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青山绿水人家 >

第11部分

青山绿水人家-第11部分

小说: 青山绿水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大伯一家,五丫就想起了不“受宠”的另外一群人:大姐、二姐照顾生病的高杨堂哥;三姐、四姐则陪着还有些惊慌失措的高菊、高柳堂姐;娘、四婶和小姑烧水煮饭。
曾经她还奇怪,为什么二伯家的孩子会有大名?问了之后,才知道是二伯请了一个摆摊写字的老秀才取的。唉,她也好想有个名字啊!(不要理会五丫小盆友的无病呻吟,咱们言归正传。)
见人都到齐,高守财清了清喉咙,向商秀才一方微微颌首,又有意无意地瞟了眼不请自来的楮大夫,缓缓说道:
“人大分家,树大分枝。咱们高家也到了该分的时候了。今日特地请来秀才老爷、村长以及咱们高家的长辈,是要你们帮着做个见证。我一是准备分家析产,把大成和大牛俩兄弟从这个家分出去。二就是要将高大山这个孽子净身出户、逐出家门。以后生养死葬,和他再无关系,死后,也不准他披麻戴孝,从此恩断义绝。”
这两个决定一说,高大山等人听得匪夷所思,高元举夫妻一脸震惊,商秀才一行却是怔愣之余有些意外。显然,他们只是从高元举口中知道了他爹要清理门户这件事,但他们却不知道要清理的对象竟然是高大山,而同时还要让老二、老三析产分家。
高元举欲言又止,见他爹偷偷朝他递了个眼色,他马上按兵不动了。
商秀才与村长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高守财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为什么给儿子分家,会有两种不同的分法?这高家老三又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逼着高守财不得不用逐出家门的方法来解决?
当然,他们只是来做个见证,哪有资格提出疑问?但他们不提,自有人提。楮大夫慢慢站起来,向着在座的商秀才和村长一行拱了拱手,转向高守财开口说道:“我有一问,想请教老爷子,不知当问不当问?”
高守财见是楮大夫发问,脸色有些难看,但他还是憋着口气回道:“楮大夫客气了,请说!”
“不知大山兄弟究竟犯了何事,竟让您老选择如此决绝的做法?”
高守财听到楮大夫暗指他做法绝情,心里恨极,但脸上却表现出一副愤怒、悲怆、失望的样子,语带哽咽地说道:“老二在镇上贪墨了东家的银钱,被抓了现行,现在欠下巨额债务,不仅不思悔改,勇担责任,还让老三回来帮他逼迫我们老俩口拿出养老钱替他还债。老三不但不劝诫兄长,体谅爹娘,还助纣为虐,步步紧逼。见我不答应,老三还口口声声说‘以后就算讨饭,也不再认我这老父’。老四也在老三的蛊惑下,与他坑壑一气。你说,这种忤逆不孝、丧失人伦、道德败坏的儿子,难道不该将他逐出家门吗?”
楮大夫被高守财一番话说得是哑口无言,一口气堵在那,上下去也下不来。就拿他先前刚进门时听到的那些对话来说,他相信事情绝不是像高老爷子说的这样。但这毕竟是高家的家务事,哪有他这个外人置喙的余地?再说,刚才提出那个问题就已经是僭越的行为,如果继续下去,不但不能帮到大山兄弟,还会害得他更为老爷子所不喜。看着因“子不言父过”而沉默不语的高大山,他为这位老弟感到不值的同时也只得作罢。
而五丫看着爷爷红口白牙、歪曲事实地痛批爹时,那副义正言辞、口若悬河的样子,就觉得心里腻歪极了。这一番话说得真是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简直让闻者流泪,听者伤心,连她都快要潸然泪下。当然,她的泪是为了那素未谋面的二伯以及自己的亲亲老爹还有憨厚的四叔而流下的心疼的泪水。唉,他们有这样的爹还不如没有呢!
高大山面容平和,不见丝毫反应,仿佛默认了高守财的话。因为,对于他爹的弄虚作假、指鹿为马,他已近乎麻木。他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心如死灰,说再多做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沉默是金,时间终会证明谎言的真实!他还想,如果二哥在这里,也会像他一样,心灰意冷,恨不得自己从未出生过吧!
高守财的口才也确实了得,一席话让商秀才一行都露出同情、不忿之色,还纷纷指责起高大山的不孝和忤逆。但同时他们又劝高守财,父子之间没有隔夜仇,再怎么样,也还不到恩断义绝、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啊!
奈何高守财一意孤行,态度极其坚决,说不这样,日子就没办法过下去。这让商秀才他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毕竟,他们只是受人所托,那就应该忠人之事。于是,在大家都没有了异议的情况下,分家一事风风火火地开始了。
因高守财有言在先,高大山一家属于净身出户,所以他半分财产都不会得到。那么,现在要说的就是高大成与高大牛的析产问题。
为了在商秀才一行面前留个公道明理的好印象,高守财提出,他会将所有该分得的东西都折算成银两给大成和大牛兄弟二人,末了还说:“这些银钱虽然杯水车薪,但也正是你二人目前最需要的,不是吗?”(不气死你也要寒碜死你,什么人哪这是?)可是,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最后的结果算下来,高大成与高大牛虽然没有净身出户,但也与此相差无几。(典型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为什么会认为他们与净身出户无异?因为房子是破旧的土胚房,自己搭建而成,折算下来值纹银二两。田地统共十亩,都是些孬地,高守财直接就分给两兄弟每人两亩,折合纹银四两。农具一套,已钝得无法再用,没法折算。十只鸡、两头猪不好分,等到年底杀鸡宰猪时分给两兄弟一些肉就行。家里存银二十两整,两兄弟每人得银四两。于是,这样算下来,高大成与高大牛每家得纹银总数十两整。
这些是他们该得到的,但还有他们该付出的。
柳氏提出,虽然分了家,但这赡养费不能不给;逢年过节的节礼、该孝敬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少;还有小女儿二妞出嫁时,每家也要拿出份子钱。对于这些正当理由,高大牛毫无异议,万氏也是满口答应。
但在说到赡养费的多少,节礼、份子钱的厚薄时,柳氏狮子大开口,要他们每家每年出二两银子的养老钱;过节时,两个老人一人一身新衣,一条猪肉一只鸡;份子钱每家拿个二十两就好。
这些条件让五丫听得只翻白眼:这个奶奶是吸血鬼投胎吧!她怎么好意思张这个口的?


第十六章:余风绕绕
更新时间20131022 15:13:13  字数:3168

 直到这时,五丫才明白奶奶先前脸上的那丝异色是怎么回事?爷爷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分家决定?
原来,以柳氏小气精明的性格,她在心里很是权衡利弊了一番:若由着老头子将三个儿子都净身出户,那他们老俩口的赡养费谁给?地谁种?二妞的嫁妆谁出?承祖的束脩又怎么办呢?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早就看不顺眼的三儿子一家踢出门,让二儿子、四儿子析产分家。那样,既不用提心吊胆地担心债主找到他们头上,又有人负担他们今后的日常生活,岂不是两全其美、一举数得?
柳氏的小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但她没想到,她开出的条件却让听过之后的高大牛严辞拒绝,万氏直接无视。商秀才等人更是低头无语,面现异色。
高大山此时也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冷笑一声说道:“娘,您这不是开玩笑吗?他们两家头上还顶着几百两银子的债务,哪还有余钱去支付您老说的这些费用?”
“给老娘闭上你那张臭嘴!这屋里现在哪有你插嘴的份儿?要知道,你很快就不是我们老高家的人了。再说,我这是正当的要求,他们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柳氏的胡搅蛮缠这次没有见效,高大牛与万氏咬紧牙关,丝毫也不妥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一旦松口,将后患无穷。于是,这边不松口,那边不答应,气氛就一直僵持不下。
后来,商秀才、村长等人见柳氏要求得实在有些过分,他们都看不下去了,才劝说道:“不如各自退一步,今后每年每家一两银子的养老钱;节礼就一人一身新衣,再拿一条猪肉;二妞出嫁时每家十两银子。你们看怎么样?”
柳氏本还不干,但高守财在一旁铆劲儿的给她使眼色。没办法,她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罢了休。商秀才一行也看到老两口之间打的机锋,但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已经有些筋疲力尽之感,只想让分家一事快点结束,让他们能“功成身退”。
万氏听了村长他们的劝说后,却是“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声嘶力竭地说道:“不是我们不愿意奉养二老,而是我们现在本就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如今,还不知道当家的怎么样?他是不是已经被送进了大牢?所以,求二老再体恤体恤,让我们每年出五百钱的赡养费,节礼一人一身新衣,二妞出嫁五两银子的份子钱。可不可行?”
柳氏一听,顿时便要发作,高守财也是一脸不虞,但他按捺住情绪,先是瞪了一眼柳氏,接着又暗示柳氏看一眼商秀才等人,然后才温和地对万氏说道:“老二媳妇这是做什么?有难处就提出来好好商量商量,怎么还下跪了呢?快起来吧!你都如此作为了,如果我们不答应,岂不是显得太不近人情?哦,还有老四,你有没有什么要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吗?”一番说得不阴不阳,别扭之极。
高大牛听到问他,一声不吭,只是点了点头。气得高守财是青筋直蹦,闷得吐血,但他因顾忌在场的商秀才一行,只好死撑着,不让自己露出一丝异样。
五丫看得心里快要笑抽了:这可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落牙齿和血吞呀!没想到,老爷子也有吃暗亏的时候!二伯娘、四叔真是好样的!^_^
于是,在老俩口不得不当着商秀才等人的面,忍痛做出让步后,终于到了分家的重头戏: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高守财先是当着大家的面,将高大山的名字从家谱上划去,又消掉高大山、高大成、高大牛在这个家的户籍,然后才在两份分家凭证上签了字画了押。等商秀才一行作为证人也纷纷在凭证上摁了手印并签了大名后,他就将其中一份给高大牛,另一份交由万氏收执。至此,分家大戏圆满落幕。
一应事宜办好,天色已很暗了,大家都饿得是饥肠辘辘。高守财连声吩咐高二妞摆饭上桌,一边对商秀才等人说道:“略备薄酒,不成敬意,请!”
商秀才文绉绉的替众人回道:“老爷子太客气了,我等就却之不恭了。不如,让令郎们都上桌,算是吃顿散伙饭,如何?”
高守财听后,本不想驳了商秀才的面子,但他对高大山与高大牛充满了厌恶与不喜,实在是不愿与他们同桌而食,便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秀才老爷的意思老头子明白,奈何大山与大牛伤老夫太深,我…我…!”
村长听音辨色,连忙说道:“这吃饭只是个形式而已,不吃也无所谓。呵呵,高老哥,秀才老爷,请!”一句话替高守财解了围,也化去了商秀才的尴尬。
高守财借坡下驴,正准备抬脚向饭桌走去时,楮大夫走到他面前,拱了拱手,平静地说道:“老爷子,昱还有病人未看,先走一步,这诊费…?”
高守财示意高元举将商秀才等人先带去入席,一转身便脸色不善地盯着楮大夫,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多谢楮大夫来为我孙儿看病,诊费在此。不过,您是大夫,应该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希望楮大夫做事当心一些才是!”
明知是冷嘲热讽,但楮大夫依旧面不改色,惦了惦手里明显少给了许多的诊费,意有所指地说道:“谢老爷子教诲,昱谨记,但世人也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老爷子以为如何?呵呵,天色已晚,告辞!”
“好走,不送!”
因双方特意将音量放低,所以两人的唇枪舌剑自是无人知晓。而像堂屋里那样热闹的场合,本来就没有高大山三家的份儿,更何况他们现在是分家的分家,被逐的被逐。
所以,高大山与高大牛两兄弟在向楮大夫致谢并亲自送他出门后,就马不停蹄地忙着打包行李,准备搬离高家小院儿。只因柳氏已下了最后通牒:“房子是我花钱买下了的,你们已没有资格住在这儿,要住也可以,那就交租钱,没有?趁早滚蛋!不要脸的贱胚子!呸!”
既然“房主”都开骂赶人了,不说‘人要脸,树要皮’;怎么也要‘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吧!
于是大家忙忙碌碌、动作迅速,很快就将家里有用的东西打包好。为什么这么快呢?事实是,几件换洗的补丁衣服、几床破旧的棉被、几样脏烂的家具,这就是五丫他们的全部身家。
而二房、四房更干脆,本来是身无分文,家无恒产,现在起码兜里还有了九两纹银,终归不用去乞讨度日。
(有人会问:“算错了吧?不是应该十两银子吗?”
“笨蛋!那柳氏怎么会放过今年的赡养费和节礼费不要呢?否则,她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