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青山绿水人家 >

第142部分

青山绿水人家-第142部分

小说: 青山绿水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了姑娘。对了,黄桃嫁给来福后,她就不会回府里当差了吗?您准备就让他们夫妻俩管理庄子吗?”飞狐答应后又问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高青点点头:“嗯,暂时如此打算。不过最终他们都要作为我的陪房随我出嫁,到时管理我名下的一些产业。”转过头望向夏澜,说出了自己和南宫睿的打算:“澜姐姐,等阿睿回京后,他就准备上门正式提亲了。我跟他打算成亲后就回大青山,过自由自在的日子,你想不想和我们一起?”

本有些昏昏欲睡的夏澜“刷”的睁开眼,炯炯有神的朝高青看来,惊喜的开口:“当真?你不骗我?若那样,我当然要跟你们一起走。”

好笑的摸摸夏澜红润的脸蛋,高青笑嘻嘻的说道:“果真以及肯定,那咱们就这么说定啰?到时一起回大青山。”

“好!”夏澜满口答应。

马车到达庄子的时候,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鞭炮齐鸣,热闹极了。隔着老远,高青就吩咐赶车的老李头停止前进,小心翼翼的扶着夏澜从马车里出来,站在远处看着眼前喜气洋洋的场面。

只见来福一袭红袍,精神抖擞,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正在招呼前来贺喜的宾客。高青发现,好像庄子附近的农户都来了,大家脸上全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心神一荡,不由自主的跟着会心一笑,老百姓们今年获得了大丰收,过上了红火的日子,看来皇帝韩文谦功不可没呀!

石榴和周杏今日没有跟在高青身边,而是早早来到庄子上进行帮忙。石榴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站在远处,正朝这边张望的高青一行。她乐呵呵的跑到高青面前,喜不自胜的说道:“您来了怎么不进去?也好让来福和黄桃姐再给您磕几个头呀!若不是您,他们怎么会有如今的好日子过?”

用手指戳了戳石榴的脑门儿,高青责道:“你这跳脱的性子真令我伤脑筋,也不知道将来便宜哪个去?他们昨天就已经谢过恩、磕过头了,今天又磕算怎么回事儿?再说,他们自己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跟我有什么关系?今日的主角是来福和黄桃,我呀,就是想来看看热闹,可不是来喧宾夺主的,你就少出馊主意吧!”

石榴讪讪的不再多言,又因高青连番催促她去帮忙,她只好噘着嘴回到庄子里。因她的一番动作,已有不少人看到了衣着华丽,气质矜贵的高青和夏澜。高青暗叹一声“可惜”,制止了想前来行礼的来福,又看了会儿热闹,等到回转的飞狐,她便扶着夏澜上了马车,朝来路走去。

拍拍被寒风吹得冷冰冰的脸蛋,夏澜一边喝着热水,一边调侃高青:“你这算哪门子看热闹?远远的看一眼,吹点冷风就算完,还不如不来呢!”

给了夏澜一个眼刀,高青毫不示弱:“要不是考虑到你,我至于晃这么一下就打道回府吗?要是你真有了什么闪失,你家那个‘老婆奴’不把我大卸八块,我就把名字倒过来写,哼!”

正在这时,赶车的老李头突然急急勒住缰绳,“吁”停马,惊喜的朝高青喊道:“姑娘,您快出来看看,那是不是二老爷、王老爷他们?”

高青“嚯”的推开车门,掀起车帘,站到车辕处,举目远眺。近了,近了,定睛一看,呀!还真叫老李头说着了,那骑着高头大马护着两辆马车前行的不是高大成、王存银他们还是谁?不顾形象的尖叫一声,高青迅速跳下马车,朝他们迎了上去。

在路上偶遇,又是亲人相见,不可置信中更有浓浓的喜悦和思念。高青喜极而泣,高大成、万氏、王存银、白氏同样笑得眼泪直流。

高青含着热泪一一叫道:“二伯、二伯娘、干爹、干娘,青儿好想您们,您们会来,青儿真是太高兴了!”

万氏一把抱住高青,捧起她的脸细细端详个遍,笑着说道:“咱们的青儿长大了,长高了,也长得更漂亮了。二伯娘也好想你和你娘他们,这不,你二伯说准备来京城做生意,所以就收拾收拾立刻上路,趁过年之前赶到京城,咱们也可团团圆圆的过个热闹年。”

高青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神情激动的高大成和王存银,见他们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她“哈哈”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这样一来,咱们大家又在京城聚首了,还能开铺子、做生意,赚它个盆满钵满!瞧我,净顾着高兴,差点忘了咱们这是在外面,天寒地冻的,二伯娘、干娘,咱们快上车吧!嘻嘻,若是我娘知道您们也来了京城,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走,回家!”话毕,不由分说的爬上万氏她们所坐的马车,“得儿得儿”的朝家里行去。

一进车里,高青就毫不犹豫的躺到万氏和白氏的中间,舒服的嫣然一笑,问道:“家里一切都好吗?您们过得怎么样?算来,我已有三年没见过您们了,还真是想得紧啊!四叔他们过得如何?高椿呢?他没有跟着来吗?”

万氏轻轻摩挲着高青柔软的发丝,笑着说道:“一个一个问好不好?二伯娘和干娘都快应接不瑕了!自从皇上登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咱们怎么会过得不好?你也知道你有三年没见过我们了啊?也不想着回梁州看看,真是个小没良心的!你四叔他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是再好也没有。高椿准备开年再进京,到时同高柏、高槐一起下场。”

 第二百零八章 发作了?

“是吗?太好了!如果他们都能高中,岂不是成了高家一门三俊杰吗?嘻嘻!”高青娇笑道,神情中充满了希望和自豪。

白氏微微一笑:“加上高杨,应该是一门四俊杰吧!对了,宁妃娘娘生产的日子应该在十二月份吧?”

提到高兰,高青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嗯!您们不知道,前几日我和柔嘉郡主进宫去看过她,她的肚子像吹了气似的,鼓鼓的,孩子一动,不是这里凸一下,就是那里凹一块,别提多有趣了!初始我还以为她怀的是双胞,但听皇上说,御医把了脉,证实只有一个,我还失望不少呢!”

高青的话让万氏皱了皱眉,颇为担心的说道:“孩子太大了,到时生产可就要吃亏得多,你娘有没有嘱咐宁妃娘娘多走动走动?要知道,女人生孩子可是一脚踏进了鬼门关,里面的凶险不知有多深。”

殷殷问询和关切让高青心中一暖,她挽着万氏的胳膊撒娇:“二伯娘,您就放心吧!皇上可是按排了六个经验丰富的接生婆子日夜小心伺候,而且三姐天天都要走上一、两个时辰,到时肯定能万无一失的。”

舒一口气,万氏拍拍胸脯庆幸道:“那就好!你这样一说,我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下不少。啊,还有你四姐的婚期定在明年的二月初十,想一想,你们家最近可真是喜事连连呀!”

“那可不,哈哈哈!”

一路诉说着久别重逢的思念,不知不觉间,高青他们已经过了城门,向内城驶去。夏澜同高青打了声招呼,和他们分道扬镳。

京城的繁华、富庶让初进京的高大成他们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鳞次栉比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丰富多样的吃食,还有那一队队威风凛凛的护城士兵。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如今的大周朝是多么的强大和安定。

想到来日方长,高大成他们只是走马观花看了京城外城一番,便匆匆忙忙驱车向高青家的府邸走去。等进了内城,有别于外城的喧嚣和热闹,内城显得安静、肃穆许多,高大成他们也一下子变得拘谨、局促起来。

仿佛看出了万氏、白氏的紧张和些微不自在,高青安抚性的笑道:“二伯娘、干娘,放松些,这跟回自己家有什么区别?您们只要照着平常来就好。”

捏了捏有些发汗的手,白氏牵强一笑:“这毕竟是天子脚下。我们怎么可能不紧张呢?而且你们家因宁妃娘娘之故。现在在京城炙手可热。我们生怕行差踏错,给你们丢脸可就贻笑大方了。”

“是呀青儿,你还是跟我们说说该注意、该避讳的规矩吧!”万氏在一旁随声附和。

两人的态度让高青心中非常感动,她分别紧紧握着两人的手说道:“二伯娘、干娘。谢谢您们为我们想得如此细致周到,青儿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过,说到规矩,嘿嘿,青儿其实还没您们懂得多,还是等回家后,您们向我娘身边的苏妈妈请教吧!”吐吐舌,耸耸肩,高青的俏皮让万氏、白氏会心一笑。点头作罢。

一刻钟后,高青他们来到家门口,得到消息的张氏、高大山他们早已等候在此,翘首以盼。

高大山是十一月中旬回到京城的,听他说在江南研究的“水稻一季两熟”的事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效显著,他就星夜兼程飞奔回京,向韩文谦报告了这一喜讯。这些日子,他天天把自己关在书房做整理工作,以期给皇上交出一份满意的“说明书”。休假的高柏、高槐时常被他“抓壮丁”,陪着他一起不眠不休,废寝忘食。

亲人相见,万氏、白氏和张氏泪盈于睫,又哭又笑;高大成、王存银、高大山也是眼眶泛红,激动不已;同高松、高枫差不多大的高榆早已玩成一团,吵闹不休;高青、高萍在一旁看得眉开眼笑,喜悦极了!

高大成、王存银此次前来京城,并没有带多少箱笼,就连仆从、丫环也少得可怜。按他们的说法,京城什么都有,到时再买就是。被他们财大气粗的模样惊到,高青无语之极,暗自心想,等他们尝到什么叫“居京城,大不易”,他们就知道事情可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当然,此时众人沉浸在重聚的喜悦中,她不会去做泼冷水的事。

就这样,高大成、王存银他们在高青家安顿下来。有了万氏和白氏的相伴,张氏每日精神抖擞,兴致勃勃。不是今天去东家看布料,就是明日去西家看首饰,每天过得又充实又高兴。高大成、王存银对农事一窍不通,在初进门那天和高大山大醉一场,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每天结伴去外城看铺子、看房子,盘算着自己到底要买多大的房子,又要把铺子开在什么地方。

然而,两人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为什么?因为京城的房价、地价比梁州贵了一倍不止,他们看上的那些好地段的铺子、房子还要更贵,怎不叫人沮丧呢?

高青在知道后,找上了愁眉不展的高大成和王存银,向他们透露了自己有铺面的消息。原来,当初京城大乱时,高青让罗颂贤乘机动手,买下了外城许多逃跑富商或犯官所属的铺子,大发了一笔横财。当然,其中的田地、庄子也不在少数。

听了高青的来意,高大成和王存银只觉得喜从天降,乐得都有些找不着北了!他们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也对高青始终如一的相帮感动有加。两人本来想以现在的市价从高青手里买下两个铺子,但在高青的严辞拒绝下,他们只花了市价的一半,便分别买到了心仪的铺面。万氏、白氏在知道后,心里五味杂陈,感慨无限,她们是越发对高青好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十二月初五,天还没亮,刚刚新婚不久的来福骑着马,冒着风雪奔驰在赶往京城的官道上。他心急如焚,不停的鞭打着马儿,期待它快些,再快些。

跑到城门时,正碰到城门打开,扔下两个银锞子,他一马当先跑了进去。守门的小兵已和来福相熟,看他这副火急火燎的样子,又收了他的好处,二话没说就放了行。紧赶慢赶,等来福到达高家府邸,天才将将泛出一丝鱼肚白。

门房一看是来福,知道他是高青面前的红人,当下不敢怠慢,忙哈着腰上前,一边牵马一边打招呼:“来管事好早,看您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莫不是庄子上出了什么事?”

来福也不讲究,用袖子抹了把汗水,气喘吁吁地说道:“你快去给青主子通报一声,就说我有急事求见。”

“是,是,那您先进屋喝杯热茶,暖暖手,小的这就去禀报。”门房引着他进入倒座,嘴里不住的应道。

胡乱的应了一声,来福催促门房快去,至于喝茶烤火什么的,他自己来就行。见此,门房知事情紧急,忙手脚麻利的往二道门跑去。

飞狐听到守门的婆子报来福有急事求见,看了一眼睡得正香的高青,犹豫着要不要将高青叫醒一见。周杏稳重细心,算了算日子,拉过飞狐耳语几句,飞狐皱紧眉头,有些气急败坏的说道:“若真是那样,姑娘去有什么用?不是已经安排好接生婆子了吗?他来找姑娘干什么?”

“你呀,真是凡事不过心,若没什么急事,来管事用得着冒这么大的风雪,天还不亮就赶到府里找姑娘吗?”笑着摇摇头,周杏走到炕前,轻轻唤道:“姑娘,姑娘,醒醒,来管事求见,好像有很紧急的事禀报,您要见见吗?”

睡得迷迷糊糊间,高青听到了周杏的轻唤,睁开惺忪的眼,她打起精神含含混混问道:“嗯…什么事?你说来福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