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184部分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84部分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内容的社会小说。作者通过温德尔一家,尤其是女主人公洛丽泰和她的几
个儿女的经历,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的命运,提出了美国当代城市生活中许


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提出了整个美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按照欧文的说法,
“整个底特律就是一出传奇戏剧,生活在该地的人命中注定要在这出传奇剧
中扮演角色。”与过去的年代相比,尽管他们有了汽车,电冰箱,电视机,
可他们的精神世界依然空虚迷惘,生活仍象一场永远圆不了的噩梦;他们挣
扎过,奋斗过,但对幸福还是可望而不可即;他们在社会的阶梯上不断地跌
倒,爬起来,又跌倒,最终只能成为不幸的牺牲者。这一切,都在读者心里
留下了一个找不到答案的疑问。洛丽泰的命运可谓老一辈人遭遇的缩影。她
在青春妙龄时与伯尼相爱,谁知一天晚上心上人竟死于自己的流氓哥哥的枪
口之下。后来,迫于淫威她只得嫁给了警察温得尔,然而大战的爆发,温德
尔的入伍,又彻底打碎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把三个孩子扶养成人,
她历尽千辛万苦,以至于沦落街头,出卖自己的肉体。好容易盼到战争结束,
刚刚从战场归来的丈夫又无端死于工厂事故之中。从此,苦难就象影子紧紧
追逐着她。洛丽泰虽然为人浮华浅薄,但她本性不坏,她一生渴求幸福,也
曾为之不懈地奋斗,可是三十年来生活带给她的又是什么呢?除了痛苦还是
痛苦。一再的打击使这个女人的心彻底地麻木了。我们看到,在本书的结尾,
她已经从三十年代一个憧憬美好未来的纯真少女蜕变成为六十年代挣扎在社
会最底层的一个孤独的老妇人。相比之下,洛丽泰的大儿子朱尔斯和大女儿
莫丽恩则是青年一代的代表。在他们身上已很少看到委屈求全的忍耐,更多
的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的钻营和抗争。他们不甘命运的任意摆布,
以自己微弱的力量与命运进行顽强地搏斗。然而,这只是一种无望的挣扎,
等待着他们的也是和老辈人同样的下场。于是,他们就以放浪形骸,玩世不
恭的消极方式来表示对现实的轻蔑。莫丽恩为了积攒一点钱以便离开这个庸
俗不堪的家庭,过一种安宁的生活,而不得不象其母亲一样沦为妓女。她后
来虽然进了夜大学,并同一个已有三个孩子的男人结婚,但她没有因此获得
幸福和爱情,自己反倒变得更加冷漠和自私。朱尔斯则很早就离开学校和家
庭,干过小偷,也做过各种低贱的工作,甚至被人用作医学实验的对象。他
凭借英俊的外表,赢得了许多女人的青睐,可他深爱的女友却在他病中离开
了他,最后竟想开枪射杀他。从此,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愤激心理,盲目地向
社会进行报复。这里,尤其发人深醒的是娜丁这个人物,从她所表现的那种
近乎于歇斯底里的疯狂和变态,使我们不禁意识到,当前西方社会的精神危
机已经达到何种严重的程度。因为小说探索的重点在于“我们这一代人”,
因此无论是朱尔斯、莫丽恩还是娜丁,他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和日后的前
途都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情绪。正如莫丽恩在写给她的老师的信中发
出的痛苦呼声:“。。我知道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因为它将一去不复返了。
但我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我已经麻木不仁了。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感到害怕,不仅仅是为我自己的前途而担忧,我还为整个世界的前途而担
忧。”在艺术上,作者着力探寻一种新的表现手法,除了采用剪辑式的结构
和跳跃行进的方式,在传统叙事过程中还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以挖掘
人物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此外,小说的语言晓畅明诀,比喻生动新颖,情节
线索貌似混乱,实则乱中有序,确是“心理现实主义”的一部典范作品。

(张锦)


欧文·肖富人,穷人(1970)

作者简介欧文·肖(1913—1984)美国作家。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1934 年从布鲁克林学院毕业后即从事文学创作。任《新共和》杂志的戏剧评
论员,随后到纽约大学讲授文学创作课。1942—1945 年在美国陆军服役,1951 
年以后长期居住在法国和瑞士。他的第一部剧作《埋葬死者》(1936)是用
表现主义手法写的以反战为主题的进步戏剧作品。肖还成功地创作了《文雅
的人》(1939),《儿子和士兵》(1944),《刺客》(1944)等剧本,同
时在《纽约人》等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他的第一部小说《幼狮》(1948)
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受称赞的战争小说之一,虽然在结构上显得有些粗
糙,但由于作者严肃的现实主义手法和赞美人类进步力量伟大精神的主题,
因而出版后颇为畅销。其它作品有《烦恼的空气》(1951),主要描写麦卡
锡法西斯主义统治时期美国人的困境和矛盾。《露西·克劳恩》(1956),
《另一个小镇的两个星期》(1960),《夏日的歌声》(1965),《拜占庭
的傍晚》(1973),《夜间工作》(1975),《山顶》(1979),《水上的
面包》(1981),《可以接收的损失》(1982)。其中1970 年出版的《富人,
穷人》及其续篇《乞丐,窃贼》(1977),被公认为肖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通过一家德国移民老少三代的遭遇,显示了从40 年代到70 年代末美国社会
的形形色色的矛盾。除了长篇小说外,肖还写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早年出版
的集子有《欢迎到城里来》(1941),《言不失信》(1946)和《混乱的信
念》(1950),《达克街的爱》(1965),1978 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五
十年》是肖自创作以来半个世纪里最优秀的短篇总汇。

内容概要1945 年时鲁道夫·乔达虚17 岁,正在读中学课程。他有一
个比他年长2 岁的姐姐和年幼1 岁的弟弟:格丽卿和托马斯。他们的父亲阿
克塞尔·乔达虚靠开面包店养活一家老小。

貌美年少的格丽卿已经开始在经济上为这个家庭尽力了:白天在傅伊兰
砖瓦厂担任打字员,傍晚去战时医院护理伤员。她并不想以姿色博得老板的
欢心,甚至都没想到老板会叫出她的姓名。但一次在皇家码头路遇时,她的
老板(也是菲利普港的头号大亨)西奥图·博伊兰拉她去吃饭。她平生第一
次喝醉了酒,身不由己地被带到博伊兰家睡了两小时。第二天她发现办公桌
上放着一枚信封,内装800 元钱,不久,她的行踪就被弟弟托马斯发觉了。

传来德军战败、第三帝国投降的消息,但对于乔达虚一家来说,战争结
束似乎没解决任何问题。托马斯放火烧了博伊兰家的十字架,阿克塞尔深知
此事败露后不堪设想的后果。于是动手打了儿子,给他一笔路费,将他赶到
了俄亥俄州的叔叔家;格丽卿在拒绝了博伊兰的“求婚”要求后被无情地赶
出工厂大门。她不愿呆在家里听母亲骂她“婊子”,就只身离家来到纽约,
在一家剧团找到了一个象征“女性的神秘”的角色:只要身着三点式游泳衣
在舞台上走三次,每晚便可挣60 元钱。同时,她选择了有妇之夫威利·艾博
特,与之同居。

托马斯刚到叔叔家还好,虽说不停地与表妹调情,与女佣克洛西德接触
频繁,但在加油站的工作还算卖力。谁知不久便惹了祸:把一对儿双胞胎姐
妹都弄成了大肚子,警察以强奸幼女罪拘留了他。阿克塞尔咬牙花了5000
元与姐俩的父亲通融了一番才将儿子保出——这样做完全是为了鲁道夫的前
途。他看准了只有鲁道夫才是乔达虚家族的希望,他不愿意鲁道夫为有一个


蹲监狱的弟弟而抬不起头来。

阿克塞尔为孩子们如此操心,老伴也跳出来凑热闹:她要求丈夫付给她
自结婚到现在20 多年间的补偿费3 万元,否则便从此拒绝与之同床。这天,
阿克塞尔独自一人驾船出海,一去未归,事后连尸体也没找到。

托马斯被保释后参加了一家拳击俱乐部,两年后他带着赚来的5000 元回
到菲利普港向父亲还债。然而,当年的家址现在成了一个超级市场,母亲和
哥哥的下落也没有打听到。

1950 年,鲁道夫从威特比学院毕业了。结束了4 年的大学生活,他决定
留在威特比镇上的百货商店任职,店主邓肯·考德伍德对他很器重。与他相
处5 年的女友朱丽对此强烈反对,他的选择成为他们分手的直接原因。4 年
后,鲁道夫已成了忙碌的襄理,正在发迹的青年企业家。这期间,朱丽嫁给
了别人,鲁道夫没去参加她的婚礼,但拍贺电时,泪水却涌了出来。

格丽卿为威利生了个男孩,取名比利。她当上妈妈后便离开了舞台,开
始撰写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论文章。

转眼比利已长到9 岁。这期间,格丽卿与鲁道夫时有来往,但他们都不
知道托马斯的行踪。一天,从《纽约日报》的体育专栏中发现了作为拳击选
手的托马斯的名字,于是姐弟俩赶到比赛现场去看托马斯。“为生存而斗殴”
是托马斯的性格所在。在残酷的较量中,托马斯终于将对手打败。在赛场的
休息间,姐弟三人见面了,他们不约而同的感觉是:“我们是一家人,我们
相互间都欠对方一些东西。”托马斯告诉鲁道夫和格丽卿,他结婚已经两年
多了,妻子黛丽莎为他生了个儿子,但他并不幸福,这桩婚姻至多还能维持
6 个月。其实不幸福的还有格丽卿,如果威利肯于将对比利的览护权让给她,
她会马上向威利提出离婚请求。鲁道夫答应帮姐姐这个忙。

比利14 岁那年,格丽卿又为他找了一个新爸爸——戏剧和电影导演科
林·伯克。比利很钦佩科林,但自从格丽卿嫁给他之后这孩子对母亲却不如
过去尊敬了。天有不测风云。当格丽卿尚未体味出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否幸福
时,科林便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了。

鲁道夫在人生体验上都迟于他的姐弟,他的心思都放在了扩大企业规模
上。经过努力,以考德伍德为总裁、鲁道夫任董事长的第西企业综合公司宣
告成立。此时,考德伍德女儿弗吉尼亚不停地向他发起爱情攻势,鲁道夫则
一直处于守势。他认为娶老板的女儿是一件平庸而危险的事。他选择了一位
名叫琼的姑娘,尽管他十分清楚这样做将会失去一笔为数相当可观的财富。
就在鲁道夫和琼到欧洲度蜜月之时,家乡拍来一封“母病危”的电报。

鲁道夫和托马斯相继赶回威特比,遗憾的是母亲已经在一小时前故去。
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很多,是鲁道夫的社会地位起了作用。托马斯已不干拳击
了,他买了一条船,取名“克洛西德”号,从事租游船业务。

科林死后格丽卿去了加利福尼亚,一面整理他的遗稿,一面选修研究生
的课程。后来在科林工作过的电影厂担任剪辑员。托马斯与黛丽莎分居后已
经好多年没有联系了,这期间黛丽莎改了名,并因在酒吧间拉客被拘留过2
次。托马斯是从1965 年的一本画报上得知她的近况的,他必须找到她领回儿
子威斯利并与她迅速办理离婚手续,并赶在这年的10 月前与船上的女佣凯特
结婚——因为凯特的预产期是10 月。

鲁道夫是靠考德伍德起家的。如今年方36 岁的鲁道夫决定脱离考德伍德
的公司,另就高职了:他要参加威特比市市长的竞选。《观察》杂志那篇题


为《十个不满40 的政治上有希望的人》的文章替鲁道夫说了不少好话,促成
了他在竞选中的获胜。他准备将年薪1 万元全部捐赠给慈善事业,在廉洁奉
公方面给市民树立一个榜样。

琼为鲁道夫生了个女孩:伊妮德。但当她第二次怀孕时却不慎小产了,
她很难过,从此不停地酗酒,并得了酒精中毒症。平时她一切正常,但两杯
酒下肚可就什么也不管了。一次,学生到市长家门前请愿,鲁道夫恰巧不在,
喝醉了酒的琼赤身裸体来到门口,被人拍了彩照,放大后挂在学校的教学楼
窗外。鲁道夫恼羞成怒,指派警察使用了催泪瓦斯,致使一个闹事者双目失
明。为此,鲁道夫受不住舆论的压力,不得不离开市长的宝座。比利已经到
了应征当兵的年龄,而格丽卿最害怕的是把孩子送到越南战场。她曾打电话
给鲁道夫请他关照一下,不料却得到了弟弟的拒绝。现在,是鲁道夫最后利
用职权的时候了——离任前他办的最后一件事是托人将比利安排在北约驻布
鲁塞尔的部队里。

更糟糕的是,琼的病情日益严重,一天晚间她竟趁人睡熟偷偷跑到红玫
瑰夜总会跳起了脱衣舞,并被一个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