,期间马云想了各种逃脱的办法,一直没有成功。美国人也不是大傻瓜,何况是一群有江湖经验的黑帮。最后,无奈之中马云急中生智——答应做这个美国佬的“合作伙伴”。于是,马云终于在惊恐不安中被释放。在菲利普的授意下“刑满释放”以后,马云觉得那加州大个子还是个“不错的哥们”,便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帮忙订一张回国的机票。那大个子倒是乐于助人,拿着马云的钱就出去订票去了。回来后,兴奋地告诉马云:“Jack,我已经给你预订好机票了,到了售票处你跟里面的人说你是来自中国的JackMa,他们就会把机票给你了。”马云感激涕零,卷好行李准备出发,临行前对这个与其共处了那么多天的大个子还深深拥抱了一下,依依不舍……到了机场,马云照大个子交代他的,对着售票处的人就嚷:“我是中国的JackMa,请把票给我。”此言一出,里面的人无比惊诧地上下打量着这个“天外来客”,那目瞪口呆之状,唯有儿童们在看科幻片时才会出现——鬼才认识这个“中国的JackMa”!屋漏偏逢连夜雨。对于从远在太平洋彼岸、只身一人闯荡洛杉矶的马云来说,他算是懂得什么叫做祸不单行了——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刚刚“刑满释放”,又遭如此不测。垂头丧气的马云,孤零零地一个人被抛弃在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愣愣地看着周围的人群,面无表情,不知何去何从。他一个人就这么围着候机大厅晃悠,如同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转着转着,马云就转到了候机厅内的老虎机旁边,这倒让他眼前一亮。他一摸身上的家当,除了那身西装,一共还有25美分。还能有什么指望呢?赌一把吧!反正也就这25美分了,权当是听天由命吧。不过,他的运气似乎很不好:一次,两次,三次……按了20多次,居然还跟上次一样,一次都还没命中。到了按完第24次的时候,他是彻底灰心了,正要离去,却又觉得弃之可惜,何不玩完那最后一次呢?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最后一次!”于是,他就按了那最后一次……奇迹发生了——他获得一个蔚为壮观的大满贯(JackPot):25美分竟瞬间变成了600美元!他可真是好命。这600美元,此刻俨然成了他的“救命钱”!抱着这600美元,马云赶紧往售票处跑去……显然,他是想买一张回国的机票。然而,就在他从那长长的队伍中就要盼到头时,突然犹豫了:政府委托的重任没能圆满完成,却被人骗得晕头转向、一塌糊涂,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国吗?马云越想越觉得窝火,越想越不是滋味,“太没成就感了”,遂走出了买票的队伍……坐在候机大厅的座椅上,马云又开始琢磨何去何从的问题了。平静之后的他,突然想起一件小事:在国内时,一个名叫比尔的外教同事他曾跟提起过自己的女婿,说那女婿在西雅图和一帮人搞一个叫做“Internet”的东西。至于“Internet”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马云是一窍不通,比尔也是似懂非懂。不过,比尔讲这玩意的时候却让当时的马云热血沸腾,好像他玩过“Internet”一般。当时,他还跟比尔说,“我觉得那玩意肯定是个好东西。”为何不借这个机会去看看“Internet”呢?于是,他火速买了张机票,直奔西雅图而去……2。西雅图的意外“触网”在西雅图,按照比尔给他的地址,马云很快就找到了比尔的女婿——一个叫Sam的年轻人。年轻人Sam见了岳父的朋友远道而来,自然也是格外热情,热烈拥抱,此时的马云心中犹如见到了亲人,有一肚子苦水想倾吐。二人先是一阵寒暄,马云把他在洛杉矶的遭遇都讲给Sam听,Sam听得津津有味,竖起大拇指称赞马云,“VerySmart!(绝顶聪明)”随后,Sam带马云去参观一家名为VBN的小公司。说是一家公司,其实就是两间小房子,里面坐着5个面对电脑屏幕不停敲击键盘的年轻人。不为人所知的是,这家叫做VBN的小公司正是硅谷乃至整个美国第一家ISP(信息服务提供商)。热情好客的美国小伙子Sam把马云带到计算机旁时,就出现了今天回味起来有些可笑的一幕:Sam走到计算机旁,指着电脑对马云说:“Jack,这就是Internet,你可以在上面搜索任何你想看到的东西。”瘦小的马云站在那个“可怕的大家伙”前发愣,直摇头:“Sam,这玩意(电脑)得值多少钱啊,我不敢碰,万一弄坏了我可赔不起啊。”幸好Sam善解人意,拍拍马云的肩膀说:“Jack,你放心,没事的,这是电脑,不是炸弹,来,你试试看,它不会爆炸的!”马云当时看到的电脑,是那个时代全世界最先进的386配置的PC机,按照当时的价位,应该在六七百美元左右,按照马云身上仅有的600美元,倘若弄坏了,是真赔不起。现在想想,这真像是一场荒诞派的现代喜剧,中国的互联网之父第一次见到电脑时竟然像看到炸弹一样而感到恐惧。但那时的马云的确就是没见过,更没碰过这“该死的玩意”,听了Sam的一番话,他方才明白,半信半疑:这“该死的玩意”也许不像炸弹那般灵敏。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伸出那略显笨拙的右手食指,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键盘上的每个按键,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费力敲击着,屏幕上总算蹦出一个让这位号称“杭州英语第一人”的马老师感到既亲切又陌生的英文单词——“Beer”。马云的这个“Beer”,是在雅虎的搜索框里输入的。也就是说,马云从见到电脑的第一天就认识了雅虎,真是前世注定的缘分,以至于日后马云自己创业(中国黄页)时,嘴边时常挂着一句话:做中国的雅虎!当然,在那间小房子里,包括Sam在内的6个年轻人肯定不会想到,他们面前这个黄皮肤、黑眼睛、长相“酷毙”的中国人,这个把电脑当成炸弹的门外汉,在10年之后竟“兴风作浪”,激起整个互联网界的阵阵狂风暴雨,让华尔街乃至全美国人民都为之惊叹不已。好了,扯得有些远了,还是把镜头再切换回来,说说那个该死的“Beer”给马云带来的意外发现吧。当时的雅虎,是整个互联网上最先进的搜索引擎,马云把“Beer”输进去以后,先是眼前一亮,“好家伙,什么美国啤酒、日本啤酒、德国啤酒、法国啤酒,统统出来了!”然而,也许是爱国情结太浓,这个小个子走到哪里都忘不了伟大的祖国,兴奋劲头一过,他就发现了一个令人失望的现象:洋啤酒都全了,怎么没有中国啤酒?马云心想:难道是洋啤酒比中国啤酒更出名?洋人们只认识贵州茅台,不知道中国啤酒?很快,他转念一想:就算在互联网上找不到中国啤酒,找到一个地球上人口占五分之一、陆地面积排名第三的“中国”,总还是没问题的吧?于是,他又在雅虎的搜索框里输入了一个单词——“China”。结果,电脑屏幕上传来冰冷的、不近人情的两个单词:nodata(没有数据)。在这看似神奇的、“该死的”互联网上,居然没有偌大的中国,这让有着强烈爱国情结和济世情怀的马云顿时感到震惊、失望、沮丧、不可思议……收到“nodata”的提示之后,马云陷入了深思。和往常一样,瘦小的他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两个小眼睛不停地360度大转圈,右手喜欢捏着下巴,迈着小步在那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来回走……过了大约1分钟之后,马云突然拉住美国小伙Sam的双手:“Sam,我在杭州办了一家翻译社,能不能把它也搬到Internet上来?”Sam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Ofcourse,noproblem。(当然可以了,没问题啊)”原来,精明的马云这时已经想到给自己的海博翻译社做推广了。于是,按照马云的需求描述,这个小房间里的几位朋友开始忙活起来。几个小时就做出了一个海博翻译社的网页,并挂到网上,留下一个临时注册的电子邮箱地址。当时,那个网页制作的水准,用马云的话形容,简直是“简单到丑陋”——没有图片,没有动画,也没弄有今天五花八门的Flash广告,唯一有的就是寥寥几行干巴巴的文字说明(海博翻译社的简介),再加上“翻译每翻译一千字收费**元”云云。上午9点半,海博翻译社的主页挂在网上。Sam拍拍马云的肩膀,“Jack,说不定很快就会有人要跟你谈生意了”。马云半信半疑:“这玩意有那么神乎吗?”他显然没怎么当一回事,海博翻译社的主页挂在网上之后,马云就去跟着Sam一起逛街了。第一次来西雅图,马云是该好好散散心了,尤其是经历洛杉矶那场惊心动魄的噩梦之后,他更是倍感“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管它什么“因特耐特”,他头脑一热便跟着Sam出去逛大街了……中午12点,马云一个人回到Sam为其安排的住处。自下了飞机之后他就没休息过一分钟,又跟着Sam疯玩了一上午,马云累得筋疲力尽,他该好好休息一下了。然而,他刚刚躺下,床边电话铃就响了,马云一惊,不过如何先接了再说吧,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急促而兴奋的声音:你快来看,“Jack,有5封给你的Email!”电话是Sam从VBN公司打来的。放下电话,马云随便套了件衣服,撒腿就往外跑,往VBN公司赶去……他跑回去打开自己的Email一看,大吃一惊:“好家伙,还真有那么回事!”那些发给马云的邮件,有来自美国的、日本的,也有来自欧洲的,有机构、有公司,也有当地留学生。其中一封信上甚至这样写道:“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一家中国公司的网站,你们在哪里?我们想和你们谈生意!”方才还抱着半信半疑态度的马云,这回是彻底相信这玩意的魔力了,他开始感到激动、兴奋、欣喜若狂!敏锐的商业直觉告诉他:这玩意有戏!马云的脑海中闪出一个念头:回国创业,做Internet!他当即对VBN公司的朋友说:“我们合作吧!你们(VBN公司)在这边负责技术,我回国去做企业!开发客户,做宣传推广!”VBN公司的朋友答应了,不过很是纳闷,这个小个子中国人难道也想做Internet?


第三章 创业时代:(1)
更新时间:2009…12…17 17:08:25 字数:8182


  在黎明前摸索前行很多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很多时候创业者是因为自己搞不清楚就选择了创业,而实际上等你去搞清楚以后就不会去创业了。——马云一、起步杭州城几乎所有的学者、专家都承认,互联网是中国历史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完全依靠市场力量产生的一个巨大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它就几乎完全由本土的民营企业领导。幸运的是,在这股伟大的“数字化浪潮”中,马云起了个大早。从起步上说,中国黄页与美国的雅虎几乎是同时代的领跑者。然而,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已销声匿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永不复回;另一个却如日中天,成为整个行业的“鼻祖”,开创了世界互联网史上最早的“雅虎模式”。相比人们对杨致远这个雅虎“酋长”动辄冠以“华人世界的比尔。盖茨”之名不同,马云这个中国的“互联网之父”却绝少得到“正名”。当然,纵横十余载,“网海”两茫茫,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马云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的先驱地位。1。横空出世的黄页1995年4月,当马云从西雅图回到杭州时,他身上还多了一个“宝贝”,也就是那台“386”的笔记本电脑——英特尔的芯片,最高性能的配置,这是当时最先进的PC机了。这“意外的所得”从何而来?答案是:在拉斯维加斯的老虎机上。托洛杉矶那个加州佬的“福”,在拉斯维加斯马云用25美分换来了600美元,买了一张西雅图的机票,在那里待了两个星期又花了一些零头,再买一张回国的机票,剩下的钱正好够买一台386电脑的。从杭州下飞机时,马云身上只有一元钱!回到杭州的当晚,马云就迫不及待地干了一件“大事”,他宴请平时交情最深的24个朋友到他家里“开会”。我们暂且给这次会议定一个颇有意思的名称——“24人大会”。等到24个人都到齐了以后,面对“满满一屋子的人”,马云又开始“神侃”了:讲洛杉矶被“绑架”的传奇经历,讲拉斯维加斯当“赌王”的经历,讲西雅图“触网”的见闻……讲了一大堆之后,见大家的兴致被提起来了,马云便掏出他的“宝贝”(那台386笔记本电脑)给大家展示:“看,这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电脑,很贵的,花了我好几百美元呢,还是我在拉斯维加斯的老虎机上赢来的……”看大家盯着这个宝贝目瞪口呆、面面相觑的“傻样”,马云心里很得意:这群“土鳖”,不比我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