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佳偶穿成 >

第98部分

佳偶穿成-第98部分

小说: 佳偶穿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娇容回娘家的时候没少抱怨。怪爹爹杨百成不考察清楚就匆忙给自己定了亲,如今,想反悔也是不成了,害了她一辈子。杨百成却是有口难言,他家世平凡,靠着刻苦攻读、意志顽强才在科举一途上搏了些功名,无奈家里没有余财去打点官场,又没有遇到贵人青睐。只能窝在京城没人知道的犄角旮旯里等着朝廷分派下来的差事,只是那差事遥遥无期罢了。就在他等了一年又一年渐渐心灰意冷之时,遇见了姚承明,姚承明掌管清水县三年任期已满,正好带着妻子儿女回京述职并探望岳父岳母,可谓是春风得意。功成名就。

看着那个和自己一起参加过会试的少年如今已是一县之尊,还是当朝吏部二把手沈启忠的乘龙快婿,他的前途不用猜也知道是无比光明了。杨百成不禁又羡又妒,还有些心酸和后悔。想他们第一次参加会试前,一起去拜访那时还只是吏部普通官员的沈启忠时,因为姚承明得到了沈启忠的青睐,自己还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地讽刺过姚承明,结果那一年姚承明上榜了,自己却落榜了,回家发愤苦读,三年之后才上了榜,姚承明却在翰林院学习结束准备到清水县当县令了。如今呢,人家马上又要高升了。自己还在苦苦地等着朝廷分派不知何年何月才会轮到自己头上的差事,自己与他之间的差别,注定要越来越大了!

不想再这么希望渺茫地等下去,杨百成找到了姚承明,向姚承明诚恳地道歉,并请求他帮自己向沈启忠推荐。希望可以早日分派到朝廷给的一份差事。姚承明还记得他,同为祥符郡出来的人,他还是有印象的,只是没想到杨百成混得如此潦倒,想到自己若不是得到了沈启忠的青眼,只怕混得也不比杨百成好哪里去,这官场,没人没钱是很难进去的,也很难往上升的。心有戚戚之下,姚承明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经过一番运作,杨百成不但分派了差事,还去了姚承明的家乡陈留县当县令。

杨百成自然感恩戴德,正愁不知如何报答姚承明时,得知曾在学业科考上资助过姚承明的姑姑姚氏正拜托他给唯一的儿子张绍武寻找一门合适的亲事,杨百成眼睛一亮,若是能和姚承明做了亲戚,这以后的官场之路还会难走吗?于是他兴高采烈地向姚承明推荐了自己的小女儿杨娇容,姚承明也想以后在官场上多个助力,就答应下来了,把杨家和杨娇容的情况写信给了姑姑姚氏,姚氏兴奋不已,对这门亲事满意的很,等到杨百成上任之后,他的家眷也随后跟来,两家就交换了庚帖,商量定亲的事,一年后就让杨娇容嫁入了张家。

如今女儿抱怨这门亲事不好,给她找的夫君不如意,他又能说些什么呢?到了陈留县之后,张世豪可是没少帮他的忙,还资助了他不少银钱,这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就算知道了他家儿子张绍武不成器、没出息,他也只能忍着了,女儿回来一次就劝说一次,让她安安生生地和张绍武过日子,别再吵闹不休、抱怨生气了,因为无论如何,他也不会让她和张绍武和离的!

丈夫指望不上了,杨娇容就想在孩子上面争回些面子,好在因为张绍英不在家,书玉嫁进张家快两年了还没有怀孕,正好给了她机会,她要先生下张家的第一个孙子!于是杨娇容想尽办法把张绍武拘在家里,不让他出去鬼混,可张绍武也是有少爷脾气的,一下被杨娇容管的那么紧,哪里还肯跟她生孩子,于是两人那个斗啊,让书玉看得不亦乐乎。

一直到书玉传出了喜讯,杨娇容才没那个心气再和张绍武斗了,她不再拘着张绍武了,张绍武倒是不嫌她烦了,想着她到底也是县令家的千金,不好太伤她的面子,就在房事上卖力起来,杨娇容也很快传出了喜讯,只是让她不满的是,书玉一举得男,她却生了个女娃,风头还是让书玉占了去,让她愤恨不已。后来她再次怀孕,生下了儿子张继辕,才算略胜一筹,因为书玉自生了儿子张继轩之后就一直没再怀孕,到现在还只是张继轩一个孩子。

想起与杨娇容的诸多恩怨,书玉心里明镜儿一般,只怕这又是杨娇容在背后撺掇,要张绍武出头与张绍英争一争了!

 一百四十五章 兄弟要齐心

书玉轻笑道:“我竟不知道绍武兄弟何时开始上进了?这番话让长辈们听见,难保不会对他刮目相看。你也不必如此烦恼,他想跟着去也不是说去就能去的,公公和二叔怎么说?”

张绍英叹口气,郁闷地说:“他这几年都没干过什么正经事,今天难得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显得很有责任很有担当似的,爹爹和二叔都被他打动了,说他好不容易知道浪子回头了,要给他个机会,看看他是不是能说到做到,就让我带他一块儿去祥符郡筹办新的镖局。我想拒绝都没借口拒绝了!”说完又嘟囔一句:“说是让他去帮我的忙,我看帮倒忙还差不多,别到时候什么正事都干不成,光去给他收拾烂摊子了!”

书玉看着张绍英郁闷的样子,不禁感到好笑:“我知道绍武一向不成器,可也不至于去了以后只会帮倒忙吧?至于你说的干不成正事光去给他收拾烂摊子的事也不一定就会发生吧?”

张绍英伸手轻轻拧了一下书玉的鼻子,故作严肃地说:“你官人我都活了几百年了,还能看不清绍武是个什么人吗?他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怎么,你竟然不相信我的眼光?!”

书玉忙抓住张绍英的手,让他不能再去拧自己的鼻子,嘴里还说着讨好的话:“官人,我怎么会不相信你的眼光呢?你是谁呀?在冥府你可是鼎鼎大名、英明神武的英巡差!我不信谁也不能不信你啊,对不对?”

张绍英看着书玉这副“谄媚”的样子。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一把抱住书玉,在书玉脸蛋上“吧唧”亲了一下,然后“哈哈哈哈”大笑起来。书玉反而郁闷了,在心里悄悄嘀咕:我不就说了几句讨好你的话嘛,要不要这么兴奋?

第二天,张家两房人都聚到了老太爷张震鸣的院子,屋子里济济一堂。打眼一看,大房的人数明显比二房少,只有张世杰、郑氏夫妇俩和张绍英、书玉,张继轩一家三口,而二房的人比大房多了快一倍,张世豪、姚氏夫妇和妾室冯氏,张绍武、杨娇容、张继珊、张继辕一家四口,还有冯氏所出的十五岁双胞胎兄妹张绍勇和张丽妍。

男人们坐在外面厅堂里,议论筹办新镖局的事;女人们坐在里面。陪着老夫人闲聊。看着二房热热闹闹的,而大房这边却相对有些冷清,老夫人孙氏对坐在她身边的郑氏说道:“我说大儿媳啊。你看你们大房。就这么几个人,你再看看老二家,现在都有多少人了?你们大房可要抓紧时间添人进口,别被二房给比下去了!”

坐在老夫人孙氏另外一边的姚氏听见老夫人的话,禁不住眉开眼笑,看着正和张继轩在一块儿玩球的大孙女张继珊。还有奶娘抱在怀里的大孙子张继辕,心里别提多得意了!儿子不去押镖也是有好处的,看看,这孩子不就比绍英家的多吗?

孙氏扫了一眼喜形于色的姚氏,又对郑氏说:“继轩都快三岁了吧。怎么大孙媳妇的身子还没动静?不行你带她去庙里上上香,求求送子观音。咱们张家家大业大的,你们大房只有继轩一个太单薄了,还得多几个兄弟姐妹帮衬他才行!”

听了老夫人的话,杨娇容面上不显,心里却有些不服气:“张家家大业大不假,可这家业也不全是大房的吧?还有我们二房的一份呢!再说继辕不是继轩的兄弟吗?长大后不能帮衬他吗?祖母说这话就明显带着偏心!不行,不能什么好事都让大房占去了,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让官人跟大哥去祥符郡,在新镖局里占一席之地,省得到了最后一点好处也拿不到,都便宜了大房!”

书玉满脸通红,祖母说这话是在埋怨自己生了继轩之后就不再给张家添孩子吗?可这怪不到自己头上吧!生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官人经常不在家,她一个人独守空房要是还能怀孕那才是出大事了呢!

郑氏也一脸尴尬,忙给老夫人孙氏解释:“婆婆,绍英家的身子没动静,还不是因为绍英经常出去押镖而不在家吗?现在绍英回来了,以后也不再经常往外跑了,我会催促他们的,婆婆不必着急。他们年纪轻,身子好,肯定很快会再有孩子的!”

孙氏点点头,算是认可了郑氏的解释,想了想,又说:“还有绍威,都快十九了,你们也不说给他定门亲事,整天跑得不见踪影,比他小两岁的丽婷都早早嫁人了,现在不是都怀孕了吗?你再看看绍勇和丽姸,他们可是也都定了亲,现在咱们张家孙子辈里就剩绍威一个人没着落了,你和老大可要抓点紧,赶紧给他定门亲事,不能再由着他胡闹下去了!”

郑氏连连称是,嘴里却有些发苦:前几年她就准备给绍威定亲,可绍威说他要先把功夫练好,等练好了再定,霍老镖师是他的师父,也说定亲早了会影响绍威,她就没再提这事;等绍威功夫练好了,他又说要先去江湖上闯荡闯荡,等回来以后再定,霍老镖师和张世杰也都支持他,她想让绍威定亲又怕绍威出去个三五年的不回来,耽误了人家姑娘,想着等等再说吧。现在这孩子一走就是一年,除了偶尔寄回家一封短信报个平安,根本不知道他去了哪儿,就是让他回来定亲也找不到人啊!

冯氏却是笑颜如花,儿子张绍勇越来越出息,已经开始跟着镖局里的镖师出去历练了,不仅能吃苦,还很会做人,镖局上上下下对绍勇的印象都不错,比姚氏所出的二少爷张绍武可有本事多了,官人也很重视绍勇,处处抬举他,连定亲的对象都是陈留县排名第一的徐家的女儿,虽然是徐家二房的次女,可也是嫡女,让冯氏感觉倍有面子;女儿张丽妍乖巧伶俐,长得也好,因为是二房唯一的女孩,所以很得官人的宠爱,官人在女儿长大后仔细挑选,给她定亲的对象也是陈留县的大户人家,何家长房的三儿子,虽然不能继承家里的财产,可他自己有志气,读书读得不错,现在还没有功名,可将来肯定有希望中举中进士的,到时女儿就是官太太,自己也是官老爷的岳母了,想想都觉得生活前景无比的美妙啊!

女人们这里是心思各异,男人们那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经过商议,张绍英提出开办新镖局的主张得到了张家男人们的一致同意,并商定由张绍英和张绍武负责,尽快赶去祥符郡,筹备一切准备事宜,等年后天气暖和了,道路不再结冰上冻了,新镖局就该开张了,所以他们二人要抓紧时间筹备,不能耽误。

老太爷张震鸣看着张绍英和张绍武两个孙子,他们都是二十出头,风华正茂,有朝气,有雄心,有激情,有冲劲,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可万事开头难,筹备新镖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方方面面要做的事情很多,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圆满地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毕竟他们还太年轻,在为人处事方面还不够老到、不够有经验。

抚了抚胸前的长须,老太爷张震鸣语重心长地教导两个孙子:“俗语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们兄弟如今要一起筹备咱们的新镖局,一定要齐心协力,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就明着说清楚,千万不要藏着掖着,时间长了再闹矛盾、斗心眼,那样可是什么事也干不成,所以你们兄弟一定要齐心!

当然遇事你们兄弟也要多商量,绍英你是大哥,而且已经历练出来了,这个主意又是你想出来的,具体怎么做你心中肯定有谱,你就负责全局。绍武你以前虽然没做过这种事,但你头脑灵活,善于和那些官府的人还有街面上的人打交道,你到了祥符郡以后负责协助你大哥,帮你大哥把方方面面的关系打理好,争取让咱们的新镖局早日筹备好,早日开门做生意。等到新镖局开张的那一天,祖父我亲自去祥符郡,给你们俩摆庆功酒!”

张绍英和张绍武听了祖父的一席话,不由得热血沸腾,气势高昂地齐声回答:“祖父放心,孙儿一定不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让咱们的新镖局尽快筹备好、尽快开张,祖父您就在家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张震鸣满意地拍了拍两人结实的肩膀,欣慰地说:“好!好!不愧是我张家的儿孙,有志气!有出息!祖父以你们为荣!”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张世杰和张世豪对视一眼,也跟着笑了起来,儿子有出息,当爹爹的自然更高兴了,一时间,厅堂里笑声不断,惊动了后面各怀心事的女人们,她们纷纷走出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百四十六章 临行细准备(一)

老太爷笑着把他们商量的结果说给了家里的女人们知道,一时间,屋里的欢声笑语更多了。

郑氏走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