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与王爷为邻 >

第167部分

与王爷为邻-第167部分

小说: 与王爷为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信息对于苏青青今后做生意还是很有用的,她很认真地记在了心中。

食物是摆在长廊下面,有点儿现代自助餐的样子,不过这儿的食物都很简单,主要是用水果和点心为主,放在盘子也是一份份装好的。

想吃的话,让身边的婢女或者是小厮过去端过来就是。

红衣和半夏也取了一份过来,立刻就有婢女提着茶壶过来上了香茶。

“听说今年新增添了好几种难得一见的品种,哀家就让皇上、皇后陪着过来瞧瞧了。”太后身体已经发福,有点儿老佛爷的架势。

“是儿臣新培育的。也不知道皇祖母、父皇和母后会不会喜欢?”上官絮微笑着解释,脸上兴奋得都有些红了。

苏青青听了她的话倒是吃了一惊,没想到上官絮堂堂一个王妃,还是个花木栽培的高手。

“哪里是她做的?”景宁轻蔑地撇撇嘴。“她最多是偶然过去看看罢了。”

听起来这花好像不是她培育的,苏青青短暂的惊讶过后就释然了。也是皇家最不缺的就是各色人才了。

“不过上官絮这个女人每年在花卉上倒是花了不少银子。”将人贬了以后,景宁又压低声音告诉她。

“好好,要是出了好品种,哀家有赏。”太后的心情非常好。

“你这孩子一项是乖巧的,每年送了不少的珍稀品种进宫。”皇后也微笑着看着她。

“今年的菊花宴来了不少的各府小姐呀。”太后慈祥地看着坐在左手的女孩子们,“公子也来了不少。”又看看右手的男子说。

“既然是赏菊,光赏也没有意思,不如让年轻人做一些诗给大家助助兴。”淑妃笑着提出建议。儿媳妇、儿子脸上有光,她也备有面子。

“好,得到头筹者,朕可以答应他一个不出格的要求。”很明显皇上心情好,这样的话都说出口了。

所有的小姐、公子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起来。要是得了皇上这样的金口,不仅是一种荣耀,说不准还能让自己青云之上了。

而女子们已经用火热的目光看着霖王和纪莫言了。那是一种势在必得的目光。

范绥柔也是一惊,然后暗自高兴起来。

诗词是她最拿手的,要是今天在这么多人面前出彩,再得了皇上和皇后、太后的眼缘,那她是不是可以早日进了霖王府呢?

“还请父皇、母后和皇祖父看看今年新出的绿云。”怀王妃让人送出两盆绿色的菊花,只见那菊花花瓣浓绿正抱,似朵朵白云,难怪无不使人联想到绿波仙子飘游太空的美好情景,让人赏心悦目。

“竟然培育出了绿色的品种,好好,名字也雅致。”太后满心欢喜地说。

“这两盆叫懒梳妆。”上官絮指着两盆新出的花儿。

“好名字。”皇上笑着赞许。

可不是,两盆中的菊花花瓣修长下勾,凌乱中却又透露出风雅,不正像造成刚睡醒还没来得及梳妆的美人吗?

“真美。”

“怀王妃美人菊的名号真不是虚名。”

……

原来怀王妃还有这样的称号,苏青青笑了笑。

“有赏。”皇上和太后心里高兴,一连串的赏赐就出来了。

“儿臣谢恩。”上官絮眉飞色舞。她偷偷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夫君,却见到李元立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眼神。

她顿时更加兴奋起来。

“良辰美景,霖王和纪世子都在,今天的赏花宴上肯定是佳作连连。皇上有赏,要是做得好,哀家也有赏。”太后笑眯眯地说,眼神扫射了所有人一眼。“四品官员家里的孩子都可以参加比赛。”

别看太后长的像弥勒佛似的,苏青青才不会将她当作小花猫一样了。自古以来,能在后宫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生存下来,那绝对不会是软柿子。

不过皇上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她也好想试一试。可惜她好像没有这个机会。

“太后、皇上、皇后娘娘,小女有话要说。”上官慧站了起来。

“说出来听听。”皇后看着她说。

“苏家的东家也在。她聪明伶俐,为大庆造出那么多的好东西,想必也是个兰心慧智才华横溢的人,能不能请太后开恩,准许她也参加。否则的话,别的人得了头筹也会落下话柄。”上官慧笑着解释。

“苏青青也在?”皇上和太后都一愣。

“民女在。”苏青青再也低调不下去了,她走出去款款地行了一礼。

“你就是苏青青?”太后看着她好奇地问。

“是,民女就是苏青青。”苏青青不慌不忙地回答。

“那些化妆品都是你想出来的?”太后盯着她看,毫不掩饰眼中的好奇。

“是。民女只是一个野郎中罢了。”苏青青谦虚地回答。

“不错,能生产那些好东西的人,必定是兰心慧智。哀家准许你参加。”太后笑着点头决定了苏青青的命运。

“谢太后。不过民女识字不多,只怕到时候污了太后的眼。”苏青青先给大家一点儿心理准备。

古代才子佳人多的去了,她抄袭的诗句要是不管用怎么办?

“无碍,只是一场娱乐而已。你尽管写。就是写不好,哀家也不会责备你。”太后诧异了一下回答。

“太后,苏青青只要参加了就应该得到奖赏。”景宁大叫。

“你这孩子,要是这样做,别的小姐还怨哀家做得不公正。”太后看着她回答。

“哦。”景宁不再说话了。

李元楚和纪莫言看到苏青青没有拒绝参加,也都没有说话。

李元楚不担心苏青青,这个丫头向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纪莫言更多的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他要看看苏青青到底有多少底还没有露出来。

李元亦和柳煜对眼看了看都没有说话。

范千毅几个倒是惊讶了一把。

范绥柔心里冷笑,苏青青不知天高地厚,就等着让大家笑话吧?皇上的赏赐固然诱人,可是能拿到那是要凭着自己真本领的。

“青青,加把劲,本郡主给你打气。”景宁皱着眉头一副紧张的模样。

“你自己也得参加的。”苏青青笑着提醒她。

“我无所谓,反正大家都知道本郡主的水平。”景宁毫不在乎地回答。“不过要是做得不好,本郡主就和你的换。”

最后这一句她是压低了声音说的。

对于景宁时不时犯二的举动,苏青青并不讨厌,相反每每都会被她给感动了。

很快场子上多了许多的案几,苏青青用不惯毛笔,所以用得还是自己常用的炭笔。

很多官员、夫人瞧见了就偷偷地讥讽起来。到底是从乡下来的暴发户,即使有钱也改变不了她骨子里的粗俗。

比赛是以半炷香为定,场上的年轻人在绞尽脑汁,而围在边上看着的官员和夫人也在攥紧拳头,暗暗为自家的儿女打气。

硬笔始终是比毛笔写得快,其实苏青青早就写完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她一口气写了三首。

这样一来速度就慢下来。

“太后,小女完成了。”

“在下完成。”

……

这样的声音彼此起伏,最后,场上只剩下三人,分别是李元楚、纪莫言和苏青青。

他们好像一点儿也不在意似的,慢吞吞地写着。

完成的小姐公子们气的头顶都要冒烟了,纪世子和霖王的才学摆在那儿了,慢了,那叫沉着冷静。她苏青青算什么,最多是腹内空空,故意和霖王世子比肩而行,好引起皇上、皇后和太后的注意罢了。

“青青,努力呀。”只有景宁一个人在大声为她叫好了。

苏青青写完最后一个字,看到在场的人随着她的一声叫喊,鄙夷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忍不住,她哑然失笑,这丫头也不看场合就这样喊起来。

“本世子完成了。”几乎是苏青青放下笔,纪莫言也放下了笔。

“好。”事先说好了,霖王和纪莫言就是凑数玩的,不在比赛之列。他故意磨蹭也是为了陪着苏青青。

临时评定的考官是范太傅、丞相和郑御史,这三个人在大庆也是公认的元老,有名的公正廉明。

他们尽心尽力,一首首看下去,将诗句分成了左右两叠。

“世子、王爷真不愧是我大庆的才子。”丞相摸着胡须赞叹。

“是呀,绝句。”

“好诗。”几个人赞叹不已。

下面的人听了都着急起来,想欣赏一下大庆才子的佳作。

“给哀家读来听听。”太后也忍不住了。

于是郑御史就大声地将李元楚和纪莫言所做的诗句读出来,引来了一阵阵的叫好声。

大家小声地讨论着到底是谁的诗句会更好一些,不过很为难,两首诗不分上下,苏青青这个半吊子当然也分不出高低来。

------题外话------

感谢太皇太后吉祥 投了1票(5热度)

1160938159 送了1朵鲜花

[2014—08—12]syl521 送了3朵鲜花

[2014—08—12]xiyanaita 送了1朵鲜花

 第136 章 出彩(二)

“皇上,这是我们判断为出彩的诗句,请皇上过目。”郑御史将右手边的古诗递上去了。

“请皇上、太后判定头筹者。”丞相也恭敬地请示。

“好,朕就和母后好好看看。”皇上心情一直都很好。

“好诗。”

“这一首也还不错。”

“皇后,你觉得如何?”

坐在上面的三位不时小声讨论着,坐下面的人却是如履薄冰,心里焦急万分。

范绥柔低笑着,这一次她稳操胜券,自己都觉得满意的古诗已经很少见了。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对面的李元楚,这个令她魂牵梦绕的男子。

李元楚端着杯子正优雅地喝着茶,眼神并没有看任何人。

苏青青看到皇上、皇后和太后将递上去的所有的诗都看完了,也没有点到自己的。心里说不失望是假的。

算了,反正也不是非要强求才是。

“范绥柔不愧是太傅教导出来的孩子,这文采就是很多学子也比不上呀。”

“京城第一才女当之无愧。”

皇上和太后对范绥柔的诗句爱不释手。

“小女谢皇上、太后赏识。”范绥柔端庄地过去行了礼。

范夫人听了心里一阵得意,范太傅也很自豪地坐在边上看着她。

许薇薇和上官慧得意地看着苏青青,挑衅的意味很重。虽然她们没有得了头筹,但看到苏青青失败她们还是很高兴的。

“太后,也不知道苏姑娘做得诗怎么样?”上官慧壮着胆子行礼问。

李元楚眼神一下子变得幽暗起来,他漫不经心地瞄了一眼上官慧。

可惜得意的上官慧根本就没有看到了。

“是呀,太后,苏青青可是太后特许才参赛的,也不知道她做的怎么样?”宁小姐摇着嘴唇站起来。

又是针对她?苏青青不仅头疼,而且还气愤。她很想早点儿离开这要命的豪门宴会。再待下去说不准连小命都能丢了。

“皇祖母,你老人家可是说过了,无论苏青青作的诗怎么样,你都不能罚她。”景宁赶紧站起来抢先说。

“那是自然。”太后笑眯眯地回答,“看你心急的,来人将苏青青的诗句呈上来。”

“老臣并没有看到苏青青的诗句。”

“是呀,老臣这边也没有看到。”

两个个判官站起来一脸的诧异。

“老臣也没有看到呀?”

“怎么会呢?”太后、皇后面面相觑,诗句明明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交上去的,怎么就不见了。

“哎呀,在这儿。”郑大人懊恼地说,“都是本官不小心,怎么会掉在地上?”

“也是我们太不小心了,对不起苏青青。”郑御史第一个道歉,接着两外两位也表达了他们的歉意。

苏青青摆摆手客气的表达了自己不在意。

“读给哀家听听。”太后催促郑御史。

场上的小姐夫人们全等着看笑话,一个个竖起了耳朵听起来。官员们倒是没有特别的幸灾乐祸,一个小农女还不值得他们上心。

“怎么呢,郑御史?”皇上和太后迟迟没有听到郑御史的声音,却见到他双手颤抖拿着纸张,他们不仅脸色沉下来喝问。

“千古绝句呀,佳作,佳作。”郑御史激动地说。

“让我看看。”丞相一听忽的站起来,抢过纸张快速浏览起来。

“好好好。”一连三声好字脱口而出。

顿时在场的人都哗然了,让两个博学多才的人夸奖,这诗要多好呀?

“让我看看。”范太傅着急地伸出手。

“给,请太傅大人好好看看。”丞相一脸得意地将纸上递过去。只怕他那第一才女的孙女名号要改落在苏青青头上了。

“太傅,怎么样?”还没有看到诗句的皇上有些着急。

太傅有些傻傻地,长叹一声,“老臣不如她。”

此言一处,四周一片寂静。

这下子连李元楚和纪莫言都好奇地打量起苏青青来了。

苏青青躲在最后,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呈上。”皇上恼了。

郑御史赶紧将纸递给了过来的太监。

“满园花黄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赋白菊》”皇上一首读完,全场一片寂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