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公主之道 作者:南枝(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1-22正文完结) >

第32部分

公主之道 作者:南枝(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1-22正文完结)-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宁不觉得北齐有安好心。
  而且,她也没有任何一点要嫁给萧祐的意愿。
  不说她已经和慕昭有约,就说没有,她也不想嫁给一个好色的色鬼,再说,这个色鬼已经有后宫佳丽三千了。
  长宁不觉得皇帝会答应北齐,所以她一时并没有着急,除了眼中带着一些恼怒外,神色已经恢复了从容平静,站在那里并没有动。
  反而是皇帝,他侧了侧身体,似乎是想要听一下长宁的意思。
  但长宁并没有发出声音。
  皇帝说道:“天下皆知,长宁乃是朕最心爱的掌珠,萧祐想要娶她,没有诚意可不成。”
  长宁听皇帝这么一说,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大约是要北齐拿土地来换,而北齐怎么可能愿意用土地换一个女人回去,她的唇边带起了一丝讥嘲,但很快隐没不见。
  皇甫昇也不知道听没有听出来皇帝的潜台词,一脸诚恳地询问:“不知陛下所言诚意是指什么?吾皇遣臣前来提亲,便是诚意。”
  皇帝笑了起来,说道:“朕疼爱长宁比太子更甚,萧祐小子认为派个牙将前来提亲,便是诚意?若要求娶朕的公主,他是否敢亲自前来,许朕淮水北岸数周之地。”
  皇甫昇也笑了起来,说道:“陛下将大公主嫁往西梁时,可并未有如此要求。难道大周认为,北齐不如西梁。”
  皇帝一下子就生气了,手在龙椅扶手上拍了一巴掌,脸色变红,身体又有些颤抖,怒道:“皇甫小儿,你这是什么意思!长宁乃朕嫡女,萧祐认为,他派个牙将前来,朕就必会嫁出朕的掌珠。”
  长宁看皇帝发怒,要是急怒攻心,可能就会引发旧疾,要是一时间气塞胸闷,又大病一场,那就糟糕了,而分明皇甫昇是在故意激怒皇帝。
  长宁看皇帝扶着龙椅的手在不断发抖,只得从帘子后面赶紧悄无声息地走了出来,站在了皇帝的身边,手轻轻覆着皇帝的手,然后把他的手握住了一会儿,又凑到他的身边轻声和他说道:“父皇,不要生气,那皇甫将军不过是在故意激怒咱们而已。您的身体要紧。”
  皇帝当然知道皇甫昇的用意,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长宁轻柔的声音才让他稍稍好了一点。
  长宁看皇帝没有太过生气了,这才站直了身体,站在皇帝旁边。
  因前朝宦官弄权之事,大周朝宫中宦官少,宫女多,皇帝的身边站个宫女便不显得奇怪。
  不过这个宫女小小年纪,便神色从容镇定,自有一股威仪淡定之色。
  再者,这个宫女面容姣好,眉目乌黑如墨,肤如凝脂,唇色嫣红好若桃花落于雪上,气质端庄,那双深沉的眼睛又因眼尾上翘而自带媚色,实在是位难得一见的美人。
  因皇帝宝座在高高的七层台阶之上,大臣们不敢抬头直视皇帝,自然不会看到长宁公主,但皇甫昇却没有顾忌,抬了头直面皇帝,于是既看到了宫女让皇帝的情绪被安抚的情景,又看到了宫女站直之后的容貌。
  以皇甫昇的才知,看这个宫女的气质神态长相,又根据京中的流言,说长宁公主深受皇帝喜爱,甚至让她为他阅读奏章和代批奏章,他便可以判断,这个小宫女,就该是大周皇帝捧在手心里疼爱的长宁公主了。
  见到她,皇甫昇便想,的确是名不虚传,的确是位美人,而不是因她是公主,外界妄传的。
  长宁看皇帝无事之后,很快就退到了帘子后面去,继续在帘子后面站着。
  皇甫昇看激怒不了皇帝了,便说:“吾皇以皇后之位虚待贵长宁公主,这如何不是诚意。要以北齐土地换公主,臣可无法答允陛下,若是答允,那便是北齐的大罪人了。也无法回国面见吾皇。”
  皇帝于是说道:“如此,你便休提此事了。”
  皇甫昇的第一次觐见大周皇帝,便闹了个很不愉快,不过他似乎并不觉得受挫,之后几日,反而想在西都好好游玩一番。
  皇帝专门派了人去接待他,也是监视他。
  随即,皇帝还设了一个宴会招待他,不知道是不是皇甫昇的活动,亦或是有些大臣本就有其意,倒有大臣到皇帝面前来劝他,说:“北齐皇帝萧祐乃盖世英才,皇上您也曾对他交口称赞,长宁公主嫁为萧祐皇后,也是美人配英雄,如何不好!再者,长宁公主嫁了萧祐,皇上便是北齐的丈人,我大周也是北齐的丈人了。”
  不只是一个大臣这般劝说皇帝,而是有不少大臣都有这个意思。
  皇帝开始并无表示,之后便怀疑这些大臣是不是收受了皇甫昇什么好处,就有些恼怒,有几个大臣便被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这些事,长宁也有渠道知道。
  之后便到皇帝跟前劝说他:“此次皇甫昇前来西都,打着想要求娶公主的旗号,说不得是想离心父皇您和大臣,其心可诛,父皇您万万不要受他的激。”
  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要控制住脾气又是另一回事了。
  虽然皇帝表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恼怒不已,所以身体又有些不好。
  所以之后皇帝再也没有召见过皇甫昇,而是受命太子去招待了皇甫昇两次,因皇甫昇前来便是要替北齐皇帝萧祐求娶长宁,所以他对皇甫昇也并没有任何好感,待他非常冷淡,只是尽了地主之谊罢了。
  在几天之后,太子就禀报皇帝,说要送走皇甫昇。
  皇帝道:“赶紧把他赶回去,派兵一路护送,莫要让他们在大周境内多逗留。”
  太子受命而行,就把皇甫昇送走了。
  皇甫昇回到北齐,便直接回了北齐国都东京,觐见了皇帝萧祐。
  萧祐年仅三十二岁,他二十多岁登上帝位,一直南征北战,虽不能说是每战必胜,但也是胜多败少,将一向骄狂的鞑靼也打得不敢南下了,所以,他自己也未免骄傲狂妄。
  皇甫昇将在西都的见闻和觐见大周皇帝的事情说了,道:“那位宫女,应当确为长宁公主所扮,的确是位不可多得的美人,但要说有倾国之色,也只是妄传罢了。大周皇帝一直身体不妥,依臣所见,的确是身有重病,只是不知何时归西。太子则是过分温润,稍显弱势了。而杨贵妃所生之子简王,倒是傲气十足,杨家也蠢蠢欲动,似有想扶持简王之意。只要大周皇帝一死,依臣看,大周便不足为虑,陛下尽可长驱直入,将大周纳入北齐。”
  作者有话要说:郑重提醒,本文男主是慕昭,不要站错CP。

☆、第42章

  第二十章
  启元三十八年;十月下旬。
  北齐借口大周拒婚之事;亲征大周,主力猛攻濠州,想从濠州打开口子,进而占领泗州和泰州;然后对寿州形成包围之势;将寿州拿下。
  驻守寿州的乃是大周的老将慕靖;慕老将军一生征战;攻守皆能,北齐的数位将军都在寿州吃过大亏;此次萧祐亲征,便是想拿下寿州。
  在他认为,只要拿下扼守南北的重镇寿州;击败慕家精兵,那要攻下大周便是指日可待。
  北齐大军进犯濠州,此事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京中。
  回京传信的士兵,被皇帝召到了崇政殿,他跪在大殿之中,将濠州的情况仔细讲了一遍。
  濠州的守将叫王崇华,其父王权本乃是一员十分有名的猛将,深受皇帝的重用和信任,不过他在数年前便病死了,其位便由其子王崇华接任,据说王崇华也精通用兵,但能不能比得上其父,便不好说了。
  濠州城内只有兵勇三万,王崇华面对北齐号称的四十万大军,根本无力招架,只得在城中坚守不出,然后马上派人进京上报军情,并向周围求援。
  长宁就站在帘子后面,将前线情况听得一清二楚。
  她没有上过战场,所以即使对此事有所看法,也只是纸上谈兵。
  她现在要看的是皇帝要怎么做。
  皇帝要大臣们各自发表意见。
  于是便有人说,萧祐善战,北齐骑兵十分厉害,一旦攻破濠州,度过淮河,一路南下,大周恐怕难以抵挡。
  既然萧祐想求娶公主,为何不将公主嫁过去,这样,保两国数十年安宁,便是天下苍生、大周百姓之福。
  皇帝是不服输的人,听到这种言论,当然十分不高兴。
  当年和西梁联姻,那是因为两国都不想打了,而且西梁国君没有什么野心,现在和北齐的事,很显然和西梁不可同日而语。
  站在长宁旁边的太监刘庆看了公主一眼,他以为公主定会震怒非常,没想到长宁一脸深沉平静,实在看不出她在想什么。
  刘庆不免为公主的这份镇定感到佩服,心想难怪皇帝会这般喜欢她。
  皇帝不高兴,便斥责道:“还未一较高下,便认定大周不是北齐对手?让朕拿女儿去求和?荒唐!只会出这般懦弱的主意,朕要你何用!”
  被骂的大臣不敢说话了,只得赶紧跪下。
  看皇帝是不可能同北齐求和的,另外的大臣当然不会继续触皇帝的霉头,于是便开始说应该派什么人去解濠州之围的事情。
  如此一番商讨,商量了一下午也没有一个定论。
  皇帝自己已经有了主意,说道:“既然北齐的萧祐亲征,朕遥在京城,不便指挥,朕决定亲征,和他一较高下。”
  皇帝此言一出,便有数人出来反对,说皇帝不便前去犯险,不仅如此,皇帝身体不好,亲征于他的身体不利。
  大臣越拿皇帝的身体说事,皇帝越是坚持己见,说道:“朕从四岁便举刀,一生征战,此时却不能亲自同那萧祐小儿对战了?”
  皇帝主意已定,谁也反对不了。
  从之前大臣举荐大将前往濠州驰援,皇帝都没有应,宁宁便知道皇帝是想亲征了。
  皇帝御驾亲征,太子京中监国,皇帝又点名了不少文武大臣随行。
  皇帝召集军队,有二十多万人,不过号称有六十万,往寿州而行。
  皇帝亲征,身边追随的人不少,还有不少宫女太监随行,只是没让后妃伴驾而已,在皇帝出发前,长宁便到皇帝跟前要求随行。
  皇帝最初并不愿意,不过长宁总有办法让他答应。
  便说,当初静安长公主,便曾上过战场,她又为何不可呢;再说,皇帝身体不好,身边需要人伺候,而且需要人为他读奏章和代他写字,自己跟在他的身边,便可以代劳很多事。
  皇帝还是不允,长宁只好说:“虽然北齐狼子野心,不过是借大周拒婚之名南下,但到底是借了大周拒婚之事,天下人认为我不愿嫁,故而才让北齐攻伐大周,污了我的名声,父皇,我是必要随行的,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大周的公主,绝不是一个懦夫。”
  皇帝最后是被长宁缠得不行了,才答应了他伴驾随行。
  除了长宁伴驾,简王也被皇帝点名跟随了。
  皇帝手下干将不少,一路急行,在十一月中旬便到达了寿州。
  寿州和濠州相隔很近,在皇帝北上之时,濠州大将王崇华一直坚守濠州城,萧祐将濠州城围困数重,又派兵不断攻城,但效果不大,一直攻不下,而寿州守将慕靖,又出兵骚扰攻击北齐大军,数次击杀北齐军千人,而泗州城也派人骚扰北齐大军,每次都出奇兵,杀掉北齐军数百人。
  寿州和泗州兵力有限,又要坚守自己的城池,是以并不能解濠州之围,只待朝廷的驰援。
  皇帝亲征,让前线士兵士气大震。
  到寿州之后,皇帝便派了数员大将刘知元、慕成英等领八万兵马前去解濠州之围。
  又派兵从正阳过淮河,攻击北齐颍州。
  北方要比西都冷很多,此时已经十一月,淮河已经有结冰现象,长宁穿着裘衣依然觉得冷。
  皇帝的房中烧着暖炉,长宁在其中为他整理各军中的奏报。
  也许是受了冷,皇帝的旧疾又犯了,完全不能走路,只能躺在床上,或者坐在椅中由人抬着走。
  派往濠州的大军因为惧怕北齐的数十万大军,所以并没有同北齐大军直接交战,而是在外先筑了厚壁堡垒,将北齐大军阻在其中。
  在十一月下旬,两军才展开大规模的战斗。
  即使远在寿州,长宁也觉得似乎听到了厮杀的声音。
  两边皆是精兵良将,又是皇帝亲征,于是一时间又僵持不下。
  十二月。
  天气越发冷下来。
  淮河两岸已经下了几场雪了,不过因雪小,淮河上只是有浮冰形成,要河流冻结,却是不行,上一次淮河冻结,还是数百年前的事情了。
  长宁在帘子处从宫女的手中接过了托着药碗的托盘,进了皇帝的卧室里来。
  皇帝靠坐在床头,身上盖着被子,慕老将军坐在椅子上和他说这场战争的形势。
  皇帝是有些沮丧的,说:“朕老了,你也老了,但萧谦生了一个好儿子,萧祐还年轻。朕的太子,不堪大用,不堪大用。”
  皇帝因为身体不好,这次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